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让我们想到了另一个商业词汇:“硬球”(hardball player)。硬球策略是波士顿顾问公司的两位咨询顾问乔治斯托克、罗布拉舍诺提出的。在商界有两类公司:一类在竞争中彬彬有礼,甚至温情脉脉(注意,这不是作者提倡的);另一类则惯于采取强硬方式,不管这种方式是多么地无情。前一类公司经常因为它们的君子风范而受到媒体的赞扬,而后一类公司屡屡因为其“粗野”的行为而遭到舆论的指责。作者把前一类公司称为打软球的公司(softball player),自然,后一类公司就是打硬球的公司(hardball player)。把这两类公司放在同一个竞技场中,胜负将立判:“硬”的胜而“软”的败。因为打软球的公司只是为了打球而打球,打硬球的公司则是为了胜利而打球。
乔治·斯托克和罗布·拉舍诺甚至激进地认为,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商业世界里,“来硬的”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取胜的必由之路。
索尼全球CEO霍华德·斯金格(Howard Stringer)就是这么一个富有PK精神的人。在接受采访时,我曾经问斯金格:“你的性格不是硬碰硬的性格,而是比较温和、讲究沟通,你的管理风格中,你最不能妥协的是什么?业绩为王?”
“你说我的性格是非常温和,我不知道这种温和是不是对我来说是一种负面的说法。”斯金格接着强调,“我觉得我的性格并不是所谓的温和或者很懦弱的性格,我不会妥协我管理的风格。”
早在1976年,斯金格刚进入CBS时,他只是一名基层小兵。斯金格初次大显身手是在纪录片领域,他拍摄了美国第一部关于巴勒斯坦人的电视片《巴勒斯坦人》,以及反映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军问题《两个爱尔兰的故事》。自1974至1976年间,他作为编剧、导演和制片人赢得9座艾美奖个人奖项。
此后,斯金格担任CBS报道部纪录片部门的执行制片人,带领该部门赢得了包括31座艾美奖在内的几乎所有重要荣誉。1981至1984年,他与丹拉瑟(Dan Rather)合作制作的CBS晚间新闻成为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节目,在收视率榜首停留了多年。
1988年,斯金格临危受命出任CBS集团总裁,负责公司的所有播出业务,包括娱乐、新闻、体育、广播和电视。在他的领导下,CBS电视网的业务在一个季度内从最后一名跃居第一。
1997年5月,斯金格加入索尼,担任索尼美国公司总裁,他的一个大难题就是重振经营不善的索尼音乐业务,斯金格的策略仍是果断裁员、提高经营效率,在斯金格的支持下,索尼音乐执行了大胆的重组计划,裁减了数千个职位。在一年之后,斯金格在改革索尼电影业务时也是如法炮制。
现在,斯金格正在索尼内部发起一场革命,《财富》杂志评论道:变革推动者斯金格号召大家以昂扬的斗志把索尼变成一家强硬的公司。去年斯金格上任伊始对高管们演说时就表示,“我们知道,索尼是一家亲民、公正、充满智慧的公司。但它是不是一家强硬的公司呢?现在该是我们找出答案的时候了”。他甚至把自己称为“索尼战士”,鼓励员工成为“统一的索尼”(Sony United),像索尼战士一样战斗。
事实上,对那些拥有个人品牌的经理人而言,他们风格千差万别,但是,唯一类似的就是这种进攻精神。
在扁平的世界里,越来越多的人推崇“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只有勇于进攻才能让自己与众不同。
Google的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记者问他们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哪一所学校,他们并没有回答斯坦福大学或密西根大学,而是“蒙台梭利小学”。在蒙台梭利的环境下,他们学会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即“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也养成积极进攻、勇于尝试的习惯。
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也非常强调进攻精神。他甚至总结了七个步骤,循序渐进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自己的习惯。
步骤一:拥有积极的态度,乐观面对人生。
步骤二:远离被动的习惯,从小事做起。
步骤三:对自己负责,把握自己的命运。
步骤四:积极尝试,邂逅机遇。
步骤五:充分准备、把握机遇。
步骤六:积极争取,创造机遇。
步骤七:积极地推销自己。
为自己的“底特律”而战
旧规则:兴趣为工作让步
新规则:兴趣为导
此“底特律”非彼底特律,而是一个典故——GE前CEO杰克·韦尔奇在《赢》中讲的一个故事。
一次,一位经理人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客人是某位业务伙伴的儿子,即将从哈佛大学毕业,他是来找这位经理人讨教一些关于职业发展方面的建议,特别是投资银行和管理咨询。
谈话结束时,这位经理人发现年轻人的文件夹上贴满了精美的汽车画。原来,这位年轻人一直喜欢画汽车,并想成为汽车设计师,并且经常去看汽车展览和全美汽联的比赛。
那位经理不停地摇头,感到难以置信。她问:“你应该去底特律工作。你怎么会考虑去作咨询或者投资银行的工作呢?”
