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逆境可以培养出难能可贵的意志力和执著韧性的精神。遇到逆境,学会坚强地挺起脊梁,勇敢地走下去,便会透过逆境中迷蒙的雾霭,看到前方闪烁的成功和幸福的光芒。
1.做人生的强者,在逆境中磨炼自己
逆境是一部深奥丰富的人生教科书。它吞噬意志薄弱的失败者,却常常造就毅力超群的成功者。
生活道路并不总是洒满阳光、充满诗意,常常也会遇上沼泽、寒风或面临荆棘丛生的小道。逆境,应该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也许你屡考大学不就,招来周围的闲言碎语;也许你呻吟床褥,病魔缠身,陷在深深的孤独之中;或者思改前咎,奋力向前,不仅不为人所理解,反遭冷落挖苦;也许你不满旧的生活方式,向恶习旧俗挑战,一时得不到安慰和支持;或者身遭陷害,命运莫测,受尽委屈。
但是,不管你跌倒多少次,只要再爬起来,你就不会被击垮。
没有人能给生活贴上永久顺利的标签。懦弱者尽尝烦恼,度日如年;畏难者磨去锐气,把逆境作为安逸的摇篮;有志者自强不息,面对似乎是毫无希望的境遇,在逆境的荒野上开垦孕育价值的沃土。
丹麦的安徒生一贫如洗,全家睡在一个搁棺材的木架上,但后来他却成为了世界文坛的名流豪杰。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出身贫寒,当过学徒卖过报,吃了上顿缺下顿,但却百折不挠,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为人类敲开了电气时代的大门。
逆境并非绝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具有“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的豪迈情怀,为科学和文明作出贡献的前驱者,可谓翻览即见。
处于顺境,往往八方应酬,事务羁身。相比而言,身处逆境却有“时间优势”,可集中精力,数年如一日地进行思索追求。而且逆境还往往能使人更加深刻地理解时间的价值和意义,更好地督促人去珍惜利用。时间是“逆境”转为“顺境”的神奇的纽带。究其原因是逆境能激起人的紧迫感。一个人如想尽快摆脱逆境,往往会最大限度地发掘出平时蓄积的生命势能,加快生活节奏,增强“潜能散发效应”,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
逆境可以使人产生清醒的自我意识。一个人进行自我反思往往需要时间与环境。在逆境中,人常常能相对比较冷静,会比较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利弊,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选定聚焦突破的方向。已经付了的“学费”,比较容易转化为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因此,逆境是一所学校,它教人聪明,给人学问。身处逆境却能认真总结生命的足迹,可以缩短主客体相适应的时间。
逆境能培养人难能可贵的意志力量。长期的逆境生活可以锻炼出耐心、恒心、韧性和悟性。在人生的搏击中,毅力往往比智力更宝贵。身处逆境者应该时时想到,思想的波涛已到了悬崖口上,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宏伟壮观的瀑布,以此来不断自励,终能迎来光明的未来。
此外,逆境还能加快人的各种必备素质重新组合的速度。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自信、自主、决断、创造性等素质,这些素质都会一个接一个地对身处逆境者提出挑战。如何超越历史的陈迹、环境的束缚、社会的不尽如人意处、自身的弱点等,需要你在孤独的沉思中作出判断和抉择。因此逆境不仅能培养出人的各种素质,而且能加快各种素质重新组合的速度,并产生新的合力。
正如任何一个徽章都有反面一样,从时间学上来探讨逆境的时效,并非是宣传逆境优于顺境,鼓励大家都去创造逆境,也不是说身处逆境者的时效利用一定就高于身处顺境者。不言而喻,优越的工作、顺利的工作局面、宽绰的经济状况、健康的体魄、欢愉的精神状态,对驾驭时间自有众多的优越之处。
生活中的不幸者,应当懂得多难兴才。时间从来都是公允无私,时间不欺逆境人,只是在逆境中需要付出成倍的艰辛劳动,才能取得时间的回报。
2.斗志是人生战场打胜仗的法宝
“跌倒了再站起来,在失败中求胜利。”这是历代伟人的成功秘诀。
“当有困难来访时,有些人跟着一飞冲天,也有些人因之倒地不起”。这是大文豪托尔斯泰说的话。
有人问一个孩子,他是怎样学会溜冰的。那孩子回答道:“哦,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再跌倒,就学会了。”使个人成功,使事业胜利的,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拥有顽强不屈斗志的精神。跌倒不算失败,跌倒了站不起来,才是失败。
爱默生说:“伟大高贵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定的斗志,不管环境变化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然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至克服障碍,以达到所企望的目的。”
许多人要是没有遇到失败,就不会发现自己真正的才干。他们若不遇到极大的挫折,不遇到对他们生命本质的打击,就不知道怎样焕发自己内部贮藏的力量。
要测验一个人的斗志,最好是看他失败以后怎样行动。失败以后,能否激发他的更多的计谋与新的智慧?能否激发他潜在的力量?是增加了他的决断力,还是使他心灰意冷呢?
