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这边。”钟汉绅士地抬起手,引导申慧子走向里面的书房。
“钟先生?”申慧子跟在他身后,心里想着刚才唐先生的介绍。这个身居国外的华人富二代,一个冷傲漠然的人,竟然也姓钟。
她脑海里浮现出似乎在画报封面上看到的那位钢琴家的形象,特别是他沉静而专注的目光。
那个人好像就叫钟汉。他们,难道,会是同一个人?
一切难道就这么巧?申慧子一时无法相信,脑子有点乱。可是,谁跟谁,与己何干?一面之缘罢了。
她赶紧告诉自己,不管别的,既来之,则安之就是。
申慧子随主人通过走廊,进入一个宽敞明亮的房间。
钟汉请她坐到沙发上,然后问到:“申教授喝点什么,咖啡,茶,还是果汁?”
“咖啡吧。”申慧子入乡随俗,在国外,喝咖啡应该比喝茶合适。在国内,她喜欢喝茶。
钟汉端过来咖啡,放到申慧子跟前:“您请!”
申慧子说:“谢谢!现在可以开始吗?”
“请稍等。”钟汉说完,走进里屋。
申慧子发现,她进来的这个书房,其实是个小型图书馆。
她正在外间,靠墙设有一大组柜子,陈列着装帧豪华的成套书籍和做工精美的工艺品;柜子正前方摆放着一张宽大的书桌,是主人阅读的地方,对着她所坐的沙发、茶几。
她坐的角度,侧面能看到里屋的一组书架,里面才是真正藏书的地方。
钟汉从里屋出来,手里捧着一个不大的箱子,轻轻放到申慧子面前的茶几上。
他轻轻打开箱子,示意申慧子:“请看!”
“您主要想知道哪方面?”申慧子首先问到。
“我想知道,它们是不是真品,什么朝代的,最大价值在哪里,目前的价格估计多少?”
看来,这个不露声色的富二代,是要准备变卖手中的宝贝儿了,申慧子心里暗想。
“真正的文物鉴定,需要借助专业的仪器。我现在这样看,只能是初步的判断,不会很精准。”
“这个没有关系,您只要如实讲出自己的判断就好!”钟汉淡然说到。
她从随身背的包里取出一双手套,戴到手上。然后,俯身看看面前的箱子,从里面小心捧起藏品来。
这是一尊玉童子。
仔细察看一番,她就完全心中有数了,看了一眼对面的主人,讲起自己的判断。
“这是中国宋代的玉雕,从造型上可以判断。”
“宋代?离现在有多远?”钟汉确实对中国的历史没有概念。
“将近1000年。”
“哦。”钟汉没有多少什么,内心却大大惊异。
申慧子一边指点,一边讲到,“宋代开始流行民俗童子,造型特点就是孩童的脸比较短,后脑部位凸出,正面头部为葱管小鼻,眉毛为八字形。手脚细小,而且带有手镯,神态活泼,天真烂漫,身着小马甲、大肥裤,雕刻的工艺非常细致。”
“哦,那这件玉童子,是宋代的真品,还是有可能,是后代人的仿制品?”
“您这件玉童子,要完全确定是不是真品,不是简单看一眼就能确定的。但是依据我初步的判断,从质地到工艺来看,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真品。”
申慧子又补充到:“即便是仿制品,以它的材质,价值也不会低。”
钟汉心中感到欣喜,但并不露声色,问到:“玉童子一定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吧?”
“是的。这类器形借用童子的生动活泼,表现鲜活的生命力。另外,童子持有圣洁的莲花,取其谐音‘连生贵子',希望能够早得贵子、子孙昌盛。”
钟汉点点头,又问道:“这种文物,在国内常见吗?”
“据我所知有几件。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地方的博物馆有几件。因为历史久远,现在存世的并不多。”
“这件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件玉童子,材质属于和田玉中的羊脂玉。和田玉一度是中国玉石的代表,有玉石之精、玉石之王、玉石之冠的说法,在中国玉文化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而和田玉中以羊脂玉最好,质地温润、细腻、白皙,也只有在XJ和田出产。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因为稀有,它的价格非常昂贵。”
“大概值多少?”
