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躺在地上的费令,余凡抓住了梨花簪,又安抚了一番梨花簪,把梨花簪重新插在了自己的头上,余凡走了,她心乱如麻,就又想起了那个寺庙,一个人连夜奔袭切了那个寺庙。
但是今天来的这个地方不是,原先和薛樾一起来的寺庙,现在来的这个寺庙是一个属于那种公办的寺庙。
佛法是汉朝时传到叱夏国来的。当时的“寺”是办公机关,直属于皇帝下面一级单位的办事机构;属于宰相下的一级单位称为部,宰相下面有6部,部的长官、首长叫尚书,次长称侍郎;属于皇帝下面办事机构的首长叫卿。皇帝下面办事的一级单位有9个,共9个寺,长官称为卿,所以“寺”不是庙,它是一个办事机构。佛教到中国是由皇帝来接待它,那时外交归皇帝管,不在宰相底下,宰相管内务。
皇帝为了更好的奴役于底下的人,所以就建造了一个醍醐寺,这个醍醐寺有两个作用,一个就是导向大众的舆论,另一个作用就是教化人们,现在这个醍醐寺的主持叫惠通法师。
这个寺是外交的一个寺,名叫醍醐寺,专门招待国外贵宾的,就像现在的外交部,该寺的卿就是外交部的部长,就是首长。当时鸿胪寺接待天族佛教的使者时,觉得佛法挺好,谈得很投机,就想把使者留下,但又不能常住醍醐寺,于是在9个寺之外增设一个寺,即佛寺。第一批出家人就长远留在中国,不让他们回去,该寺即白马寺。那时首都在洛阳,该寺管佛陀教育,他们的工作是翻译经典、讲解佛经、指导修行。
于是,叱夏的教育部就变成了两个:一个是皇帝下面醍醐寺办的社会教育,上至帝王、下至庶民都修学的;一个是宰相底下的礼部办的国家传统教育。一个归皇帝管,一个归宰相管。寺的起源是这么来的,现在讲“寺”后面来个“庙”字,就不成话了。
庙是供鬼神的,皇帝祭他的祖先叫太庙,普通老百姓的叫祠堂,供养鬼神的地方称为庙。现在把寺与庙拿来相提并论,差得太远太远,不像话。寺不是庙,寺是一个办理佛陀教育的机构,现在政治制度变了,但这个名称一直没有变,形式也没有变。
从前皇帝办事的机构是宫殿,那么佛寺也不例外,也是宫殿式的建筑。今天我们看看总统府、行政院、教育部,建筑都是宫殿式的。现在我们名称还保留、守旧,建筑的形式也是守旧,还是用宫殿这种方式,里面的内容变质了,天天去念经超度死人,跟鬼打交道,佛陀教育不教人、而去教鬼了,这个意义完全错误。所以,现在称佛教是宗教,也不是没有道理,跟鬼神打交道,这不是宗教是什么,当然是宗教。所以,佛陀教育由教育变成宗教,这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