日本著名的丰田汽车公司的缔造者石田退三,幼年时家庭环境很差,他就到京都的一家洋家具店当店员。在家具店工作了8年,由朋友的母亲介绍,石田到彦根去做赘婿。入赘后才知道太太家没有一点财产。他感到大失所望。
生活逼人,石田就把新婚太太留在彦根,一个人到东京一家店里当推销员,实际上是推了车子去推销货品的小贩。这样咬紧牙关干了一年多,身体终于支持不住了,于是石田就离开这家店回到妻子家。
然而,在这里等着他的并不是温暖和安慰,而是鄙视的目光和令人难堪的日子。“没有用的家伙!”周围人看他的目光是如此,岳母更是毫不留情。她说:“我还没有看到像你这样没有用的人。”石田气得眼前一阵阵发黑,几乎要晕倒,几个月后,他竟被逼得想到自杀。石田抱着黯淡的心情,前去“琵琶湖”自杀时,突然间恍然大悟,他猛然地抬起头来:
“像我如此没有用的人应该非死不可。但如果我真有跳进琵琶湖的勇气,为什么不拿这勇气来面对现实,奋力拼搏,打开一条出路呢?我该尽最大的努力,奋发图强,克服重重困难,做出轰轰烈烈的事业给鄙视我的人看才是。”
石田奋然地站起来,一股强大的力量在他体内激荡。从此,他不再自怜自叹,他让别人介绍他去一家服装商店当店员。在这儿,他重新鼓起奋斗的勇气,把忧愁化为力量。
40岁时,石田到丰田纺织公司服务。他不怕艰难,刻苦奋斗,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对他处事得当的能力,一丝不苟的精神,丰田公司的创业者丰田佐大为赏识。在石田50岁时,丰田派他任汽车工厂经理,53岁时,公司就把经营的大权交给了他。
石田感慨地说:“人生就是战场,你要在这战场上打胜仗的唯一法宝,便是斗志和努力。”
对普通人而言,失败是人生的训练场,在一个人除了自己的生命以外,一切都已丧失的情况下,内在的力量到底还有多少?没有勇气继续奋斗的人,自认挫败的人,他所有的能力,便会全部消失。而那些毫无畏惧、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人生责任而拥有斗志的人,会在自己的生命里有伟大的进展。
3.成功只是努力的一个成果
成功并不是最美的,最美的是能在逆境中,继续奋斗努力的精神。成功只是那些努力的一个成果而已。
处在逆境时,有的人会为了想脱离逆境而奋斗,有的人却会为了无法克服逆境而堕落下去。当然,能成功的一定是前者,自暴自弃毁灭自己的则是后者。
1970~1979年发生了全球性石油危机,石油价格由10年前的每桶18美元,剧增到每桶32美元。
在一次一次冲击下,西方许多企业纷纷落马,经营陷入一片混乱。经济战略家们苦思冥想,或公开对抗,或谴责咒骂,或肆意恫吓,或屈膝投降,但都不是彻底摆脱困境的良方妙策。
而日本的一些企业则不然,它们经受了冲击的考验,把危机变成了转化发展的契机,使其经济更有竞争能力,在危机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其成功的秘密在于它们没有同石油生产国进行针锋相对的对抗,而是以他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独辟蹊径。
一方面,它们频频向石油生产大国暗送秋波,大力显示殷勤,以确保在危机之中有可靠稳定的石油来源。
另一方面,它们抓住人们追求低消耗的新潮流,在低耗技术产品上痛下工夫,生产了用电子控制的节能小型汽车,价格仅是美国产品的一半。随着日本小汽车如潮水般地涌进西方市场,日本获得了巨额贸易顺差。
因此,当其他工业国家在石油危机中遭殃搁浅时,日本却捞到了不少好处,受益匪浅。
人可说是环境的动物,人的性格也并非天生就如此,而要受出生以后的环境的影响。有人说,能考上名牌大学的人都是因为教育环境好的缘故。不管环境如何,始终认为自己一定要成功的人最后一定会成功。凡事应该认真奋斗,否则就会被环境压垮而无法成功,尤其在被环境压垮时,人的意志容易消沉。最重要的还是,愈处于逆境中愈要有想挣脱出来的强烈意志才好。
上世纪20年代初,陈嘉庚已拥有5000英亩橡胶园。这时,一个巨大的逆浪向他袭来,一时间,橡胶园在南洋星罗棋布,产量大幅增加,市场供过于求,价格急剧下跌。
