寻觅西路军和陈云的足迹
崔桂林一个从未到过大西北的人,不会知道戈壁瀚海之大的真正内涵。我有幸与陈云故居暨青蒲革命纪念馆筹建办的同志和上海电视台摄制组的同志(一行9人组成的一个资料征集小组),奔赴大西北寻觅当年陈云留下的足迹。当我们从哈密乘车沿着陈云当年走过的路行进时,那苍茫无垠的沙漠之海,朔风怒吼,飞沙走石,吹得人难以站立。7月流火,烤得茫茫戈壁如同一个硕大的蒸笼。极目远眺,苍茫暮霭,青黛如烟,一阵阵热浪席卷而来,人在汽车里都热得透不过气来。汽车在戈壁滩上奔驰了八九个小时,没有见到有个村庄、一片绿荫。在汽车行驶的前方始终看到一望无际的湖泊,但汽车的速度再快,永远也无法接近它!在这“地上不长草、天空无飞鸟”的地方,不要说人的生存,就连生命的痕迹也难以找到。当“星星峡”三个大字映入我们眼帘时,荒漠的峡谷中住着几户人家,袅袅炊烟弥漫。似乎在唤醒我们:这里已经到了有生命的世界。当我们登上峡谷旁断壁残垣的烽火台时,绵延的山脉呈现在眼前,我的思绪随着视线向远方延伸,遥想当年鏖战河西走廊的西路军的艰难历程和那无数的英灵。
建立西路军西征
两万五千里长征结束,标志着红军战略大转移的胜利实现。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解决了党在长征结束后的政治路线问题。而在军事上,中央政治局在毛儿盖会议上指出:“西北各省是中国反动统治及帝国主义力量最薄弱的地区,在地理上又接近世界无产阶级祖国苏联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这更是造成苏维埃与红军发展的有力条件。”编者注:经查对《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上述引文出自1935年8月5日中央政治局沙窝会议通过的决议。为此,红军到达陕北站稳脚跟后,中央就提出了宁夏战役计划,其目的在于打通苏联的陆上交通,取得苏联的援助。但是,由于大批敌军迅速压来,导致宁夏战役计划在开始执行时就遭受挫折,造成以渡河之红五军、红九军、红三十军21000余人孤军奋战的严重态势。
至此,中央被迫放弃宁夏战役计划,于1936年11月10日正式命名河西红军为西路军,并于第二天,中央军委发电西路军总部:单独西进,消灭“二马”(马步芳、马步青),从河西走廊和新疆接通苏联,征询西路军完成此任务是否有把握?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和政委陈昌浩回电给中央军委和红军总部:“我们有绝大把握消灭‘二马’。”军委复电:“同意向凉州前进,新疆接济正在准备中。”至此,西路军踏上了艰苦卓绝的艰难征程。
鏖战河西走廊
西路军西征的第一关是古浪。1936年10月西路军的先头部队红九军进入古浪县东南部的干柴洼时,与马步芳的悍将马元海指挥的骑兵接火。马元海在甘肃省政府主席朱绍良所派助战飞机的配合下,依仗人多势众,向红九军发起猛攻。一次次冲杀,一次次反击,在娘娘庙岭进行拉锯式的拼搏,战斗惨烈异常,烟火冲霄,血染山川。通过两天的激战,在军长孙玉清、政委陈海松指挥下,击退敌人数次进攻,马家军死伤枕藉,红军也伤亡惨重,红九军二十七师参谋长刘培基阵亡。红九军为了避开敌人,趁夜撤退西进至梁山。这里层峦叠嶂,地形复杂, 马元海率部尾追其后,企图夜袭红九军,被击退后,红九军旋即向古浪进发。古浪城位居古浪峡之中,为凉州门户,三面环山,沟壑纵横,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红九军的先头部队在陈海松带领下,直插古浪城下,通过激战,敌今年伤亡惨重,弃城遁逃。1936年11月15日,红九军占领古浪。16日拂晓,马家军向古浪城发起猛烈进攻,双方在激战中不停地厮杀、肉搏,横尸遍野,血流成河。18日,马家军再次发起古浪城争夺战,马元海亲临火线督战,后退者当场斩首示众,敌人个个以死相拼。红军与敌展开拉锯战,弹药耗尽时,就展开白刃战。在惨烈的鏖战中,红九军参谋长陈伯雄、第二十五师师长王海清、第二十七师政委易汉文等2400多名将士阵亡,军长孙玉清、政委陈海松也相继负伤,部队被迫撤出古浪。
古浪激战严重受挫,红五军和红三十军正准备继续西征时,中央军委来电,指示西路军在永昌、甘州、凉州一带创建根据地。此时有一部分领导认为在河西建立根据困难很大,西路军应继续西进,打通新疆。政委陈昌浩在领导意见不一的情况下,以最后决定否决了不同意见,作出按军委指示把河西走廊搞成红色走廊的决定。在与马家军开展无休止的正面厮杀中,西路军前后与敌人进行了武威西四十里堡血战,永昌、山丹之战,部队大量减员,敌人尾追不放,形势越来越严峻。
