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外传》 文\赵晏彪
选自长城(双月刊)2012年第5期
【作者简介】 赵晏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文学创作多年,已出版过《真水无香》《汪海三十年》等九部著作,作品多篇被选入高初中语文课本并被报纸杂志转载。
这是朱舍得有生以来最激动、最幸福,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失眠之夜。
什么事能让他如此兴奋呢?原因很简单,这是他平生第一次觉得父母给他起的这个名字灵验了。他出生在离上海很近的一个小村庄,家里很穷,父母都不识字,特意让村里一个有学问的人给起了朱舍得这个名字。顾名思义,就是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那年朱舍得初中毕业,正好水晶研究院招一批技术工人,而且研究院要从上海迁到北京。许多上海人不愿意去北京工作,这就给了朱舍得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去还是不去?去,意味着可以参加工作,可以给家里挣钱了,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城市户口;不去,尽管还是在上海,但可能就一辈子在农村干农活了。是做北京的工人?还是当上海的农民?朱舍得一时拿不定主意。父亲没文化,但却有头脑,对他说,舍得呀,爹娘给你起这个名字,就是为了让你能有小舍才会有大得呀。一辈子在乡下干活没有出息,别舍不得上海,也别舍不得家,早晚你要一个人生活。你离开我们是小舍,能当工人就是大得呀。你没听毛主席说嘛: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啦!
为了父亲“有小舍才会有大得”这句话,朱舍得离开了上海农村,来到了北京。当时他并没觉得当工人是什么不得了的事,他相信一定还会有更大的“得”在等着他。朱舍得一生都勤勤恳恳,可以说他辛辛苦苦一辈子,也可以说他在盼望。但盼望了几十年,一晃到了退休年龄,朱舍得有些失去信心了,因为马上自己就迎来六十大寿了。本来作为工人他应该五十五岁退休,但因为是十几年的先进工作者,又是高级技师,院里破格让他与干部一样到六十岁退休。这在水晶研究院是破天荒了,其实这已经达到“小舍大得”的境界了。
可朱舍得却不太满足,认为这是自己干出来的。
他不服输,他坚信做事只要一条道走到底,总会有结果的。果然不出所料,他终于“舍尽得来”:他平生第一次获得了市级先进标兵称号;第一次走出国门;第一次住进五星级酒店;第一次无拘无束地可劲儿洗澡,不用怕老婆在浴室外大呼小叫地吼他节约用水;第一次感到房间里什么叫灯火通明;第一次吃洋自助餐而且想吃哪口就吃哪口,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第一次躺在宽大的席梦思床上……对于当了一辈子工人的朱舍得而言,这一切简直像做梦。他甚至想,这一辈子自己从来也没有“得”到过什么,都是在无穷无尽的“舍”中生活着,但这一次的“得”的确是大“得”,是多少年的小“舍”换来的,可谓“得”来不易,但也正是这一次的“得”,足以使他此生无憾了。
人失眠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极度恐慌,另一种是极度兴奋。老朱属于第二种,所以任凭他怎么控制,强迫自己不要胡思乱想,都是徒劳,他就是没有丝毫睡意。美美地睁着那双已经略花了的眼睛,怔怔地看着窗外耀眼的霓虹灯,朱舍得总是像孩子般地在心里反反复复地重复那句话:我真的是舍尽得来了吗?
劳模旅游团下飞机时已是泰国的傍晚时分,尽管老朱没有看到泰国的全貌,尽管几个小时的飞行令他有些疲惫,但第一次踏上异国土地,这里特有的热辣辣的气息,以及肤色各异、穿着暴露的小姐们不断从车窗前飞驰而过,这一切都让老朱心跳加快了数倍。活了五十九岁,不用说出国,就连坐飞机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老朱也是人呀,更何况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他怎能不兴奋?用他儿子的话说,我们家老爸,真不该叫舍得,他这一辈子,都在舍中活着,年年是先进,一年当中加班的事都让他包了,可院里分房、涨工资、工转干、出国,哪一项轮到他了?我们家老爸应该改名叫朱老舍。
俗话说得好,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谁想到这次院里第一次组织出国,他朱舍得竟是以工人身份出国的第一人。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有得,父母大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不但老朱这么想,任何人遇上这等好事都会这样想的,不然还是人吗?
