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皮龟既然以水母为主要食物,而水母大都生长在海表层,棱皮龟却常潜到1000米的深处,它为什么具有这种似乎不必要的能力?这又是一个谜。棱皮龟的脑子极小,一只27千克重的龟脑重仅有4克,而一只普通的老鼠脑重却可达8克。人脑缺氧3分钟就可能死去,而棱皮龟不同,脑无氧时仍可存活较长时间,据调查,它可在水下待48小时之久,具有这非凡忍耐力的原因尚无人知晓。棱皮龟的肉不可食用,体内也没有可食的软骨;其肠内的许多腊球至今仍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可见,一只棱皮龟就是一团谜。人类对棱皮龟作了几个世纪的接触和研究,但在它身上仍有这么多未知的东西,因为被捕获的棱皮龟无一能活到两年以上。人们甚至至今仍不知道它在苍茫的大海中能够活多少年,也不知道它们的数量究竟有多少。
欧亚大陆的动物分布
欧亚大陆的干草原冬天严寒,吃素的动物大都冬眠。夏天忙于觅食,既要在体内积存脂肪,又要在窝里储藏食物以备过冬。欧亚大陆中部,离海太远,得不到海风调节,冬日严寒,夏日酷热,终年少雨。冬天,冷空气大陆中央流向各海洋,霜雪随至。夏天,热空气从中央升起,较凉的湿空气由海上补入,把雨带到大陆沿岸,使沿岩地区树木茂盛。由于湿空气不能到达,中央地区多半是沙漠。树林与沙漠之间是一些干草原,即每年雨量只有10~30英寸的大草原。这里大部分地方,雨量仅够青草和少数块根植物生长;在较湿润的地区,则有灌木和树丛生长。
气温既有极大变化,干草原上的动物要生存就必须能避过严寒和酷热。因此,常见的都是穴居的小啮齿动物。许多动物吃草,草是草原上最充裕的食料。黄鼠是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各草原的特产,欧亚大陆有欧黄鼠、土拨鼠等。所有这些啮齿动物,都是干草原上食肉动物的主要食物。
鼹鼠型盲鼠挖掘的地洞成网状,一生吃、住、生活在里头,很少离开。它采回蒲公英和菊苣的根,藏在地洞里的食物储藏室中准备做过冬之用。这种盲鼠用头推土,简直像个钻孔器,钻洞的速度快得惊人。它还会挖厕所,待排满粪便后就封起来,另外再挖掘一个新的。这种盲鼠是独居的动物,即使是同种也不能相容。雌性在交配后,若雄盲鼠赖着不愿早离开,也会被逐出洞。
原仓鼠比鼹鼠型盲鼠更喜爱较潮湿的环境。它也挖地洞,喜欢挖出一间中央大房,连着些小房。原仓鼠很整洁,食物贮存得有条不紊,不同种类分别置于不同地方。连送食物的时候,大的用牙咬着,小的放在颊囊里。秋天来时,原仓鼠把地洞各入口都堵住,然后自己蜷成一围,颬颬入睡。
土拨鼠比黄鼠大,但头盖骨较扁平,颊囊较浅。这两种动物都大群聚居,日间活动,挖洞很深,蛰伏达半年之久。夏季干旱时,黄鼠也可能蛰伏。
土拨鼠和黄鼠都是狼、鹫、大鹰喜欢捕食的动物,因此不愿离洞太远。在地上觅食时,还派出其中一位放哨,警号一起,全群都窜入地下。太小的哺乳动物,不能靠移徙来避过寒冬炎夏,就钻到地下去,多半在地下冬眠。
冬末春初,干草原上的黑琴鸡像别处的黑松鸡一般,建立求偶地盘。雄黑琴鸡张开双翼和尾羽,趾高气扬地跳着,既向别的雄黑琴鸡挑战,也对雌黑琴鸡进行引诱。交配后,雄黑琴鸡还继续张羽作态。雌黑琴鸡通常在第二天早上产卵一枚,在孵卵期间,还会间歇回到求偶地盘去再交配。在地盘中央的雄黑琴鸡交配机会最多。在繁殖期间的雄黑琴鸡很俊美,眼上有红肉垂,外侧尾羽成七弦竖琴形,翼上有显眼的白条纹。
