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吴州的时日已是腊月二十,吴州整好下完一场雪,冰冻的银白色还未褪去,大街小巷皆因年尾,早在一片素裹当中,挂了鲜红的灯笼,显足了年味。
主街道与京里的相似,亦比乾州县里的街道足足宽了一丈,可并行三辆马车有余;街上卖花、卖糖、卖纸卖画;包子铺、果肉铺、胭脂铺、裁缝铺等等,应有尽有,比得乾州多了好几条街是有。
且吴州的梅多,走上几步远,便见一些坊间的家门口种有数枝梅,雅韵随处可见,人文气韵全然卓显。
到底是千年的姑苏吴城,如诗如画,隽丽多姿,甚像舞者身上的纱帔,倩柔,灵动,缥缈……
史然安置的宅子在吴州城主道往西的西街玉倩坊,玉倩坊里最末尾的一间小宅院便是,纯是因魏轩的身份不能过于显露,故此才安置在此。
不过此地不算偏远,也不算繁杂,邻户也不算多,楚娇娘性子慢热不喜闹腾,此地人来往去不多,正合适她。
前后院子围绕的住宅有两层,一层为厅,后厢有书房,雅间,主室,还有几间客房;二楼亦有雅间,书房,和主家雅卧。
前院有口井,吃水倒是方便;后院开了后门,便是吴州城的穿城河,河中时常有唱曲儿的画舫经过;亦有不少娘子于此河中浣衣,清洗,跟着哼唱小调儿,整一个江南水乡气息浓郁。
切实是楚娇娘曾想往过的地方。
魏轩让小厮将行李一一搬了进来,楚娇娘原还想着入到新家后,定要前前后后清扫一通,后来才发现,屋子早是里里外外被人清扫至一层不染。
心下不由得叹道:到底是有意安置的,不清扫干净,怎对得起他们?
魏老头不知所以,自言自语道了一句,这是找人提前打扫了?
魏轩一笑,顺着点了头。
时辰渐晚,楚娇娘与魏老头二人在屋里归置行囊物件儿,魏轩则去外头买了些吃食回来。
待主卧,次卧均安置好了后,三人才在偏厅中的八仙桌上进了食。
数月的车马劳顿,风尘仆仆,早是磨了人的精神,吃完,楚娇娘与魏轩二人去厨房烧了几锅水,先让老头子浴好身子,回一层后厢主卧歇下。
楚娇娘与魏轩二人免得耽搁多的时间,便打水在二楼浴间同盆而浴。
两人委实劳累,纵是袒露所有,肌肤摩搓触碰,仍然毫无相拥缠绵的想法,净完回房后,相继倒头睡去。
再醒来时,已是日上三竿。
年尾待闲,魏轩无去府衙填籍报道,留在新家帮忙将昨日匆忙未收拾好的物件,书卷,架子,焕然拾掇到位。
最后取出香炉,燃上一缕熏香,泡上一壶茶,窗阁上再摆上几株寒梅,雅间壁上挂上.书画(好在没有送子观音),屋中这才有了人韵温馨之像。
全然收拾好,楚娇娘一人倒了一杯茶水,送去给他们父子二人,随后三人坐在堂中,你望了望我,我望了望你,不由得就此噗呲笑了出来。
切实有些不可思议,他们两月前还在乾州,这会儿就到了吴州住下了,还住上了这般好的屋子,成了坊间里的人。
恍若一场惊鸿梦一般,乍然惊觉不止……
“行了行了,忙活了一上午,只吃了几个馕饼,肚子早是饿了。娇娘你赶紧做饭去吧,再下去可是要顶不住了。”魏老头喝完茶水,扬声敲了话。
楚娇娘肚子跟着应和一声,回神,连忙应下。但恍然想起市井里的住户甚少有菜园,所吃的瓜果蔬菜得去集市上采买,于是小眼珠儿一转,便看了魏轩。
魏轩会心将手朝她一伸,“来吧娘子,咱们去集市上瞧瞧,买些菜回来,给爹做饭。”
楚娇娘蜜暖一笑,过去牵上魏轩的手,同魏老头招呼一声后,二人出了门。
这段时日街上卖年货的较多,甭管走几条街,总能看到卖对联年画的,再是一些鲜花剪纸糖人等,楚娇娘除了眼儿见赏之外,心中均无动念。
只是后头见到了卖丝绢丝帕的摊子,楚娇娘顿时走不动脚了。
最后,魏轩强行拉着依依不舍的楚娇娘,在僵持之后,魏轩妥下,给她买下一方傲立雪中的红梅绣帕,哄着孩子似的,这才将楚娇娘哄走。
之后二人就近找了个菜摊子,买了几把青菜;二两五花肉;又买下一条听说是江边来的鲈鱼;路过酒馆时又买了一股酒,这才回去了。
二人前脚方进家门,后脚便有人敲了门。
楚娇娘与魏轩闻声,相继扭头看去,一位年近半百,身着栗色缎子的婆子端着一个簸箕,从门缝出探了半个身子过来。
那婆子见院里有人,立马眉眼弯笑,不请自进,甚是熟稔地入到院内道:
“昨日我就听到动静了,没有想到,这空废了这么久的宅子果真是来了人。你们且好,我是隔壁白家的,在这坊子里住了十多年了,大伙都叫我白婶儿!你们也叫我白婶儿就成了。这是我家待客用的梅花饼,你们新来的,给你们送一点。”
白家的白婶儿一溜的说着,自报了家门,亦顺手把簸箕往楚娇娘面前递了过来。
楚娇娘容样上端着些许不相熟的客套,同魏轩二人道了一声多谢,随后将东西接下。
转着,魏轩将东西一道拿去了厨房,楚娇娘则招待了此人。
且说这白婶儿的嘴皮子,当真利索,像八百里加急的快马“哒哒哒”一刻不停。
楚娇娘方将人请进屋里,茶水还未倒,这白婶儿就如与世隔绝了许久,在总算见到鲜活的世间后,一脸打听小道消息的好奇新鲜样儿,“哒哒哒”绊着楚娇娘一顿询问。
先是问了他们从哪儿的?怎赶在过年的头上过来?又兀自猜测,是不是老家出了甚事儿,所以才搬了家?又问日后备着在吴州做些甚活讨生计?