老朱的老婆叫崔爱水,是一位教师,北京人,解放前出身于小资本家家庭。由于她出生在北海附近,父亲也因为想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意思,所以给她起名叫爱水,希望女儿能够充满智慧,也希望水能给女儿带来好运。
人的名字很是奇怪,也许是凭借名字带来的好运气,崔老师天生聪慧。虽然“文革”后她的家庭一直没有地位,后来又插队下乡,但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她就考入了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一所著名的小学当数学老师。
崔爱水比老朱小整整十岁,工资水平比老朱高,待遇也比老朱好,但就是没有老朱的荣誉多。崔老师在学校里尽到了一个老师的责任,在家里也尽到了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责任,虽然脾气不好,但绝对表里如一。由于崔爱水家境比较好,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不缺少什么,也从来不贪图什么,所以她爱憎分明,这一点,她也与老朱截然相反。
平常老朱都喊她崔老师,这位崔老师每天回家很晚,吃完晚饭就开始备课、批改作业,一直到深夜,除了生病外,她没有一天早睡过觉。可今天是怎么了,难道说是因为在国外?刚刚九点钟崔老师就躺下睡觉了。老朱想跟她说说悄悄话,谈谈出国的感受,可崔老师非但一点儿惊喜都没有,反而开口就教育人:“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你不是天天看电视吗?不就是泰国嘛,也值得你兴奋得睡不着?难怪我当年要嫁给你的时候父母对我说,不是我们要求门当户对,穷人家的孩子最好不要嫁给他,他们什么都没见过,什么都没吃过,一旦有了机会他们什么都要看,什么都要吃,看来真让我父母说中了。你真是一辈子没有见过世面,所以一出国就这么大惊小怪的,靠着偷国家的水倒评了个先进,还让你出国,你们单位的人真是瞎了眼了。”
挨老婆骂对于老朱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了——左耳听进去,右耳流出去,或许是出于无奈吧,总之老朱从不生气。但今晚老朱却一反常态地气愤之极。他躺在软软的宽大的枕头里,心里不痛快,口中念念有词:“我们家穷,我没见过大世面,我是生在农村,可朱元璋不也是农民吗?不也是生在农村吗?说不定我们家就是朱皇帝的后代,祖上也辉煌过呢,当年我们朱家打天下时,谁敢跟我这样说话?我没见过世面?你见过世面又能怎样?不就是个小资本家吗?“文革”时谁尿你们呀,现在嫌弃我了?我没本事,当工人怎么啦?工人阶级领导一切,这会儿还不是因为我你才能跟着沾光出国?有本事的人的确不少,可能免费带老婆出国的人没几个!”老朱一口气把压了几十年的委屈一股脑都发泄出来了,可老婆已经睡着了。
在家里老朱没地位,儿子总是跟他没大没小的,老婆因为看不惯他的行为总对他冷言冷语的。可老朱在单位却活得有滋有味,他是单位里出了名的大好人,多少年的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他为人不过奸也不太坏,肯吃苦,几十年来勤勤恳恳,早来晚回。论技术,在水晶研究院的机修车间里,他是唯一一个八级钳工外加七级电工的全面手,只要有重要的外派任务,院领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一是他技术全面,二是几乎没有他干不了的活儿,三是老朱干活不偷懒。