黑琴鸡是松鸡的一个亚种,跟别处的黑松鸡一样,喜欢有树的地区。黑琴鸡居于乌克兰东部、里海和成海以北的地方,那里的干草原有一片片桦木林和灌木丛。各干草原的情形并不完全相同。各地的雨量差异甚大,影响食用植物的生长。整个区域不但有些草原,也有密灌丛和半荒漠,干草原上各种动物,都能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
大跳鼠是种有修长俊腿的啮齿动物,能适应在干燥旷地的生活。在这种地方它凭跃跑速度逃避天敌,一跃数尺,时速可达35英里。西伯利亚和蒙古地区的达斡尔跳兔居于水滨。这种动物是兔的亲属,夏天做类似翻晒干草的工作,采集鸢尾、委陵菜和艾叶来晒干,以备冬日做食料和垫草之用。干草原上不冬眠的食草动物很少,跳兔是其中一种,因此成为鹫、狼、沙狐冬天捕食的好猎物。有时,繁殖过剩会使动物发生异常的危机。在干草原上挖洞的普通田鼠有个繁殖周期,每四五年一次高潮。高潮过后不久,接着是同样惊人的低潮。成因似乎不是饥饿,也不是天敌为患,而是拥挤影响了内分泌。这样引起的内分泌失调,可能是大量田鼠死亡的主因,也可能是母鼠因此而缺奶,以致幼鼠饿死。
草原兔尾鼠也有与普通田鼠相似的群体暴增现象。雌鼠6周大就可生育,雄鼠成熟更早。繁殖期从4月到10月初,这期间内一只雌鼠可产6胎幼鼠,每胎3~7只不等。种群量达到高峰时,大批草原兔尾鼠就像旅鼠一般,成群迁移。
干草原上的兽群及其天敌,为避寒暑和觅食而集体移徙。它们的生活节律就是这样定下来的。
农业的推广,使欧亚大陆干草原上许多动物的分布区缩减了。随着分布区消失,动物数量也就少了。较大的动物受害最大。不过目前还有未开垦的草地足以养活一群群有蹄动物,如高鼻羚羊(赛加羚羊)等。
高鼻羚羊是逐水草而居的动物,从化石证据可知,两万年前已走遍欧亚大陆各地。每年冬天,成群结队南移避寒,到没有厚雪覆盖的草地去觅食,每群成千上万只。夏天如果苦旱,又从平常居住的地方迁到几百里外,找寻较好的草地。
冬徙后,高鼻羚羊便交配。雄高鼻羚羊划定地界守住地盘,为了争配偶,用角与别的雄性搏斗。如果能获胜,可以支配5~15只雌羚羊。但许多雄高鼻羚羊因搏斗和交合以致身体虚弱,结果过不了冬。春来时能够北返的,仅余5%~10%而已。虽然如此,目前居于荒野而受保护的高鼻羚羊,约有100万只,每年增加的数目约7000只。
开阔草原是马科动物的天然产地。家马唯一的野生近亲是蒙古野马,这种野马可能是马科之中现存最原始的一种。它比家马小,头较重,鬃毛直竖,尾长往往几乎及地,成年时约重750磅,夏季皮毛短而光滑,背部和两侧红棕色,向腹部渐变成黄白色。冬季皮毛长而色浅,鬃深棕色,背部有红棕色带,腿内侧为灰色。今天的荒野已少见这种马了,但古时在东方的干草原上很多。野马群不大,通常由1只雄马、6~12只雌马和几只幼马组成。人工饲养的蒙古野马,寿命30年左右。
蒙古野马的原产地,最接近那条横跨欧亚大陆与美洲之间的古代陆桥,现为白令海峡。看来马从美洲过桥后,一面向东半球各处扩散,一面因适应新环境而演化出一些新种。这些演变使若干较小的染色体融合一起。染色体是把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的东西。结果,今天离陆桥最远的各种马,染色体最少。越过陆桥之后留在干草原上的蒙古野马,所经历的适应变化最少,因此其染色体数量比别种马都多。
成年的马和高鼻羚羊对草原上大多数食肉动物都不必恐惧,只有狼可以侵袭它们,但是狼在干草原上或别的地方都越来越少。只要及时得到警报,马和高鼻羚羊都跑得比狼快,只有待生产的母马和母羚羊易受伤害。因此,大食草动物总是在空旷平地上聚集成群,为的是老远就看得见有天敌走来。
