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31700000010

第10章 怀念芦甸

本书作者张维舟先生希望我为这本书写几句话。这个希望出自渗透历史感的情义,我是无从推却的。因为我和本书主人公芦甸,不但是(20世纪)40年代的诗友,在中国野生自由诗的荒原上一起歌唱过、奔跑过的同龄人,而且还是接着50年代的难友,建国(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桩涉及成百上千文化人的冤假错案的同案人。

关于芦甸的一生,他当年如何离开舒适的成都,投奔艰苦的中原解放区,又转战晋冀鲁豫,如何在建国以后来到京津从事文化工作,并为新中国热情歌唱,不久即陷入意想不到的灾难……关于这一切,读者将会在本书中找到翔实的叙述和持平的评议。这里我只能就上述我和他的两层友谊,表示一下我对他的怀念。

作为诗友,我首先想说,当年我们都很年轻,对诗都有着年轻人才有的爱好与追求,尤其是芦甸,他为人真诚,这种真诚并在诗中得到了清澈如水的反映。在20人集《白色花》中,他的《沉默的竖琴》是他1943年走向战斗前对亲爱者的临别赠言,“愿花朵属于你,荆棘属于我”;《大海中的一滴水》是他在1949年全国解放的忘我的兴奋中,以“人们只看见天际的碧蓝,看不见我”而自豪的见证;《我活得像棵树了》写于1952年灾难隐约袭来之际,他觉得自己没有被“外来的风暴吹折”,没有被“冰雪压倒”,却被“一些被虫蛀空了的树”“重重地击伤”,以致当他努力“弹起全身去反拨”时,竟意外地“听见身边也有轰然倒地的声音”。……这些情感、情韵和情操,在历史老人的眼里,虽然显得有些天真,但由同龄人们看来,却鲜明地反映了他和他的诗友们当年所共有的对人生、对时代、对历史的真诚。今天的读者读到这些诗,想必也不会在作者和自己之间感到什么隔膜吧。

另一方面,作为难友,我又不免要说,这种对人对己的真诚,虽然在诗中产生过积极的作用,拿到实际的复杂的生活中来,可就难免惹出怎么也躲不脱的灾祸。本书将会写到,芦甸正是胡风先生当年身边少数几个“热心帮助他解决问题”的友人之一。50年代,他由于肯定胡风的文艺观点,同情他的被边缘化的处境,并明确认为,胡风问题的关键在于少数人的“宗派主义”,最终解决只能寄希望于党中央,他才日益接近胡风,直至最后参加了“三十万言”的草拟过程。他一再说过,“胡风问题的合理解决,不但符合胡风本人的期望,对党、对人民的文学事业更是有益的。”这些主观思想情况,当年在审讯员面前,作为“交代”讲出来,自是不老实的“狡辩”,是绝对通不过的。我作为同案人却可以证明(尽管当时也被认为“不老实”),那些思想情况是真实的,是符合芦甸的性格实际的。

1965年(10年以后),我和芦甸曾经见过一面,那是我们的最后一面。我问他,今后还写诗吗?他说:“当然还写。不过,更想多读几本马列,看看自己过去究竟怎么错了。”话不多,却毫不含糊地表明了他当时的精神面貌。诗在他是怎么也不能放弃的,这可谓“本性难移”;至于他自己(也就是我们)所犯“错误”的原因,看来他虽已不再坚持上述1955年以前的一些认识,但对那些“批判”、“声讨”、“材料”、“编者按”之类,私下显然也并不以为然。

芦甸和他的难友们原来对于胡风事件的前因后果的认识,与事后多年发现的真正的历史实际相比较,充其量只能说是皮相之谈;至于上世纪50年代那些家喻户晓的定案依据,其远离真实而不能说明问题,就更是自郐以下了。胡风事件为什么会产生呢?只有经过几十年类似事件的经验教训,才能有所归结,即缺乏社会主义法制所不可缺乏的言论自由这个基本公民权。可叹的是,这点今天看来不过是常识的认识,不但当年法庭上的公诉人不认识或不得已而“不认识”,连被起诉的“莫须有”的受害人们也都莫名其妙,有如被催眠一般,被困在公诉人的思维逻辑之网里,即令少数几个例外者的清醒的声音,也无不被压灭在铜墙铁壁之内。这就是说,当年或可避免胡风事件发生的唯一良方,只能被发现、被认识于几十年后的今天,却不是当年促成胡风事件的社会进化条件所能提供的:一系列悲剧之所以不可避免,其原因大概就在这里吧。