说起老朱在单位里,确实是很不简单的,他不但技术好,而且对荣誉也是拿得起放得下。以前老朱是年年当先进,开始并没有发奖这么一说,后来市场经济了,当先进就会发一点儿奖金,发奖金后大家就会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还能有点儿剩余,这已是不成文的规矩。然而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这也正应了舍得的名字,不舍一些小利益怎么能得到大的利益呢?但崔老师却不像老朱,她一听说老朱拿奖金请大家吃饭,脸色就变了。她指着老朱说:“老朱,我不嫌你家是农村的,我也不嫌你没多少文化,但我讨厌你做人不老实。你们上海人就是太精明,你是地地道道的两面派,你们单位领导怎么就瞎了眼了?你在外充好人,什么先进、劳模的,可回到家里呢?咱家都快成了你们机修车间的仓库了,你要是再当先进,我就去单位戳穿你。”
老朱反击道:“我精明?我两面派?我只不过自己用工具比较仔细,省。我是给国家节省了,节省了当然就归我了。要说两面派,人家当老师的谁在家里不做几份家教?你倒好,当班主任,一心一意地教学生。如果一个晚上你多教三个学生,一个月多挣一万多块钱呢,我们家能这么穷吗?你倒不两面派,你活得多光明正大呀。”
“老朱我告诉你,这样活着我心里踏实。”
老朱的知识毕竟有限,再加上理亏,所以他还是很怕老婆的。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忍气吞声。他干脆向单位领导和大家伙说了,先进不能总我一个人当,大家轮流当吧。
老朱的“高风亮节”又让院里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大家都说,人家老朱是配得上自己的名号的,能当先进却主动不当了,虽然不当先进了,但逢年过节,人家还是首当其冲第一个报名值班。因为小年轻谁也不愿意值班,好不容易有个年节的,还跟女朋友、老婆孩子出去玩玩呢,谁还在乎那两个钱?但院里总要有人值班呀,所以老朱就年年值班,有人说他是为了钱,有人说他怕老婆,也有人猜老朱是为了在单位省自己家的水啦电啦的还能管一顿饭……无论别人怎么说,老朱都不在乎。
窗外下起了小雨。往常老朱最喜欢下雨,但此时,满心欢喜的老朱不知怎地突然产生了一丝不安,这不安缘于那雨声。本来那滴答滴答敲打着窗户的声音是很美的,可今天这雨声却使老朱心惊肉跳,一阵莫名的惊悸陡然升起,这种惊悸把他刚才的兴奋与满足感统统冲跑了。
老朱想家了。刚出国两天就想家?不是,说得准确点儿是想他儿子了,或者说,是担心他的宝贝儿子啦。老朱这辈子虽然一事无成,但有一点却是风光得很。他们朱家兄妹七人当中四个男孩,只有他朱舍得生了个儿子,为老朱家长了脸,耀了祖光了宗。所以老朱格外宝贝他的儿子。
但现在他想起儿子却不是因为思念,而是因为他太知道自己的儿子有几两重了,他家的朱小毛办事从不动脑子,也正因为如此,这雨声使他想起了家里的水龙头,想到了儿子会不会把水龙头开得太大,水流得满世界都是,因而出了大事呢?
老朱越想心里越慌,越慌就越睡不着,他竟有些害怕了。
老朱家在单位新建的楼房里,此楼是水晶研究院在市里下达不再福利分房的红头文件之后盖的最后一栋楼。这是一栋南北通透的六层板楼,位置特别好,既不临街,也没有离院里太近,属于中间地带。唯一遗憾的是老朱住在顶层,而且只是两居室。原因很简单——老朱是普通工人。现在都尊重和重用知识分子,唯文凭和干部论,凡是干部、工程师都有额外加分,凡是新毕业的大学生一律给一室一厅,研究生两室两厅,博士生三室两厅。缘由只有一个:留住人才。
老朱除了年龄大工龄长,还有一个劳模的光环,本来想着自己可以分得好一点儿,但经不起别人的分加得厉害,所以分数一公布,老朱分新房子根本没有份儿,只能要两间旧房。老朱跟崔老师说:“我没职没权的,分房的事咱就别争了,占那点儿便宜没意思。”
“什么?”崔老师一听火就上来了,“该是谁的就是谁的,什么叫占便宜呀?你也是院里的职工,尊重知识没错,可你年年是先进工作者,先进工作者是不是应该照顾呀?拿值班那点儿钱,拿院里点儿工具,都是小得,分着房子才是大得。我找你们院长去。”
崔老师从来没去研究院求过领导什么,最后院领导在平衡会上说了话:“一个老先进,快退休了还住不上新房,这能体现我党代表广大群众的利益和先进性吗?能够体现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吗?”结果,老朱得到了这套新房中的尾房(楼顶又靠西头)。
