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调查
吴 岳我沿着当年红军西路军经过的地方,寻访了西路军西征时留居在河西的一些红军战士和地方上的知情人,把他们所谈的一些情况进行了记录整理,下面就是调查所得的情况。
(一)强渡黄河
1936年10月的黄河,风大浪高,水流湍急,旋涡一个接着一个。盘踞在河西走廊的马步青、马步芳两个封建军阀,在1935年春节过后,便调马禄、韩起禄两个骑兵旅,祁明山步兵旅,约6000人马,在黄河沿岸修筑碉堡战壕,以三角城渡口、五佛寺渡口、中和堡渡口为重点,布设重兵防守;在其他小渡口和险要地段,也都设了哨所,每个哨所配备20人,分兵把守,另有40名骑兵为后备增援力量。
10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准备渡河,一面集中全军的造船能手,又请当地有经验的船户,造出了一批大小不同的船只、木筏,大的能坐十人,小的能坐六七人;一面调查当地船户,摸清水情。10月25日夜 据《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文献卷》上卷所收电文记载,渡河时间开始于10月24日晚间。见该书第323页、326页。,红军把船筏集拢到虎豹口(又名河包口、胡卜个坪),下水强渡。
担任渡河突击队的是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二六三团,渡河命令一下,突击队就在炮火掩护下,驾船驶向对岸,冲上河岸后占领了滩头阵地,像猛虎一样扑向敌人,迅速将守敌歼灭。先头部队渡河成功后,后续部队接连渡河。渡河部队积极作战,很快占领了糜滩、中和堡、北湾等地,到29日,红三十军、红九军、红五军、骑兵师和总部直属单位,共2万多人,渡过了黄河。
(二)大战吴家川
红军渡过黄河,敌军河防全线瓦解。10月27日,敌旅长马禄、韩起禄率领增援部队赶来,与红军激战于吴家川一带。吴家川战斗十分激烈,敌人的骑兵蜂拥而至,红军集中火力阻击敌人,将敌军打得纷纷落马,狼狈逃窜。红军乘胜追击,直驱一条山、兴泉堡。这次战斗,红军取得很大胜利,击溃了马步青骑五师的主力。敌军各部失去联络,流窜各地,一时无法收拢。
吴家川战斗后,红三十军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同志率领一个团,八十九师师长邵烈坤同志率领两个团,向北追击敌人;红九军和总部随后向兴泉堡、大拉牌(大安)前进;红五军进驻三角城。
(三)一条山激战
第一阶段:红军在吴家川击溃敌军马禄、韩起禄二旅之后,乘胜追击敌人,先后攻打一条山、芦阳城、五佛寺、兴泉堡等据点之守敌,将敌人围困于各据点。
10月29日,红军追击敌人到一条山,和驻守之敌马进昌团的一个步兵营发生战斗,敌军退到一个大庙及相连的一个大堡子里,固守不降。红军占领一条山全村,对敌人展开宣传攻势,天天用喇叭向敌人喊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联合抗日”、“红军借路甘肃到新疆”等,大堡子没有水吃,红军允许敌军到附近的河中挑水、饮马。
翌日,红三十军军部及直属部队进驻席滩、双龙寺、李家庄。当晚,八十九师进攻芦阳城(景泰县城),激战一夜,未克,伤亡十多人,天亮停止攻城。是日夜,红三十军大部分兵力挺进五佛寺,在杨家桥与敌激战,击溃敌军,敌人逃进太和堡、圈城(二者相连),闭门不出。红军大约7000人驻扎于圈城附近的西园、老湾。
红军到五佛寺后,领导同志即在老湾的安家门前果园里,召集群众大会,成立抗日促进会,选举了主席和委员共9人。主席为李宗焘,委员为安立昌、宋永俊、田思厚、张百昌、沈农林等。这是河西最早的一个抗日群众组织,存在的时间虽然比较短,但在群众中留下的政治影响却很深。
红军在五佛寺住了七天,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在这个不大的村子里,群众为红军筹集了20多万斤粮食、100多头猪,还支援了1400多块银元。红军不仅和群众关系融洽,而且对敌开展了统战工作。有一次,红军捉到三个马军派出的探子,不但未打,反而敲锣打鼓,送回圈城,被马军开门接回。此外,红军还给敌军送去羊肉;敌营没水吃,红军允许他们出城饮马、挑水。
11月1日,从尾泉败退下来的敌马禄旅约600多人,逃入兴泉堡,龟缩不出,红军将其包围起来,进行政治攻势。事后,群众发现马军在堡内挖了地道,准备突围逃跑,因青海援军到来,遂停止。这期间,敌军主要是坚守待援,红军对敌人只是围困监视,没有给以毁灭性打击,给了敌人喘息之机。驻守的各处据点的敌军,都原封未动,待援军到后,他们又纠集起来,袭击、尾追红军,成了一大后患。
