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净行
简称“净”,亦叫花脸。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花脸武净,摔打花脸称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56.末行
简称“末”。该行当多为中年以上的男性。实际末行专司引戏职能,指打头出场者。
57.丑行
简称“丑”。戏剧中丑行多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
丑行又分文丑、武丑。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
58.京剧“四大名旦”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梅兰芳(1894~1961年)出生于京剧世家,自幼学戏,11岁就登台演出。梅兰芳对旦角的唱腔、念白、音乐、服饰等都有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的梅派。他功底深厚,扮相极佳。梅兰芳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的第一个戏曲表演艺术家。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断桥》、《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等。
程砚秋(1904~1958年)自幼学戏,演青衣,师于梅兰芳。他在京剧表演中,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还将自己的噪音特点与艺术实践结合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程派”。程砚秋擅长演悲剧,编演过《鸳鸯冢》、《荒山泪》、《青霜剑》、《英台抗婚》、《窦娥冤》等戏。
尚小云(1900~1976年)自幼便在科班学艺,14岁时被评为“第一童伶”。初习武生,后改正旦,兼演刀马旦。他嗓音洪亮,唱腔以刚劲著称,世称“尚派”。尚小云在艺术实践中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代表作有《二进宫》、《昭君出塞》、《梁红玉》等。
荀慧生(1900~1968年)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19岁改演京剧,扮演花旦、刀马旦。他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荀派”。 荀慧生常扮演天真活泼的青年女性,荀派代表作有《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等。
59.京剧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通称皮黄戏。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调班相继进京,同时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声腔,称为“京调”。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为“京戏”。
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有一套特定的规范化程式。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皮为主,称为“皮黄”。表演上歌舞并重,融合武术技巧,多用虚拟动作,节奏感强,唱腔悠扬委婉,念白也具有音乐性,形成了中国戏曲“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表演艺术体系。
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京剧服饰独特质量考究。京剧的化妆,生旦浓妆重抹,净丑勾画各种脸谱,以表示忠奸善恶。京剧剧目过去以演历史故事为主,传统剧目有1 300多个,常演的有三国戏、水浒戏、杨家将戏等,如《群英会》、《空城计》、《三岔口》、《野猪林》、《贵妃醉酒》等,现在还创作演出了一大批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
60.昆曲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品。
昆曲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典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有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61.评剧
评剧是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早在19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1890年前后就逐渐出现了专业的莲花落艺人。莲花落即称“落子”,是一种长期流行在民间的说唱艺术,评剧就是在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后,东北民间歌舞“蹦蹦”传进关内,于是河北的莲花落艺人便迅速地吸收了这种艺术形成了评剧,开始演唱如《王二小赶脚》、《王二姐思夫》、《杨二舍化缘》、《王大娘锯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类剧目。评剧以唱功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话。生活气息浓郁,具有亲切的民间风味,形式也相当活泼自由,及其擅长于表现现实生活。
62.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发源于湖北黄梅,后来传到安徽,并以此为中心,发展成型,在其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徽剧、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明快抒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真实活泼。
早期黄梅戏的演出剧目,大多为老艺人自编自演的民间小戏。上世纪50年代有志于戏曲事业的一批知识分子加入黄梅戏的行列,大大丰富了黄梅戏的表现形式,加强了黄梅戏的文学性,发展了唱腔和伴奏,使其原来的民俗性和通俗性得到质的升华,出现了严凤英、王少舫、张云风等一大批优秀表演人才。《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就是这一时期所产生的代表性作品。随着众多优秀剧目的不断推出,黄梅戏从乡间来到都市,最终成为驰名海内外的著名剧种。
63.秦腔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
秦腔分欢音、苦音两种唱腔,前者长于表现欢快、喜悦情绪;后者善于抒发悲愤、凄凉情感。依剧中情节和人物需要选择使用。板式有慢板、二六、代板、起板、尖板、滚板及花腔,主奏乐器为板胡,发音尖细清脆。