正在这时,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给西路军扭转战局带来一丝希望。但由于在处理西安事变中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使西路军在永昌、山丹地区徘徊近20天,全军将士衣衫褴褛,忍饥挨饿,与敌周旋,被马家军拖得精疲力竭,元气大伤,兵力下降到15000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西路军始继续西进,于1937年1月上旬抵达临泽、高台地区。这时,张学良又被蒋介石扣押在南京,国民党又调兵遣将准备进攻西安,彻底解决东北军、西北军问题,关中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为了应对此种紧张局势,中央军委于1月7日电令西路军停止西进。全部集结于临泽、高台一带待命。马家军乘机集结数倍于红军的兵力,将坚守临泽、高台的红军分割,以2万多兵力围攻高台。固守该地的红五军经九天八夜的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2800多名将士壮烈牺牲。高台失守后,临泽又被敌人相继攻陷。接着红三十军在倪家营子与敌军又展开了血战,数千名将士血洒沙场,西路军只剩下不足一万人的兵力。时局的变化,把西路军进一步推向更加不利的境地。
面对十分不利的处境,西路军连向军委告急。1937年2月27日,中央军委作出决定,以红四军、红三十一军、红三十二军、红二十八军组成援西军,援助西路军。援西军各部紧急行动,迅速完成各项准备,于3月5日从陕西三原、淳化等地出动,向黄河岸边进发。这时,西路军因弹尽粮绝,难以支撑下去,遂向祁连山中转移,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几经血战,几乎全军覆没。
星星峡救援
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深切关注着西路军的命运。当时,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正在西安同国民党代表进行国共合作抗日的谈判,根据党中央电示,多次强烈要求蒋介石下令马家军停止对西路军的攻击,同时又委托回族进步人士马德涵(曾做过马步青的老师)赴河西沟通,进行营救,又多次派人赴兰州、西宁及河西各地营救。特别是西路军在危急时刻,中央派陈云、滕代远同志赴新疆营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37年3月14日,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为保存实力,决定徐向前、陈昌浩离开部队回中央报告西征情况;把余部编为三个支队,化整为零,各自为战,在祁连山中开展游击活动,伺机突围回陕北,其中红三十军余部千把人,编为左支队,由李先念、程世才率领,向新疆前进。他们在前进途中,穿越被冰雪覆盖的祁连山区和浩瀚无际的千里戈壁,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于4月29日终于到达了新疆与甘肃交界处的星星峡,与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的部队接上了头,接到了空投的武器弹药和食品。
5月1日,是幸存是417名西路军将士永难忘怀的日子,党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等同志率领一支由40辆汽车组成的装载被服、食品的车队来到星星峡,迎接和慰问历尽千难万险、虎口余生的西路军指战员。陈云代表党中央讲了话,他说:“同志们,党中央非常关心你们,特派我和滕代远同志前来迎接。你们历经了千难万险、九死一生,同敌人做了最坚决的斗争,经受了考验。”他语重心长地鼓励大家:“只要我们保存下革命的有生力量,我们就会发展壮大起来。只要留得你们这些火种在,就可以引燃革命的燎原大火,就能夺取革命事业的最后胜利。”他告诉大家,我们下一步的任务是进入新疆内地,保存和发展我们的力量。
九死一生的人们
