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敏找到城里古董贩子,命其将这封遗书做旧。这次他不敢将这遗书直接呈给赵祯,而是交给了他未来的靠山,韩琦。
韩琦见到遗书,也拿出一份尹洙的手迹对比,不由得大为惊叹。天底下居然还有这样奇妙的人,能够将自己的字,变成别人的字。
两人商议接下来的对策,一拍即合。都认为应该在下次十五的朝议上直接亮出这封遗书,在群臣面前让狄青粉身碎骨,再无翻身机会。两人的脑海里甚至出现了那时朝堂上的画面,狄青一定会惊慌失措,朝官们一定会目瞪口呆,连皇上,也没有理由放过狄青了。
想到这里,两人心情畅快,当即升宴饮酒,直到晚上,杨怀敏才回到宫里。
狄青这几日,都在和包拯处理水患的事情。没有上游来水的压力,京城自然是被这两人收拾得井井有条。御史台的人也知道狄青又被放出来了,也不敢再给尹构苦吃。机敏的尹构立刻便懂了,一定是外面发生了什么有利的事,这让他更加地有信心坚持下去。
转眼,又到了十五的朝议。
紫宸殿上,照例百官云集。大家都等着皇上先说话。
赵祯心中早有计划,他首先夸奖了包拯和狄青治水的功劳,说狄青治水有功,可以抵居住相国寺之罪。然后说收养逆臣遗孤一案,仍由御史台查办。他认为这样可以牢牢地控制住狄青。
他想到韩琦对此一定会大力反对,但是赵祯自己也准备好了应付的说辞。
可这次韩琦并没有直接跟他唱反调,反而是狄青先开口了。
狄青没有谢恩,而是直接跪在地上,向赵祯说道:“臣狄青有罪。”
赵祯弄不明白,自己都不怪罪狄青了,他还在请哪门子罪。
“朕已经说了,不计较你搬到相国寺上的罪。”
“与此无关,臣是犯了欺君之罪,罪臣抚养的孩子尹构,的确是原右司谏尹洙的儿子!”
此言一出,犹如惊雷。这等于是狄青自己承认了自己是逆臣遗党。
百官们真的目瞪口呆,不知道狄青这是在唱哪出戏。
连赵祯都呆住了,但是身为皇帝的逻辑,让他听到狄青这大不敬的话语后,不由得大喊一声“大胆”。
狄青不卑不亢,接着说道:
“禀奏圣上,尹构虽然是尹洙之子,但他并不是逆臣遗孤。当年右司谏尹洙的谋逆案,是桩冤案!”
最后几个字,狄青说得掷地有声。
这番言语,直接把赵祯给气到了。尹洙之案,赵祯现在回想起来虽然也觉得事出有冤,心怀愧疚。但当年这案子毕竟是他亲自点头,即使有冤,现在他也不想别人再将此事提到台面上来。他质问狄青,当年早已定案,何冤之有。倘若狄青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便要将狄青和尹洙并案论处。
“臣已掌握当年案件关键证据,人证物证俱全。”
狄青接着说:“还请韩琦大人为皇上一一言表。”
韩琦应声走出队列,他神色自若,甚至脸上还带着一丝笑意。他从怀中掏出那封遗书,朗声说道:
“启禀陛下,尹洙一案,确实是冤案。臣这里有一封书信,内容是尹洙托孤给狄青。陛下可以找人校对,这封信的字迹和当年右司谏尹大人的字迹一模一样。然而这封信,却是三天前内侍省都知杨怀敏遣人伪造,借以诬陷狄大人谋逆造反。十年前坐实尹洙谋逆的那封信件,亦是此人联合当时的枢密使夏竦,如法炮制而得。”
此言一出,朝堂上立刻像炸开锅一样。
这怎么可能!
接着,韩琦便将最近几日,他与杨怀敏的来往和盘托出,百官骇然。竟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韩琦不是一直跟狄青看不对眼的吗?怎么现在绝好的扳倒狄青的机会,他怎么会帮自己的死对头说话呢?
这是一场交易!
