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杆三要点
出杆击球是击球的第三步工作,必须沉心静气,杆直力巧,认真打球。
出杆这一步工作看似简单却关系重大,在击球的三步工作中起着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作用。达到“杆直力巧”的出杆要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因有二:一是需要掌握出杆的要领和方法,二是需要坚持在打每一个球时都能认真按照出杆的要领去做。有的出杆不直,是因未得要领;有的出杆不直,则是得了要领而未能认真去做。解决出杆不直的问题,需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并且要重在“认真”二字。
只有沉心静气才能心安神灵,手脑配合默契。气沉下丹田则心安神清,气在中丹田则心浮神躁,气至上丹田则心动神昏。所以每次击球时在瞄准和出杆击球的整个过程中都应当沉心即把意和气沉入下丹田,并且在瞄准之后的出杆击球过程中还需要静气,即暂时停止呼吸2~3秒钟。
在瞄准和出杆击球的整个过程中应当做到心无杂念,不受干扰,神情专一,眼里只有桌上的球,心里只想着打好球。这一点十分重要,很像气功里的入静,也是台球与气功和游泳的相通之处,可以使人的精神和意志得到锻炼,大脑和心灵得到休息和净化。
出杆击球的过程中保持杆直的要领
在出杆击球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保持杆直,只有保持杆直才能不改变瞄准方向,不导致瞄准工作的白做。保持杆直的要领有六点:(1)保持住瞄准时正确的总体姿势,即正对着主球瞄准线站立,侧身45°俯身向前平视,使主眼在球杆的正上方,双目沿着球杆向前平视时恰好通过主球的上顶点看到瞄准点。注意:主眼最好在球杆的中点之后,因为主眼越靠近杆尾则双目沿着球杆向前平视的距离越长,所以越容易观察球杆的中心线是否与瞄准线完全重合(即“瞄准点”“主球心”“杆头”和“杆尾”这4点是否成了一条直线)。
(2)左手支架要牢固稳定,为球杆形成一个光滑的确实具有定向导轨作用的支架,手架要离开主球5~20厘米以利于运杆试射,这个距离越小越能将右手的出杆击球动作限定在水平线上,但是距离过小时又容易二次击球。
左手支架的姿势。最基本的手架是将左拇指跷起使之与左食指根部之间形成一个V字形凹槽,将球杆放在这个V字形凹槽内即可。这种手架有许多种,有的是将其余四指都握起来,有的是将其余四指都伸开,有的是将其余四指中的一部分握起来另一部分则伸开。另一种基本的手架叫做翘起式手架或凤眼手架,它是用左食指和左拇指做成一个指环,其余三指则作为支撑,将球杆放在这个指环内即可。
凤眼支架更容易为球杆提供全方位的定向支撑点,比较适合于打多种旋转球和扎杆击球。例如:打上旋球和扎杆击球时,可用指环的上部作为球杆的定向支撑点。打左旋球和右旋球时,可分别用指环的左部和右部作为球杆的定向支撑点。打下旋球和无旋球时,则用指环的下部作为球杆的定向支撑点。此外,当需要做超高的手架时,若采用V字形手架往往比较困难,而采用凤眼手架就比较容易,此时可以用指环的上部作为球杆的定向支撑点。
注意:无论是V字形手架还是凤眼手架,或是其他形状的手架,都必须牢固稳定,确实能为球杆起到定向的作用,绝对不能随着球杆的摆动而摆动。
此外,打远距球时有些人还用右手握着球杆的小头(前端),将球杆的大头(尾端)放在台桌面上,推着球杆的大头移动去击打主球,这种打法是违规的。打远距球若无法采用手架时应当采用专用的架杆。
(3)右手握杆要平稳,以便保持已瞄准的球杆方向不变。左手支架牢固定向和右手握杆平稳定向,是保证杆直的两个最基本条年件。
选择重量大一些的球杆有利于握杆的平稳和增加击球的力度。右手握杆的位置要与自己的身高相适应,一般是握在自球杆重心向杆尾部的8~30厘米处。
