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步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有了这个前进的助力,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变困难为容易,成功便自然而然地成为囊中之物。
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家若能恰当运用“以退为进”这一策略,就能如愿以偿地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策略要在了解市场形势及对方心理之后付诸实施。例如,当经营者知道自己的产品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而各大厂商又急需这些产品时,就是一个很好的“以退为进”的时机。这时经营者可以故意把住仓口不放货,暗示购买者提高价格,最终将达到自己的经济目的。
2002年初冬,建筑业渐渐步入一年一度的“年关歇业期”,此时既是各大公司发放薪水急需用钱的时候,也是建材业生意最萧条无奈的日子。像往年一样,这段时期北京亚新特种建材公司的老板孙回春先生按照行业中的流行做法,多给回扣和大幅度让利降价,玩了命地清仓倒库、抛售堆积如山的产品——机制建筑用砖,以求厂方购货。然而,此时建筑业已进入淡季,孙老板的政策虽然比较优惠,但厂方还是不想慷慨解囊照顾他的生意。孙老板为此十分担忧。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不想再像往年那样亏着本“装孙子”,一咬牙决定“改改这个世道”。于是,他派出大批营销人员及干部职工大量搜集有关建筑业的信息。下属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很快反馈回来准确而清晰的市场新行情:2003年本市基本建设将大幅度增加,建筑面积高达3000万平方米。由此看来,建材市场势必需要大量建筑用砖;而且,在这个时候,建材行业中多数企业因不具备冬季人工干燥生产技术,大都停工歇业,不出产品。同时,外地竞争对手即使具备先进技术,也因路途遥远运费较高,而对北京市场力不从心。
想到这些,孙老板眼前突然“柳暗花明”,觉得这个“年关”并非就是一场灾难,而是一次绝妙的商机,于是决定赌上一把。紧接着,“囤积居奇押大宝”的营销决策在孙老板一手策划下出台了。公司上下不但没有歇业,而且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很快地,源源产出的上等机制砖堆满了公司铁路专线两侧的空地。
次年春天渐渐来临,同行企业尚未展开工作。而建筑商们开始为建筑工程购置原料,于是找到孙老板,请求发货。孙老板等到就是这个时候,便“拿”了一把,大手一挥:“不卖!”建筑商接踵而至,孙老板连连挥手谢绝。最后,憋了40多天,在同行企业开始动工,建筑商们急需用砖的时候,孙老板终于答应开仓发货。但是,价格从过去的每块9分5提到1角4分。面对暴涨的砖价,用户们纷纷骚动起来,一个个赌气不买,指望降价。
这样一来,导致孙老板门庭冷冷清清,车马稀少。见“妙策”有些不“妙”,职工中有人沉不住气了,担心孙老板弄巧成拙。然而,孙老板根本不为所动,他知道:用户买涨不买落,越涨价越值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就得挺一挺!同时,他派人到市面上放风:砖价非但不会降价,反而要一涨再涨。
建筑商们再也沉不住气,有人带头前来购买。孙老板接了第一笔生意,以每块1角4分的价格售出1200万块,大赚一笔。此时,同行企业尚未生产出产品。建筑商对市场行情不够了解,以为砖价会涨得更高,便纷纷来到孙老板门下,请求开仓发货。孙老板又“拿”了一把:发货可以,但买方至少一次要订8个月的货,而且要先交25%的预订金,否则,一律按每块2角钱的零售价销售。
后来,孙老板这招大显奇效,用户们急等用砖,便蜂拥而来。孙老板一鼓作气,连连提价,最后每块砖涨到1角6分。到3月末为止,公司统计发现,共有33家需求量较大的客户,加上零售,机制砖的销售量高达1.61亿块,完成公司年产量的70%,预收定金600多万元。该年年底,公司净收入突破3400多万元,创造了有史以来收入的最高记录。
以“退”的方式来达到“进”的目的,可以说是一个“独辟蹊径”的赚钱方法。有道是:“商场如战场。”在战场上要有必要的撤退,在商场上也有必要的撤退。作为商家,在自己的“谋略库”里千万别忘了“撤退”这一招。
如果在经商过程中有以下一些情况出现时,企业就应以这一应变性策略来对待之:
一是对手的势力过于强大,不足以与之争风。
二是因为市场上出现了更好的机会,根据获取最佳效率原则,舍此而就彼。这是一种战略重心的转移。
三是要想保持现有市场占有率,投入将不堪重负。
四是局部性的撤退,以保证战略重点的如期实现。
五是产品已进入衰退期,无甚利润且前景暗淡。
六是因为偶然因素的作用,使原定战略目标失去了意义。
与其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撤退,或在被对手强行逼出角逐场的情况下撤退,倒不如主动地进行战略转移,以把损失下降到最低限度,以保持本企业的形象与声誉,以图在其他方面另谋发展。
总之,在市场攻防中,大踏步的撤退是为了大踏步的前进,不甘撤退,不会撤退的厂商必不会成为商战中的赢家。
命运点拨
退一步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有了这个前进的助力,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变困难为容易,成功便自然而然地成为囊中之物。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家若能恰当运用“以退为进”这一策略,就能如愿以偿地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