老朱和崔老师是响应计划生育政策的表率,他们唯一的孩子——朱小毛被老朱娇生惯养,也难怪,从家庭的角度讲,老朱他们一大家子人也就这么一个男孩,能不惯着吗?崔老师开始一直把孩子带在身边,后来孩子上中学了,她也没有时间和精力管他了,孩子每天回家都很晚,一切都是老朱负责。老朱溺爱孩子是出了名的,所以念完高中没考上大学的朱小毛就想去工作。现在的独生子女不能吃苦又不好好读书,却开口闭口要挣大钱,可又干什么都干不长久,朱小毛就是这样的孩子。先是跟中学同学一块儿卖羊肉串,刚刚挣了几个钱看着房屋中介红火,就又搞了个中介公司,本来做正经生意还可以,但干这一行不骗人、不加价想生意红火是不可能的。朱小毛本质不坏,赶巧政府对房屋买卖又有了新政策,所以想靠做中介生意挣大钱比登天还难,结果不难想象,中介公司办不下去了。他又跟朋友去开饭馆,开饭馆是很挣钱的,可要天天盯在饭馆里,很辛苦,朱小毛吃不了那份苦,只好作罢。最后他觉得当出租车司机挣钱多,又有车开,又自由,于是东借西借的,花十几万元买辆富康开起了出租车。有这样的一个儿子,朱家的日子一直不是很富裕,老朱和崔老师节衣缩食的,过得比较清苦。
老朱不甘受穷,事事精打细算,比如卖破烂儿,楼下每天都有人喊“有破烂的我买”,可老朱从来不把废品卖给楼下收破烂儿的,总是把废品拿到几站地以外的废品收购站去卖。崔老师自然不知其中道理,那天老朱不在家,她看家里的废品太多了,大夏天的招蚊子,就把楼下卖废品的喊上楼来,这时,老朱从外边买菜回来了。一见老婆要卖他的废品,二话没说,就把收废品的哄走了。崔老师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等关上门老朱才黑着脸对她说:“你不是教数学的吗?你知道他们和收购站的价格差是多少钱吗?他们收报纸一公斤才一块钱,收购站一公斤一块八毛钱,这点儿东西怎么也得十公斤,就差出八块钱来了。”
老朱过日子仔细是出了名的。只要不加班,老朱不是逛商店、泡蔬菜摊儿,就是东边早市砍砍价,西边杂货店寻寻价,无论菜多便宜老朱都绝对不买。为什么?白天买菜太贵,只有到了傍晚,小贩们急着收摊时才会撮堆卖,菜价才会比白天便宜一半!
就为这,不知道崔老师和他吵了多少年的架,崔老师说:“我最看不起的就是你这种人,真是上海小男人!”但老朱并不在意,都几十年的夫妻了,男人不男人的管什么用,大男人有的是,不是没有轮到你吗?老朱有一个优点,无论老婆说什么,他只是在心里骂呀、反攻呀,但绝对不顶嘴。
这是买菜,要是买其他小商品什么的,老朱还有更绝的招儿呢。老朱不爱看书,但特爱看报,尤其爱看超市里的海报,老朱家的日历上画得密密麻麻的,今天是家乐乐的打折日,明天是波尔马的降价日,后天美妙超市有即将过期的食品……可以说,老朱天天骑着他那辆破自行车,往来于各商店之间,不但摸到了这些商店的打折规律,而且还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原来,爱美丽大型超市有一个规律性的打折期,就是每周六晚上六点到八点都要进行每周一次的处理商品大专卖,比如手纸,平常二十卷装的七彩牌手纸二十块钱一包,可周六却只卖十一块钱,这对于老朱而言岂不是天大的便宜?所以老朱他们这一个楼门的老头、老太太自从知道老朱有如此灵通的消息后,对老朱的态度由看不起、讨厌、不屑于交往到后来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纷纷赞扬他说:“人家上海人就是精明。”从此以后,他们都愿意跟老朱一块而去淘便宜货。老朱很自豪,也希望大家跟他一起去淘便宜货。但老朱也有不告诉别人的事,那可是老朱的绝招,对任何人都秘而不宣的:一是家里的电字省得出奇,二是水字少得出奇。
老朱在单位人走灯灭,所以是多少年的节约标兵。然而老朱在家却永远灯火通明。这一点崔老师有些想不通,老朱不是大方人,可他为什么把所有的灯都开着啊?老朱家的灯以前不总是开着的。崔老师有个习惯,除了自己的台灯要开着,屋里的灯她也习惯开着,批作业、备课她喜欢亮一点儿。老朱一见崔老师开灯就心疼,因为他总关灯,崔老师没少跟他吵架。过了一段时间,有一次崔老师修改作业,开了台灯,把其他的灯都关了,因为天气太热。可老朱在楼下聊天回来后,不但打开了电视,还把所有的灯都打开了。崔老师不解地问老朱:“今天怎么这么大方呀?”
