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士达的生而为人这首歌,曾火爆一时,传唱度极高。我听着歌翻着评论,各色各样的人,各色各样的生活。不知怎么,我想起一段话:
终于到了小时候最羡慕的年龄,可是没有成为小时候最想成为的人,还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我看着一股股的心酸,却明白这是人生的常态。
前几天跟他聊天。
我:好想长大十岁哇。
他:长大有什么好的,我还想年轻十岁呢。
我:那你分我五岁好不好。
分分我五岁,我就不用被关在家里了,我就不用隔着屏幕看他了,我就可以去我想去的地方,做我想做的事情,见我想见的人了。或许一切就都有希望了,一切就都好了。
小时候我们想长大,以为长大了就什么都有了,殊不知,未来的不友善竟那么沉重,满脑子的梦想被现实偷换。
我读《人间失格》五遍。第一遍在初中,老师推荐的必读书目,我只读,没有懂,一个个文字跳过,这本书就结束了。高一的时候读了第二遍,在手机上,零零散散的看过去,感觉很枯燥无味。大一在图书馆,偶然看到这本书,拾起来又读了第三遍,我看着大庭叶藏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最后走向自我毁灭,心里只掀起微微的波澜,没有太大触动。
大一过了将近半个学期的时候,我们学校广播站有个读书专栏活动,刚好是《人间失格》,为了这个活动,我又去图书馆把书借来翻阅,前前后后整两遍。也就是这次,我才读懂了这本书。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我抱歉的不是生而为人,而是没有活成人该有的样子。
人,应该活成什么样子?
在我二十岁的这个年纪,接触社会较浅,只想努力学习,有一技之长可以在这个人情淡薄的社会上立足,保留最大的快乐,尽可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可我,没做到。
我给自己定下过一个目标:给我三到五年的时间,我一定会闯出我自己想要的生活,没有意外,当然,除非我没命去完成。
现在时间过去了三分之一,我什么都没干成,学校的课程挂掉了一门,自己喜欢的专业略懂皮毛,在外生活连一顿饭钱都挣不到。我自己安慰自己,没关系,这一年就算积攒经验吧,时间还够,会好的。
经常说,深夜的时候人最脆弱。我也不是例外,我害怕,我怕不经意间就被时光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我怕某一天会发现现实磨灭了我满眼的希望,我怕自己对不起年少的自己。
而那些童言无忌时许下的诺言,早已被我丢失在大海。偶尔想起来,也当是童年的故事罢了。好像拉着大哥哥不让他走,哭着说买下整个公司的人不是我。好像说要带着表妹去北京秀水买套大房子的人不是我……
或许这就是生而为人的悲哀。我们想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又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太难了。但这不是随波逐流的理由,你要学会在现实里找梦想,在黑暗里找光明,在不安里找幸福。
亲爱的陌生人,愿你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