年轻人无精打采地说,“我父亲说了,我上哈佛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去做汽车。”
在韦尔奇看来,“底特律”代表的是个人的兴趣和梦想,对个人而言,在走上职业选择的十字路口时,你的“底特律之梦”也会在这个或者那个时候呼唤你。如果你义无反顾地去了,那将是个伟大的选择。如果你不能去,也该把原因想清楚,保持内心的宁静。
你的“底特律”在哪?
这也是多普达CEO李绍唐经常问自己的一句话。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要为自己的兴趣而活。
“态度决定成败”。李绍唐向我如此解读自己的职业策略。李绍唐曾被认为是一个颇具进攻性的CEO,甚至有位朋友专门送给他一把剑,暗喻李绍唐“剑拔弩张”的性格。从IBM到甲骨文,再到多普达,李绍唐所在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小,但是李绍唐却认为,自己的权限范畴在增大,由管理者成为决策者,更具“进攻性”。
在进攻之前,李绍唐会先问问自己的“底特律”在哪?
在大一的时候,李绍唐决定从数学系转到国贸系,因为想进贸易公司赚钱养家,等到李绍唐大二进了贸易公司兼职,每天在那里写书信时,李绍唐发现自己的“底特律”被摧毁了,因为台湾的贸易公司规模都很小,缺乏核心竞争力。
李绍唐继续寻找下一个“底特律”:外资公司,后来通过考试进入了IBM,在IBM待了17年后,又下定决心离开,寻找下一个“底特律”。后来进入甲骨文公司,再后来又进入多普达。
在李绍唐看来,“底特律”指的是兴趣,不过,面对残酷的现实,很多人为了争取到工作,兴趣摆到了第二位。不过,每个工作都会有低潮或艰苦时期,不论何种工作,至少要设法找出你喜欢它的“某些地方”。
另外,“底特律”也是会变的,随着年龄的成长与心智的成熟,“底特律”也会变得不同。而外在客观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底特律”。
不管如何,对于个人品牌而言,兴趣才是真正的催化剂。
你有毒性吗?
旧规则:公司需要创业精神
新规则:个人也要引燃创业激情
在电影《暗流2》中,那些邪恶教士就是因为服用了一种毒性激素而获得超凡能量。
就像给人带来最大刺激的毒素一样,激情(passion)就是一剂个人品牌的“毒素”,拥有这种“毒素“的个人,才能具有扭转乾坤的超凡能量,具有更强的创新力、破坏性、进攻性、敏感度、执行力,才能积极主动、全力以赴。
激情管理的一个重要核心就是“毕马龙效应”。
“毕马龙效应”是一个心理学现象,意思是说,当老师们用特定的眼光去期望一个学生时,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接收到老师期望的暗示,变成老师嘴中所说的好学生或坏学生。当我们不经意老跟一个学生说他笨,他当真就变笨了,这并非魔术作用,而是一种期待作用。
在西方,“毕马龙效应”广泛存在与企业的管理行为中。一个案例是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他非常强调无等级的管理策略。比如,微软的职工,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或房间。每个办公室都是相对隔开的,每个办公室的面积大小都差不多,即使董事长比尔.盖茨的办公室也比别人大不了多少。停车场也实施无等级划分。甚至,在微软西雅图市总部办公大楼,让人奇怪的是整座办公大楼内看不到一个钟表,大家凭良心上下班,加班多少也是自愿。
如果你向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请教,什么是个人品牌的成功之道。江南春可能会给你两句诗:为了使自己对生活发生兴趣,我们曾经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这是安德烈·纪德的两句诗。
江南春这样解释道,“我们只有热爱一样东西或一份工作,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才会长久不息地倾注自己的热情。热爱一份事业,并为此努力奋斗,那么即使最后没有收获如何惊人的成功,至少过程是快乐的。那也就值了。”
一个足球场上的故事表明,激情才是让个人品牌光芒四射的元素。
2004年7月5日,希腊神话在欧洲杯再次上演,希腊在里斯本光明球场1比0战胜了东道主葡萄牙队,历史上第一次登上欧洲冠军的宝座。
几年前,希腊在欧洲连二流球队都算不上。希腊用3年时间脱胎换骨,一切皆因一个德国教练:奥托·雷哈格尔。
雷哈格尔——德国媒体口中的“奥托大帝”。希腊近3年的所有漂亮仗都是他指挥的,战胜法国队的又一“希腊奇迹”也是他一手缔造的。当2001年8月他从德国远道而来接手希腊队时,德国人曾担心他一世英名会葬送在奥运的故乡。
在雷哈格尔执教前,希腊队比较散漫,队员不齐心。雷哈格尔到任以后,对这支队伍进行了调整,雷哈格尔的调整之道就是给希腊队注入毒性元素——激情。
首先,他给队员树立了一个超前的远见。他告诫队员,“你们代表希腊队在国际赛场上获得成功,要比你们在俱乐部获得成功更受人关注。”
同时,雷哈格尔了解希腊队的实力,上任伊始就为其量身订做了稳守反击战术,但这不是全部,他所做的最根本改革是为希腊队注入了高质量的战术素养,凭此,他令希腊24年来首次闯进欧洲杯决赛圈,并杀入四强。另外,雷哈格尔强调团队作战。
现在,让我们铭记雷哈格尔的那句激情口号:凡事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