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心理暗示很巧妙,它能不知不觉地剥夺我们的判断力,取代我们自己的思维和判断,盲目地听信别人,变得没有主见、没有自我,甚至会跟从别人说出谬误百出的话,“瞪着眼睛说瞎话”就是典型的例子。
心理暗示是指在没有对抗的情况下,人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特殊的符号,使自己的某些观点、意见被受暗示者认同或者按照自己所暗示的方式活动。暗示的特点是只要求受暗示的人接受一些现成的信息,并且是无判断地接受。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学家苏格拉底早就发现心理暗示的作用。
有一天,学生们问苏格拉底怎么做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他捏着苹果,在学生中间走过,并且边走边说:“同学们要集中注意力,闻空气中的香味。”苏格拉底在同学中间转了一圈,然后就回到了讲台上,他把“苹果”又举起来晃了晃,问道:“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香味?”有一位学生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又大声问:“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这时候,大家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默不作声。苏格拉底再次举着苹果走下讲台,他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走过,并再次叮嘱学生们要注意空气中的气味。回到讲台后,他再次询问大家是否闻到了苹果的气味。这时候大部分的学生都举起了手。
稍停,苏格拉底再次走下讲台,让每一同学都闻了闻“苹果”。他再次提问:“大家都闻到苹果的香味了吗?”话音刚落,除了一个同学没有举起手,其他人都齐刷刷地毫不迟疑地举起了手,没举手的那位同学看了看周围,也慌忙地举起手,周围的人对他的举动哄堂大笑。
苏格拉底也笑了,问:“你们都闻到了什么味儿?”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缓慢而严肃地说:“这只是一枚苹果模样的玩具,什么味也没有。”
苏格拉底的学生之所以会说自己闻到了假苹果的香味,其实是因为受到了他的暗示。他暗示他的学生这是一个有着诱人香味的真苹果,而他们也对此深信不疑。苏格拉底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看看同学们是用自己的感觉进行判断的,还是盲目地听信别人。
人会不自觉地接受别人的暗示,这与人进行决策和判断的心理过程有关,人的判断和决策过程,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并且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做出的。通常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会说这个人有“主见”。
可是,人是有局限性的,很“自我”的人也并不是完美的,也不总是对的,这种类型的人难免会受到外来的影响,受到别人的暗示而会就范。其实,心理暗示的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它每天都不同程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暗示不是摆道理,而是靠一种提示。
戒烟电话
美国有一种戒烟方法,就是当戒烟者烟瘾上来时,可以拨打一个特定的号码,电话接通后,听筒里会传出撕心裂肺的气喘声和咳嗽声。提醒人们吸烟会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从而打消戒烟者想要吸烟的念头。
时装店里的塑料模特
商场的橱窗里经常会摆放一些塑料模特,高挑的个头,标准的身材,当你看到了,你就接受到了某种暗示,暗示你“这件衣服多么漂亮时髦,有品位,赶快过来买,不然你会后悔”。当你看到一些人在商场里选购这些衣服的时候,你又会获得一种行为暗示;某些人买完衣服以后喜形于色,赞不绝口,对你又形成了一种表情暗示和语言暗示。
在生活中还有其他的一些暗示现象,当没吃过的一道菜端上餐桌后,你可能没有觉得这道菜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可是经过别人详细的介绍后,你才体会到了菜的新奇和特殊。
再比如,一个同事突然对你说:“你的脸色苍白,是没有休息好还是病了?”刚开始你可能不太注意这句话,当第二个人也开始这么说的时候,你可能会不自觉地感到精神不济、浑身也会觉得不舒服,而当你到医院就诊时,医生做过一番检查,宣布你没病后,你又会感觉到身体轻松,精力充沛,身上的不良症状一扫而光。这些现象其实都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
生活中的心理智慧
暗示一般是潜移默化的,很少能被受暗示者意识到,并且暗示有消极和积极之分,我们一定要学会对错误观念、消极情绪分析、辨别,加强自我认识的提高,不要成为别人利用的工具。为此,心理专家给我们提供以下建议。
1.相信自己的感觉
小泽征尔是世界着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
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其实,小泽征尔赢得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权威人士的心理暗示。但正是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感觉,所以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2.坚持己见,不盲从
不可否认,很多时候,先人或者权威人物的经验是充满智慧和哲理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都是如此。为此,不管在什么事情上,我们都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随波逐流,不盲从相信。如此,才能避免暗示,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