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求联阁内挤满了人群,无论男女和老中青,个个用惊讶和佩服的眼光,看着这位其貌平常的秀才(指林翠娥),人们议论纷纷:随手挥豪,用笔如神,字迹丰腴跌宕,圆如婉转,挥洒轻柔,墨浓刚劲,风韵潇洒,亦婉多姿。上联出得好,下联对得妙。赞美之声不绝于耳。
林翠娥拐过一道弯,见亭阁挂着一块牌匾,上写:诗联谜阁。翠娥正在兴头上,她信步迈入诗联谜阁,只见墙上挂着不少诗、联和名句,而这些诗、联、名句都是隐语、射覆、谜语、瘦辞、猜灯谜之类。林翠娥略看了一圈,有很多谜她都能解答,于是,她在阁中央的桌子上,选了一支小狼毫,饱沾黑墨,她用很小的字,将解答的谜底,写在诗、联的纸背面:
一、三口白水,草木一人。(品泉茶)
二、二个山人,已成古尸。(竹仙居)
三、四大名山山连山,四个王字各相牵,四个口字连环套,四个口字紧相连。(田)
四、百万雄师卷白旗,天下英雄无人敌,秦国死了余元帅,骂阵将军无马骑。(一二三四)
五、有土可以建房地,有竹可以来淘米,有月可以暗相会,有木可以当游戏。(其:基箕期棋)
六、四个不字颠倒颠,四个八字紧相牵,四个小字来回转,一个十字站中间。(米)
七、言对青山来谈心,二人席地说古今,三人骑牛牛无角,草木之中有一人。(请坐奉茶)
八、寸土为寺,寺旁有言为诗,诗曰:日月明送僧归古寺。(双木成林,林下有示作禁,禁云:父斤斧到时入山林)
九、竹寺等僧归,双手拜四维羅汉。(木门闲客至,两山出大小尖峰)
十、鸟入風中,啄去虫为鳳。(马来芦畔,吃尽草变成驴)
〔註﹕括号外是张员外出的谜题,括号內是林翠娥所解答的谜底。〕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连求联阁的人们也来到了《诗联谜阁》,大家紧跟在林翠娥的左右或身后,人们用惊讶和佩服的目光打量着林翠娥。特别是有一个年约七旬老者,他一直跟在林翠娥身后,他不时点头微笑,每当林翠娥对出下联,或解出谜底时,他都点头抿笑,并用右手捋自己的胡须,表示他十分满意和赞许。
太阳西下,林翠娥感到肚子实在饿了,她放下手中之笔,依依不舍走下台阶,准备离去,那老者上前挡住去路。双手一躬笑着道:“请公子留步,敢问公子尊姓大名,现居何职,家住何方,你还没有领奖呢!我这就带你去领奖台领奖去。”
林翠娥抬起头来,只见老者面带春风,并无恶意,便道:“卑人姓林,名羽,家住江南,在家闲着无事,便四处走走。”
老者:“幸会、幸会,林公子才华横溢,才思敏捷,又有一手好字。老者在一旁观看公子多时,实为叹服,观公子挥笔和解谜,真是莫大的享受,公子悬腕挥笔,如骤雨施风,姿态横生,风韵妍媚,遒神劲健,自成一家,妙不可言,让人望之爽爽有神,解出之谜底和下联,令人无可挑剔,真圣人也!老夫姓张,名孝文,今日大开眼界,真是三生有幸也!”