陈嘉庚的橡胶厂也发生了亏损甚至部分停产现象。在这种不利形势下,他并未退缩,而是通过分析,从满天阴云中看到了无限光明。
陈嘉庚认为,橡胶用途之广无与伦比,20世纪将是橡胶时代,眼前的过剩和利润降低只是暂时现象。而且,南洋一带的橡胶业是英国政府的重要税收来源,英国殖民者对橡胶价格剧跌的现象决不会坐视不顾。
于是,陈嘉庚作了一个大胆的决策,就在人们纷纷出卖胶园、胶厂的时候,他决意把别人出让的胶厂全部承接过来。
他来到马来西亚等地,花了30多万英镑买下9所胶厂,又花10万英镑用于扩充这些胶厂的设备,同时还对自己原有的橡胶厂进行了修整和扩充。
不出陈嘉庚所料,1922年11月,英国政府强令限制橡胶生产,胶价迅速回升,橡胶业恢复了生机。
陈嘉庚的冒险行动取得了巨大成功,接着,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再次扩大生产,组建橡胶托拉斯,在世界很多地方开设了推销商店。
1925年底,陈氏公司已成为了南洋最大的联合企业。
写过《包法利夫人》一书的福楼拜曾说:“你一生中最光辉的日子,并非是成功那一天,而是能从悲叹和绝望中涌出对人生挑战的心情和干劲的日子。”
4.学会操纵永不沉没的斗志航船
人生就像在大海上航行的船一样,经常会遇到风高浪急,冰山暗礁,但只要有必胜的信心和斗志,就总能到达目的地。
无论成功是多么遥远,失败的次数是如何之多,最后的胜利仍然在充满斗志的挑战者所期待之中。
人的秉性都可以由恶劣变为善良,人的事业又何尝不能由失败变为成功呢?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许多人失败了再起来,虽有挫折但不沮丧,昂扬着不屈不挠的斗志,向前奋进,最终获得了成功。世界上有无数人,虽然已经丧失了他们所拥有的一切东西,却不能把他们叫做失败者,因为他们仍然有着不可屈服的斗志,有着坚忍不拔的精神。即便他们伤痕累累,但却没有沉没,也不会沉没,成功的彼岸在这样的人面前,何时到达只是时间问题。
生活就像登山,没有谁不想登上山顶的。然而困难也像风雨变幻,没有谁一生都平坦顺畅,只有具有坚强斗志的人,才能历经风雨,焕发出生命活力,展现出彩虹般的光彩。
一群大学生相约去登山,不幸遇到暴风雨引起山洪暴发,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把他们鲜活的生命永久地埋葬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悲剧,很多人不禁要问:“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暴风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人们怀疑地问。
“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往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
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困难是人生的敌人,也是难得的机遇,战胜它,你便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进了一步绕过它,却并不等于摆脱了它。相反,困难依旧在原地等你,而你却在绕行的途中离山顶越来越远了。
也许过去的一切,对一些人来说是一部极痛苦、极失望的伤心史。所以,有的人在回想过去时,会觉得自己处处遭遇风雨、处处失败、碌碌无为,他们衷心希望成功的事情因“逆境”而失败了。他们因“逆境”失掉了职位,因“逆境”而导致营业失败,在这些人看来,自己的前途似乎是十分的惨淡。然而即便有上述种种不幸,只要你保持不甘屈服的斗志,则胜利就在前方,就在向你招手。
应该牢记,美好的未来完全在于你凭着勇气和智慧自己去创造。
5.将逆境化作成功的动力
