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家,村里一片狼藉,许多自己记忆中的面孔早已不见,村里死气沉沉,感觉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姜自在心里很愤恨,眼睛通红,可能是受前身的影响,加之这几个月早已融入大唐的生活。
“天杀的突厥人,小爷一定把你们给灭了,男的为奴,女的为娼。至于他们子孙后代,世世代代为奴籍。”
“快看,自在回来了。”
村长王青阳出来接见,“少爷,你怎么来了?”
“王爷爷,你还是继续叫我自在吧,别那么疏远,咱都是一家人。”
但还是村长还是坚持不改口,这让姜自在不得感叹一下万恶的封建社会,等级太森严了。
姜自在和他说明了一下自己的计划,商量完之后,召集村民来说明一下关于以后的事情。顺便让人把自己底下那三个村子的村长喊来,毕竟都是自己的底下的庄户,自己现在的财力能够支持起这三个村庄的建设,拿出自己以前的大喇叭。
“乡亲们,我知道你们现在很难过,但活着,就有希望,就是对逝去的人最高的纪念,想一想你们那些死于突厥手下的亲人们,他们愿意看到你们这个样子吗?不愿意,那就把眼泪收起来,憋回去,尤其是大老爷们,哭哭啼啼跟个娘们似的,把哭的力气省下来,以后战场上杀突厥人。各位都是看着我姜自在长大的,我姜自在有信心带领乡亲们重新建设家园,带领各位脱贫致富奔小康,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自在,现在要钱没钱,要粮没粮,甚至许多房子都毁于战乱,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你让我们怎么办?”
“钱,粮,你们不用担心,我正在让家里的下人运来,房子,我出钱给你们盖。另外,我会出资青石村,岩庄村,下河村,上河村都会盖一个学堂,不收学费,五岁以上的学生即可入学,不分男女。到时候,村里会建作坊,十二岁以上的青壮年皆可报名,一个月三贯钱,中午管饭管饱,有肉,如有要报名的,往村长这来登记。”
“各位,排好队。”
叮咚,系统任务发布,三年之内带领自己的庄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奖励一万个咸鱼点,金钟罩大成,宗师级八极拳。失败惩罚,永世不举。
听到奖励姜自在很开心,但是听到惩罚,满脑子黑线,“系统,你给我出来,你什么意思,不是应该咸鱼吗?”
“咸鱼也有翻身时,看到自己的庄户如此情况,难道你不心痛吗?”
“……”为了自己以后的性福,拼了。
另三个村庄的村长赶紧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村民们,让他们往自己家来登记。
一天后朝廷的旨意传到泾阳县,看到县衙贴的告示。
“吴秀才,快,看看告示上写的什么?”
看到告示后,吴秀才大笑,“乡亲们,我们有救了,朝廷开始赈灾了。”一些泾阳县的地主们主动出力,为赈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甚至有的地主主动为这些流民们出路费,让他们返回原籍。毕竟受儒家思想影响,大部分流民还是选择回到自己的故乡,而不是在泾阳落户。
朝廷开始赈灾,一些商人,世家开始捐赠钱财,粮食,尤其是商人特别积极,为了义商的荣誉,拼了,流民回乡的路上,各地都有地主,朝廷发放的救济粥,到不愁吃。
“少爷,钱,粮,都已经运来了,有什么吩咐?”
一车又一车的钱,粮,亮瞎了村民的眼,一些村民直呼,“姜家的小子有出息了。”
姜自在写了一份招聘单,泾阳县青石村招募工匠,只要你有一个手艺,皆可来报名,一个月一百贯。
姜自在规划着下河村建造纸坊,印刷书籍;岩庄村石料丰富,可以建采石场,烧石灰,烧红砖,研究水泥,修一条从泾阳到长安的水泥路。至于青石村盖一个肥皂作坊,上河村盖酒坊。
“撸起袖子加油干,脱贫致富奔小康。”
到中午饭时,厨子拿着勺子给工人们一人一大勺子米饭,米饭上面每个人有一片大肥肉膘子,吃到嘴里,每一个在作坊工作村民心满意足。
看着村里的孩子大部分都闲着,姜自在又发布“山里的野果可以采摘来卖到酒坊,收购价三斤一文钱,山里的竹子砍伐后卖到造纸坊,二十根五文钱。艾草,野花啥的也可以卖到酒坊,肥皂作坊,十斤两文钱。”
姜自在宣布之后,一群孩子跟着父母,拿着小篮子,采摘山里,地里的野花,野果。但大部分孩子采摘换来的钱还是进自己父母腰带里了,美名其曰:“乖,娘先给你攒着,等你长大了娶老婆用。”这种情况有种让姜自在想起了自己前世压岁钱被骗去父母兜里的感觉。
这几天来回巡视这几个村庄,看着乡村里的建设逐渐提上日程,不像原来那样死气沉沉,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个人双眼放光,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姜自在心里非常高兴。
镇上的王大屠户乐了,姜自在成了长期客户,每天都会在这里拉走许多猪肉,还有那些没人要的猪油,猪下水。
一个月后,村里的学堂率先建立起来,可有一个问题,教书先生去哪里找啊?再一次发布招聘的告示,咦,不对,村里不就有现成的吗,每个村庄里的村长不都是秀才出身吗。不对,还是不行,我要培养的是新式人才,只教算学,《弟子规》,《三字经》就行了,毕竟又不要科举,教四书五经干啥。还要回一趟府里,培训一些老师啊。让马周培养一些算学的人才,书籍还要等一下,毕竟纸还没有研制出来,不行在系统里买一些。
“少爷,什么事啊?是不是村里建设遇到什么问题了?”
“没有,我想你充当村里学堂的老师,教学生们读书,一个月三百贯,不用教太多东西,又不要科举,只教和《三字经》和《弟子规》。”
“自在,这个没问题,反正我这个老头子闲着也是闲着,算学没问题,我只学过四书五经,但这个《三字经》和《弟子规》是啥呀?”
自己脸不红的说到“这个,是我自己编的书籍,还没装订成册呢?”
听到姜自在说的,村长有些怒了,忍着没有发火,连名字都叫上了“自在,不是我说你,你小小年纪编书不是误人子弟吗?”
看着王叔爷爷怒了,姜自在连忙摆手说道:“王爷爷,你误会了,我没有好高慕远,不信我把我编的告诉你。”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王爷爷,这是《三字经》。下一个是《弟子规》”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看着村长一副吃惊的面孔,姜自在晃了晃他,“王爷爷,你听到了没,这个应该还凑合吧。”
“凑合?这简直是大才啊,有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将历史融于其中。小子,什么时候上课,这个差事我应了。”
“在等半个月吧。”
“快一边待着去,还要半个月,找我来干啥,没事就赶紧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