狼与干草原上较小的食肉动物一样,以啮齿动物和野兔为主要食物。狼在许多不同环境都能生活,但沙狐只产于欧亚大陆中部的干草原和半荒漠地区。沙狐的眼睛和耳朵都特别大,嗅觉敏锐;又软又厚的皮毛,夏天是赤黄色,冬天转为近乎白色,使它与雪地浑然一体。
干草原广阔,是较大食肉鸟猎食的好地方。举例来说,草原鹫做大弧形飞行,视野范围方圆可达数里,它的主要食物是黄鼠,但也留心鸨、蛇和野兔的动静,因为这些也是它的食物。
亚欧两洲各地的草原鹫有几个亚种,即是几宗。有一宗到米索不达米亚或非洲过冬。春天北返的时候,雌雄草原鹫成双成对,在地上或矮树上用树枝筑个简陋的巢,拿绒毛、羽毛和粪便垫在上面。雏鸟在6月孵出,8月学飞,10月里随父母移徙到南方。
草原鹞也是候鸟,冬天移徙到亚洲南部或非洲过冬,夏天才飞回干草原去交配繁殖。在春天北飞时,雌雄草原鹞配结成双,而且显然终生不渝。但它们繁琐的求偶夸耀行为,要等飞到干草原上的栖息地才开始表演。
在求偶飞行中,雌雄草原鹞一同做大螺旋形飞行,偶尔也分离、斜飞或滑翔而下。稍后,在交配飞行中,雄鹞在空中向在地上观看的雌鹞表演夸耀行为。雄鹞停止绕圈,朝着雌鹞缓缓滑翔而下,在雌鹞面前展翼盘旋。忽然向着雌鹞直冲而下,又在撞及雌鹞之前及时向上高飞而去。在这些飞行动作中,雄鹞向雌鹞炫耀自己浅色的胸部,甚至朝向太阳,好使胸部显得更白亮。
草原鹞吃田鼠、黑松鸡、云雀等,在猎食地上空循固定的路线飞来飞去。一见到可以捕食的东西,就向地面俯冲,用双翼和尾做减速器和方向舵,用锐利的曲爪抓猎物。
干草原上的爬虫动物中,有草原蝰,这是欧洲普通蝰的近亲。它喜爱山谷之类有植被掩护的地区。这种小蝰以夜间活动为主,捕食田鼠、仓鼠等。草原蝰与所有蝰都一样,是又好斗又危险的食肉动物。通常多见于干燥的地方,但也偶见于沼泽地区。沙狐昼伏夜出,居无定所,白天睡在土拨鼠的洞穴里。偶尔结群猎食昆虫、野兔、欧黄鼠等等,猎得什么便吃什么,也吃腐肉。艾鼬鼠食啮齿动物和爬虫,也会侵袭家畜。艾鼬的分布区极广,西起波兰,东至太平洋沿岸。驯养的白鼬,可能是这种艾鼬的变种。艾鼬咬死土拨鼠后,有时住进土拨鼠的洞穴。随后扩大地洞,还多挖些地道通到附近的土拨鼠洞去。艾鼬像臭鼬一样,受威胁时就从肛腺排出臭液来自卫。
兔狲也捕食干草原上的啮齿动物和雀鸟。它与别的猫科动物不同,但与干草原上许多动物却一样,住在地洞、山洞和石隙里。兔狲也产于有树的地方和半荒漠地带。
印度草原上的动物分布
印度次大陆上那些人为的草原,养活了一批珍奇的动物,它们原来本是住在树林中,现在已适应草原上的生活。
在印度的干旱地区,人类的活动造成了一片短草稀树草原,每年少不了季风雨的袭击。原来的开阔林地,因千百年不断开垦耕种和牧畜已完全毁了。在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家,有一些半干旱的天然草原,但除了柬埔寨野牛这种稀树草原上真正的土生动物之外,那里并没有演化出草原哺乳动物。
中东和北非沙漠的一些动物,在印度西部各草原上也有些能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生长繁殖,例如沙鼠和瞪羚。印度次大陆各草原上独特的动物,只有帽猴、蓝牛及其近亲四角羚等。它们的祖先可能是居于原生林地的。还有一种草原动物是印度羚,这是最美丽的羚羊之一。
印度羚每年有两个发情期,一个在干旱的仲夏,约是4月,一个在雨季末期,从8月到10月,交配多半在这两段时间进行。为首的雄印度羚,开辟出约20英亩的地盘,让约50只羚羊一起群居,其中有雌羚、幼羚和从属的雄羚。印度羚守护地盘的方法,是一套恐吓作势的姿态,很少会真打起来。交配期过后,便守着地盘,由几个小群拼合成大群一同居住。6个月后,幼羚出生。