能够正确看待和利用失败与逆境,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一个善于生活的人,必定善于面对生活中的逆境。也许,对于那些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的人来说,更能深刻体味出个中滋味——逆境是无法回避的。
其实,逆境是一个含义复杂的词,与其含义相近的还有困难、不幸、倒霉等等。人们通常都习惯于把逆境说成是困难的境地和情境;而困难是针对个人对所要达到的行动目标(包括追求的成绩、效益、结果)而言的。当一个人在达成行为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阻碍(自身的和外来的,可控的和不可控的)而不能顺利排除,则称陷入了逆境。
古往今来,多少伟人和名人,历经磨难,都曾陷入过逆境,但他们从失败和逆境中奋起,将失败和逆境变成了成功机制。平民百姓也一样,他们可能没有伟人成功的惊天动地,也没有名人成功的流芳千古,但他们在默默地从事着自己的成功事业,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在逆境和失败中奋起,将它们化作成功的动力。
20世纪末,中国的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失业下岗使许多平民百姓陷入了逆境,成为了他们人生中的暂时失败。失去工作,生计艰难,这是多么大的失败。然而,有些人却以此为契机,成为了成功者。河南省安阳机床厂助理工程师王宝庆就是其中一例:
和其他下岗职工一样,王宝庆也经历了一段阴云密布的彷徨期。1996年底,由于企业经营困难,王宝庆待岗在家。生活的改变,决不是从助理工程师到待岗职工称谓的变化。往日悠闲、自在的工厂生活不存在了,经济来源一下子失去了保障,怎么办?
“得干点什么”,这个朴素的想法逼得王宝庆在痛苦中找寻出路。厂里高工们的谈话给了他很大的启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下岗难以避免。帮助、同情都是暂时的,“抱怨没有用,等也没有用,要靠只能靠自己。只有走向市场,埋头苦干,才能把生活过得更好”。
自己走向市场,谈何容易:一连几天,王宝庆都苦思冥想,四处收集信息。开放的观念打开了他开放的思路。他不愿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他要寻找一个未被人们开垦的新天地。
在一次邻居抱怨因为接送小孩上学经常影响工作的谈话中,王宝庆找到了希望:何不办个家庭服务社,专门接送孩子入托、上学。
主意已定,说干就干。王宝庆从亲友那里借钱,凑足2万元,办起了家庭服务社,并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安庆,希望为千家万户解除忧愁、烦恼。
他同服务社里其他六名下岗职工一道,蹬上精心设计的三轮车,满怀希望地上路了。然而,事与愿违,一个星期过去了,仍没有接到一个小朋友上车。他又印刷广告,散发传单,可还是没有一个小乘客。看着零零落落飘散在地上的传单,王宝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悲楚。而这时,两名下岗职工泄了气,离开了立足未稳的服务社。
当初的踌躇满志变成了心灰意冷。万事开头难,王宝庆对自己说,只能坚持。坚持,才有希望。
王宝庆分析出师不利的原因,发现下岗职工也有自己的优势,安全、可靠、训练有素,这不都是别人没有的吗?他把身份证、下岗证、营业证一一拿出来,让人过目,靠着真诚和实在、周到的服务,他们有了自己接送的第一个、第二个小乘客。
在这个过程中,吃苦受累是免不了的。王宝庆有过遭人白眼,无端被责怪的经历,有过怕失面子,碰见熟人,低头用帽檐儿遮住自己面容的尴尬场面。最终,他还是抬起头,勇敢地面对每一张熟悉的、陌生的面孔。因为他明白,“苦等不如苦干,在艰难的时候坚持住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服务社的经营状况一天比一天好,如今接送孩子的车子已发展到20多辆,要接送的孩子也有100多名了。服务项目随着需求也在不断地扩展,老人看病接送,陪床护理,管道维修,棉衣棉被拆洗……
