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o,No,这并不是福尔摩斯的内心独白,而是发生在生活中的一幕真实场景,它揭示出了一些有趣的事实。用手指代替眼睛来感受事物,能发现更多平时不加注意的小细节:关节是大是小,指甲完好还是有破损,汗毛茂密如灌木丛还是一马平川……礼花般喷薄而出的信息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令人不由地遐想。啊!如果真的能像黄金圣斗士沙加那样封闭视感,是不是就能爆发更强大的小宇宙,领悟华丽的第七感呢?
在这里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把自己的视感关掉,就能像武林高手一般打通任督二脉”,恐怕只能是一个传说。但是,丧失了视感的人与普通人相比,如我们所相信的那样,的确有些感觉方面的不同。他们到底有什么独门绝技呢?
神经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德赖希(DanielGoldreich)也想解决这个问题。他找来两组人进行测试:一组是视力正常的普通人,另一组则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视力损伤的测试者。丹尼尔发现,在完成分辨食指尖受到的触摸类型时(分辨其为轻微的碰触,还是略使力的叩击),视力正常者表现都很出色,和盲人不相上下。但是,长时间用力摇晃参与者的手之后,再轻轻地碰触被试,那些从未看见过世界的人的反应比看见过的人要好得多。之后,通过改变摇晃和轻触两种动作的间隔时间,测试实验对象分辨两者所花的时间,先天的盲人再次胜出一筹。
所谓“世界关上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也许正是依靠自己在分辨不同触觉上的杰出反应能力,这些从未用眼睛“阅读”过这个世界的人更能用指尖体会阅读的美妙。在读盲文(点字法)方面,他们的速度是最快的。研究者指出,如果正常人想要达到他们的水准也是有可能的——只要你肯投入一生的时间。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这和人类大脑在婴儿时期有着高度的可塑性有关。婴儿比成年人有着更多的神经元和神经联结,它们是“用进废退”原则的最佳实施者:那些最常被刺激的神经环路会被保存下来,而派不上用场的神经元则放弃突触,以便将来弥补大脑损伤或为开发新的技能添砖加瓦。胡滕洛赫尔(Huttenlocher)于1994年提出的理论。实验中,那些在“突触修剪阶段”前就丧失了视感的测试者,原本用于视觉的神经元也许被分配到了触觉感受区以发挥功用,因此才会在用手感受触碰方面有着更为优秀的表现。
知道了这一点,关于盲人画家完成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壁画,位于西班牙北部桑坦德市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内的说法也就不那么难以置信了。至于他们为何能知晓该用耀眼的红色表达公牛的杀气,我们也许透过小说《盲音乐家》中的描述,推知一二。在书中,盲童小彼得的老师通过节日喧闹的钟鸣来为他描述红色:“当我望着一大片红色的时候,它给我眼睛产生的印象,正是这样不安定的,好像有一种东西在波动起伏着。红色仿佛是有变化的,它在底子上留下较为深沉黑暗的背景,而在某几处地方显出一些较为明亮的、迅速起伏的波浪。”嘈杂环境中打电话,
堵耳朵还是捂嘴巴?
By0.618
经验说:在嘈杂的地方打电话,为了听得更清楚,得堵住一只耳朵防止噪音干扰。
实验说:利用“鸡尾酒会效应”,捂住嘴巴的效果更好。
在嘈杂的环境中打电话,很多人为了听清电话,都会自然而然地堵住另一只耳朵。其实,捂住嘴巴比堵耳朵的效果更好。
人的听觉是很神奇的。当你和心爱的姑娘说话时,即使有人在旁边叫你,你也可能听不见,尽管这个声音比姑娘的声音大得多。这个现象就是大名鼎鼎的“鸡尾酒会效应”。在鸡尾酒会上,人们三三两两地聊天,尽管声音都差不多大,你却只能听见你想听见的谈话;有时,你只是专注于自己和某个对象之间的对话,却完全听不见其他人在说什么;有时,你表现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其实早已心猿意马,去偷听旁边圈子的谈话了。
问题来了:你是怎么过滤这些声音的呢?凭借声音的方向?读唇语?过滤对方的声音特点(音色、音调、语速等)?分辨口音还是谈话内容?
以上因素中,方向、唇语、声音特点和口音都很容易测量,只要找同一个人录两盘不同内容的磁带就可以了。早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柯林·彻里(ColinCherry)教授就做了这样一系列实验。他找来一个人,录了两段不同内容的话,混合成一盘磁带,放给参与者听。参与者可以不限次数地反复听,直到听出两段话的内容为止。这看上去挺容易,其实不然。试想一下,这类似于同一个人的两个分身在你面前说话,能那么容易分辩出来吗?
实验参与者们很快也发现这个任务远比想象的要难得多。他们必须闭上眼睛,捂着耳机,仔细地反复听。尽管最终基本上都能分辨出两段内容,但无一不是听了很多遍才做到的。
换一个玩法,不把两段内容混合又如何?彻里把录音内容同时分别从左声道和右声道放出。任务一下子变得异常简单,所有参与者只听一遍就能立刻说出左耳听到了什么右耳听到了什么。更有意思的是,如果要求锁定以右耳听,他们甚至听不到左边耳机中有声音在叫自己的名字,也察觉不到左边的内容由英文变成了德语。除非左边忽然改说话为唱歌,或者说话人的性别变了,否则参与者都只会专注于需要注意的一侧,而完全忽略不需要注意的另一边的内容。锁定左耳听,也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不过,还有一个前提:被关注一侧的内容必须连续而完整。如果都是“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该出手时就出手,落霞与孤鹜齐飞……”这种上句不接下句的奇怪病句,参与者就很难辨认出需要注意的一侧内容。
这个实验证实,若需要提高辨识度的话,必须让某个特定的输入得到强化。
在嘈杂的环境中打电话也是这个道理,即使噪音比较大,但是只要声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人耳就完全有能力自己过滤掉噪音,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即便堵住一侧的耳朵也没用。捂住嘴的作用就是让自己的声音尽可能地从听筒里传出(不知道电话为什么这样设计,可它就是这样的),如此一来,一侧的内容将更加完整连贯,分辨起来也更加容易了。你的错误,手指知道
By赵紫凌
经验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实验说:人的视觉纠错系统在可靠性上比不上触觉纠错系统,你的手脚比眼睛更值得相信!