“我看过国际上相似的一件玉童子拍卖成交价,质地并非和田玉,拍卖价二百万。”
对文物钟汉知道的不多,听申教授讲,一下子明白了。
这位年轻文物专家的讲解通俗而简洁,让他知道了手中宝贝的身世和价值。他不由对她的专业、博学佩服。
“再请您看一件。”
钟汉把这件玉童子放好,拿进去,捧过来第二件大一些的箱子,打开。
申慧子望去,是一只白底青花的梅瓶。她把瓶身立起来察看,眼睛一下子亮起来。
钟汉注视着她,心中也感到兴奋,但表面还是保持平静,耐心期待她的评析。
申慧子上下左右端详着梅瓶,良久,说到:“这是只梅瓶,瓶式的特点是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
她继续边示意边讲解,“梅瓶因为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在中国是一种有名的瓷器,造型挺秀俏丽,一般作为盛酒用器。”
“这只梅瓶应该是中国元代的珍品。这个时代的梅瓶,造型匀称,工艺细腻。从造型特点上看,比起以前,器型颈部呈现上窄下宽的梯形状,肩部更加宽博丰满,胫足部稍稍外撇,圈足放大,增加了瓶体重心的稳固。”
“这一件,有不同于其它梅瓶的特色吗?”钟汉问到。
“这件梅瓶白釉泛青,青花色泽浓艳、幽静苍翠,尽显元代青花的神韵;瓶上牡丹典雅多姿,艳丽富贵,栩栩如生,象征大富大贵、万寿吉祥。整个器型构图严谨、绘画精妙、素雅祥和、气韵非凡,是罕见的元青花传世珍品。”
钟汉用心听着,并不随便打断她。
停顿了一下,申慧子又说到:“我只是在上海博物馆见到类似的一个景德镇窑的藏品,现在有些怀疑,有可能,它们是一对。”
“是么?国内有相似的?”钟汉很感兴趣。
“是的,我留意过那只梅瓶,非常精美,印象深刻。”
“它价值很高吗?”
“说起它的价格,国际拍卖会上,类似的藏品,拍出过一千万元以上的价格。”
申慧子头头是道的讲解,醍醐灌顶一般,让钟汉对这些文物有了真正的认识。
他实话实说:“这件梅瓶原来如此珍贵!申教授的讲解确实让我大开眼界、收益匪浅!”
隔行如隔山。钟汉这个文物盲,听着申慧子的一番解析,庆幸自己这一次请教专家的决定太正确了。
如果因为自己历史知识的匮乏,随意处置了这些珍贵无比的文物,岂不成为不可饶恕的罪人!
“还有一件,最后请您看一看。”钟汉说着,从里屋取出了第三件藏品,放到慧子面前的茶几上,打开来。
这是一只青铜盘,虽然锈迹斑斑,申慧子一见到,却立刻被深深吸引住了。
她把铜盘立起来细看。这只盘子,口径大约50厘米,重量大约8、9千克,沉甸甸的。铜盘浅腹平底,周身饰有窃曲纹、凤鸟纹,疏密有致,对称变化;盆内铸有文字,铸造精巧,外形古朴,自带一种历史的厚重质感。
她关注的,不仅仅是它的外观,更重要的是上面的铭文。
作为研究青铜器的专家,她不可能不对这个罕见的器物产生强烈的兴趣。
她里里外外,一点一点,仔仔细细地端详这只铜盆,良久,没有做声。
钟汉在对面的一侧静静地注视着她。
从她出神的模样,钟汉能感觉到,这件貌似粗糙、陈旧的物件,可能更是一件世间稀有、价值非凡的宝物。而面前这位年轻的女学者,已经探出了它的秘密。
半晌,申慧子回过神来,慢慢说了起来:“这是一件非常非常有价值的文物!”
“可是,看起来比较普通。”钟汉不解。
“这件文物,重要的,不仅仅是它的工艺,更重要的是上面的铭文。它的字体,行款整齐,笔画匀称,如果我判断没有失误,它应该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
“西周?到现在时间更久远吧?”
