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让孩子承担做错事的后果
孩子做错事后,父母不要替他解决,而是让他自己承担后果;否则,他不会反省自己的行为,以后还会再犯相同的错误。只有让他认识到自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才会不断地反省自己,小心行事。
【教育箴言】
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无过矣。”这是强调通过广泛的学习并随时检视自己的言行,达到一种智慧洞明、言行无咎的完美道德境界。一个学会了反省的人,世界上再没有任何艰难险阻,可以妨碍他走上成功的道路。
工人说:时间就是效率;农民说:时间就是粮食;战士说:时间就是胜利;医生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说:时间就是未来。
时间是宝贵的。虽然它限制了人们的生命,但人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可充分地利用它。鲁迅先生说过,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劳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不错,成功的人,珍惜每分每秒,成就辉煌,而失败的人正因为抱着“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思想得过且过,消磨时间。在他们眼里时间是漫长和无谓的,而当他们回过头之后,才发现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才发现时间的可贵,可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是的,时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时间观念较强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把时间比作资本。德国诗人歌德把时间看成是自己的财产。
法拉第中年以后,为了节省时间,把整个身心都用在科学创造上,严格控制自己,拒绝参加一切与科学无关的活动,甚至辞去皇家学院主席的职务。居里夫人为了不使来访者拖延拜访的时间,会客室里从来不放坐椅。76岁的爱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我只希望还有若干小时的时间,让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很多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成功地运用时间,他们是运用时间的高手。
鲁迅很小就懂得珍惜时间。他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重病,两个弟弟还不懂事,他常常跑当铺,去药店,还得帮母亲做家务。为了不影响学习,他必须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所以,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从小就喜欢博览群书,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正因为他广泛阅读,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他一生体弱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也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他曾说:“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整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虚度光阴的人。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在叹息:“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的确,时间的流逝真令人难以估计,无法形容。正如朱自清所说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里过去。我觉得时间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伶伶俐俐的从我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去了。当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新来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
时间就这样一步一步,去而不返。而这又正告诫我们不要把宝贵的光阴虚掷,要珍惜时间,抓紧做事,利用好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时间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孩子能否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决定着他学习效率的高低。不珍惜时间,不会合理利用时间的孩子成绩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这样的孩子缺少自我控制的能力,想玩就玩,想拖延就拖延,当然不会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如果父母能从小就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将会给孩子的发展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会有很高的办事效率,办事效率高当然会出好成绩。
很多孩子的时间观念并不怎么强。他们不善于安排做事的时间,而是凭自己的兴趣,或者想起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主次,也没有轻重,结果非但不必要地浪费了时间,还耽误了很多事情。
【育子点拨】
能否利用好时间对孩子尤为重要,当孩子不会合理利用时间时,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那么,究竟该怎么做呢?
1.教育孩子树立时间观念
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伟人珍惜时间的故事,从而使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通过一些伟人珍惜时间的事例,使孩子逐渐认识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增强时间意识,从而在学习与生活中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让孩子体验耽误时间的苦果
现在很多孩子做事磨蹭、拖延,不珍惜时间,这些毛病都是父母的娇生惯养造成的。当孩子赖床不起时,就让他“尝尝”来不及吃早饭、上学迟到、受老师批评的苦果。一旦孩子品尝到耽误时间的苦果,心里会感到不舒服,自然会吸取教训,做事就不会再磨蹭拖拉。
3.教孩子学会集中精力做事
有的孩子,做事时三心二意、漫不经心,甚至边做边玩,这是最浪费时间的。
父母应告诉孩子,做事时就要认真做,而且必须做完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绝不能一心二用。当孩子做好一件事,父母要给予表扬,以强化他的行为,对于高效地完成任务而剩余下来的时间,可以让他自己支配,以示“奖励”。这样,不但提高了孩子做事的积极性,还使孩子养成了在规定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的习惯。
4.教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平时是怎样安排时间的,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的予以表扬,不能合理安排时间的,就要给他提出相关建议。同时,父母还可以帮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要求孩子按作息时间表学习、活动和休息,从而使孩子逐步养成合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教育箴言】
谁对时间最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爱心是人非常重要的素质,它是人性的基础。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就是一个冷漠的人,一个与社会脱节的人。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儿手里举着一美元硬币,沿着一条商业街挨家挨户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很诧异地告诉他没有,甚至有的店主以为他在捣乱,不由分说就把他赶了出去。
暮色已经降临,没想到的是,第30家店的店主不但没有赶走小男孩,还对小男孩非常热情。老板是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满脸慈祥、和蔼可亲。他温和地询问男孩:“可不可以告诉我,孩子,这么晚了你买上帝做什么?”男孩对老人说:“我叫汉森,父母在我出生不久就去世了,是叔叔把我抚养大的。叔叔是个泥水匠,两天前从梯子上摔了下来,至今还在昏迷。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叔叔。我想,上帝一定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药,如果我能买到上帝,等叔叔吃后,伤立刻就会好的。
老人眼睛红了,问:“你有多少钱?”“一美元。”“孩子,在我的店里,上帝的价格正好是一美元。”老人接过钱,转身从货架上拿了罐“上帝之吻”牌饮料,“孩子,拿去吧,等你回去给叔叔喝了这罐‘上帝之吻’,他的伤就会好的。”
汉森特别高兴,将饮料小心翼翼地搂在怀里,不顾劳累地跑回医院。一推开病房的门,他就开心地叫道:“叔叔,我买到上帝了,你立刻就会好起来的!”
