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再举一个相似的例子。图D中的直线代表宽阔平原上的一排松树,象征着松树的挺拔与无限的恬静氛围。假设现在在树上添加一些叶子,以及一条充满弹性的线条,并且如果我们再在天空中加一条与其对应的线条(如图E),那么我们便为这幅画注入了些许生气与变化。再假设,我们将整幅画中竖线的一致性打破,并将松树的线条改弯(如图F)。这样整幅画D便更加有生气,并且原图D中宁静的氛围变得充满张力与冲突。
若一幅画中包含多种线条表现手法,这幅画给人的感觉则是跳跃的、浮动的。相比之下,单调的直线则给人超脱或冷冰冰的感觉。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直线能够营造出祥和的氛围,并使画面产生无限延伸的感觉。一幅画有时会因为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而显得过于充满生命力,因此极需要画面中的直线组合为整体构图增加稳定感。这一点威尼斯画家体会十分深刻,他们将直线运用得十分到位,并乐此不疲。
藏于卢浮宫的乔尔乔内的作品“盛大游园会”中另有一处十分有趣的构思:他通过一条直线使整个画面构图达到稳定,并与画面中的曲线形成对比。此外,他还大胆地用直线来描绘坐在地上的女人的身体轮廓线;并且在女人手上长笛的呼应下,轮廓线的硬度又进一步被强调。假设画面中的直线及人物的衣服上呈直角的皱褶未被应用强调,那么背景中大量的树木、人物圆润的体态及人物身上层层叠叠的衣服则会显得过于臃肿累赘。出于相同的考虑,范戴克在他的自画像中也用了相同的手法描绘头部附近的线条,然而不同的是这些笔直的线条在灰暗的背景处又毫无预兆地突然终止。此外,范戴克对自画像中远处的风景也着色不多,目的在于突出近处线条的硬度。
插图32为提香所作的“酒神与阿利亚德尼公主”(Bacchus and Ariadne)临摹图,原画现藏于国家美术馆中。这幅画线条富有弹性,整个画面活力十足,但如果画面中没有天空中的水平云彩和地面上的竖直树干相互平衡的画面,整幅画便可能显得杂乱无章,重心不稳。
谈到这幅画,就不得不提一下手执铙钹引领着狂欢人群的女人以及她向前跨出的那条腿。这样的姿势使她看起来十分具有侵略性。在本书中笔者并不打算分析这幅画,因为本系列的另一本书已经对这幅画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但是笔者仍然对这点十分困惑,因为这样的站姿使得这个女人在整个画面中显得十分突出。我相信提香不会无缘无故地突出画面中的某个人物,并且这样的构图肯定也不是为了作品的表达,虽然它可能在平衡画面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此外,这条腿就其本身而言也不算十分迷人,因为这样的姿势应该更加适合男人而非女人。但如果你用一根手指遮住它,再观赏这幅画,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很明显提香没有办法(或者说他可能没有办法)处理好酒神的右腿。虽然提香希望表现出酒神步伐的轻盈,但是酒神脚下方的车轮却让他的想法无法实现。因为车轮让酒神看起来像是站在车上,而非踩在空中前进。
这样一来,酒神便和常人无异。我认为由于酒神身躯庞大,其右腿即使十分强壮,相比之下也会显得轻盈。将这幅画放到光线好的地方细细观察,你便会发现,提香在尝试了多个角度后才最后选定酒神现在的站姿。而且在另一条腿的上方几英寸的位置,你能明显观察到提香改动的痕迹。除此之外,右腿的竖直程度也同样让人感觉不到酒神步伐的轻盈和灵动。相反,它给人一种静立的感觉。一开始我无法理解提香为何不将酒神两腿之间的距离拉大一些,这样便能使人物看起来更加轻盈更加动感。但后来我发现这样一来,人物的重心便完全移到了右腿上。进一步地,酒神的整个重心便都移到了阿利亚德尼这边,如此一来,便打破了整个画面的平衡感。若我们用手指将这条腿遮住,也会同样感到画面的重心向右偏移。因此提香突出表现下方手拿铙钹的女人的左腿,以便能够分担重量,从而使酒神看起来更加轻盈,使整个画面充满春天的气息。
虽然站立着的人物或者其他水平的物体只是象征意义上的竖线或横线,但它们和实际画出来的有着相同效果。布莱克的“合唱的晨星”中也运用了这种虚拟的竖直线条。这些线条都给人较强的视觉感受,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和挺拔的姿态,而画面中类似火焰的线条则让人欢呼雀跃。
直角线条表现手法