翠娥:“久闻先生大名,今日一见,令晚生五体投地,敬服致至。小可今日在四阁一观,一时兴起,忘却自我,在此提笔拙见,寻章摘句,班门弄斧,还望老先生不吝指教,老先生智商八斗,润笔妙语连珠。大开了晚生眼界,受益非浅,也由此更加思念尚在家中的父亲来,今日,我在老先生各亭阁中受教诲甚深,本应向老先生当面致谢,哪敢收受什么奖赏,老先生的求贤义举,实在使人敬佩。”
张员外见对方执意不肯收银钱,便诚心留林翠娥共进晚餐,并多次挽留林翠娥来诗联谜社,均被林翠娥好言谢辞。最后,张员外诚恳让翠娥也出几谜,以作留念。翠娥只好提笔写出两个字谜:
一、一月又一月,一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
二、人间春色她有关,上下左右悬中间。二人相坐遭人骂,她将西施捧上天。有水相伴你迈进,俊子配她多玉言,一口将她吞下去,五体不缺才周全。
张员外将两侧诗谜看了好一会道:“第一首诗的谜底是‘用’字。“用”是两个“月”共组成的,“用”上边是一个“田”字,“用”下是一个“川。”不知对否?第二首诗谜老夫实在想不出来,还望林公子指点谜津。”
林翠娥道:“第一个字谜老先生答得完全正确!第二个字谜主讲人间春色她有关,万物之美必有百卉,‘花’是不可少也。人世间,美色离不开女子,美“好”也离不开女子!因此,‘她’必有关系也,将‘她’置于上下左右和中间,将成为五个字,但最终离不开‘她’,因而,从每一句含义就得出了‘姦、要、汝、好、囡’这五字都有一个‘女’字。”
老者:“经林公子这一点拨,令老夫茅舍顿开。望公子再出一谜语,老夫一定珍藏,假如今生无缘再会公子,但我见这三诗谜,便如见林公子。”
林翠娥见张员外情真意切,便又提笔写了一首诗来:
汪汪泪眼流不断,默默守夜孤影单,
捱到更深主人睡,气绝身亡泪始干。
张员外接过诗谜大声夸赞:“好诗,好诗,妙谜,妙谜!这首诗将夜晚的‘蜡烛’描绘得如此淋漓尽致。今日与林公子相会,也是老夫三生有幸,只可惜公子思家心切,另有打算,不能加入我诗社,实为老夫一大憾事……”
离别时,张员外命人再次奉上白银二十两给林翠娥,表示自己对林公子的麟凤龟龙十分欣佩之诚意〔註﹕麟凤龟龙﹕麟.麒麟。凤.鳳凰。龟.乌龟.古人因龟长寿,甲可用于占卜,看成是灵物。《礼記.礼运》﹕〈麟鳳龟龙,谓之四灵〉。灵﹕神物也。比喻品格髙尚,受人敬仰的人.〕。林翠娥见老先生一番诚意,不好意思再推辞,于是收下了这二十两银子,她对老先生更是崇敬,与老先生吃饭交谈时,大有宾至如归之感,更有相识恨晚的难舍心情,特别是老先生对自己十分器重,再三挽留,更使自己有苦难言,百感交集。
回到小客栈后,林翠娥更加思念起家中的父亲和母亲来。
有一天,在一个人深夜静的三更时辰,林翠娥跃身潜入林家庄园,这是她牵肠挂肚、日思夜梦,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她沿着一条小径向矮房走去,一阵阵沁入胸怀的,是她最熟悉不过的后院花草的芳香,她好似又回到了父母的身边,翠环每天陪自己在园中散步,湖中采莲,水中嬉戏,柳下吟诗出对,阁中绣花读书,以前的情景历历在目,如在眼前,又似遥远,重游旧地,感慨万千……乘着夜色月光,她潜身靠近楼房,右侧是一排耳房,共有五间,第一间是林昭仪住的,第二间是父母住的,第三间楼上是自己住的,第四间是翠环住的,第五间空着,里面是自己专用放置琵琶、古筝、绣框、画板、诗稿等……
她跨过栏杆,穿过走廊,经过花历。最后,她沿阶慢慢上了楼,轻轻推了推第三间房门,外边没锁,里边也未拴,她来到房间,走近八仙桌,桌上的花瓶里插满了鲜花,紫檀木的茶几上也插满各色野花。象牙床上淡蓝色的细络纹纱帐已放下,翠娥轻轻撩开,床上并无一人,两床品兰枣红锦被叠得好好的,床单、枕缎平坦无折,虽然此屋没人住,但它仍象以前一样存设未变,整个房间散发出淡雅的芳香。翠娥真想在自己的床上好好的睡一觉!然而,她不敢这样做,她默默伫立在床边良久。回想起童年时光,父母对自己无所不容,时时宠爱自己,他们把自己当成唯一的寄托和希望,父母对自己的赐于和宠爱,做女儿的一辈子也报答不尽,父母对自己的谆谆教诲,慈母痛爱女儿之情景,感恩和内疚之情,不禁一齐涌上心头。张员外以诗联社来充实自己的晚年,得到三个儿子的大力支持。而自己漂泊在外,也许这几年父母为女儿的出走而在泣血!自己实在对不起父母,今日到家,却不能面见父母,更给她在心灵深处烙下了愧疚的印记,乳羊尚能跪乳之恩,幼鸦更有反哺之义,我却连乳羊、幼鸦也不及!如今,自己竟成了叛逆,特别是现在,有家不能归,有父母不敢认,这也许是苍天对自己的惩罚!但愿苍天赐福,保佑父母亲大人身体健康,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