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事物
唯心学说
唯心学说的萌芽起源于原始人类的迷惘无知,但这种思想发展成为哲学体系的社会根源,乃是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分离,以及阶级剥削的产生。它在认识上是将认识过程的某个方面、某一部分夸大或僵化为绝对,夸大意识的能动性,它同宗教和神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唯心论认为世界第一性的是意识,物质是第二性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一切都是意识的产物。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论和客观唯心论。主观唯心论把人的主观意识看做是世界的本原,把一切事物看做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客观唯心论把世界的本原看做是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意识),这种神秘的主宰在世界和人未有以前就存在着,宇宙世界是这种精神的产物和体现。如柏拉图的“宇宙生成神学说”。
客观唯心的唯理论(宇宙生成神学说)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是古希腊神学的唯理论者,认为“造物主(神)以善的理念为指导,将各种理念的模式刻印于原始混沌的物质之上,形成人们可以感觉到的可见世界。神,首先创造人的理性、灵魂等。”柏拉图根本否认客观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和来源,认为“认识等于回忆,认识不过是唤醒灵魂中早已存在的理念而已。”
中国的“理学客观唯心论”
朱熹(1130—1200)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即程颢、程颐)的理学,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论的理学体系,称“程朱理学”。认为“理”是离开事物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由它派生和主宰万事万物。
中国的“心学主观唯心论”
陆九渊(1139—1193)和王守仁(1472—1529)创立了“心”学理论。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心即是理,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心中,心是唯一的实在,心和理是永恒不变的,知识早存在于本心中,只要闭门修养研究本人,就无所不知。王守仁是陆九渊的继承者。
主观唯心的“唯我论”
贝克莱(1685—1753)说:“物质只是一个虚构的词,实际并不存在。物质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对象与感觉是同一种东西。存在的只是我的感觉与我自己(唯我论),人们的认识对象是自己的观念和感觉的组合”。贝克莱强调信仰宗教,敬畏上帝,服从国家的权力统治,万物都存在于上帝心中。
唯心经验论和不可知论
“知识来源于经验,经验由两类知觉(印象与观念)所组成,至于知觉是从哪里来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这些问题是根本无法解决,也是无法知道的”。这是休谟(1711—1776)对客观事物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他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只是一些知觉。
不可知论和神学道德
康德(1724—1804)提出:“人的意识之外的‘自在之物’是感觉对象。‘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时间和空间是感性的认识(表面现象)。因果性、必然性是知性的认识(使现象条理化),‘自在之物’的本体是理性认识,这已超出了人的认识限度,必然要陷入难以自解的矛盾,即‘二律背反’(见附:‘二律背反’),这就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在‘自在之物’世界中,上帝、自由、灵魂等为超自然的东西,属信仰范围,它们的存在是为适应道德的需要……”康德的言论,承认人的意识之外的“自在之物”(世界本原),但强调“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在人的认识能力不能到达的情况下,就得求助超自然的东西,上帝来帮助。他在《纯粹理性批判》的著作里讲,思辨理性低于实践理性,知识必须让位于宗教信仰。在《判断力批判》一书里说,有机的自然产物中,一切互为目的和手段,不能不把生命的物体看作具有其内在的目的。康德强调道德神学,必须假定有上帝存在,上帝是为了一定的道德的目的才把宇宙创造出来。
附:二律背反
康德用语,即四组相对的问题:①时间上有开端,空间有界限和时间无开端及空间无界限;②一切是简单的,不可分的,和一切都是复杂的,可以分的;③世界有自由和世界没自由,一切是偶然的和一切是必然的;④世界有原始原因和世界无原始原因。康德用“二律背反”作论证,来为他的不可知论服务。
唯心的精神积极论
卢梭(1712—1778)说“对自然界来说,物质是其消极的本源,精神是积极的”。
主观唯论者的“自我”与“非我”