老朱笑而不答。
原来老朱早就开始对电表进行研究了,一是不愿意再因为一个灯跟崔老师吵架,二是他是高级钳工,一个小小的电表还整治不了它?老朱善于钻研,仅用了几天的时间,就研究出了可以让电表一个月只走一个字的绝招。他拿着钳子、螺丝刀和一截铜丝站在椅子上,把电表外边的壳打开,然后把铜丝弯成一个U字形,对准电表一红一黑的两条出进线口,迅速往上一捅,只见刚才还一圈一圈飞转的表针突然间静止不动了。
所以老朱凡事都抠门,就是用电大方得很。
一晃几年过去了,直到老朱他们这个小区换新电表,老朱的绝招才彻底失了灵。为此老朱有好几天没有吃好饭、睡好觉,人好像得了一场重病,瘦了许多。崔老师似乎觉察出了什么,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崔老师似有所悟地说:“我想你也不是那么大方的人,怎么突然间用起电来就像不交钱似的,原来你在偷国家的电呀!”
崔老师和老朱自然又是大闹了一场,可老朱不怕她,因为他知道崔老师好面子,不会把自己偷电的事说出去,唯一可惜的是,自己的“节电工程”寿终正寝了。这对老朱是个天大的打击,一个月要多花几十块钱呀!但老朱毕竟是个聪明人,他想,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嘛,堤外损失堤内补,东方不亮西方亮,既然不能再打电表的主意,那水表是不是也情同此理呢?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朱又开始了下一场攻坚战:“节水工程”。经过多次研究之后,老朱发现,水表没有空子可钻,但老朱却另有高招!这一发现乐得老朱手舞足蹈,大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还破例给老婆买了一盒稻香村的点心。
老朱的高招是这样的:那天他发现,当把水龙头开得特别大的时候,表针就转得飞快,而当把水龙头开得很小的时候,水表里的小表针就转得很慢。以老朱的聪明,他马上就想到办法了。老朱把水龙头慢慢往小关,直至几乎关死的时候,尽管水流很细,有时甚至是一滴一滴的,但奇迹就这样发生啦,水表的表针奇妙般地停止不动了!那如线如丝般的涓涓细流一天下来居然能接两大桶水,不但洗菜做饭没有问题,就是洗衣服也足够用了。
搞运动是各单位的强项,每逢运动一来都会捧出一些明星、先进什么的。这年赶上大旱,八十余天没有下过雨,而且由于不注意植树造林、节约用水,北京城里的可用水变得少之又少。一时间闹起了节水大革命,各单位大搞节约水资源知识竞赛,表彰节约用水先进单位和个人。水晶研究院自然也不例外,一定要在这场节水运动中评选出一位节水标兵,然后再上报。标兵好说,但评谁呢?院长也学着市里的法子,层层选拔,先从各科室、车间,再到院里,评不出来后又把目光投向了家属区。这一招儿果然奏效。平常谁也没有注意谁家用多少吨水,通过这次挨家挨户普查,大家终于发现老朱他们家用水量特别少,一般人家一个月用水在三四十吨,多的要八九十吨,而老朱他们家平均只用五六吨。就这样,一个节水劳模在节水运动中脱颖而出了。
朱舍得被水晶研究院评选为节水标兵,由于他的事迹具有独特性,送到市里后又被评上了市级节水标兵。这可了不得了。自从水晶研究院成立以来,五十余年还从没有一个人在市里获得过如此高的奖项,院长为此特批朱舍得免费出国旅游一次,还一次性奖励他一万元。朱舍得一下子成了报纸、电视和其他新闻媒体的追逐对象。谁也没有想到,老朱临退休了,一个没留神竟然成了节水标兵啦。
