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过年的临近,村里返乡的年轻人、中年人越来越多。不管在外面是做什么的,务工返乡人的脸上都透着一股发财后的喜悦。
每当看到背着大包小包回来的打工人,阿紫的母亲心里有一丝羡慕,她羡慕这些能赚钱的年轻人,这些人跟她的女儿差不多年纪,可是却已经能贴补家用了,而她的女儿还在花钱读书,相比之下心里多少有点失落。
村里那些孩子已经外出打工的农村妇女,从前是炫耀老公赚钱厉害,现在换作是炫耀儿女会赚钱。农村地方小,抬头不见低头见,阿紫的母亲难免会听到一些妇人炫耀的言语,心里多少不是个滋味。
阿紫知道母亲的心思,同样作为父母,别人家的孩子已经能够用金钱来孝顺父母了,而她们还什么都做不了。
现实总是透露着许多的无奈,要想多读书,就得多穷几年,熬吧!熬吧!总有熬出头的那一天。
不理这些外面的热闹,阿紫把自己埋进了书本里,在你力量弱小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分,鲜花,终究有绽放的那一天。
大年三十,跟从前一样的鞭炮,一样的年夜饭,年味,却在不知不觉中变淡了。童年的欢乐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一点点减少。
像往常一样,吃过晚饭,阿紫复习,洗漱,然后睡觉,没有多少的不同。屋外鞭炮声不断,她的心情却没有因为这啪啪响的鞭炮声而激动不已,鞭炮就尽情地燃放吧,扫去过去一年的不顺,迎接新的一年。
大年初一的上午,阿紫和枝枝一起出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她们来到了曾奶奶家。曾奶奶的房屋在村里算是破旧的了,她儿子盖了新房,已经搬走了,留下她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
曾奶奶有一个强势的儿媳妇,是家里的一把手,什么事都得听她的。曾奶奶的孙子比阿紫大两岁,已经在省城读大学了。
阿紫小的时候,爷爷常背着她和枝枝两个人在村头转悠,而那个时候曾奶奶也在家带孙子,爷爷和曾奶奶经常就在一起唠嗑,而她们三个小孩就在一边玩。玩累了的时候曾奶奶就去拿些小零食给她们吃。
曾奶奶是一个热心的奶奶,心地很善良,对小孩也很好。看着曾奶奶,阿紫想起了爷爷,她的好爷爷已经离去很多年了,很多年。
“曾奶奶,我和枝枝来看您,给您拜年。”一进门阿紫就对着曾奶奶说。
曾奶奶快八十岁了,但是身体挺硬朗的,耳朵好使,眼睛也还能看得见。
“你们姐妹俩来啦,快进来坐。”曾奶奶招呼她们进了大厅。虽然房子破旧了些,可却也干干净净的。曾奶奶平时养些鸡鸭,下的蛋就拿去换点零用,另外她的女儿嫁的不远,时常会回来看她。
“你们姐妹俩长的真好,你爷爷要是在的话,肯定高兴的很。你们小的时候爷爷常一个肩膀背一个,多亏了你爷爷,他很不容易啊。”曾奶奶提起了爷爷。
阿紫的眼睛有点湿润,每逢佳节倍思亲,她有点想爷爷了。
“奶奶,您的胃口还好吗?”阿紫换了一个话题。
“我胃口好得很,一餐我能吃一大碗饭,干活有力气的,家里洗衣服,做饭,都是我一个人弄。鸡鸭下蛋了,一个人吃不完,我就拿到村头小卖部去卖。”说完曾奶奶进了里屋拿了一篮筐鸡蛋出来了。
“这些都是我攒的蛋,你们看,个个都挺大的。”说起这些曾奶奶无比的自豪,估计平时很少有小辈来看望她。
曾奶奶辛苦了一辈子,拉扯大一双儿女,过了花甲之年,原本以为可以轻松一些了,谁知道老伴不幸得病走了。好在曾奶奶天性乐观,平常除了照顾家里的鸡鸭,她就去女儿家帮帮忙,有时也和村里的老太太一起唠唠嗑。
“曾奶奶,华叔和张婶呢?”阿紫说的是曾奶奶的儿子和媳妇。
“他们吃过早饭去庙里了,每年的正月初一都去庙里求签拜拜。你华叔平常都听媳妇的,不过他还算孝顺,年三十都来我这一起吃年夜饭,这个规矩这些年没有变过。能记着陪我老太婆一起吃年夜饭,我也就知足啦。我是土埋半截的人了,不奢望太多,儿孙们有一份孝心就够啦!”
“你们俩很少回来,中午别走了,就在我这吃饭啊!我去做饭。”说完曾奶奶去了厨房。
阿紫和枝枝确实回来的少,为了不让曾奶奶伤心,她们姐妹俩留下来吃中饭。曾奶奶家的厨房是老式土灶台,一口锅烧饭,一口锅炒菜。
枝枝在灶下生火,阿紫帮着奶奶洗菜,奶奶麻溜地切菜。自始至终奶奶的脸上都挂着笑容。人老了,一个人住很冷清,难得家里来人,曾奶奶特别的开心。
吃饭的时候奶奶不停地给她们俩夹菜,一定要她们俩多吃菜。阿紫从小就没有奶奶,她没有感受过自家亲奶奶的疼爱,在曾奶奶这体验了一把,有个奶奶疼爱真是不错。
看着满脸皱纹的曾奶奶,阿紫只想一个劲地大口吃菜,以此来表示饭菜很美味。吃完饭,阿紫抢着要帮奶奶洗碗,曾奶奶硬是不让,她说你们是客人,怎么能让你们洗碗,那人家不要笑话我这个老太婆了。
阿紫没再坚持,等奶奶收拾好碗筷,她们又坐了一小会,临走前奶奶还塞了一把零食放到她们的口袋里。真是个好奶奶,希望您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