原来从尹构来到京城开始,狄青就谋划着还给尹构身份。但当年的案子是在赵祯的授意下定案的,若想翻案,除非等到赵祯死了,或者找到决定性的证据,直接在朝堂上亮出。他深知自己一个人完不成这件事,便想到了韩琦。
韩琦虽素来瞧不起他,但是韩琦与尹洙生前交好,朝中又有人脉,是唯一可能帮助他完成这个心愿的人。尹构来到狄府的当晚,狄青就手书一封密信送与韩琦,他要与韩琦完成一场交易。狄青赌上极大的风险,用他枢密使的位置,用狄府所有人的前程命运,来换韩琦帮助尹洙翻案,来换尹构一个正大光明的前途。
不管能不能翻案,狄青这欺君之罪是肯定会被坐实的。韩琦怎么算,都是稳赚不赔。于是两人从元宵赐宴的时候,便开始表演。后面尹构爹娘的牌位失踪,也是两人商议好的,更算是狄青给韩琦的投名状。
后面尹构发现提及杨怀敏的卷宗倒是意外之事,不过这大大加快了两人计划的进程。这其中最难把握的一关便是皇帝赵祯的态度,虽然两人都在官场二十余年,深知赵祯为人,但这还是最具风险的一赌。也幸好,赵祯还是一如既往的宽厚仁慈,狡诈自私,这才让这出苦肉计成功上演,杨怀敏落入圈套。
那开封府的卷宗档案,当然是狄青告诉韩琦的,要他拿到去恐吓杨怀敏。韩琦本可以直接打点一下衙役,便拿到这卷宗,但是他故意要告诉包拯,这便是韩琦的高明之处。一来,他深知包拯精明正直,不会乱事;二来告诉了包拯,等于坐实了狄青火烧藏经阁的罪状。包拯确实隐约猜到了他们要做的事,但并没有点破。
这样为尹洙翻案以后,自己遵守了约定,也算是对老同僚尽了一份心。而狄青因为火烧藏经阁,无论赵祯再怎么想保他,这枢密使的位置狄青也是绝对坐不了的,自然也轮到他韩琦。他才是这一系列事件的最后赢家。
朝廷上稍微安定下来,赵祯便派人去捉杨怀敏过来对质。他心里还是希望,韩琦刚才说的话,是假的,而杨怀敏当年,没有骗他。这样他就不必背上错杀忠臣的骂名。
杨怀敏很快被从内侍省捉拿到这朝堂之上。可怜的他还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赵祯质问他那封遗书的时候,他还一口咬定,这就是当年尹洙亲手所做。可是韩琦和他当庭对质,并说狄青已经控制了那模仿笔迹的女婢以及做旧遗书的古玩贩子。杨怀敏两眼一花,这才认罪。
赵祯怒无可遏,当即下令将杨怀敏推出斩首。就这样,这位担任宫廷要职十余年的老监落下帷幕。但他一直到死,都一口咬定当年构陷尹洙之事是他个人所为,与夏竦毫无关联。赵祯也不想去追究,因为追究起来,那案子他自己也有责任。这倒给夏竦留了个好名声。
十年冤案,真相大白。狄青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下了。他奏请皇上,为尹洙恢复名誉,同时释放尹构,给予恩荫。
赵祯这才想明白,这两个人绕着圈子这两年,演出一场大戏。到头来竟还是和自己作对。关键是自己还被拿捏得死死地。他心里生气,但事实摆着眼前,他不得不答应狄青的请求。
接着,不等包拯参自己,狄青主动承认自己火烧藏经阁的罪状。这罪状着实不小,刚好赵祯想惩戒一下狄青,便下令剥去狄青枢密使之职,以犯官身份出判陈州。
诏命一出,狄青欣然领命。他摘下头上的幞头帽子,然后举荐韩琦继任枢密使,也有一些和韩琦交好的官员附议。赵祯心里一万个不乐意,正在犹豫。但狄青直言枢密使一职至关重要,万一边境又起祸事,非韩琦旁人不能胜任。赵祯仔细权衡,一想也是,只能无奈宣旨。
这一气,又把赵祯气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