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以触类旁通。书画家可以从剑的飞舞或鹅掌的拨动之中得到一种特殊的筋肉感觉来助笔力,可以得到一种特殊的胸襟来增进书画的神韵和气势。推广一点说,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工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
——《谈美》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江郎才尽的故事吧。
南朝梁有个著名的才子叫江淹,字文通,他一生写了不少精彩文章,在当时获得极高的评价,被人们称为“才子江郎”。
江淹是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人,父亲早亡,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孩童时代便表现出了非同龄人所能比肩的才华,青年时代江淹的的文章已经很有名气,熟知他的人都称他为天才。后来,江淹的才名传到了南朝宋建平王刘景素那里并得到建平王的欣赏,于是便修书一封带给江淹,希望江淹能够做他的属僚。及后江淹去拜访刘景素,二人谈得十分投机。于是不久,江淹便被提拔做了南兖州的官。谁料此时有个叫郭彦文的县令犯了罪,为了开脱罪责,竟诬告江淹接受过他的贿赂,于是江郭二人一起被抓到州府的牢中。
江淹问心无愧,于是便在狱中给刘景素写了一封情词恳切的长信,信中慷慨陈词,抒发内心委屈之情,实在是一篇精美绝伦的好文章。刘景素看了这封信后,十分感动,于是派人将江淹释放。出狱后,江淹又考中了南兖州的头名秀才,从此才子江淹的名气就更大了。
后萧道成灭宋立齐,请江淹做史官,专责编写历史。有一次,襄阳发掘出一座古墓,其中出土了一面玉镜和一些竹简。竹简上刻着的古体字无人能懂,人们于是便把竹简拿给江淹看,江淹一看就知道竹简上写的是周宣王时候的事情。从此,江淹的名气流传更广。到萧衍建立梁朝以后,拜江淹为光禄大夫,即皇帝的高级顾问,后又被封为醴陵侯,并赐封地。
江淹做了高官以后,便不怎么愿意写文章了,整日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时间一长,自然才思减退,提笔吟哦好久,依旧写不出一个字来,有时勉强写出一点东西,但别人读了以后感到十分乏味。
据此有人传说,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禅灵寺的河边,梦见一个自称叫张景阳的人向他讨还一匹绸缎,他就从怀中拘出几尺绸缎还他。据此以后,他的文章便不再精彩了。又有一种说法是,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觉,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向他索笔。郭璞走到近前对他说:“文通兄,我有一支笔在你那儿已经很久了,现在应该可以还给我了吧!”江淹听了,就顺手从怀里取出一支五色笔来还他。从此,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因此,别人都很惋惜地说:“江郎才尽了。”
其实并不是江淹的才华已经用完了,而是他位居高位,一方面由于政务繁忙,另一方面也由于仕途得意,凡事无需自己劳心费力,就不愿再动笔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会变得逊色,缺乏才气。
曾国藩,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以一介书生的身份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入京赴考,中进士后留京师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时即官至二品,出任礼部侍郎。紧接着他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便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也因此被封为一等勇毅侯,开了清代以文人封武侯的先例,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纵观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使其一度曾经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核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令人瞩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近代中国最显赫的历史人物,小时候的天赋却并不高。据说有一天他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不知重复多少遍了,还是因为不能背下而在不停朗读。碰巧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就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左等右等,曾国藩纹丝不动,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终于忍无可忍,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 ”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许多,但是他只能是贼,而曾先生却成为连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毛主席年青时,曾对曾国藩倾服备至,现藏韶山纪念馆的光绪年间版《曾国藩家书》中,数卷扉页上都有主席手书的“咏之珍藏”。他曾说:曾国藩建立的功业和文章思想都可以为后世取法。认为其所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孕群籍而抱方有”,是国学的入门书。曾国藩治军最重视精神教育,受其影响,毛主席一生都很注意这点。曾说“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并在建立红军之初便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总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由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我承认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但是我相信它们都不能完全解释天才。在固定的遗传和环境之下,个人还有努力的余地。遗传和环境对于人只是一个机会,一种本钱,至于能否利用这个机会,能否拿这笔钱去做出生意来,则所为‘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换句话说,成功人士并不一定就是天生的神童,而肯付出努力的人也未必不能成材。哪怕那些天生聪明的人的灵感也是从大量的积累中偶然得知的。
