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梅家二房里闹腾了些什么故事,总之这出戏总算是安全落了幕,不但梅清幽舒了口气,就连梅落也放下了心。
天知道她有多害怕梅家二房的那俩姐妹闹腾。虽说梅家跟她没半点血缘关系,甚至是利用过她,但是,梅清幽是真的对她很好,就像亲姐妹一样。
当然了,梅清幽很美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我也不光是因为她好看,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她真的不错啊!难道你没发现她的心地很善良吗?”
噘着嘴,梅落对笑话她是个看脸下菜碟的永琪咕哝。
“你爱美人,又不是今天才知道,还分辨什么?真是奇怪你怎么就那么与众不同。别的女子都对男子好奇感兴趣,独有你,眼里只有美人存在。莫不是上辈子是个男的,还是个好色之徒罢?”
摸着下巴,永琪用审视的眼神上下打量着梅落,一边又满是遗憾语气地说:“本阿哥自觉长的也不错啊,不知有多少女人对着本阿哥痴迷流口水的,怎么你就不是那其中的一个呢?”
“孔雀开屏自作多情!”
梅落白他一眼,懒得理他这幅自恋的模样,扭身往疏影轩去找梅清幽道别。
住在这里也有好几天了,不说住的舒服,就是跟梅清幽之间的感情都让她一想起马上要离开了,这心里就忍不住酸酸的,尽是舍不得的离愁别绪。
永琪正是因为看见她那副失落的样子,这才不惜自毁形象来逗她高兴的。此时见她往疏影轩去,便知道她是做好了心里准备去道别了,这才松了口气。
“傻丫头,你只看见别人对你的好,怎么就没看见我对你的好?真是个没良心羔羔的!”轻声嘀咕了一句,永琪也转身往乾隆和老佛爷那边去了。
梅府某个秘密的地方。
梅翰林提着笔写字,却迟迟没有落下去。
“啪嗒”,一滴墨汁从笔尖滴落到雪白的上好宣纸上,很快晕染出一朵墨花。
心情有点忐忑的梅翰林索性搁了毛笔,在太师椅上坐下来。这时,门被轻轻推开了。
“进来吧。”
看着站在门口对他恭敬行礼的梅清幽,梅翰林点头。这个孙女果然不愧是他亲自教出来的,无论心智还是谋算都很高杆。看,不过是跟一个冒牌货交好,就无声无息地化解了皇帝对梅府的猜疑心。
“皇上就要走了,这几天辛苦你了。”
梅清幽低头垂眼:“都是孙女应当做的,无所谓辛苦。”
梅翰林点点头:“你是个好的,二房那几个真是让我失望。咱们梅家如今能撑起来的人实在没有,以后就指望你了。好好扶持你夫君,若是他堪大用那最好不过。要是……咱们也要早做打算才是。”
“爷爷。”
梅清幽忽然抬头:“就不能放弃吗?其实梅家早已不是当初的时候了,强自撑持未必是福。何不……”
梅翰林目光忽冷:“这话再也不要提起!你不看其他,难道连自己的亲生弟弟也不管了吗?那个梅荣华本来没抱希望于她,没想到她竟然十分争气,颇出乎我的意料。这样就更好了。”
捋着花白的胡须,梅翰林沉着目光,思绪早不知道想到哪里去了。
梅清幽心底一点悲哀渐渐放大,大的她恨不能放声嘶吼。可是她终究习惯了顺从爷爷,终于还是低了头。
“爷爷毕竟年纪大了,现在坚持,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就会忘了什么从龙之功了。那时候也就轻松了。”梅清幽暗自宽慰着自己。
想到梅落对她说的后宫那些争斗,她只觉得就这么安静生活在湖州偏僻的一角,真的是福分。
乾隆和太后在湖州梅翰林府里住了几天后起驾直奔海宁。梅翰林领着全家人恭敬地站在门口相送,看着湖州府的大小官员们毕恭毕敬地行臣子礼,然后蹭上来找他说话套交情心里不觉冷笑。这就是锦上添花人情冷暖啊!
梅翰林假装看不见那些人眼里的羡慕巴结,转身回了自己的府邸,徒留后面一群感慨的人。
三月,乾隆到海宁查阅海塘后,又与老佛爷临视了江南织造机房。同时准备四月检阅高家堰。
在海宁视察过河道江堰后,太后因说觉得累了,乾隆决定让人护送太后老佛爷从水路先行回宫,他自己走陆地往徐州去。同时祭孟子庙,谒先师庙及孔林。
很巧,梅落被派给了老佛爷,而永琪则因为乾隆有心想培养他,故而带在自己身边。如此一来,两个人就要分别了,不说梅落不高兴,就是永琪也挺郁闷的。
要知道这次来南巡他费了多大功夫才让乾隆把梅落也带着一起出来,为的就是好在外面跟梅落轻松相处,以缓和两人之间自他成亲后就无形中变得僵硬的关系。
岂料,他这边还没开始怎么行动呢,那边忽然就把两人给分开了,这让他怎么不气闷?