老朱在单位做报告,在街道也大讲节水经,还上了电视。时势造英雄,运动出标兵,老朱一家子一夜之间成了人们学习的榜样。
老朱在谈体会时说:“我爱人是位小学教师,她天天忙,所以在家洗衣做饭都是我的事,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绝招,道理再简单不过了。你们知道,我是上海人,上海人做事喜欢精打细算,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会花。就是一切从节约出发,一是别大手大脚,二是不要怕麻烦,三是要有节水意识。比如,淘米的水可以先用来洗菜,现在菜上的农药多,用淘米水洗菜可以有效地把农药洗干净,既节约了用水又洗出了健康;洗菜当然不能只用淘米水,还要用新水再洗两遍,最后一遍的干净水其实可以用作蒸米饭的蒸锅水或者洗碗水。这是经验之一。经验之二是,洗衣服的水因为用量大就更有用武之地了。第一遍带有洗衣粉的水可以冲刷厕所、擦阳台;第二遍的洗衣水就用来擦地、擦桌子;第三遍的洗衣水放在两个大塑料桶和几个洗脸盆里,留着第二天擦地、擦桌子和冲厕所用,这样下来能够节约不少水呢。”
老朱怕说这些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不深,还特意讲了个笑话。他说每当洗完衣服后,都会剩下许多水,这时候他最希望崔老师上厕所了。那天崔老师刚好要上厕所,老朱说:“你先等一会儿再上,衣服一会儿就洗好,水就腾出来了。”可崔老师有个习惯,是在学校养成的,只要一想到上厕所就等不及,因为每天课间休息就那么几分钟,这下可急坏了崔老师,她在客厅里团团转,差一点儿拉了一裤子……
老朱的节水经的确让人叹服。难怪院里不但破天荒让他带着老婆出国,而且还特意派车送他们到机场。
但第二天的旅游老朱却一点儿劲头也没有。泰国被誉为“千佛之国”、“黄袍佛国”,无论是走在曼谷的繁华街头,还是在乡间小路上穿行,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一定是庙宇、佛塔。既然如此,导游自然会带着老朱他们去参观寺庙,进香拜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让他们“请回去些消灾祈福的东西”。老朱没多少文化,对佛教没多少认识,但看到那些穿袈裟的僧人在高楼林立的闹市中静静地沿街而行,高耸入云的大厦前总会修有一座精致的佛塔,而打扮入时的都市人也举香虔诚跪拜,一幅古老与现代奇妙结合的画面让老朱感到了某种震撼。就在老朱眼花缭乱地四处观看的时候,他们这一组人被工作人员拦住了。因为出于对佛的崇敬,泰国人对游客参观寺庙的第一要求就是着装整齐。游客在进入佛殿前还要脱鞋,否则会被视为不敬。但是那天由于天热,老朱只穿了件背心,所以被挡在了门外。幸亏崔老师随身带着一件衣服,以防天气突变,不然老朱就进不了这玉佛寺了。
老朱还真是第一次虔诚地跪拜在佛像前,当他双手合十,闭上双眼默默祈祷时,眼前却突然出现了儿子在开水龙头的情景,水从一滴一滴地流到细细地流再到哗哗地流……老朱不由自主地出了一身汗,他知道这不是因为天气热的原因。
在佛像前我能够不诚实吗?佛祖真的能原谅我吗?老朱的汗越流越多,在佛像面前,老朱第一次感到心里不踏实。
又是一夜不眠,他的反常被老婆发现了,崔老师悠悠地说:“在佛像前你应该许个愿,回去后再也别偷水了,组织对你这么好,让你当标兵,还免费让咱们出国旅游,给你奖励,你于心何忍呀?你怎么得了这个节水标兵的称号你自己最清楚,要是让组织知道了,我们还有什么脸见人?”