第二阶段:敌青海援军到来,疯狂向红军反扑,红军与之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11月初,敌马元海率青海援军马步銮、马元祥、马忠义三个骑兵团据《悲壮的征程》等史料记载,马步銮、马忠义是马步芳第一〇〇师骑兵旅的两个团长,马元祥是青海海南警备司令部骑兵第一旅的一个团长。见《悲壮的征程》下册第324页。,还有大批民团到达一条山,加上马步青骑五师的三个旅,敌军共计8000余人,由马元海任总指挥,马廷祥任副总指挥。敌军集结于一条山地区,召开作战会议,策划进攻红军之计。马元海在会上把骑五师的军官训了一番。接着一条山战斗打响了,红军驻守一条山的部队只有三个团,熊厚发师长在村北指挥,邵烈坤师长在村南指挥。敌军仗着人多势众,对红军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但红三十军将士英勇善战,以少胜多,给敌以迎头痛击,最后击溃敌人。一条山战斗打得最激烈的是村北、村南、秀水战斗。
(1)村北战斗。敌军先以主要兵力对红军村北防线进行攻击。这条防线由大小几个据点组成。敌军首先攻破了这条防线,接着进攻一个土围子。这个土围子是红军的重要据点,所以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反复冲锋,拼命进攻,但红军坚守阵地,猛烈反击,给敌以沉重打击,敌才败退。
(2)村南战斗。敌人在村北进攻失败,又在村南进攻。村南边有一块高地和一个土围子,为红军所控制。敌人企图先夺取这两个据点,然后再进攻村子,于是先集中炮火,向这两个阵地进行猛烈轰击,接着又以骑兵轮番进攻。红军顽强地坚守阵地,给敌人以有力回击,敌军支持不住,败退而逃。
(3)秀水战斗。村南战斗未停,敌人又在秀水将红三十军政治部包围。政治部大都是机关干部和宣传人员,只有一个警卫连是战斗单位。政治部主任李天焕组织机关干部和勤杂人员投入战斗,配合警卫连,对付不断进攻的2000多名敌军。红军与敌军只有一墙之隔,互相摔手榴弹。警卫连尽管人少,却勇猛异常。政治部的同志英勇战斗一整天,坚持到黄昏,熊厚发师长率领一支援军赶来,打退了敌人,把政治部接应到一条山村内,与主力部队会合。
一条山战斗打了三天三夜,红军歼灭敌人3000多,击毙敌副总指挥马廷祥,但红军伤亡也很大。11月3日,红九军人与总部移驻大拉牌和福禄水,一支警戒部队进驻大拉牌以西6公里的雷家峡。随后,红三十军也撤离一条山,向兴泉堡转移。第二天早晨,敌人发现一条山一个盐场住着未及转移的30多名红军战士,即将其全部杀害。
11月9日,红军部队分三个纵队向西挺进。红三十军为第一纵队,经寺儿滩、新堡子向大靖前进;红九军为第二纵队,向古浪前进;红五军为第三纵队,随一纵队前进。
(四)古浪境域的战斗
(1)干柴洼战斗。11月8日,红九军陆续撤离大拉牌至镇虏堡,9日向干柴洼前进,敌人集中兵力追击。从青海开来的马忠义、马元祥等部和青海互助民团,在马元海指挥下,紧追不舍,在干柴洼与红军打了起来。干柴洼是山背上的一个小堡子,易守难攻,红九军与敌军在此激战一天,敌败退,红军也放弃干柴洼,转向横梁山。
(2)横梁山阻击战。敌军尾追红九军到横梁山。红九军阻击敌人,又打了一仗,敌溃败。红军未及休息,又经黄羊川进军古浪,敌军则绕道去了武威。(3)古浪县城大战。11月12日,红九军进入古浪县城。第二天,敌民团团长马华荣率1000多敌人进攻县城此几句记述有误。据原中共武威地委党史办和古浪县委党史办调查,红九军先头部队攻打古浪县城的时间为11月14日。是日晨,红九军部队攻城,城内守敌顽强抵抗。经过激战,敌伤亡很大,敌团长马华荣左臂负重伤,遂弃城逃跑,红军占领该城。见《血沃凉州》第110~111页。,气势很凶,红九军英勇还击,敌军死伤惨重,马华荣负伤,向张义堡败逃。红九军占领古浪县城,扼制古浪峡,截断南北通道,掩护后续部队前进。
11月18日据《血沃凉州》第114页记载,古浪大战开始于11月16日。,敌马步芳的援军第一〇〇师三〇〇旅六〇〇团马全义部、青海民和县民团、骑五师马呈祥手枪团及韩起禄旅残部,共步骑兵3000多人据古浪县委党史办调查,敌军进攻古浪县城红九军的部队有两个旅又四个团、青海民团一个旅又三个团,共约两万兵力。见《西路军在古浪》第8页、72页、81页。,到达古浪城外。战斗开始时,敌人骑兵从正面轮番进攻,受挫后又企图控制城西高地,想居高临下进攻。因骑兵登山目标大、动作慢,全部陷于红军机枪射程之内,待敌爬至半山腰时,已被红军大部击毙。敌惨败,残部撤至西山堡。马元海又调步兵抢占山头,仍遭红军机枪扫射,第二次进攻失败。