费希特(1762—1814)的三个命题,“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与非我的统一”,自我是唯一的实在。自我指意识等主观的东西,自我不依赖任何东西而自己产生自己,自己决定自己的实体。非我即自然界的一切。费希特批判康德的“自在之物”(即意识之外存在的不可认识的或神秘莫测的东西)的不可知论。他在唯心主义范围内看到了人的能动作用,看到了理性认识与实践活动的统一性。由于自我活动的结果,不仅建立了“自我”本身,而且建立了客观世界的一切,即“非我”,他的思想对黑格尔有一定的影响。
客观唯心辩证法,即“绝对精神”论
黑格尔(1770—1831)认为:“有一种绝对精神(观念)存在于宇宙间,是自然界和人类未有以前的精神本原”。它是能动的,不断发展的,它的经历分三个阶段:第一,逻辑阶段。绝对精神作为纯粹逻辑概念超时空,超自然,超社会地自我发展着,直到最后、最高的观念,即绝对观念——进一步转化;第二,自然阶段。绝对精神转化为自然界,绝对观念表现为感性事物的形式,自然界的外壳限制了绝对观念;第三、精神阶段。绝对观念否定自然阶段中自然界的限制,先后表现为主观精神(个人意志)、客观精神(社会意识)及二者的完全统一到绝对精神本身。
绝对精神(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1逻辑(阶段)学:即自在自为时期。在这个时期,自然界还没有出现,观念作为超时空、超自然、超人类的纯粹思维发展着,以绝对观念的最高形式,通过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见本书的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的思维规律对精神的、自然的发展过程用辩证的方法去认识;2自然(阶段)哲学。绝对观念外化为自然;3精神(阶段)哲学。即绝对观念回复到自身。
黑格尔的逻辑学中,辩证法的内容最丰富,自在自为阶段,黑格尔的科学提出,质量互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维规律,它把整个自然的和精神(人类社会)的世界看作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物都存在着各种矛盾,矛盾使事物丰富多彩地运动着、发展着、变化着。列宁(1870—1924)说,黑格尔的《逻辑学》中唯心主义较少,唯物主义较多。自然哲学中,黑格尔用幻想的方式远离了科学,唯心主义窒息了他辩证的革命精神。精神哲学提出了社会、政治、伦理、历史、宗教、艺术、哲学等方面的观点和主张。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正确论断,将其注入了马克思主义。
客观唯心的“唯意志论”和主观唯心的“唯意志论”
叔本华(1788—1860),他的观点是“世界是盲目意志的产物,世界的物质现象只是幻想(虚妄的东西)或观念。‘自在之物’就是意志,意志才是宇宙的本质”。他不承认发展的规律,否定任何事物,他的理论是客观唯心的。
尼采(1844—1900),他的主观唯意志论带有煽动性,宣称“自然界与社会的决定力量是意志,世界现象均为强力意志的产物。历史的过程就是强力意志实现其自身的过程,超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追求权力,统治社会是超人的最高的目标和价值”。提出超人(上等人)哲学,一般人与超人的区别犹如猿猴与人的区别,群众只是超人实现其强力意志的的工具。只有通过战争才能确立权力意志。尼采妄想把贫困疾患的“多余人”消灭干净。认定人类社会的不平等是最公平的。尼采的意志论,鼓动战争,把追求权力统治来作为超人的生活准则,不提倡社会道德,亦为“非道德主义”。
宗教的人生论
叔本华(1788—1860)的人生观是:“人都是利己的‘生活意志’,在现实世界中永远得不到满足,因而人生充满着痛苦,必须断绝我执,彻底否定‘生活意志’,才能求得解脱,达到涅槃,熄灭一切烦恼而至清净功德”。
克尔凯郭尔(1815—1855)的人生哲学是:“哲学的起点是个人,但哲学的终点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天路历程,人生的道路上有美学的(感性的)、伦理的(理性的)、宗教的(非理性的)三个阶段。只有上升到宗教的阶段,才能摆脱空虚孤独之感,消除忧虑畏惧之心。”他的结论是“理性低于信仰,科学低于宗教,宗教是人生的最高理想,天国是人生的真正归宿。”
主观唯心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公式
“一切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公式,即一切事物都由不确定,不调和的混沌,向确定的调和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只有量的渐变,没有质的飞跃,其结果是一切都逐渐得到平衡”。这是斯宾塞(1820—1903)的论述,是主观唯心的。
主观唯心的“思维经济原则”
马赫(1838—1916),他提出“思维经济原则”,即要素说,要素为感觉,是唯一的实在,世界既不是物质又不是意识,又是物质又是意识所构成,时间、空间、因果性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感觉是世界的本质,物体是感觉的复合物。马赫否认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的存在,是主观唯心论者。他设想创立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新哲学。