朱光潜先生认为灵感有三个特征。
首先,它是突如其来的,出于作者自己意料之外的。根据灵感的作品大半来得极快。从表面看,我们寻不出预备的痕迹。作者丝毫不费心血,意象涌上心头时,他只要信笔疾书。有时作品已经创造成功了,他自己才知道无意中又成了一件作品。
其次,它是不由自主的,有时苦心搜索而不能得的偶然在无意之中涌上心头。希望它来时它偏不来,不希望它来时它却蓦然出现。
再次,它也是突如其去的,练习作诗文的人大半都知道“败兴”的味道。“兴”也就是灵感。诗文和一切艺术一样都宜于乘兴时下手。“兴”一来,思质自然滔滔不绝;没有兴会时,写一句极平常的话倒比写什么还难。
我们一起来看看牛顿是怎样发现万有引力的吧。
小时后,老师告诉我们,牛顿是因为有一天坐在苹果树下打瞌睡,被树上成熟的苹果掉下来的声音惊醒,于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存在。当然,这只是儿童版的“童话故事”。或许苹果落地对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一个重要的刺激,可是只凭一个单一的刺激是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发现的。
下面言归正传,让我们回到成人版的故事。到底牛顿是怎么发现万有引力的存在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要对当时天文学及力学的发展情形做一些说明,才能了解当时科学的背景,以及它是怎样影响刺激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
有关力学:
牛顿早已了解伽利略之前所发展出来的惯性观念,并且明白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形下,动者恒做等速度直线运动。他也知道若一个运动中物体的速率或运动方向有了变化,其中必定有力的作用。但是受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的“地球绕日的圆形轨道”说的影响,牛顿可能正对月亮的运行轨迹深感困惑。但是从海更士提出“一物体要做圆周运动需要施一个向中心的力量”的理论来看,行星绕太阳运动也应需要一向心的吸引力量,可是,这个力到底是什么呢?牛顿苦苦思索。
有关天文学:
对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宇宙观作了一个革命性的改变的重大事件就是公元1543年哥白尼提出的,以太阳为诸行星的运转中心和地球自转来解释星象的天体运行论。其后克卜勒分别在公元1609年提出行星运行第一定律——“运行的轨道为椭圆,太阳位在椭圆的一焦点上”及“等面积定律——行星与太阳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同”的第二定律。此外还有公元1619年提出的第三定律“周期定律——行星周期T的平方正比与轨道平均距离的立方”。这三个定律揭示出几个问题:
一、轨道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椭圆的,什么样的作用方式,可以形成这样的轨道运行呢?
二、太阳处于椭圆一焦点上,显示行星是绕着太阳的,是什么力量使它们绕着太阳转呢?
三、由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周期平方正比于轨道半径三次方),这又意味着是什么作用的方式所形成的呢?
牛顿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开始了他漫长的思考。直到有一天他坐在姐姐的果园里,忽然听到熟悉的“咚”的一声,一只苹果落到草地上。他急忙转过头去观察第二只苹果落地。第二只苹果长在外伸的树枝上,落到地上后反弹了一下,不动了。这只苹果虽然不是牛顿见到的第一只落地的苹果,第二只和第一只也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它却引发了牛顿进一层的思考:苹果会落地,而月球却不会掉落到地球上,苹果和月亮之间存在什么不同呢?
第二天是个晴朗的早晨,牛顿看见小外甥正在玩小球。孩子手上拴着一条皮筋,皮筋的另一端系着小球,他先慢慢地摇摆小球,然后越来越快,最后小球就径直抛出。
刹那间,灵感突然降临了,牛顿猛地意识到月球和小球的运动极为相像。向外的推动力和皮筋的拉力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于小球。同样,也有两种力量作用于月球,即月球运行的推动力和重力的拉力。正是在重力作用下,苹果才会落地。牛顿首次认为,苹果落地、雨滴降落和行星沿着轨道围绕太阳运行都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在这之前,人们普遍认为,适用于地球的自然定律与太空中的定律大相径庭。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却沉重地打击了这一观点,它告诉人们,支配自然和宇宙的法则是很简单的。
牛顿广纳各家学说进行思考,并善于对生活中各个方面进行观察进
而得到启示,最后终于有了重大发现,在科学领域形成了自己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学说的故事告诉我们,天才的灵感也是以平时的努力、广博的知识为积淀的,就像那句“机会总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所说的,任何人想要凭空获得成功几乎都是不可能的,无论天才与否。
按照朱光潜先生所说的“灵感的培养正不必限于读书。人只要留心,处处都是学问”。科学是这样,艺术也是。如果每个人都像牛顿那样细心而又刻苦,那么,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天才!
经验综合
凡是真正的文艺作品都必同时是写实的与想象的。想象与写实相需为用,并行不悖,并不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绝对相反。理由很简单,凡是艺术创造都是旧经验的新综合。经验是材料,综合是艺术的运用。惟其是旧经验,所以读者可各凭经验去了解;惟其是新综合,所以见出艺术的创造,每个作家的特殊心裁。所谓“写实”就是根据经验,所谓“想象”就是集旧经验加以新综合(想象就是“综合”或“整理”)。
——《无言之美》
“你等我,如果有下一辈子,我还在这儿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