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法准确认识自己。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实际上恰恰受到了自己的干扰。就像当一个人站在理发店里的两面镜子中间,若想看看镜子里的自己,会发现镜子里面的自己正在看真实的自己,他很快就会搞糊涂,到底是哪个自己是看的主体,哪个自己是被看的对象。也类似量子力学中,我们无法观测某一个光子的运动。因为只有光照在光子上,反射到我们的眼中,我们才能看到这个光子。而当一束光照在一个光子上时,这个可怜的光子会被这束光中大量的光子撞得七荤八素,我们便无法得知这个光子的确切运动状态。实际上,是我们的观测行为影响了光子自身的运动。
——大卫·比约克伦德和格兰迪·格林
[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期刊(AmericanPsychologist)1992第47卷]0000大脑放空时究竟在做什么
ByCobblest
经验说:什么都别做,让大脑“放空”休息一会儿。
实验说:“放空”时大脑并没有在休息,而是在进行记忆筛选。
大脑放空不是在浪费时间!它是大脑的“默认网络”在进行记忆筛选。老年痴呆、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抑郁症很可能是由于“默认网络”出问题了。
人们对大脑在完成各种任务过程中会如何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忽略了大脑在“放空”状态下的活动。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的神经科学家马库斯·雷切利(MarcusRaichle)和他的同事通过数年的研究,逐渐揭开了大脑空闲时究竟在做什么的奥秘。
马库斯起先一直运用一种称为PET的脑成像手段研究与词汇有关的大脑活动。有一天他偶尔发现,大脑某一区域在参与者休息时还存在某些激活,而在任务开始后激活又消失。大多数研究者对此不以为意,认为这不过是“随机噪声”罢了。但在1997年,马库斯的同事戈登·舒拉姆(GordonShulam)发现结论并非如此。他仔细查看了以往134名被试的脑成像结果,发现无论实验任务是什么,大脑中有一块位置总是在任务开始后降低了激活。2001年,他们两人发表了论文,向世人揭开了大脑中这一神秘的“默认网络”。
我知道
你不知道的自己
在想什么放空:认识真的自己筛选记忆——“放空”的任务
大脑在空闲时到底在干什么呢?马库斯和他的同事德布拉·古斯纳德(DebraGusnard)认为,大脑放空时的功能和记忆密切相关,大脑中负责记忆的海马可能正在为我们提供日常的种种记忆片段,并让我们产生看似无意义的“白日梦”,再由默认网络——包括内侧前额叶(MPFC)、扣带回后部(PCC)以及邻近的楔前叶、前扣带回腹侧(vACC)的神经网络——对这些记忆片段进行再整合,以便为未来的行为提供参考。最近,达特茅斯学院的玛利亚·梅森(MaliaMason)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证实了这一点:当人们报告要放空时,默认网络也随即活跃起来。也就是说,上课时的走神或白日空想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过,默认网络似乎还不仅仅负责产生“白日梦”。斯坦福大学的迈克尔·格雷瑟斯(MichaelGrecius)发现,当人们的大脑处于休息状态时,不同的神经元不再随机无规律地波动,而是呈现出一种有规律的“共振”——不同的大脑区域开始形成统一活动的单元。不仅如此,在其他几项研究中,麻醉、镇静剂和睡眠状态也发现了同样的神经发放模式。由于睡眠也具有类似的模式,马库斯认为默认网络参与着记忆的筛选工作:哪些有意义、哪些有威胁……由于这些工作与人密切相关,所以默认网络随时待命,抓紧一切时间积少成多地处理大量的短时记忆信息。这一过程可能伴随着神经链接的大量建立,以及接踵而来的能量消耗——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最初索科洛夫发现,休息的人脑反而耗氧更多。
阿兹海默——“默认网络”的损伤
不仅如此,最近人们还发现,默认网络与阿兹海默氏症等重大疾病有密切的关联。2004年,神经学家兰迪·巴克纳在查看匹兹堡医学院的一份阿兹海默氏病人的大脑蛋白簇切片图时,惊讶地发现整个图像和默认网络的分布具有惊人的相似!也就是说,阿兹海默氏症的症结很可能是由于默认网络的损伤。马库斯和兰迪对轻微记忆问题病人的默认网络进行追踪之后,发现默认网络的损伤与最终患上阿兹海默氏病有较大关联。在未来,至少可以根据默认神经网络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和预防阿兹海默氏病。
除了阿兹海默氏病,默认网络还可能与抑郁、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有关。比利时格鲁吉亚大学的神经学家史蒂文·劳伦斯(StevenLaureys)利用脑成像技术研究了植物人的大脑默认网络状态,结果发现植物人昏迷越严重,其默认网络的破坏程度也越严重。他希望能在未来植物人清醒时继续研究,看看默认网络能否预测病人的病程变化。苏珊·怀特福德(SusanWhitfieldGabrielia)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撰文指出,精神病人和其亲属的“默认网络”和正常人相比有着显著的活跃性,网络内的相互联结也更强。精神病人异于常人的思维奔逸与幻听幻视,可能正来源于“默认网络”的异常活动。
任重道远——“默认网络”的研究
科学家们也关心默认神经网络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以及这是否关系到人们的认知功能发展。2010年,瑞典科学家彼得·弗兰森(PeterFranson)等人发现儿童的默认网络和成人有所区别。儿童的“默认网络”更多地汇聚在感觉和运动皮层。而对老年人的研究则发现,默认网络在认知任务过程中的联结和与负责认知区域的同步性都呈减弱的趋势,这可能可以为老年人的认知控制能力下降提供解释。
很多人会好奇,“默认网络”是否在每个人大脑中都存在,不同种族的默认网络又是否存在区别。2010年,另一项有关默认网络的研究由35个隶属于不同国家研究所的科学家共同完成。他们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fMRI)技术记录31414名志愿者的大脑数据,发现了普遍存在于大脑中的默认网络。这个巨大的共享数据库有助于在未来更好地研究默认网络和基因表达、大脑发育和病理过程的关系。
在马库斯惊人发现的十余年之后,辛勤工作的研究者正为我们一点点揭开“默认网络”的奥秘。虽然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我们知道,我们再也离不开它了,因为那里有攸关性命和支持整个生活的重要工作在进行呢!激情燃烧时,你已不用大脑?