我们常常看到那些成功的企业家的风光,却没有注意到他们成功背后的失败。有的著名企业家正是从失败中奋起而获得成功的。被日本人称作“经营怪杰”的北田光男,就是一例。他的成功之处,就是身体力行了“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老话。
北田光男的童年,是在中国东北度过的。他在东北念完了小学和中学,而后回日本念大学,毕业后重返东北,在一家银行里当职员。日本战败后,他随着被遣送的日侨回到日本福冈,时年29岁,已有妻子和两个孩子需要他抚养。他没有什么人事关系,因此很难找到工作。但是,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北田只好暂时收起自己的自尊心,买了一辆脚踏车,开始做推销员工作,在一个煤矿上推销五金商品。
当时,日本最赚钱的是纺织业,其次就是号称“黑色钻石”的煤矿业。于是,北田开始经营煤矿业,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经营,从一个人发展到80个员工。但是,好景不长,煤的优势被石油取代。北田预收客户的款项全部被要求退回,逼得他只好宣布破产。就这样,北田在煤矿上的八年苦心经营,付之东流。他把一切财产都变卖抵押了债务,又成了地道的穷光蛋。
然而北田并没有被失败吓倒,他心中另有一番图谋。1954年,日本NHK开始生产电视机。北田心想,电视兴起后,电器的生意一定很好。于是,他又千方百计地筹集了25万日元的资金,租了一间小店铺,成立了“最佳电器株式会社”,自己当经理,开始做零售电器的生意。由于他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采取科学的经营方式和经营作风,他再度获得了成功。
比如说,过去他在做煤矿生意时,当已发现有石油的冲击而必须改行时,却为了面子而继续支撑,最终没有逃脱破产倒闭的命运。后来他便吸取了这个教训,不要面子而正视现实。他原先看中一个地区,原以为有生意可做,但后来发现业务上毫无起色,于是就毫不留恋地把店关掉,以免受累更大。又比如他采取在中型城市遍设连锁店的方式,收到了扩展业务的成效,现在最佳电器公司直接经营的连锁店有100多家,联营的就更多了,它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电器零售企业之一,1981年的营业额高达630亿日元,1982年上升到770亿日元,1985年突破了1000亿日元的大关。
正是因为失败与逆境常常孕育着成功,所以,这些成功的人士不怕失败和逆境;甚至喜欢失败和逆境;喜欢失败和逆境,实际上也是喜欢成功和喜悦。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甚至提出这样的口号:“祈求七难八苦。”
所以,失败和逆境并不一定都是坏事。只要能够从失败和逆境中得到磨炼和启发,成功就会不期而至。我们必须保持这种辩证的态度和健康的心态。
在逆境中奋起走向成功的人,他们的意志比常人更坚强,所以,他们取得的成功也往往更加辉煌。
人们喜欢成功者,习惯于笑脸相迎胜利者,而对失败者、失意者则常常是不屑一顾,瞧不起的有之,讽刺打击的有之,扫地出门的也有之。总之,“胜者王侯败者寇”,人们在失败的时候处境是最艰难的,能够深深地体验到什么叫世态炎凉。能够反败为胜者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面对他人的冷漠甚至是打击,他们一不气馁,二不自卑,而是把这种悲愤埋藏在心底,使之化作志气和力量,他们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也许正是他人的白眼使他们更努力、更刻苦,从而产生了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