第二天他们乘快艇来到普吉岛周围一个美丽、幽静的海湾,清凉的海水、五彩的热带鱼都在向老朱他们招手,同船的人有的穿游泳衣,有的只穿着T恤、短裤,却丝毫不影响他们跳入海中与鱼儿嬉戏,享受大海的乐趣。就连体态有些丰腴的崔老师,也毫不犹豫地投入了大海的怀抱。
老朱生下来就怕水,见崔老师在大海里游泳,他既高兴又担心。但是面对广阔的大海,老朱的心情好多了。在船上欣赏着大家在海水里的泳姿,晒着太阳,他竟然有些昏昏欲睡。由于昨晚没有睡好,他的眼睛慢慢闭上了,不久便进入了梦乡。美丽的大海渐渐变成了他们家那只接水用的蓝色大水桶,进而水桶里的水变成了汹涌澎湃的海水,一浪一浪地向他汹涌而来……
老朱被吓醒了,他环视四周,依然是海水美丽、游人嬉戏,他赶紧用双手揉了揉眼睛,但当他一闭眼,那只蓝色的大水桶又出现在他的眼前。正当他无法让自己摆脱这种可怕的幻觉时,一个声音冲进他的耳朵:“老朱,该上车了,别睡了。”
多亏了崔老师的这一声喊,不然老朱真不知道自己怎么才能从幻觉中解脱出来。
又是夜晚了。崔老师见老朱饭也吃不香,人也不像第一天来时那么兴奋,就问道:“你怎么啦?好像有心事。”
老朱无奈地看了崔老师一眼,说道:“爱水呀,我昨天跪在佛像前心里特别不踏实,我总觉得小毛会出事。万一咱家的水……”
五天的泰国游终于结束了,老朱他们乘上了回国的飞机。然而老朱并不知道,就在他出国的第三天,让他担心的事就发生了。
老朱在出国旅游之前把儿子和儿媳妇叫到家里,让他们帮着看家。老朱还认真地教儿子怎样偷水,而且演示了好几遍,可儿子不是水龙头开得大了,就是开得太小,气得老朱骂道:“真不像是我的儿子,笨死了。”
老朱家一共有四个水龙头,两个在厕所,两个在厨房。厨房里一个是洗菜的,一个是涮拖把的;厕所里的水龙头一个是洗脸的,另外一个是接洗衣机用的。平常老朱只开厕所里接洗衣机的那个水龙头。这就是老朱的精明之处:一是那个水龙头低,下面放一只大桶接水正合适;二是厕所的门总关着,如果有人来串门谁也不会往厕所里看,那样就不会有人看见他在偷水。
朱小毛虽然也像他父亲一样聪明,却不如他父亲做事稳重,但有一点是青出蓝而胜于蓝的,那就是比他爸更贪。在老朱走后的第二天,是周末,朱小毛的朋友请他们去附近的平山县摘水果。他跟媳妇商量后,两人就开着车走了,走之前小毛想,老爸已经交代了每天早上把水接上,他不但按照父亲教的把厕所里的水桶接上了水,还把洗菜池子的下水口塞上一块布,也接上水,涮拖把的水龙头用另外那只桶也接上了水。
小毛媳妇见状提醒丈夫说:“咱们如果回来晚了,水会不会溢出来把楼下淹了呀?”小毛说:“咱们吃完晚饭就回来,不会出事的,我爸天天接水也没出过事,你就放心吧。”
但是当朱小毛他们到达平山县后不久,突然变天啦,一阵狂风袭来,乌云翻卷,大雨滂沱。朱小毛他们毫无准备,几个人都被困在了山上,更没有想到的是,山洪也在这一刻爆发了。泥石流破坏了公路,洪水冲垮了桥梁,小毛他们被阻截在平山县整整三天三夜。
这三天三夜,虽然回不了家,但几个哥们住在山上的宾馆里有吃有喝的,倒也快活。朱小毛早把家里的水忘得一干二净了,于是老朱家的邻居们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
平山县那边大雨下了三天,可城里只下了一阵小雨,连地都没湿透。天虽然没有下雨,房子却漏水啦,而且是住在四层的研究生小王家。那天下班回家,小王一进门便吓了一跳,满地都是水!小王开始以为自己家的水管子漏水了,等他进屋仔细查看后才发现,水是从楼上流下来的。楼上住的是张处长的儿子,小王赶快给院里总值班室打了电话,通知张处长,让他儿子检查一下家里是哪里漏水了。打完电话,小王两口子忙着往外扫水。两个小时后,张处长才气喘吁吁地跑来,他说儿媳妇回老家生孩子去了,他好容易才与儿子联系上,本来他有一把儿子家的钥匙,可有次儿子忘记带钥匙,就把放在他那里的钥匙拿走了,所以现在谁也没办法打开楼上的房门了。
