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锡全
根据河北藁城、平山、灵寿,以及山西盂县等地出土的早期弧背大刀的铭文,初步考证即九、即游,可能与“仇由”国有关。仇犹国在山西盂县,为白狄,属鲜虞,公元前489年为晋智氏所灭。“口”为方圆之方,读为房,即房子,在今河北高邑县西南。考“匚刀”之匚,即《说文》“读与徯同”之匚,当为“鸡泽”,在河北永年县西南。考“壬”为“任刀”,任在今河北任县东南。考“”为力,有甲骨文力形为证,当汉之枥县,在今山东商河县东北。考“”为勺,可能即《竹书纪年》中的“勺梁”,在河北定州北、望都县东,与中山早期都城“顾”相近,等等。这些地点,多在河北保定、满城以南、邢台以北之石家庄地区,以及以东之山东与河北交界地带,正是当时白狄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大体可知,大约在春秋中期前后,白狄代赤狄崛起于西北,后来白狄逐渐发展,顺着原本赤狄东向的路线,逾太行而东,到达宋、齐、鲁、卫之间。白狄分为肥、鼓、仇由、鲜虞四部,鲜虞最强,其余三部都从属于它。肥在今河北藁城,鼓在藁城东之晋县,鲜虞在今正定,仇由在今山西盂县。后来诸国为晋所灭。公元前530年灭肥,公元前520年灭鼓,公元前489年赵鞅伐鲜虞,同时灭了仇犹氏。但时隔不久,代鲜虞而起的中山国重新建立,相继收复了原属鲜虞之地及属白狄的不少地带,立国80余年,至公元前406年为魏所灭。之后不久,中山再次复国,都灵寿,铸行柄面仅一条竖线而仍保留狄式风格的“成白”刀,至公元前296年灭于赵。
根据如上所述尖首刀的出土地点、遗迹年代、刀上铭文及有关史实,可以推定所分五型刀币的国属及年代如下:
甲型尖首刀主要出土于太行山两侧之山西盂县、河北怀来、平山、灵寿、藁城、容城等地,甲型Ⅱ、Ⅲ式又出土于灵寿故城属于鲜虞族的春秋晚期遗址内,刀上铭文、等经前面考证就是位于藁城附近春秋晚期白狄肥国与鼓国,刀铭其它地点也多在燕与宋、卫、齐、鲁等国交界地带,这些与史书所载白狄崛起、活动的时间与区域均相吻合,史迹可寻,年代可考,故甲型Ⅱ、Ⅲ式刀均属于白狄之肥、鼓、仇由、鲜虞诸国所铸无疑,属春秋晚期,其始铸年代可推定在春秋中期。甲型Ⅰ式要早于Ⅱ、Ⅲ式,虽难以断定为白狄,但必为北方游牧民族之刀,是否属赤狄,亦未可知,故暂归一型,统属狄式刀,其年代可推定在春秋中期或稍早。过去或将Ⅲ式分属燕、狄,或者以为均由狄仿燕刀而铸的意见似应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