经验说:每次都想得挺好,但到时候总是做不到。
实验说:你永远都会受到情绪干扰,不用大脑思考。
下定决心不干完活就不看电影,可为什么,为什么,最后还是把工作抛到脑后?这是因为人们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死理性派(那,只是一个传说)。周围人的议论,精彩的预告片,都可能影响你的情绪。激情燃烧时,你还能用大脑思考吗?
电影《国王的演讲》下载了快一年,由于工作繁忙一直忍着没看,这本来没什么。可是,这两天刚好赶上奥斯卡,所有人都在议论这部电影。本来你只不过打算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先看个预告片休息休息的,但,最终还是神差鬼使把明天的会议暂时抛到了一边——先看完电影再说!
为何你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变?
情绪让你走火入魔
平日理性聪明的人能在多大程度上预测自己在激烈情绪状态下的态度和反应变化?《怪诞行为学》(PredictablyIrrational)一书中曾提到了丹·艾瑞里(DanAriely)教授所做的相关研究。教授的问题是:怎样的激烈情绪既是参与者非常熟悉的,同时又能从中体会到快乐?他勇敢地顶着项目被毙的压力选择了一个模型——被试都是20多岁的大学男生。
2001年,丹教授开展了关于“性兴奋状态下的决定形成过程”的实验研究,希望弄清楚性兴奋对行为的影响,从而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如未婚少女怀孕和艾滋病蔓延等。于是他和他的同事乔治·勒文斯坦(GeorgeLoewenstein)邀请了25位加利佛尼亚州伯克利大学的男生来参与实验,希望这些男生能帮助他们弄清楚其中的问题。
参与者被要求在一台电脑上回答一系列诸如“你会一直使用避孕套吗”、“约会伴侣拒绝上床你还会继续尝试吗”等重口味问题,他们可以在一张从“否”到“是”的意愿测量表上选择答案。
当然,如果测试只是这么简单,说不定得到的结论和“选苹果代表你善良,选香蕉代表你邪恶”那种山寨测试一样没有说服力。为了反映不同情绪状态下人们的行为与态度,3个月里,研究人员会要求所有参与者分别在冷静理性状态、想象自己处于性兴奋状态、通过观看色情图片并自慰达到性兴奋状态这三种状态下回答所有的问题。
每一个案例中,参与者在性兴奋状态下和在理智状态下对问题的回答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关于施行非道德性行为倾向的五个问题中,他们在兴奋状态下预测自己更愿意做那些事情,是冷静时预测的两倍多(高出136%)!而在性兴奋状态下预测“不用”避孕套的可能性也明显高于(高出25%)冷静状态下的预测。(见表11)表11施行非道德行为的可能性比率(顺序与严重程度无确切关联)
问题非兴奋
状态兴奋
状态差别率
(%)你会带约会伴侣去高档餐馆以增加和她上床的机会吗?557027你会对女人说“我爱你”以增加和她上床的机会吗?305170你会鼓励约会伴侣喝酒以增加她和你上床的机会吗?466337约会伴侣拒绝上床你还会继续尝试吗?2045125你会偷偷给女人下毒品以增加她和你上床的机会吗?526420
00所有这些聪明优秀的伯克利大学学生竟然都没有预测到性兴奋对性偏好、性道德以及对安全性行为的影响,他们对自己的反应完全估计不足——“善良高尚”的超我赤裸裸地被情绪上身的本我打败得一塌糊涂。
激情燃烧时,你早已不是用大脑思考的动物了,所谓的道德、所谓的规范都不能阻挡你满足需求的冲动,情绪像是为你魔鬼的灵魂插上了翅膀,让你离正常的自己越来越远……
果壳小贴士
这个充斥着《花花公子》与卫生纸的实验告诉我们,有时候“情绪”会让人变成魔鬼,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束手就擒,甘心做情绪的奴隶。当你知道错在哪儿,你就离真理更近了一步。现在既然已经清楚情绪会导致错误预测自己未来的行为与态度。那么,下面几点,就是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应该着重注意的:
1.在某一强烈情绪状态下时,千万不要急着作决定。因为现在的决定很可能会让你在冷静时后悔。听说过一个叫做“冰杯法”的杀手锏吗?就是把信用卡冰到一个大冰块里,每次要用信用卡时都需要等待冰块融化才能取出,而那些时间,就是为了让你冷静下来。
2.预测未来的行为与态度时,千万不要忘记当时会有怎样的情绪,最好能让自己马上体会可能的情绪再作判断。
3.处理“诱惑”最好的方法就是敬而远之,千万不要以为自己会在关键时刻变成柳下惠!因为你不懂着魔时的那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