梅落不高兴则是,一来她还没玩够,二来,她一直想怎么逃跑的计划始终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还没实施,就这么回宫怎么能让人甘心?
梅落借口看风景转着眼珠想招,偏巧这时前面一个女子跌跌撞撞地边跑边喊着什么冲了过来。
梅落眼前一亮:“老佛爷,我上去看看怎么回事,回来禀报您好不好?”
太后笑看她一眼:“你呀!哀家还能不知道你的小心眼子里想的是什么?就知道贪玩热闹!去吧去吧,仔细着别把人走丢了,这外边不比宫里,坏人多着呢!”
梅落在心里暗自撇嘴吐槽:“太后您拉倒吧!外边坏人多,宫里就没有吗?还是您对宫里的感情深,所以就觉得宫里干净?”
面上却笑嘻嘻地答应一声,一溜烟地往人群里钻去。
老佛爷笑着在后面骂她猴皮,身旁的人跟着凑趣说笑。大家都当梅落不过是看个热闹,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想梅落回来时,竟然拉着那个女子一起回来了。
“清浅丫头你这是?”看着一到跟前就噗通跪下的民女,老佛爷诧异地问梅落。
梅落凑近低语:“老佛爷,这名女子有冤屈要伸。”
“她有冤屈只管去衙门好了,你把她领到哀家这里来做什么?难不成还指望着哀家给她当个青天判官不成?真是胡闹!”老佛爷沉下脸很不高兴地训斥梅落。
梅落乖乖地听完她训斥后,这才压低了声音道:“老佛爷,清浅也知道这样不好。可是这个女子她实在是无路可走了!她说她早就去过衙门喊冤,可是却被衙门的人给轰赶了出来……”
太后不等梅落说完就不耐烦地道:“被赶一次就不敢再去衙门了?看来这个女子的冤屈不重,要不然就算是被打的遍体鳞伤也会接着喊冤的。”
“可是老佛爷,她都喊过好长一段时间了,不是被打就是被赶的,甚至还被人威胁要她的命呢!老佛爷,您一向慈悲为怀,平时就是看见个小猫小狗的都会怜惜的叫人喂它们东西吃,何况如今这么个可怜女子?”
梅落轻言细语地劝说了好半天,老佛爷最后终于同意把那女子带了回去。
锦心很不理解梅落为什么要这么做。
“主子这样分明会惹老佛爷不喜欢,何必呢!”
“我管她喜不喜欢,最好是不要喜欢我,把我就这么随便一丢才好呢!”梅落轻哼道。
“主子你是想……?”墨竹眨着眼睛看她,被梅落捂住嘴巴,轻嘘了一声。
“嘘!佛曰,不可说!”梅落笑笑,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地笑了。
被带回来的女子是为了给自己的哥哥喊冤。具体案情是,她的哥哥在书院读书,一天去书院的藏书楼翻阅典籍,忽然发现住在对门的同学暴毙在藏书楼里。
当时只有她哥哥一个人在,于是被顺理成章地认为是主要嫌疑犯,最要命的是,就在前不久俩人还因为爱慕书院山长的女儿,他们的师妹起过争执。
于是女子的哥哥被判定为了抢夺师妹,在藏书楼对同学下了毒。只是衙门没有找出那毒下在了哪里,也不知道女子的哥哥是怎么下的毒。
那女子的冤情其实不难,只是衙门一来缺少个有本事的仵作,二来,先入为主判了案子,再要翻案,等于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衙门里的青天大老爷不愿意丢这个脸,便将错就错地定死了这个案子。
“这件闲事是你揽的,你就给哀家去把这事给弄清楚!要是做不好,给哀家脸上抹黑,哀家可不会轻饶了你!”
老佛爷一直不大高兴,板着脸对梅落吩咐。随后站在旁边的老嬷嬷递上封好的,太后给当地知府的信函及信物。
锦心等人都暗自替她着急,唯独梅落自己浑不当回事,收了信函高高兴兴地去了。
没多久,梅落派人来回禀说,因为案情曲折,她恐怕要在这里多待几天,但不想误了太后老佛爷回宫一事,请求老佛爷是否愿意先行回宫,待她把事情处理好后再自行回去。
“原先哀家瞧着她还是个稳重有见识礼度的人,这才宠着她,原本还想找个时间让皇帝封她个妃嫔位份,免得误了她青春。
可没想到皇帝刚走,她就给哀家捅些幺蛾子出来,真是看错她了!罢了,也是个扶不上墙的,哀家也懒得管她了,就让她在这里折腾吧,咱们回宫!”
太后气愤地说,随后真的就派了人给梅落说她可以留下来,还大方地表示梅落想要跟着自己的人也行。
梅落一听乐开了,她正求之不得呢!于是锦心等人都顺理成章地留在了海宁。
“终于可以轻松啰!”等恭送老佛爷上了船后,梅落将手里的帕子一把抛向天空,高声大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