“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这是中国朝代的更替,西周是中国早期的朝代,距离现在有3000多年了。”
“这件文物有3000年的历史?!”钟汉不由深深惊叹!
中华民族历史的久远、文化的灿烂,通过这些文物,他有了崭新的实实在在的真切感受。作为中国人,他心中的自豪感又大大增强了。
申慧子见他有浓厚的兴趣,就继续说到:“是的!周朝也是中国青铜器的鼎盛时代,成就很高。不仅铸造的工艺水平高超,历史价值也极高。因为它们大多数都有铭文,记载了当时当地发生的重大事件,无论对历史研究,还是对于科学知识普及,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个青铜盘上面的字,申教授能看出是什么吗?”
盘内铭文,因为历史久远,比较模糊。申慧子一个一个地辨认,大致看明白的意思。
她对钟汉讲解到:“这是一件祝寿的礼器。铭文的意思,一部分是追思祖先的功德,另外一部分,记述了为母亲贺寿的过程。”
3000年前的文字,在钟汉眼中像天书一样,申慧子竟能辨认出来,钟汉不由得对她更加刮目相看。
申慧子最后说到:“这件青铜盘,说到价值的话,我只能说它是无价之宝!”
钟汉点头认可,他感觉自己理解申慧子的意思。
他只是拿出了这几个。仅仅几个,年轻教授的一番评析,足以让他如梦初醒,明白了养父让自己继承的这批文物的巨大价值。
他必须妥善保护好这批稀世宝物,不能出现任何闪失。而且,要为它们寻得最合适的归宿。
见钟汉坐着未动,若有所思,申慧子提醒到:“还有其他要看的吗?”
钟汉猛然醒悟,答道:“没有了,就这些。”
“不知道我说的,是不是您想要听的?”
“您讲的很专业很明晰,收益匪浅。非常感谢申教授!”
“如果没有其他事情,是不是就到这里?”
钟汉迟疑了一下,说到,“让您远道而来,耽误宝贵的时间,希望申教授能接受我的谢意,在这里吃晚饭!”
申慧子站起身,说到:“不用客气!我还有事,必须尽快赶回。”
见申慧子婉拒了,钟汉内心有些遗憾,只好说到:“那就请稍等,我安排一下。”
他走到一边,打电话:“唐律师,你不用过来了,我送申教授。”
“我就在院子里,您忙,还是我送。”唐律师在电话那头说到。
钟汉只好对申慧子说:“那我就不勉强申教授了,非常感谢你给予的专业评价,这对我很重要。”
“不客气!不过,我有一句话想说,不知道是不是失礼。”就这么走掉,申慧子心有不甘。她有话,如鲠在喉,想一吐为快。
“请申教授直言!”
“今天我有幸见到的这几件古代文物,品质好、价值高,世上罕见,是不同时代中华文化的瑰宝,对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我真心希望有一天,在国内能见到它们!”
钟汉望着她,没有说话。
“可能我说多了,抱歉,现在该告辞了!”申慧子往外走去。
“我送您!”钟汉回过神,忙走上前。
申慧子跟随钟汉走出大楼,走向门口等候她的小车。
钟汉送她到小车前,替她拉开车门,看她坐进车里。唐律师等申慧子坐稳,开车驶向大门口。
钟汉站在楼前,一直到看不见车子,还望着大门口。他的内心,有一种意犹未尽、怅然若失的淡淡遗憾。
唐律师一路热情护送申慧子,直到把她送到位于小城的堂哥家的门口。
临近下车,他递给申慧子一个纸袋,说到:“辛苦了申教授,钟先生的一点心意,请一定收下!”
“这个我不能接受!只是帮了一点小忙而已!”申慧子坚决推辞。
纸袋挺厚的,以这位富二代的实力,出手一定非常阔绰。只是,这个人小看了自己,对钱,申慧子并没有特别的兴趣!
她抗不过唐律师,只好拿着。然后趁他转身上车之际,把纸袋从后排车窗塞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