做到右手握杆平稳的关键,是使出杆击球时前臂正好处在其自然下垂时的垂直线上(这时前臂能以肘关节为轴像个钟摆一样非常灵活地前后自由摆动),并且要使后臂处在一个不容易产生以肩关节为轴向左右两侧摆动的比较稳定和固定的位置上(这时整个身体的姿势和整个右臂的姿势,二者必须协调一致,共同为右前臂造成一个自然的优先沿着瞄准线前后自由摆动的趋势。在出杆击球之前应该检查一下是否造成了这种趋势,若已造成了,那么当你让右前臂向左或向右摆动时会觉得不容易,需要费力才行;但是当你让右前臂向前或向后摆动时会觉得很容易,几乎无需费力)。出杆击球时,只要向前稍微摇动手腕,即可利用腕力将球击出。握杆时手腕要自然下垂能够自由活动,握杆的力度要适中,握杆太紧或太松都不利于保持球杆的平稳和瞄准方向。为了既减少出杆时手腕摆动的距离又不降低击球所需的力度,在出杆前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及无名指轻轻握住球杆,但是在手腕向前摆动出杆击球的瞬间,则要增加中指和无名指握杆的力度。如果需要运杆试射,则在手腕向后摆动时可适当地将中指及无名指松开一些,这样更有利于球杆作水平运动。
为了检验左手支架是否具有牢固定向作用和右手握杆能否平稳定向,可将球杆轻压在(注意:不是轻放在,并且此轻压的力应当靠大拇指和食指间的握力提供)左手支架上运杆试射;出杆击球时仍要保持这种轻压的力度。后手不要太低或太高,以便于保持水平定向运杆。运杆和出杆时后臂基本保持不动,只是用手腕带动前臂以肘关节为轴像个钟摆一样非常灵活地前后摆动,手腕基本上是沿着水平线前后定向摆动而且摆动的距离不超过10厘米。若是用臂发力带动手腕出杆,则容易挑杆或摆杆。右手握杆和出杆的姿势。
(4)击球时要瞻前顾后,即眼睛不但要向前看清瞄准点,还要向后看清杆头在主球上的打击点。
特别是在出杆击球的最后一瞬间,眼睛的注视点应该是杆头在主球上的打击点。除打侧旋球外必须保证球杆线笔直地通过主球的垂直中心线和瞄准点,打侧旋球时则应保证球杆线在台桌面上的正投影与主球心和目标球心的连线相互平行。许多人在出杆击球前还要抽动球杆试射几下检验准确无误后再出杆击球。但是,如果将手架放得距主球较近,则不必进行试射,效果也很好。
(5)出杆击球之后,正确姿势要滞后1~2秒钟再改变(要随势跟进)。
瞄准时正确的总体姿势、左手支架的姿势、右手握杆和出杆的姿势,这三者在出杆击球前后的一段时间内都要保持不变,特别是在出杆击球之后不要随即改变,而是要稍微滞后1~2秒钟再改变。从理论上讲在出杆击球之后随即改变姿势是无妨的,但是人的思维和形体动作二者的速度一快一慢,如果头脑里没有出杆击球之后正确姿势要稍微滞后1~2秒钟再改变的意识,那么形体还没有完成“出杆击球”的命令,大脑就放弃了对形体保持正确姿势的控制,或者就又下达了“改变姿势”
的新命令,其结果必然是正确的形体姿势过早地改变,导致击球失败。因此头脑里必须有出杆击球之后正确姿势要滞后1~2秒钟再改变的意识,体现在行动上就是要等到主球走出一段距离后再改变正确姿势。为达此目的,可以在正确的击球动作的末尾增加一个随势跟进的动作,即杆头击打主球后不要急停收杆,而要自然地随其原先的正确的击球姿势跟进几厘米或十几厘米。该随势跟进动作过程持续1~2秒钟,即可起到把正确的出杆击球动作时间延长一些的作用。注意:随势跟进动作不属于一击球的基本步骤和要求,它只是为了做到出杆直而采取的一个技术措施。在随势跟进的过程中仍要保持杆直和正确的击球姿势。采用点击的定球打法时,随势跟进的动作只是使正确的点击姿势保持到主球走出一段距离后再改变,杆头并不随主球跟进几厘米或十几厘米。
(6)开始打球之前应检查一下球杆本身是否曲以及皮头是否变形。