第二天上午,敌人改变战术,集中迫击炮轰击城内红九军阵地,给红军造成很大困难。驻守在火神庙楼上的红军机枪排,原有30多人,顽强阻击敌人,牺牲很大,后火神庙被敌炮弹击中起火,红军战士无法退出,全部壮烈牺牲。守卫在火神庙附近的妇女团一部,也未退出,壮烈殉国。敌军还出动三架飞机助战。在激战中,敌人一度突破防线,窜入红九军阵地。是日下午,红军一部且战且退,撤到西山边上,阻击西侧之敌,准备掩护城里的红军突围,但未成功。是夜,红九军余部在总部派出的部队接应下,打开一条血路,退出古浪城。天明,敌人进城烧杀抢掠,特别是被称为“杆杆队”的西宁民团,可谓草菅人命,杀人如麻。 经两天一夜的大战,敌人伤亡2000余人,红军伤亡1000多人,尸体堆在壕沟里,后由老百姓掩埋在一个大坑里,被称为“万人坑”。
(4)敌工兵营起义。红三十军途经大靖时,驻守该地的敌骑五师工兵营130多人,在营长马有明率领下起义。该营有一个连驻在土门,红军到达后,该连也在连长陈国俊的率领下起义据《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第381页记载,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进至土门子时,将敌骑五师工兵团的一个营包围,迫使该营350余人投降,其中160余人参加了红军,其余被释放。。红三十军开欢迎会,热情接待他们,并在生活上按回族习俗,另做另吃,个人去留全由自己决定。马、陈二人感动不已,表示愿回原部队。红军给了他们一挺机关枪,嘱他们带回交给马步青。他们回到武威后,马步青要枪不要人,不准他们进城。他们无奈,只好回到红军。后来,红军成立回民司令部,马有明任司令员据有关史料记载,马有明被任命为西路军回民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是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的马良骏。,后在梨园口战斗中向敌人喊话,不幸被敌弹击中牺牲。
(五)武威西四十里堡战斗
西四十里堡,是由武威通向永昌的要道,西路军的先头部队于11月14日据《血沃凉州》第11页记载,武威西四十里堡是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部队于11月17日占领的。途经此地时占领。随后敌人即调集韩起禄旅、祁明山旅的马如林团、第二九八旅的刘呈德团以及部分民团,在马元海指挥下,围攻该地的红军。敌军首先占领高家磨,妄图截断通往永昌的大道。红军部队反击,激战一天,敌军死伤枕藉。既而,红军又攻打韩起禄旅部所在地高寺坡和马元海指挥部所在地戚家仓院,未克,退守沈家庄。次日,马如林、刘呈德两团进攻沈家庄,又受挫,伤亡2000人。马元海恼羞成怒,调来两门大炮猛轰,重新组织力量向沈家庄进攻。红军进行有效阻击,并截获从武威开来的两辆汽车,缴获所载一批慰劳品(饼干)与子弹。红军连夜挖地道突围,西进永昌,四十里堡战斗到此结束。
(六)永昌之战
11月18日红三十军一部占领永昌县城,随后,红军总部和红九军等单位先后进到永昌。红军驻永昌期间,与敌交战多次。
(1)城东阻击战。该战发生在永昌城东的八坝、九坝、六坝(东四十里铺)一带。红军在这里成功地阻击敌人反攻,阻止其追击,为红军争得时间,完成了掩护后继部队的任务。作战期间,红军与当地群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八坝落凤坡的群众曾集合欢迎红军,还为红军献礼献旗。西路军总部歌舞团和同警卫战士,在永昌东寨遭敌马步銮部围攻,许多同志英勇牺牲,部分同志受伤被俘,押交武威新城的马步青。
(2)城西各据点争夺战。红军在城东阻击敌人的时候,一部分敌人躲开红军阻击部队,窜至城西,占领了水磨关、梅家寺、王信堡、水泉子等重要地带,企图堵截红军西进。红军反击,取得了水磨关、梅家寺战斗的胜利。在王信堡和水泉子战斗中,红军虽伤亡较大,但也击溃了敌军的攻击。
(3)城关外围据点争夺战。敌军为了实现其攻城计划,首先进攻城东十里桥(双桥)这个重要据点。东十里桥是个较大的庄子,有碉堡控制东西大道,四面都是开阔地,红军派重兵把守。敌军派刘呈德团进犯该地,战斗十分激烈。敌军从东面和北面拼命攻击,红军奋力抵抗,后因伤亡过重,退守城内,敌军控制了东西大道,缩小了对永昌城的包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