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简钧钓了很久。
但是他再也没有钓起来过一只鱼。
他叹了口气,将木桶里的鱼倒回了池子里,转身看见云濯规规矩矩地站着,并没有丝毫懒怠。
郑简钧心念微动,道:“你比我想象中更沉得住气。”
云濯微笑:“然而沉得住气也没什么用,要想钓鱼,鱼饵比耐心更重要。”
“说的也是。我已经吩咐下去,将郑家一个不成器的孩子在外头犯的事捅出去了。”郑简钧将桶放下,拍了拍手上的水,“接下来就要看是那条鱼咬钩了。”
接着,他话锋一转:“你方才已经看到韶年了吧?怎么样?”
云濯于是明白,郑家打算推出来的人,是郑韶年。
她含糊地回答:“挺好。”
郑简钧也听懂了她的潜台词,但是他竟然拿不准,云濯这是害羞还是在说实话——自始至终,他都没有考虑过云桓的意见,毕竟云桓虽然身处高位,但对郑家而言,还是有些不够看。郑家要娶他的女儿,他当然是可以不答应的,但是郑家有的是法子让他答应。
相对而言,云濯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他问道:“是那种好?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是作为朋友,还是作为别的?”
云濯仍然不急不躁地和他打太极:“他是郑家的公子,我说他好,当然是说他作为郑家公子这个身份好。”她顿了顿,“还有一点我好像忘记说了。”
郑简钧抬了抬下巴:“哦?愿闻其详。”
“郑大人,钓鱼的时候呢,仅仅是耐心和好的鱼饵也是不够的,专心也很重要。心里想的事情太多,难免就会忘记注意鱼竿的动静。这样一来,即便有鱼咬钩,你也只能放任它偷吃了鱼饵溜走。”
郑简钧曾经是两榜进士,后来做过户部官员。为了求娶公主,甘愿致仕。后来皇帝当然没有准他致仕,不然说出去也不好听,只调了他的官职,让他从户部转去了工部。
然而当时的工部鱼龙混杂,各个派系的人都聚在那里明争暗斗,郑简钧如果真去了,只会被他们啃得连骨头都不剩。
所以他最后还是致仕了。
如今虽然身无官职,但云濯为表尊重,仍然称他为郑大人,也说得过去。
郑简钧的心思却没在她的称呼上,只注意到她说的话。
活了大半辈子,这还是第一个当着他面讽刺他心眼太多的人。
他觉得有些新奇,大笑出声。
“我那个侄子,在文人士子中,是有些名声的。你样样都好,唯独在外头的名声,却是一团糟。如果你嫁给清远,这一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郑简钧已经是过了不惑之年了,不会和一个小姑娘较劲,是以也并没有理会她话里的暗刺,反而同她分析假如她能嫁给郑韶年的利处。
清远是郑韶年的字。
郑简钧也并非乱做媒,郑韶年确实和他说了,心慕云四姑娘九矣。所以他现在极力劝说云濯考虑这个侄子,并非是只为了将云濯拉入郑家的阵营,也是为了自家侄子。
云濯没想到郑简钧对这事居然这样热切,她原本还想徐徐图之,可这时候也被他逼得不得不表态:“我是不在乎名声这回事的,任世人如何评说,这与我并不相干。”
“如何不相干?”
“世人诟病我,真心待我的人并不会因此受影响;世人夸赞我,我的仇敌们也不会因此而放下对我的仇恨。可见,是毁是誉,都并不能很大程度上改变我的人生。那么这些与我又有何相干呢?”
郑简钧本能地觉得她的话不对,可他一时竟然找不出什么话来反驳。
他叹了口气,用一种十分落寞的口吻说:“说到底,还是清远这孩子入不了你的眼。”
“想必郑五公子也不一定看得上我吧?从来男女亲事好像只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能成,因此结亲的双方,他们本身的意愿好像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可是过日子的不是媒人,也不是双方的父母啊。您是一家之主,能做郑五公子的主,可是却不能左右他的感情。”
电光火石的一瞬间,云濯忽然想明白,为什么郑简钧想让她嫁到郑家来。
此前她一直没有想通,以为郑简钧是因为欣赏她,才有这样的想法,可是方才郑简钧的话提醒了她——郑简钧觉得她嫁给郑韶年的好处是可以洗白她的名声,但是他既然与公主是因为真心相爱才成了亲,自然也应该知道,一门好的亲事是不应该掺杂这些冰冷的利益考量的,除非这原本就是一门因为利益而结合的亲事。
郑简钧不放心她,又觉得她的聪明才智足以成为郑家的媳妇,所以这才提出了郑云两家结亲的事。
可是,在各种关系里面,分明夫妻关系是最不牢靠的。
她沉吟片刻,问郑简钧:“我们,我是说我与郑家的关系,明明可以单纯一些,不是吗?”
“什么样的关系,算是单纯的呢?”郑简钧唇角含笑,没想到她居然这么快就反应了过来,但同时也想听一听她的看法。
云濯并不是世俗规定的大家闺秀,她的思想没有单纯地被“贤良淑德”四个字局限起来,所以她能脱离一个女子的眼光来看待世事。
这让郑简钧觉得惊喜,同时也让他愿意听一听云濯的话。
云濯道:“利益关系,就是最单纯的关系。有足够的利益,盟友就始终会是你的盟友,而敌人却有可能成为新的盟友。在利益面前,一切的关系,亲情,友情,爱情都是脆弱的,虽然不至于到不堪一击的地步,但还是脆弱的。”
“所以你不愿意做郑家的夫人?”
云濯摇头:“如果我心悦一个人,他恰好也心悦我,我便愿意做他的夫人;如果只是因为利益,那就算了。”
这话的意思是,不止荥阳郑家,哪怕换成琅琊王家,陈郡谢家,清河崔家,也都是一样的。
不得不承认,郑简钧心里舒服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