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秋天已经磨平了它的锐气,冬天的脚步正悄悄迈近。冬天本就不是那么让人喜欢,在这个不见经传的小镇更是如此,曾经过去的无数个冬天,不知收去了多少小镇里可怜人的生命。正因为寒冬的无情,小镇的人们在九月刚刚开始,就已经着手准备着渡过寒冬的物资了。
小镇西边的贫民聚集地,一间破烂得仿佛秋风一吹就会消失的屋子里,一个少年正在堆放着从山里拾回来的木柴,希望能够籍此平安地渡过这个寒冬。
少年姓谢,名迎春,父母早逝。这是他生命里第九个即将到来的冬天,他希望能够活下去。是的,活下去。
在这个小镇上,或者说在这个世界中,活着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这个世界充满了未知或者已知的威胁,没有超出常人的本领,想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就像是这即将来临的寒冬,对于小镇东边那些富贵人家来说也就只是个平常的冬天而已,而对于西边的穷人们来说,却有可能是生命的终结。
谢迎春从小便深知这个道理,因为如果连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的话,他也活不到现在这个年纪了。再过几天就是他的九岁生日了。----三岁,父亲因伤病没熬过那年的冬天。五岁,母亲因思念父亲身体日渐孱弱没能熬过那年冬天。而这两年东边的小镇依然炉火通明,欢声笑语。
冬天对小迎春真的很不好,带走身边唯一的亲人,带给了他无尽的思念。也许正因为冬天对小迎春太不好,小迎春就得越发努力得活下去,就像是在和夺去他亲人的寒冬较劲。
堆放完柴火,已经是中午了,少年在天还没亮时就上了山,像往常一样摘了些野果果腹,一直到现在肚子早就饿得发出了不满的声音。
谢迎春去院子的墙边上取下一条鱼干,这些鱼干可还是夏天,他在山上抓来晒成的。回到屋子,熬了一锅几乎只有米汤的稀粥,就着鱼干吃着。
吃过简单的饭后,谢迎春又继续上山捡柴了,如果看到成熟的山果那就是美美的一顿晚餐了。
小镇的西边有专门为西边的镇民设置的出路,好像是为了不会影响小镇上某些人的好心情吧。
在小镇的西边永远笼罩着一股死气沉沉的压抑气氛,路边没有商铺,有的只是一栋接一栋的破烂房屋,路上的行人永远都是低着头走路,就好像地上藏有什么好东西似的埋头寻找。
而谢迎春也只能学着这些人的样子,因为从来没有人教他这些,就好像世上的人都是这般走路一样。最起码对八岁的谢迎春而言,他的世界确实如此。
上山的路上偶尔能看到小镇的其他人,大多是小镇西边的穷苦人家像谢迎春一样来捡柴御冬的,也有一些穿着稍好一点的少男少女来上山拾些山果,看看秋色。
将近傍晚,谢迎春回到家中,放好柴火。坐在自己的破院子里,吃着山果,望着天空。这时候,他总是会想起父母,想起他们的温柔,当然也憧憬着外面的世界。
吃过山果,谢迎春早早就去睡了,因为可能睡着就能见到父母亲,就能看看外边的世界,就能不那么饿了。像这样的日子,每天如此,年年如此。
只不过三岁之前还有父母亲的关心,五岁之前还能够吃上饱饭。母亲死后,谢迎春只能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活着。
五岁对大多数孩子来说还太小,对谢迎春而言五岁意味着懂事,自立。从那以后,山上总能看到一个孤独却倔强的身影跟着小镇上的大人们一起上山找野果,挖野菜,也许是觉得孩子可怜,大人们也没有赶他走,而是能帮就帮。就这样,孩子八岁了。认识了好多山果野菜,也尝尽了世间疾苦。
小镇名叫兴骨镇,是水龙陆上再普通不过的小镇了。因为小镇周边骨之力相比于其他力量更加浓郁,也因为小镇里为数不多的龙修几乎都是骨修。
小镇的西边是让人压抑的贫民区,当然像戏剧那样寒门出贵子的事情在漫漫岁月中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只不过那些人都搬离了西边的贫民区罢了,这也是西边的天空永远都比别处低的原因吧。
小镇的东边,是那些龙修家族,整个小镇东边就只有四个家族,那是整座小镇的圣地,只有四大家族的人才能进入东区。
小镇的南边,这是比龙修家族更弱一些的家族,这些家族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每个家族最少都有一个龙修,相比于东边的四大家族,这些家族数量就多了。
小镇的北边是一个大市场,有各种客栈,酒楼,商铺,是小镇与外界贸易交流的地方。平常的街道两旁,除了西区,当然也有一些商铺,摊子,但相比于北边的大市场,这些不过是小孩子家家玩闹一般。
在小镇里,虽说龙之力相比于野外要更浓郁一下,但也并非处处都是一样的,这也是小镇会有这般布局的主要原因。就算是在东区,也分三六九等,赵钱孙李,一个比一个强,赵家最强居最东方龙之力最浓郁的一个区域再钱家孙家居于中间,李家最弱靠近小镇中央的大市场,也因此李家也以经营商队营生。
在小镇南边对于家族地域的争夺那就更严重了,实力强就越靠近东边,实力弱就只能屈居龙之力相对匮乏的地方,甚至被人灭族,亦或是被赶到西区。所以,在小镇,在这个世界,实力才是你能否活着的资本。
当然,对于西区的人来说,修炼就是奢望,柴米油盐似乎更加实际,毕竟那些寒门出贵子的故事真就像故事那般虚无缥缈。至少对谢迎春来说,修炼是什么他都不知道。对他来说,熬过一个又一个冬天就是生命中最最艰难的事情了。至于谢迎春为什么会这般顽强的苟活着,也许只是因为一句开玩笑似的家常话而已。
---那年九月,随着一声孩提的哭声,屋子里传来了难得的欢笑。“冬天就要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希望这孩子能年年迎春,就叫他迎春吧。“
三岁生日,父亲拖着病重的身体,和蔼的对小迎春说着祝福的话语“我们小迎春又长大了一岁啊,又要迎来一个新的春天了,爹真高兴。”那年冬天,父亲再也没能见到来年的春天。
五岁生日,母亲躺在床上竭尽全力似的对小迎春说着“迎春,你又长大了一岁,是一个小大人了吗?”“是呀,迎春已经是大人了,迎春一定能照顾好母亲的。”“好好,迎春真乖。”“以后每年的春天只能小迎春帮父母亲去看了,一定要好好的啊”那年冬天,小迎春的世界再也没有阳光,迎春迎春,可小迎春的世界再无春天。
每当小迎春想要放弃那不足轻重的生命时,母亲的话语总会响起在小迎春的脑海里,来年春天还要去看看啊。也许是运气,也许是小迎春的顽强,他年年春天都能平安的去他父母亲的坟边除除草,添添土,一直到现在。
每年的生日都没人一起庆祝,小迎春总会去父母亲的坟边说说话。再过几天就是谢迎春的九岁生日了,谢迎春也在准备一些像样的吃的,在父母亲坟前与父母亲一起过生日,就像今天下午留下的那个最大的山果。
时间对谢迎春来说,没什么准确的概念,一日三餐就是一天。九月初九,谢迎春的生日,重阳节,小镇的人们在这天都会早早待在家里,因为有个说法是阳极阴现,小镇的人们都相信重阳节这天晚上会有不干净的东西出来走动。但是,谢迎春还是和往年一样,准备在上山和父母亲度过自己的生日。虽说小镇上的传闻有一些邪乎,但是谢迎春年年如此也没出现什么意外。但,命运总是这样,捉摸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