当时新疆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中:新疆与苏联接壤,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盛世才为巩固他在新疆的统治地位,通过各种渠道向苏联表示友好,并在苏联帮助下采取了一些进步措施,实行“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六大政策。为表示对中国共产党的友好,经苏联多次交涉,他同意西路军余部进疆,但提出要换服装、改称号,穿的是盛世才部队一样的服装,对外称“新兵营”。党中央决定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环境,抓紧时机,组织西路军的这一批指战员学习军事技术,为我党我军培养一批各方面的技术人才。陈云组织他们首先向文化进军,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后,又提出“学习机械化”的号召。他说:“我们要战胜日本侵略者,不能光靠步枪、刺刀,也要用飞机、大炮、汽车、装甲来对付他们。现在没有,将来总会有的!等有了再去学就晚了。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学会驾驶飞机、汽车、装甲车。如果我们400多号人,每人学会摆弄一两件机械化武器,将来回到延安,一个人再带十个、八个,这对建设我军的技术兵种,将是多大的贡献呀!”当时,盛世才的部队有苏联教官。经再三交涉,盛世才同意了陈云请苏联教官帮助“新兵营”学习军事技术的提议。
1937年深秋,“新兵营”的指战员转入了机械化技术的学习,一、二大队学驾驶汽车,三大队学装甲车,四大队学火炮,“新兵营”成了一所培养我军多兵种军事技术人才的学校。指战员们深知这一学习的珍贵及自己所肩负的重任,以刻苦的精神更加自觉地投入到专业技术的学习中。
创建第一支航空队
此后,陈云从中国革命的长远利益出发,深谋远虑,又开始筹划组织部分同志到盛世才航空队学习飞行,建立我党自己的航空队伍。陈云的建议得到党中央的批准,与盛世才反复协商,终于达成协议。1937年11月初,陈云在“新兵营”选拔航空队员,经过反复挑选,初步选定了30人。不久,陈云调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回到延安后,向毛泽东作了详细汇报,又从延安抗大、摩托学校挑选了18名同志,到新疆航空队学习。新疆“新兵营”最后确定里25人,连同延安来的18人,共43人参加航空队学习。
1938年3月,航空队开学,他们编为两个班,飞行班25人,吕黎平任班长;机械班18人,严振刚任班长。两个班组成一个党支部,吕黎平为第一任支部书记。这支43人来自红军的各个部队,其中,原红一方面军16人,原红二方面军2人,原红四方面军24人,原红二十五军1人。学员们投入紧张的航空基础理论学习,主要课程有《航空历史》、《飞行原理》、《发动机构造》、《飞机构造》等。
转入专业知识学习后,飞行后和机械班分开上课。飞行班学习飞行操纵、领航、仪表、气象等课;机械班学习飞机发动机的分解和维护。经过四个月的钻研、苦练,25名同志有24名顺利完成了初教机的全部单飞科目,并转飞P—5型侦察、轰炸机中教机训练。到1939年夏,24名学员中教机也能单飞了。飞行班于1942年4月毕业。25名学员中有21人完成了依尔—15和依尔—16战斗机的战术训练。1939年9月毕业的机械班学员,也已熟练掌握了上述机型飞机的维护。至此,中国共产党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批飞机师和机械师。绝大多数同志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他们胸怀建设人民空军的美好憧憬,并以高尚的气节战胜了盛世才的政治迫害,最终有31名同志胜利返回延安,投入到建设人民空军的伟大事业中。
我以怎样的方式来悼念西路军将士的英灵?折尽祁连山松枝,把河西走廊插遍;让悲歌卷起松涛,化为烈士的挽联。采遍天山的雪莲,把每簇松枝装点;织成圣洁的花环,把西路军魂祭奠。献上我一首小诗,以表达自己难以割舍的星星峡之恋——
茫茫瀚海戈壁滩,丝绸古道朔风寒;
热血儿女离家去,西渡黄河苦征战。
兵殇古浪山河泣,血战高台天地悲;
沙场百战铠甲破,喋血征程几人还?
更有烈女随夫征,双双战死在边关;
祁连山脉断魂处,最使将士泪满襟。
天山脚下酬壮志,情系革命回延安。
卧薪尝胆再操戈,终擒“两马”祭忠魂。
原载中共上海市党史研究室编印的《陈云诞辰九十八周年暨陈云故居革命纪念馆开馆三周年纪念文集》。作者崔桂林,现为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