笔误不容易看出来,因为视觉和注意力常常和你开玩笑。但是,当眼睛不管事的时候,手指却可以司其职。实验表明,笔误时,打字速度会下意识放慢,如果你的手指在飞快地敲击当中不自觉地停顿了一下,那么请你的眼睛也稍微停顿看一下屏幕。那一刻,没准就发现自己的错误了。
交流误会
人们说话的时候常常会有口误,想的是“话都不会说了”,一出口却成了“说都不会话了”。在全民网聊的时代,笔误更是数不胜数,你想写的明明是“像我吗”,可用拼音输入法输出来的却成了“想我吗”,由此引发无穷无尽的误会和麻烦……
一个外星人肯定想不通地球人为何如此愚蠢,而认知机械工程师也不会接受这种智能机器如此差劲的纠错能力。
在你还没陷入“语言交流是否可能”的哲学思考之前,我必须告诉你一个听起来难以置信的事实:其实你的手指也许可以感受到这些错误。
“纠错系统”的研究
范德堡大学的戈登·洛根(GordonD.Logan)与马修·克伦普(MatthewJ.C.Crump)在一项实验中发现,以往被人们的经验所确定的认知纠错系统似乎并非那么单一化。对于交流活动当中的语言认知和拼写检查这项任务,人类大脑中至少有两套相互独立的系统在运作。
首先,需要了解人在打字时到底是依靠什么来确定自己是否有拼写错误。实验找来了100名打字速度为40词每分钟(每个单词平均长度在5个字母以上)的大学生。在实验室等待这群打字高手的,除了两个心理学家,还有为他们精心设计的一个“字符插入系统”。这个系统就像木马一样,在参与者打字时,会选择性地纠正他们45%的输入错误,同时又会在原本正确的句子里神不知鬼不觉地插入6%的输入错误,比如把单词当中相邻的两个字母颠倒一下。
同时,打字键盘还与一个信号检测器相连接,它能够记录下打字者在什么时间键入了哪些字母。
有趣的现象发生在“检测”阶段。测试者打出的文字会显示在大屏幕上,戈登一面数着文字里出错的地方,一面提示测试者表现的不足之处。此时,测试者会无一例外地相信屏幕:凡是大屏幕上显示出错的词,他们都会认为是自己打错了,而那些原本打错,却被自动修正的单词都被他们看做是自己正确的输入。显然,这些参与者的判断依据都是自己的双眼。
戈登的这个小把戏揭示出,眼睛是靠不住的,它们轻信了屏幕,背叛了自己的主人。不过,真正的关键部分却是键盘连接的信号检测器给出的答案:当人出现打字错误时,手指的停顿时间更长。这个现象在整个测试中没有任何一次例外。也就是说,我们的手指对错误的反应是百分之百正确。
以上发现不禁让人感叹,难道我们的手指,也就是最低层次的触觉系统,才是认知活动中最权威的裁判?
“认知机制”的差异
从认知系统的差别上看,这两套机制各自的特点应该不难理解。85%的信息输入依靠视觉,这一最主要的认知系统在打字和写字的时候,能通过视网膜上生成的影像来和大脑里的命令相比对。假如看到的和想看到的一致,那么就是写对了,反之则写错。
然而对于触觉而言,手指里的迷走神经却是通过空间定位的方式来比对印刻在脑海中的键盘字母方位和手指敲击的具体位置。假如空间位置能够匹配,就说明打对了,反之则错。而且一旦感觉错误,大脑会下意识地根据手指反馈补上一道修改命令。这样一来,从成功率上讲,你的手显然更值得相信。所谓“眼见为实”是真的吗?看到这里,我想你应该有答案了。
所以以后,请跟着感觉走,如果你的手指在飞快敲击当中不自觉地停顿了一下,那么你的眼睛也不妨稍微停顿一下,那一刻,错误也许就从屏幕上跳出来了。适合所有年龄的神奇外语学习法
By赵紫凌
经验说:学外语要趁年轻,老了就来不及了。
实验说:只要肯下工夫“死记硬背”,无论多老,你都可以熟练掌握外语。
学外语是小孩的特权?错!老年人也可以掌握细微的发音差别与新的概念集合,而且方法简单,只需“死记硬背”。研究发现,经过反复训练,日本人也可以区分r和l。现在,你没有任何学不好外语的借口了,除了懒惰。
外语难,难于上青天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无数孩子正在艰苦地与外语做斗争——单词、短语、句子……尽管看不到他们痛苦的表情,但你一定懂得那种艰辛。当然,作为一个英语不灵光的成年人,你会更加嫉恨这个学习的过程——一般认为,成年人更难学会外语。当然,除了外语,其他所有自成系统的概念集合,对于成年人来说,似乎都是令人生畏的。
头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