楚娇娘捡着一些好说的,算作礼貌,稍稍给了解答。
后又问他们是新婚夫妇,还是老夫老妻?既是老夫老妻怎没个孩子?
看到魏老头腿脚不便的从屋里出家,这白婶儿直哎哟一声,问了一句老头子,你腿怎么瘸的?声音还忒大。
魏老头冷不防咯了一个噔。
楚娇娘端好的笑容有些挂不住了,心中腹诽:这位白婶儿可是个直刀子,果伐杀了她家一个干脆利落。
要说楚娇娘也见过各类非同寻常之人,比如望仙儿,比如焦春娘,再比如刘氏孙采荷,都是七形八状的。
这白婶儿……楚娇娘嗐叹,道想人家好赖是邻里热心,见他们新来的,特地过来打个招呼,还往家里送了礼,索性算了,兴许此人性子如此。
尾后,楚娇娘同是眉线一弯,笑容颇为憨气,一一与白婶儿做了回答。
白婶儿问了楚娇娘的家事儿,礼尚往来,楚娇娘自也是探了白婶儿的家事儿。
却说白婶儿的老伴儿在某王府里当差,听到此话时,楚娇娘汗毛都竖了一竖。这是个好行差。
白婶儿爱端虚架子,一见楚娇娘被似被吓着了,洋洋自傲的气场端得更是足,绕还抬了腔调道:日后小娘子要是遇到甚事儿,办不了,尽管同婶子我说,保准给你办了。
楚娇娘嘴上乐呵呵应着,心里道着:不可能有事儿的,您大可放心。最怕原本没事,托了此人后,事儿就来了。
白婶儿有一儿一女,女儿外嫁去了江州,儿子与媳妇托在王府当差的白老头的福,在城东繁华之地赁下一间铺子,两口子做着小生意,做卖各式各类的糕点,日子红火。
却说城东与城西只有一个时辰的距离,来回都方便,只是她家的儿子媳妇从未回来过。顶多只在逢年过节才回来瞧瞧,也不过夜,当日就回去了。
后听白婶儿的口气,那儿媳妇不喜她这个婆母。
楚娇娘想说,她可能也不太欢喜这类婆母。
之后,这位白婶儿直道自己如何如何把儿子女儿养大,偏女儿要跟负心汉去江州,不要娘家了;儿子有了媳妇就忘了娘,教她如何如何心寒;老头子王府当差,又不能随时回来,一个人在屋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得,心里难过。
楚娇娘听着,也很难过。她肚子饿,还困,且对此人的话毫无兴致,硬端着兴致在听。
不过总的论说下来,这位白婶儿心地应是不差的,纯是话直,嘴碎了一些,好的坏的都说;虚架子端得足了一些,爱托大;且还……多愁善感了一些。毕竟谁能当着一个新来的,还不熟悉的人,道说心里的难过,流泪不止?
楚娇娘相劝几句,掇着喝了喝茶,自己也呷了一口。
魏轩在后头偏厅门下好瞧了一会儿,见小娘子如此被绊住,已然聒噪不住,却还不厌其烦恹恹应付,他倒看了一个乐。
楚娇娘察觉有某些异样,恍着眼,冷不丁瞧见偷笑的魏轩,顺势暗剜神色。
魏轩极是眼力见,忙上来解围,道了一句:“白婶儿你家好似来人了。不知是做甚么的。”
白婶儿犹如止闸般,戛然收势,揩干眼泪,忙跑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