若是,则应及时更换,因为拿着这种“输杆”是很难打好球的。若无条件进行更换,则应注意利用球杆和皮头的形变,化害为利。比如:打下旋球和无旋球时,可将弯杆的弓背向下,皮头上突起的一边向下。打上旋球时,可将弯杆的弓背向上,皮头上突起的一边向上。打左旋球时,可将弯杆的弓背向左,皮头上突起的一边向左。打右旋球时,可将弯杆的弓背向右,皮头上突起的一边向右。顺便指出:照此思路,若能在皮头的形状上琢磨一下,可能会打出更好的旋转球来。
此外,在开始打球之后,如果发现球杆的皮头较滑时则应及时地擦上一些巧克粉。如果左手出汗摩擦力较大时还应戴上手套或擦上一些扑手粉,也可以给球杆擦上一些扑手粉以减小其摩擦力。有时球杆弯曲、皮头变形、杆头较滑以及手架和球杆之间的摩擦力较大等因素,会成为击球失败的主要原因,必须引起注意。许多台球高手在每次击球之前都要给皮头擦上一些巧克粉,并且经常给球杆擦扑手粉,就是为了彻底消除这种会导致击球失败的因素。
必须掌握好出杆击球的力度和时间出杆击球的力度应巧,视具体情况击球该重则重该轻则轻,用力大小完全以有利进球为准。重击会造成多种进球机会,但主球可能会意外落袋;轻击若不进时可以养起来,但可能会因未做到至少使一个球落袋或吃库而违反指球定袋规则,各有利弊。但是,用力最巧的是使球刚好到位即停,既不走过头路,也不会被反弹出来。
折射击球时不必格外用力,因为台球近乎是弹性碰撞,球吃库损失的能量也很少。在切射、折射和倒勾击球时用力都不必过大。击球时用力过大容易产生不可知的结果,有时会使主球或黑8球意外落袋;击球时用力过大也容易使动作变形失真。
在许多竞技运动中都能看到这种因用力过大而使动作变形失真的例子,究其原因仍在于人的思维和形体动作二者的速度一快一慢。
出杆击球的时间是指杆头与主球接触的时间,也必须注意。特别是在打近头球并且需要定球的时候,需要采用点击,即用腕力稍微一抖球杆短击主球,快速收杆。打远距球的时候则需要长击。
出杆击球的力度和时间掌握得如何,对于主球的走位控制特别重要,是采用藏球术或制造障碍球的重要基本功。需要进行专门的力度练习,争取达到能够“指线定程”的要求,需要球走多远就能做到让球走多远。
力度练习应分三种情况进行:一是单独击打主球(包括开球争先和回头倒勾)的走位练习;二是直线球的走位练习;三是非直线球的走位练习。
由于用公式图表表示力度和球的行程之间的定量关系较为复杂,而且球杆上也没有安装力度计量器,所以力度练习是一种技巧练习,其特点是具有经验性、主观性和模糊性。
5个台球技术要点中, “指球”“定袋”“瞄准”“杆直”
均可归纳入技术或战术的范畴之中,只有“力巧”不能归人其中。“力巧”是一种可以定性的熟练技巧,不是一种可以定量的精确技术,所以它是台球技术中的一大难点。因此,只有通过力度练习,注意总结规律和要领,方可做到熟能生巧。
要想取得一击球的成功,必须既做到瞄得准,又做到打得准。瞄准的关键是找准直接瞄准点,或者找准九个基本间接瞄准点、测准九个基本进球角或九个基本线比。打准的关键是出杆直和发力巧。很多台球爱好者都有一种经验:有时打出一个球觉得很舒服,如果总结一下打这个球的经验,则多是因为出杆之前以及整个出杆的过程中,沉了心,右手稳,随势跟进做得好。有时看有的人打球很失常,仔细观察会发现其原因不在于瞄得不准,而在于出杆不直。实践表明:“出杆不直”比“瞄得不准”更容易发生,它所造成的误差更大。在台球技术的初级阶段主要是学习一击球技术,应当对这些关键技术和难点逐一进行练习,总结体会,切实掌握要领。当某个球打不好时,要从“瞄准”和“出杆”两个方面去找原因,不能只从瞄准上找原因,把失败简单地归结为是点找得不准了事。
出杆直的练习方法很简单,就是进行“把直线球打直”的专项练习。这种专项练习具有能把出杆工作与瞄准工作相互区别开的特殊作用。所以,通过此专项练习比较容易鉴定自己在出杆方面是否存在问题。若发现自己存在出杆不直的问题,则按照出杆直的要领可以很快地得到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