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的中国处于深重的外忧内患之下,人民对中国的前途和个人命运感到迷茫,人们渴望找到一支力量,来坚定地带领人民抗日救亡,建设一个民主平等的新社会。
希望在哪里?适逢其时,访问考察者带回有关各根据地的客观真实报道,加之其他渠道,国民党对共产党污蔑丑化的不实之词不断被揭破,延安及“红色中国”的神秘面纱慢慢地被撩开了,一个与重庆及国统区截然不同的新社会展现在人们面前。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达成了共识:希望在陕北,希望在延安。“到延安去”成为当时一切向往革命的热血青年和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他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从万里海外,像潮水般地奔赴延安,很快在全国形成了“天下人心归延安”的壮观景象。
处在民族革命高涨时期的青年,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和献身精神,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特别是身在海外,亲身经历受人歧视和屈辱的青年,更是满腔热情地要为抗战服务,报效祖国。据调查,抗战期间来延安学习工作和战斗的归侨青年约600 人。
奔赴延安的华侨以南洋华侨为最多。南洋各侨居地与延安万里之遥。一边是碧波连天,绿水环抱;一边是尘土飞扬,黄坡土窑。两地气候、生活条件、风俗习惯,相去甚远。但在抗战时期,生活工作在优越条件下的南洋中华儿女,毅然回国和抗日根据地军民生活在一起。迢迢征途万里,重重障碍阻隔,滚滚烽烟弥漫,都阻挡不了他们的脚步。马来亚华侨青年陈明回国探亲时,受到中共抗日救亡主张的感召,于1938年春返回侨居地,联络进步同学,告别双亲和女友,一起回国到延安。同年8 月,菲律宾华侨青年白刃、林有声等5 人从厦门集美中学来到西安,接着步行八九天到延安,进入抗大第五队学习。
在投奔延安的知识青年中,还有翟默然、霍丁、杨宪吾等一批从国外留学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其中有一个名叫黄鼐的中国留学生很引人注目。他原名黄一寰,是与孙中山并称的中华民国元勋黄兴的儿子。他于1936 年东渡日本留学,参加左翼学生团体,其间曾被日方逮捕拘禁。后经营救回国。1938 年春到了延安,进抗大第四期学习。
当然,奔赴延安的青年和知识分子绝大多数还是来自国统区。这些人都怀有美好的社会理想,抗日救国,建立民主平等的新社会是他们共同的追求,而当时的延安是最接近他们理想的一方天地,最能为他们的抱负提供支撑的精神家园。于是,他们不顾关山重重,奔赴他们心中的圣地。母女相约,夫妻相约,姐妹相约,兄弟相约,亲友相约,师生相约,以至官长和部属相约,成群结队前往的情况也不少见。如孙炳文烈士的女儿孙维世,于1937 年经周恩来介绍从国统区来延安抗大第三期学习,同她母1938 年5 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作报告。
亲任锐同队。浙江省上虞县女学生傅涯,年仅十八九岁,1937 年11 月携弟弟妹妹,辗转千余里来延安,一时传为佳话。1937 年10 月上海沦陷后,一批来自上海的爱国青年,以救亡团体的名义,告别故土,历时13 个月,徒步一万多里,终于来到延安。
著名作家魏巍曾说:“我曾三次在北上途中被敌人抓到并关押,但每次都设法逃出来,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是爬也一定要爬到延安去。”
一位名叫樊成的广东青年,从广东经西安赴延安,因长途跋涉,气候不适,一病不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执著地面向延安方向,双手抠进黄土,艰难地向前爬行,最后倒在通往延安的路上。
在投奔延安的有志青年中,有一部分原是国民党军政人员,有的还是国民党员、三青团员、青年党员或特工人员,他们怀着对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义愤,毅然脱离国民党,奔向延安,投入抗日救国的洪流。
抗战初期,文艺界的革命青年是宣传抗日、唤起民众的一支轻骑兵。他们在我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组织了许多“战地服务团”、“救亡演剧队”。仅郭沫若领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就组织了十几个“救亡演剧队”。他们中间不少人都先后到了延安,有整个演剧队一起去的,也有单独去的。他们中有大量文艺界名流,如电影、话剧演员吕班、田方、孙维世、蓝苹,摄影师徐肖冰,作曲家贺绿汀、郑律成,还有茌荪、裴东篱、欧阳山尊、莫耶、史若虚、汪洋、张平、颜一烟、林寒流、凌霞、严熹、范杏仙等等。
从西安到延安,蜿蜒起伏的七百多里山路,成为追求救国真理的人们用意志和鲜血铺就的一条信仰之路、理想之路。1938 年,印度援华医疗队的几位大夫,乘坐着满载医疗器械和药品的汽车在赴延安的途中,看到在崎岖的山路上一队队时隐时现赶赴延安的青年队伍时,队长爱德华先生不禁赞叹:“奇迹,奇迹,这简直是奇迹!这是20世纪中国的耶路撒冷!”
何其芳用文学的语言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状况:“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然后一群一群地,穿着军服,燃烧着热情,走散到各个方向去。”
对广大爱国青年来说,“到延安去”,是一种豪迈的行动;做延安人,是一种无上的光荣;革命者到了延安,就像到了渴望已久的家。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像一支崇高的名曲,在神州大地响彻着洪亮动人的旋律。人们是抱着满腔幸福的感觉,以游子还家的心态投奔延安的。仅在抗战爆发后的两年间,延安就接纳了三四万名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
奔赴延安,对那一代人来说,显然是一种具有政治倾向性的选择。他们怀着满腔热血,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兴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在黑暗中选择光明,在亡国面前选择抗战,在苟延的生活中选择献身,这一切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回味和思考。
当年在延安生活和战斗过的人们,对那巍巍宝塔山,悠悠延河水,梦绕魂牵;对那火热的生活,革命的激情,刻骨铭心。今天,宝塔的光辉并未暗淡,延安仍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和平年代的人们踏上“红色之旅”,到那方热土,去追忆那难忘的年代,领略中国革命的真谛。光阴流逝,时代变迁,但人们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不会改变,对闪光品质的追求不会改变,于是,延安精神的感召力跨越了时空,化作民族精神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长久地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4 ★ 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八路军出师抗日,不同于以前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与国民党军队结成同盟,对付强大的民族敌人,出师后究竟怎么办,以什么方针对日作战,急需确定。是全盘听从国民党指挥,还是独立自主?是集中兵力打运动战,还是分散打游击战?是以作战为主,还是以建立根据地为主?这些在只有一腔热血的抗日将士中都是比较模糊的。这些问题看起来是纯战争问题,与我们今天的生活丝毫没关系。其实不然,首先,它不纯是军事问题,其次对我们今天仍有许多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