阿芬那留斯(1843—1896),他的“思维经济原则”便是费力最小原则,费力最小或最简单而又能说明一切问题的原则,那就是“只有感觉才是存在的”。彻底清洗经验(对事物实践过程中的认识结论)中的客观物质成分。客观世界离开意识的主体,就不可能存在,意识与存在、思想与物质在原则上是同格的,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原则同格)。阿芬那留斯认为,唯物主义反映论是硬把外部世界嵌入大脑中去的。他的“原则同格”,就是有我才有世界,没有我就没有世界,他和贝克莱的“唯我论”没有两样。
卡索(1883—1946)提出:“世界及人生的一切现象皆遵守费力最小,收效最大的‘思维经济原则’”。
“思维经济原则”是马赫等的“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的基础。他们以感觉实在论和感觉存在论为主题。
主观唯心谈现实的东西
鲍桑葵(1848—1923)说:“现实是绝对的表现,是肯定的东西,肯定的东西不仅是最高的实在,而且是最高的价值,同时又是个体的最高的表现形式,个体在表现为肯定(绝对)以前曾依次表现为个性以及社会精神——国家、艺术、宗教与哲学”。
唯心论的信仰观
詹姆斯(1842—1910)论信仰:“人们的行动往往不为理智所支配,而为信仰所决定。人们信仰的东西往往是他们从主观愿望或意向出发而信以为真的东西。只要人们具有信仰意志,信仰这些东西(如上帝的存在灵魂不朽)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或安慰,那么这些东西就是真实的。信仰意志可以证明,无法推翻,因而宗教是永远存在的”。
奥卡姆(约1285—1349)称:“神学只能在信仰领域占统治地位”。
帕斯卡(1623—1662)言之:“信仰高于一切,感性和理性知识皆不可靠”。
卢梭(1712—1778)认为,情感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智。
主观唯心的实用主义
詹姆斯(1842—1910)在他著的《实用主义》(1907年出版)的书里讲:“哲学的性质由哲学家的气质决定,把哲学分为刚性与柔性,前者是理性主义的,唯心主义的,后者是经验主义的,唯物主义的。没有固定的真理,真理由观念的效果决定”。认为“一与多,必然与自由,唯物与唯心等争论,离开了效果的原则,均无实际意义”。
西方编纂历史的一种唯心论点认为:“人们是从行动的动机去解释历史,而不是通过动机进一步追究历史发展的经济根源与内在的规律”。
席勒(1864—1937)的“实用主义”是“人本主义”。内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是人的主观情感、兴趣与意志所陶铸,离开人的情感、兴趣与意志而独立存在的世界是没有的从这种观点出发,论证真理是人们主观创造出来的,实用主义就是人本主义”,席勒的实用主义认为伦理原则无非是表示主观所“偏爱”或“重视”的东西。
杜威(1859—1952),此人的“实用主义”就是“有用即真理,成功就说明手段合理。科学规律和理论都不是客观实在的反映,而只是帮助人们整理经验,是适应环境的工具或手段。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因此认识只是一种‘实验’,即寻求行动出路的不确定的实验过程”。杜威的实用主义主张经验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精神和物质不能分开,即在主观经验内,使物质和精神统一起来。认为经验是现在伸向未来的过程,是对现有事物的改造,他的主题是“经验自然论”。
唯心直觉论
柏格森(1859—1941),“本能直觉”是他论述的,“即用不着深入实际地分析研究,用不着逻辑推理就可以掌握真理。人的直觉是一种先天的神秘的,直觉的境界就是与上帝合二为一,只能意会不好言传的体验能力,直觉高于推理,直觉来自本能(如动物的本能)。直觉即创造,创造靠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心理体验或生命冲动,是由直觉所掌握的绵延或超意识”。他还提出:“生命现象就是冲动绵延,也即‘真正的时间’,它是唯一的实在,生命靠直觉(本能)来把握”。
柏格森把直觉和理性对立起来,不提科学,是直觉主义唯心论的代表。
从人的先天能力来讲,如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研究,不依赖于逻辑和经验,它的唯一来源是思维中所固有的一种带构造性的直觉。
主观唯心的“存在主义”
主观唯心“有神论”的存在主义者雅斯贝斯(1883—1969)提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丧失了自己,要想重新尊重人与人的价值,就得凭借上帝的帮助,发挥内在的人性而成为真正的人,这样才能拯救当前的人类社会……”。他认为:“人只有陷入‘绝境’时,才能发现存在的真实意义(个人的感觉或内心感受才是真正的存在),而面对死亡、痛苦、斗争、犯罪都是这种‘绝境’”。
“本体论”存在主义的代表海德格尔(1889—1976)的理论是:“此在(生活着的人)是人的存在,人是理性动物,政治只是人的现象,人的存在是这些现象的本质。一个在社会中生活的人不能解释,只能体验。这个人的本质就是自我,自我总是存在于世界上。世界、世界上的万物只是自我派生物,如果没有自我(本体)就没有世界,思维是存在的思维。人生的烦、畏、死是基本结构,哲学就是对死亡的研究”。
存在主义哲学的理念为,只有个人内心感受或感觉才是真正的存在,它和阿芬那留斯只有感觉才是存在的论断相同,没有自我存在的感受体验,就没有世间的一切。真理在主观性之中,人是绝对意志自由的,凭着个人的直觉和本能来选择存在的出路,无法依赖他人,也无客观根据。为了争取自由、平等和创造一个合乎人的本性的社会,就得选择反抗。反抗只能使个人得到自我完善,反抗得逞又会转化为新的不合乎人本性的东西(如暴政),反抗不能消灭客观世界中的固有的不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