当横线和竖线呈直角出现时,画面带给人的视觉印象会变得十分强烈,并且能够牢牢“抓住”人们的眼球。我们发现,大多数激动人心的艺术作品中都有这类作画手法。说到这里,大家最容易联想到的便是十字架。直角线条非常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不提其他的象征意义,单是直角线条本身,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力也许比任何一种线条的简单组合都要强烈得多。因此,水平的海岸线上赫然站着的人影、日落时与地平线处的山脉相交的电线杆、一个人皱着眉头的表情……都带给人强烈的感受。其中,当人皱眉头的时候,眉心的皱纹刚好和鼻子的线条连成一条竖线。而这条竖线又跟两条眉毛连成的横线相交,形成十字(见图12中的图A)。如果一个人的眉毛呈水平直线,前额的轮廓呈竖直线条(见图12中的图B),那么他的侧面看起来同样也会让人印象深刻。众所周知,有将相之貌的人通常都长着横眉。这并不是因为他们额头宽、脑容量大所以人聪明,而是因为如果一个人的额头长得比较凸出(见图C),即使这样代表他的脑容量较大,但如果他长着一副弯眉,那他看起来也不够威严。
插图33瓦特(Watt)的作品“爱与死亡”(Love and Death)的复制品很好地诠释出直角线条的这种特质。这幅画是十九世纪最为庄严的画作之一。笔者认为,瓦特的这幅作品之所以如此有魅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对直角线条的出色运用。因此,画中象征死亡的人物在缓缓前行中显得如此冷酷威严,整个画面极具震撼力。瓦特在该作品中大胆地将人物的整条左臂涂暗,而将右臂和右手的上方设为亮部,连人物头部的轮廓也做模糊处理。画中另一特别之处在于衣纹——直角线条构成的褶皱让人物富有感染力。
此外,方形的台阶,尤其是第一级台阶的水平线条和其与人物之间构成的垂直角度,以及上方的门框,都为画面的感染力增色不少。相比之下,象征爱的小孩的表情则显得惹人垂怜。他明知无法阻挡“死亡”的来临,却仍然螳臂当车。人物不仅手臂线条圆润,而且整体线条柔软,十分招人怜爱。通过比较我们还发现,“死亡”全身线条都十分硬朗且缺乏弹性,整个人物几乎都由棱角分明的线条组成,而“爱”从头到脚全身线条圆润、轮廓交融;硬朗的直角线条和石阶的冰冷质感烘托出“死亡”的冷酷,而圆润的线条及环绕在其周围成簇的娇嫩玫瑰衬托出“爱”的惹人怜爱。正是这种不同的线条及组合搭配所造成的冲突感,奠定了“爱与死亡”的整体感情基调,也唤起了人们心中深深的怜悯之情。
笔者分别采用直角线条和曲线描述象征死亡和爱的两个人物,以此来说明为何作品因此十分出色(见图13)。
在“爱与死亡”临摹画旁边的结构素描中,笔者尝试以十分简略的笔触勾勒出人物基本结构。(见图13)
这一示意图主要表现的是隐藏在自然外表之下的人事物基本结构线条。虽然作画时这种结构线往往因为被掩盖而无法直接画出,但一幅画的情感基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优秀的画家通常能够很巧妙地将它们隐藏起来,并处理得恰到好处,从而使整幅画的基调按着自己所想的方向前进。尽管有些人或许会认为这些示意图不怎么好看,但每一幅解剖图中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如果学习绘画者在临摹本上将原图的结构线全部描摹出来,那么原画的线条层次便清晰可见。此步骤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原作者是如何表达画面张力的。
和那些被选择的线条同样重要的线条,可能会被忽视,但是被选择的这些已足以显示它们的基本特征。
开始作画之前,选择怎样的画板或画布十分重要。因为画板和画布的大小和形状(通常为矩形)与构图的内容和表达密切相关,且这种关系十分直接,比如,水平和竖直的线条分别跟画布或画板的上下边和左右边平行。
由于直角线条的这种强大表现力,人们在观赏画作时,眼神总是很容易落到画纸的四个角上。然而这往往是作画的人最不愿见到的。通常,画师们喜欢将画面的四个角落刷上暗色,或是用曲线缓和画纸边缘线条,以便让人们的目光重新聚焦到画面的中央。同样的,作画者也常常运用直线、直角线条及曲线的这种特点,通过不同的线条来引导人们的注意力,以此达到作品主题的最佳表达。
虽然处理画面的四个角落是件棘手的事情,画家们却对此兴奋不已。一般来讲,刚在一张方形的画纸上作画时,我们都是从画纸中央开始下笔。画纸中央空间充裕,所以走笔十分自由,然而等画到角落时,我们才发现这里才是最难处理好的地方。但是只要画纸是方形的,那么一旦我们完成中央部分的构图,角落部分的构图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处理好方形画纸角落部分的构图,那么其他任何形状的画纸都难不倒他。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学生应该多在方形画纸上练习画画。因为只有明白难处所在,才能更好地处理它。
对角线也和直角形状直接相关,很多作品没有依赖于水平或竖直线条的表达,但是通过对角线的运用与这一形状建立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