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大生产运动,不仅使抗日根据地军民克服了严重的物质困难,而且实现了丰衣足食。到1944 年,延安中直机关(包括军委机关)的各项经济收入可解决1.4万多人的供给问题(含家属子女),占财政供给的63.5%,边区政府发给的仅占34.4%。
1944 年,359 旅生产细粮2 万石,除自给自足外,还向边区政府上缴公粮1 万石。
在近4 年时间里,他们在南泥湾耕种土地35.4 万亩,收获粮食3.7 万多石;挖窑洞1048 孔,建平房602 间,建大小礼堂3 座,打井47 眼;制桌凳3922 件,制造农具1 万多件;还开办了纺织、造纸、木工、铁厂、修理、被服、军鞋、油坊、豆腐坊、盐井、煤窑等小工厂小作坊小矿井,运输业和商业也有很大发展。他们实现了全旅每人养1 只羊,两人养1 头猪,10 人养1 头牛的计划。全旅生活自给有余,不要政府一文钱、一寸布、一粒粮,每人每月平均吃肉2 ~ 3 斤,每天1 斤粮、1 斤半菜、5 钱盐、6 钱油,会餐时还能吃到鸡鸭大米,每人3 年发2 套棉衣,2 年发3 套单衣。1943 年每人还发了一身自造的黄呢军装。生产间隙,战士们刻苦学文化,加强军事训练,实现了生产、学习、练兵三丰收。全旅个个精神焕发,兵强马壮。
1944 年,陕甘宁边区组织起来的农业劳动人口就达45%,安塞县苗店子还办起了我国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社。这一年,全边区开荒达120 多万亩,机关、学校绝大部分实现了自给。翌年,边区农民大部分还做到了“耕三余一”(即耕种3 年地,打的粮食够4 年吃),部分农民还做到了“耕一余一”。抗战之前,全边区仅有一个修械所和被服、印刷等小厂,职工总数不到300 人;到1945 年,公营工厂130 多家,职工总数达1.2 万余人。生产的产品不仅部分或全部地满足了边区军民和工作人员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且还远销外地,换回布、药品等物资。工农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商业、运输业的繁荣,抗战前延安有各种商店123 家。到1945 年便增加到473 家。大生产运动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被誉为“革命熔炉”的抗日军政大学,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又一面旗帜。
“抗大”初创时期,既无校舍,又无桌椅,白手起家。
在困难面前,“抗大”教职员工豪迈地说:“雪山草地腊子口,穿着草鞋照样走,这点困难还能挡住我们?”没有校舍,他们自己动手在凤凰山开挖窑洞;没有教学设备,就用小石块做凳子,大石块做讲台,石壁当黑板,膝盖当课桌;没有纸张,就把废线装书或敌人撒的传单翻过来订成本子做笔记本,在书本的空白处做讲堂录,有人还用桦树皮订成“小本子”;没有笔就用树枝当“笔”,大地为“纸”,练习写字做题,能得到一个蘸水笔尖,插进弹壳里,就是一支上乘的“自来水笔”;在日用品奇缺的情况下,党员用旧墨水瓶做油灯,用草木灰过滤碱水代肥皂洗衣服,用猪鬃制成牙刷,用食盐代牙膏……毛泽东在“抗大”诙谐地说:“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生活,学习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正是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磨炼了党员的革命意志,培养了抗大艰苦朴素的作风,高质量地为中国革命培养了数万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