芦甸逝世于1972年。他是从1955年起被监禁10年以后,又被送到一个继续改造的环境,自觉自愿地从事超体力劳动,以致脑溢血而亡。他不但在毕生钟情的诗歌领域没有实现基于自己的潜力的志愿,也没有熬到1980年代初期的“平反”,更谈不上到新历史时期才能有的自我证明的机会:这是令他的在世的难友们扼腕叹息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几十年之后,人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那么严重的胡风案件毕竟平反了,加在芦甸及其难友头上的种种不实之词毕竟取消了,整个人文环境也比当年宽松多了,精神劳动的成功几率也更有保证了———芦甸九泉之下有知,当会深感欣慰吧。

本书作者为了写这本评传,多方搜集资料,反复修改原稿,终于将一位坚定的革命者、一位诚挚的诗人和一位不知疲倦的真理探求者的面貌,重现在今天的读者面前,这是值得感谢的。我庆幸有机会写这篇小文,同时也为亡友作为评传的主人公感到高兴。

2003年2月5日

本书指《芦甸评传》,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出版。

同类推荐
  • 东京百景

    东京百景

    史上最畅销的芥川奖获奖者随笔集,又吉直树的另类个人传记;以东京为背景,直指正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的生活与内心。这是写给东京的一封情书,但永远得不到它的回眸:“我期望,这个世界不要欺骗年轻人,别把他们当食物吞掉。”《东京百景》由100篇小短文串联而成,又吉直树记录了他十八岁从大阪到东京为艺人梦想打拼的十年经历,十年间他走过东京的大小角落,与之相关的记忆与心绪点缀其中。《东京百景》带有浓厚的又吉个人色彩,因又吉崇拜的作家太宰治前有《东京八景》之作,故取了“东京百景”的名字。又吉的笔触简单真挚又颇为细腻,这些小短文已经初步展示了其后来在搞笑和读书写作上展现出来的过人天赋,但成名前的日子总是残酷挣扎的,独自一人背井离乡的经历在又吉笔下亦真亦幻,其敏感纤细的性格在书中展露无疑,读来令人感动心酸又好笑,且颇有共鸣。
  • 叶芝诗选——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叶芝诗选——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 郭沫若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郭沫若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郭沫若的诗可以说是新诗中豪放的先驱,但同时,他也有许多清丽婉约之作。本书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郭沫若先生的诗歌精品数十篇。
  • 危巢坠简——许地山作品精选

    危巢坠简——许地山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心灵的折射——中外作家爱情悲欢曲

    心灵的折射——中外作家爱情悲欢曲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她们的爱情,是灯火阑珊中的惊鸿一现,忽闪忽灭;她们的爱情,是清寂禅寺里的钟声,惊心动魄,使人无法忘怀;她们的爱情,是响在窗外的铃声,岁月只是匆匆过客;她们的爱情,是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欲说还休。究竟什么是爱情的真谛?是悲是喜,是欢是愁,是鲜花,还是沼泽?
热门推荐
  • 落影成殇

    落影成殇

    苏落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是这个好友自己从未见过,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苏落发现原来他只是……
  • 墨守初心

    墨守初心

    魔法大陆的两位王者的后代来到人界历练,原本以为只是平淡的一生,可是,世事无常……
  • 九州界外

    九州界外

    天下九州,各界不同,一人得道后,九州界外,又有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情理侦破推理小说:明星悲歌

    情理侦破推理小说:明星悲歌

    “贵妃醉酒”竟成绝唱。在众人千目之中,女明星居然在舞台上被一位无形凶手当众杀害。案犯是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魂蒙决

    魂蒙决

    遨游天地唯我独尊,历代英雄归尘土,看我独步笑九天。良人与悲催的穿越的者,两者会擦出什么火花呢。。故事前为铺垫,后面一定会让你满意,热血偶尔带点搞笑。
  • 无聊的神明们

    无聊的神明们

    其实也没什么,有一天一个神界的神觉得很无聊,然后就拉着其他神一起玩游戏去了。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神很没节操的。
  • 这不是一个世界

    这不是一个世界

    在一切正常而反常的生活中,偶然的机遇改变了生活
  • 狮子座的暗恋

    狮子座的暗恋

    童媛豪门出生、顶级财运、完美相貌,日子一直顺风顺水,只是情路上坎坷多年十五岁那年,她对一个男生一见钟情。这一喜欢,便是五年,有一天她突然发现,原来他早已有未婚妻,她不甘心,找来弋晞假扮男友,弋晞缓缓抬头注视着她,沉默两秒。“我喜欢了你很多年。”“......”大哥你用这么冷静的声音告白谁信啊?等等,她们才认识一年啊!哪里来的很多年?PS:前期男追女,后期追夫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