蓝牛是形状似马的羚羊,住在有树的地方,在最热的时分可躲避烈日。它像印度羚一样,从所吃的草和叶中得到水分。初冬时,雄蓝牛用粪堆做边界,划出约200英亩大的繁殖地盘。
印度草原出产许多种小素食动物。在旷野常见到黑颈兔和印度沙鼠。黑颈兔在地面上活动,但印度沙鼠日间在地洞里,黄昏出来吃种子、肉茎植物、昆虫、雏鸟等。
从前在印度草原上四处猎食的大食肉动物,有很多种不是被人猎光,便是被迫移徙到偏僻的地方去了。
学名叫做波斯狮的亚洲狮,只产于印度西北的吉尔森林,现在还约有300头。这种狮以猎食鹿和蓝牛等大有蹄动物为生,身体比非洲狮略小,鬃毛稍短,尾部丛毛则较大。
过去捕杀印度羚和瞪羚最多的猎豹,在今日的印度已绝了种。另一种食肉动物是狼,在各草原上也几乎消失了,残余的少数狼居住在沙漠中。印度的狼都是独自或成对猎食。
印度草原上最多的掠食动物,都是一些小食肉动物,以啮齿动物、爬虫、鸟类和昆虫为食。蜜獾是杂食性的动物,蛇、腐尸、植物等什么都吃,不过特别喜吃蜂蜜。它那双粗大的前腿,生有坚爪,易于挖洞。
刺猬、穿山甲、蝙蝠等都吃昆虫。在西北较为干燥地区的大耳猬,日间炎热时躲在地洞里。印度穿山甲睡在地下约10英尺深的湿洞里,能穿进蚁巢和白蚁巢中,用有黏液的长舌捉蚁吃。
地球生物灭绝考察
人们知道恐龙在6500万年前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而灭绝,美国数位科学家在2001年出版的一期《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物种灭绝的灾难在地球的历史上并非只发生过一次:早在2.5亿年前,还有一颗小行星曾经撞击地球,破坏性比令恐龙灭绝的那一次更加严重。有关的证据来源于一种球状碳分子。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碳分子不是地球上的,因为它们内部包裹着的气体的同位素比例不同一般,表明它们是在地球和太阳诞生前一颗恒星爆炸的环境下生成的。这些提供线索的碳分子是从日本、中国和匈牙利的不同地区采集的。那些地区有二叠纪和三叠纪交替时期的沉积岩层。
研究人员说,在交替期岩层上方和下方的岩层中,这种碳分子密度都很低,只有在物种灭绝时期的岩层中密度异常高。
科学家推算,这颗小行星或彗星直径在6~12千米,体积和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那颗冲击地球的小行星相仿。这颗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0世纪最大的一次地震的100万倍。
科学家们认为,这一冲击和地球物种的迅速灭绝几乎同时发生,其间还发生了地球上最大的火山运动:在不到100万年时间里,从现在的西伯利亚地区地下喷出的火山岩浆足够为整个地球表面铺上3米厚。这些变化使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绝种。这是目前人类已知最大规模的一次物种灭绝。
恐龙时代
巴基斯坦在俾路支省首府奎塔西北500千米处发现了1500多块恐龙化石。这些化石是在巴尔坎地区的维达格里的16个不同地点被发掘的,距今约6500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