事情紧急,邻居们也都出来了,你一言我一语地出主意,最后张处长说:“现在说什么都不赶趟了,干脆把门撬开。这是最快的办法,我们不能光看着水往小王家这么流呀,一是小王家的东西受损失太大了,二是现在正大搞节水运动,谁负得起这份责任呢。”
张处长儿子家的门终于被撬开了,但这里的情况与小王家的情况如出一辙,水是从房顶上滴下来的。大家知道问题是出在朱舍得他们家,可老朱两口子出国还没回来,怎么回事呢?
张处长说:“他们应该今天下飞机,快打电话问问院里的值班室。”
电话回过来了,老朱他们本来应该今天下午抵达,但因为泰国那边出现了暴风雨,所以飞机晚点了。
这事儿终于惊动了院领导,院长、副院长、行政处长、保卫处长都来了。领导们查看了小王家和张处长儿子家的灾情,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张处长说:“估计是老朱家的水管坏了。一般厕所里肯定都做防水层,可能是厨房里的水管坏了,流到客厅和卧室才会往楼下漏的。”
“老朱他们的飞机什么时候到?”院长急促地问道。
行政处长看了看表说:“说不好什么时间能到。现在全市正大搞节水运动,浪费一吨水罚款一万元。罚款是小事,大家都知道我们院是节水先进单位,老朱又是节水标兵,偏偏他家跑水,这事如果传出去对他、对院里影响都不好。”
院长看了看手表,跟其他几位领导商量后说:“我们不能等了,让管工准备好工具,撬门,门打开后马上抢修,一切责任由院里承担。注意,门坏了由院里修,可老朱家的东西不要动,不能再出别的乱子。”
这时副院长小声对院长说:“老朱没在家,我们撬门不大好吧……”
大家又都不说话了。时间在痛苦地向前走着。院长终于把手一挥,“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先制止浪费,一切后果由我承担。”
有了院长的命令,行政处的人开始切割防盗门,费了半个多小时才把铁门搞定。正当他们要继续撬老朱家的木门时,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声:“老朱他们回来啦!”
大家不约而同地往楼下看去,只见老朱提着大包小包的身影出现了。
“快点儿开门吧,都水漫金山了。”行政处长的声音不大,但很有穿透力,老朱看到院里的主要领导几乎都在场,一种不祥的感觉爬上他的心头。他的声音有些嘶哑,平常的那副笑脸也不见了,表情凝重地掏钥匙,他的手有些抖。
门,打开了。人们冲进厨房的一刹那,都惊呆了。
原刊责编 李浩 本刊责编 鲁太光
责编稿签:在作者幽默、锋利而又节制、宽容的笔触下,朱舍得,一个活色生香的现代小市民典型闪亮登场了——他看似豁达,实则计较;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看似厚道,实则精明;看似迟钝,实则灵敏······这一切典型性格,都凝聚在一个典型故事上,凝聚在一滴滴水上,凝聚在朱舍得家中水龙头上那如珠似线般滴落到水桶中的一滴滴水上。
作者的寓意很明显,那就是善意的批评那种“舍得派”的作为,但也正是作者的善意让小说情节溢出,让这个灰色的人物身上有了一抹依稀的亮色,让我们的批评伴随着叹息,让我们的微笑含着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