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子眼里,欲望与节制是相对的。老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之人,品德高尚,但容貌却显得愚笨。小人们总是将欲望或精力不加节制地滥用,这是毫无益处的。因此,圣人治国,只求安饱,而不求声色之娱。所以采取前者而舍弃后者。这说明节制欲望的重要。人类的欲望,如声色犬马、饮食钱财等,本为厚生养生之具,但不加节制,任情而为,则有害健康。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江海能处在百川之下,故能成为百川之王。
正如牛顿所说,我之所以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老子此番话可谓如出一辙。越是伟大的人就越觉得自己渺小。这不是妄自菲薄,这是一种积极的悟“道”修身的心态。
正如《庄子·秋水》里沁海神所说???:“井里的鱼不可以和它谈及大海的事,因为它被其活动的区域所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以与它谈及冰冻的事,因为它受到时间的限制;孤陋寡闻之士不可以和他谈及大道,因为他被其所受的教育束缚。现在你摆脱了河道的限制,看见了大海,知道了自己的鄙陋,可以和你谈谈大道了。天下的水,没有比大海更大的。所有的河流都归向大海,没有停止的时候,但大海并不因此而盈满;海水从尾闾排泄出去,没有停止的时候,但海水却并不因此而减少;无论春天还是秋天,大海都是一样;无论水灾还是旱灾,大海都不受影响。大海超过江河的水量,简直无法用数量来计算。但是,我并没有以此而自满。自以为从天地的赐予中获得了形体,从阴阳那里禀受了生气,我在天地之间,就好比小石头小树木在大山上一般,只存有自以为小的念头,又怎么会自满呢?中国在四海之中,不就像小米粒在大仓中一样吗?”
物类的名称有万种之多,人类不过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众群聚于九州,粮食所生长的地方,舟车所通行的地方,个人只是人类中的一分子;人类与万物相比,不就像一根毫毛在马身上一样吗?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自我感觉特别好,优越感极强,总感到自己比他人强,处处、事事、时时都显示出一付盛气凌人的样子,自以为是,对他人说起话来总有一副老大的味道,不会平等待人……但是几乎每个人都喜欢被他人尊重,因此对这种高傲无理的人会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这种人,一般是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
别忘了,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
完全按自己的主意行事,与人相交合则留,不合则去;比自己强的人不接近,比自己差的人不迁就。这样高傲的人生活得一定不会快乐,自己的心灵也很寂寞,也会感到压抑。正确的做法是:比自己强的人,谦虚地和他相处;比自己差的人,也谦虚地和他相处;把功利放在一边,把评价放在一边。何况功利与评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呢?
因此,谦虚自然地与人相处,别人舒服,自己也舒服。
谦虚不是抬高了别人,也不是踩低了自己。谦虚恰恰是一种能容忍他人的能力,是一种成功者的胸怀。
阳子居往南方的徐州去,恰巧碰到老子向西去秦国的某地方。郊外相逢,阳子居自以为有学问,态度傲慢,老子便深为阳子居惋惜,直率地当面批评阳子居:“以前我还认为你是个可以成大器的人,现在看来不可教诲啦。”
高傲的阳子居听了老子的话心里很不舒服,后悔自己当时为什么那样。
回到同住旅店后,阳子居觉得自己应当做得自然一些,起码要敬重长者,敬重有道德学问的老先生,便主动给老子拿梳洗工具,脱下鞋子放在门外,然后膝行到老子面前,谦虚地说:
“学生刚才想请教老师,老师要行路没有空闲,因此不便说话。现在老师有空了,请您指教我的过失。”
老子说:“想想看,你态度那么傲慢,表情那样庄严,一举一动又如此矜持造作,眼睛里什么都没有,这样,将来谁和你相处呢?人,没有他人围绕着你,行吗?应该懂得:最洁白的东西好像总有些污秽的感觉,德行最高尚的人总认为自己远不十全十美,学问虽深切地了解了,在许多方面也是不行的。知道自己不行,你才知道自己真正行的地方;眼睛里只看到自己行,实际上,你哪个地方都不明白。”
阳子居先是吃惊,渐渐地脸上浮现惭愧的神色,谦虚地说:“老师的教导使我明白了道理。”
开始,阳子居在去徐州的路上,旅舍客人恭敬地迎送他。他住店时,老板为他摆座位、送手巾,大家也给他让座。虽然恭敬,但彼此都不舒服。接受老子教诲后,阳子居态度平和,为人谦逊,归途住店,客人都随意地和他交谈,他也感到和大家相处很亲切。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俗语其实很好理解。人外面自然应该有人,除非这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天外面应该还有天,除非天只有你看见的那一片。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哲言告诉我们,当我们自己在某方面很出色、很优秀的时候,不要骄傲、不要自满。因为这个世界很大,人非常多,一定会有人比我们在这方面更出色、更优秀。
对一个人来说,无论做什么,要想做得顺利、做得好,自信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但是要小心,千万不要让自信发酵成了自大!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明白了事理之后,行走在人间,最怕的是误入邪道。人间正道既宽阔又平坦,可是世人却偏偏爱走歪门邪道。
老子是个智者,更是个正直的人,他时时警惕,生怕自己误入歧途,做出有愧于心的事来。老子思想深不可测,老子的为人更是流芳百世,当为后人之楷模。
有鉴于此,我们要想成就自己,就需要拥有正直的心和博大的胸怀。当你以良好的道德和精神去做事待人时,当你以宽阔的胸襟去包容万事万物时,成功一定会向你走来!这应该就是老子所想表达的。
《易经》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说明假如你不中不正,占卜有好结果也没有用。一位王母与奸夫一起,为了窃国陷害天子,结果事情败露。她去占卜,得了一卦,卦师告诉她:可以走,还是吉。但王母自己都知道死期已到,不会走得了的。她说:像我这样不忠不贞的人,做了这样不中不正的事,即使得了好卦,有了指点,也不会逃脱得了。此事不可占也!
轻视道德的威力,纵容自己为所欲为的人,都难逃正义的审判,因此,君子应当效法大地,以宽厚的德行,负载万物。做人首先要宽厚为怀,这是基础。
《易经》中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这里强调了厚德的基本原则是,直率、方正、宽大;正直,端正,广大。直,是公正无私的正直;方,是处世果断有方的才干;大,是宽大为怀的气量。这是每一个人处世所必须具备的人格魅力。
有一位将军在一次军官会议上说:
在很短的期间内,你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将控制另外某些人的生命。你们将领导一些忠于国家但未经训练的公民,他们将接受你们的指挥与领导。你们所说的话就是他们的法律。你们随口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被他们铭记在心。你们的态度将被模仿。你们的服装、你们的举止、你们的言谈、你们的指挥态度,都将被模仿。
当你们加入自己的部队时,你们将发现,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对你们并无所求,只希望你们能表现出一些才能,获得他们的尊敬、效忠与服从。他们已准备妥当,急于追随你们,只要你们能使他们相信你们具有这些才能。当他们认为你们并未拥有这些才能时,你们最好自己挥手道别吧,你们在那个部队中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
几天之后,你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将接受委任,出任军官。你们一定要善待他人,而且要多多善待属下,而不是去巴结上司。
我们在读这段演讲时,也许不以为然,因为这是一位早已过时的不知名的将军的演讲,是与现代社会有着很大距离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下的即兴表述。
可是我们要知道,一个正直、有才干、有胸怀的人,实际上就已具备了指挥将士们冲锋陷阵的大将的处世风度。这种风度正是“直、方、大”综合品质的凝结和发散。有了这种处世风度,不需要你亲自上前线,仗一定能打赢,这就是“不习,无不利”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