一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小男孩的叔叔进行治疗。他们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把叔叔的伤治好了。
叔叔要出院了,可是医疗账单上的数字快要让人窒息。就在这时院方告诉他们,有一位老人已经帮他们付过费了。那个老人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就在商业街开了一家杂货店消磨时光。那个医疗小组就是他花很多钱请来的。
叔叔感动万分,他立即带着汉森去感谢这位老人,可老人已经卖掉杂货店,到国外定居了。
后来叔叔收到一封老人亲笔写给他的信。信中说,“年轻人,你能有汉森这样的侄儿,简直太幸运了,为了救你,他拿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尽管一次又一次地被店主赶出来,但他没有灰心继续“买上帝”,是他挽救了你的生命。但是你要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不论是大洋彼岸,还是我们生长的这块热土,像汉森,像那位老人这样不计回报地关爱别人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的爱心故事也感动了身边无数的人。孔子说,“仁者爱人”。所谓仁者,就是宽厚仁义的人,也就是有爱心的人。爱,无所谓大小,不必挂在口头上,它存乎心里,它体现在一言一行中。
可是现在的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舍不得对他人付出哪怕是一点点爱心。
其实,“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不是天生就缺乏爱心的。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孩子刚出生时就具有善良和同情的天性,但是如果后天得不到良好的培养,那么孩子善良与同情的天性就会消失,也就不会有爱心了。所以,孩子是否有爱心,关键在于父母对孩子能否正确地引导与培养。
在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中,没有什么比爱心和善良更重要的了,这是孩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立足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一个没有爱心的人注定是孤独的,因为在他吝啬自己的爱心的时候,同样得不到别人的关爱、同情与帮助,所以很难保证他事业上的成功,生活也将是黯然无味,自身价值更是毫无意义可言。
在我们的身边,许多父母并不注重对孩子的爱心教育。有的父母认为,现在就一个孩子,他自私就自私吧,只要过得幸福比什么都重要;也有父母认为,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学习好了,就会拥有金钱、权势和地位,有没有爱心不重要。还有的父母,把孩子自私,霸道、没有同情心视为孩子聪明、有个性,将来不会在社会上吃亏,因而加以纵容。岂不知,孩子的爱心不仅仅表现在对他人的帮助上,还表现在对长辈的孝敬,对师长的尊重,对兄妹的关爱上。须知,一个没有爱心的孩子将是何等的冷酷,一个没有爱心的社会将是何等的可怕。
【育子点拨】
爱心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爱心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那么,父母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呢?
1.父母要做孩子关心别人的榜样
经常让孩子看到大人是怎么同情、关心和帮助别人的,对于培养孩子善良品质是最好不过的了。同情和怜悯实质是把自己的疼痛和难受扩大到别人身上的结果。
因而经常让孩子把自己痛苦状态时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境况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可以使孩子学会理解别人,同情别人。
2.父母不要溺爱孩子
自私自利、自我中心,是爱心的大敌。但它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私爱与溺爱。
为了不让孩子的爱心枯渴,为人父母者不仅要爱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爱。
这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父母之爱,只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一味索取、不懂回报。教育专家曾指出:“溺爱是父母与孩子关系上最可悲的事,用这种爱培养出来的儿童不肯把心灵献一点儿给别人。”
3.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自小给予孩子同情心与怜悯心的情感,是在他身上培植善良之心、仁爱之情的首要条件。孩子最开始的同情心和怜悯心是大人同情心和怜悯之心的反映。所以,父母在对别人表示同情时,一言一行会深深打动孩子的心灵,感染和唤起孩子对别人的关心与爱心。
【教育箴言】
孩子在爱与被爱的环境中成长,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格,成为孝敬父母,尊重他人,富有同情心,善于帮助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