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富有夸张性。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共13个又称“十三头网子”,表演唱做并佳。秦腔剧目,多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故事,也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
64.越剧
越剧是目前流传最广的剧种。越剧起源于浙江嵊州农村,后扩展到杭州、上海等地越剧剧目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古典文学名著和历史故事,除了具有中国各种戏曲艺术的共同特征外,还有它自己的特色。越剧唱调优美动听,颇能反映江南地区民间丝竹音乐的特色。越调曲调比较简朴,经过演员、乐师长期的创造运用,发展成慢板、中板、快板等多种板式以及四工调、弦下调、尺调等多种曲调,并形成许多流派唱腔。越剧最早只有男性演员,后演变成只有女性演员扮演角色。现在男女合演和纯女子两种形式并存。
65.评书
评书,在古代称为“说话”,隋朝侯白的《启颜录》就记载亲王杨素喜听“说话”的故事。有些书中也记载唐玄宗是个评书迷。
评书艺人昔称“说话人”。到宋代已达艺术巅峰。当时说话分为4类即小说、讲史、讲经、合生。以小说、讲史影响最大,听众最多,达到“使观者如在目前,谛听忘倦,唯恐不得闻”的高水平。
剧场当时称“瓦肆”,大者可容数千人。瓦肆又分为若干“勾栏”,很像上海“大世界”的格局。
“说话”是从唐朝“变文”演化而来的,到了宋时已去掉以唱为主的形式,与现在评书表演方式相差不远。说话人的脚本称为话本,有独创性和地方色彩,融合口语,杜撰些小故事插曲。说书人以绘声绝色的表演,惟妙惟肖地再现了生活的人物,使说话艺术获得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66.龙套
有关龙套的说法各不相同,有的认为,按戏曲的习惯,有些行当的角色,是以穿戴服装名称来命名的。龙套穿的都是绣龙的,所以叫“龙套”。
有的老艺人说,因为早年在神话戏里有跳龙形,如《金山寺·水斗》,这些跳龙形是龙套来演,是龙套的专行,所以叫“龙套”。
著名京剧琴师徐兰沅先生认为,在旧社会不管什么事情总是把皇帝放在第一位,由于有些演员在演皇帝侍从时,穿的绣龙的帔。虽说,出场时侍从是第一个,只能说是皇帝前面的套子而已,“龙套”这个词就传下来了,并无深奥意义。
还有的说,从前并没有这一行,由于有了名角制,这些群众角色名演员不演,就形成有些人专门演群众角色,后来就发展成了专行,而且,还有“头儿”。凡举一场戏要几堂龙套可和“头儿”联系,由他来调配。
总之,在戏曲舞台上演群众角色的,但又不是单独的演“零碎儿”的角色就是“龙套”。具体地说,他们不是一个人演一个角色,而是演一个“集体”的角色。
67.脸谱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用各种颜色在演员面部所勾画成的特殊谱式图案。净、丑是采用脸谱作为面部化装的两种主要角色。脸谱的用途是表明人物的面容、性格特征,以丰富舞台美术色彩,强化演出效果。脸谱是一种意象性美术创作,它吸取了清代流行的民间工艺美术的艺术特色,是舞台美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68.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皮影戏的主要道具是皮影,多为兽皮或纸板制作而成。制作皮影需要有高超的手工技艺。皮影戏的内容,多为传统的历史戏、神话剧等。各地制作皮影的风格不同,但精工雕刻造型概括精练,装饰纹样夸张,极具艺术韵味。
69.马戏
马戏,又称戏马,是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西汉桓宽的《盐铁论》中,就有“马戏斗虎”的记载。三国时,马戏表演也很普遍。唐代的马戏表演水平很高,其中“透剑门伎”尤为精彩。“透剑门伎”就是马越刀山:地上倒插刀剑,间隔分成几级,使人望而却步,表演者驾乘小马,奔跳而过人马无伤。到了宋代,马戏伎艺更为成熟,表演技巧高超。在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给皇帝表演马戏时,就有引马、立马、骗马、跳马、倒立、拖马、镫里藏身、赶马等多种多样的马上功夫。到了清代,马戏又有了新的创造。据说咸丰皇帝每到正月十五日,都要观看马戏表演。
70.话剧
以说话和动作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戏剧,称为话剧。话剧与戏曲不同,它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不是“虚拟”而是“写实”。话剧特别讲究说话的艺术,它通过剧中人说话来刻画人物、展示剧情、表达主题。说话有对白、独白和旁白。
五四运动后,中国现代话剧诞生。1924年成功地演出了根据英国王尔德作品改编的《少奶奶的扇子》。现代话剧提倡非职业性演出,主张严格遵守剧本和排演制度,改变了新剧的商业化、庸俗化倾向。郭沫若的历史剧《卓文君》,田汉的现代剧《名优之死》等的演出,奠定了现实主义戏剧文学在话剧运动中的地位,使话剧艺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极大提高。19世纪30年代,现代话剧有了很大发展,夏衍、曹禺等的优秀剧作《上海屋檐下》、《雷雨》、《日出》等相继问世。
71.广播剧
广播剧的出现,使戏剧艺术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普及。它满足了广大劳动人民无力支付剧场的门票、又能欣赏世界名剧的愿望。1922年英国广播公司在播音室里,演播了根据莎士比亚原作改编的《第十二夜》,并向全国转播。当时有人认为它不能成为严肃的艺术。1924年1月的一天,在《第十二夜》中担任角色的波里费埃,邀请23岁的剧作家理查德·休斯编写专门为广播电台播出用的剧本。经过商量,决定以威路斯矿塌方事件作为素材,创作一部在黑暗中发生的故事,人们只能听见声音看不见形象的剧作,定名《危险》。理查德·休斯从听觉出发,运用声音构思剧情和安排人物。《危险》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报纸发表长篇评论,积极介绍这个剧目。此后,许多国家都相继播送广播剧,广播剧便成为世界性的剧种。
72.歌剧
歌剧是以声乐演唱为主,并综合了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剧种。欧洲的歌剧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演唱的内容,主要是古代神话和英雄传奇。歌剧史上著名的曲目有比才的《卡门》、普契尼的《蝴蝶夫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
73.木偶戏
战国至汉代期间开始出现了乐舞俑,以俑人活动表演,配以表现者的说唱,并能表现一定的人物故事情节,就成了木偶戏,这是人类戏剧的一种极为普遍的形式。中国木偶戏出现得很早,而且形式多样,已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的一种。
74.猴戏
“猴戏”是戏剧中武戏的一种。一般认为,“猴戏”的前身是“百戏”中的一项技巧杂耍。五代时,“猴戏”开始和戏剧相关联。据书中记载,后唐有个叫侯弘实的侍中,为人冷酷,远近闻名,人们都很怕他。当时,四川艺人杨度便用这个题材编了个猴戏名叫《侯侍中》。戏里让猴子穿上衣服,装成醉汉卧倒在地。剧中人唱:“街吏来了!”猴子毫无反应,又唱:“御史中丞来了!”猴子依然醉卧如泥,再唱“侯侍中来了!”猴子一跃而起,显出惊恐万分的样子。于是,观众哄然大笑。由猴演猴到人演猴,又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岁月,直到清末“猴戏”才蜚声剧坛,观者日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