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说正确,是一个人应该穷尽一生去学习的艺术。三国时期,诸葛亮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挡住了百万曹军。真正的强者,从来不需要巧舌如簧,关键要说得够狠、够有力、够聪明,不但把话说进人的心里,还要征服人心,获取人心。
舌头比拳头更有力量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战争是人类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最常见形式,但真正善于用兵的将帅并非将敌军置于死地,而是通过智慧、谋略,兵不血刃地战胜对方。孙子将此称为“上兵伐谋”,他曾说:“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他认为,不战而使敌人屈服,这是最高超的谋略,而舌头是智慧的代言。从某种程度上说,要想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说话的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会说话的人,三言两语,就能化干戈为玉帛,使大家冰释前嫌,重归于好,从而避免矛盾愈演愈烈,甚至可以直接避免战争发生的可能。即便大战在即,双方已经摆开了阵势,会说话的人也能将敌军劝退,或激励自己的军队一鼓作气,战胜敌军。这一点在很多谋略家身上都有典型表现,战国时期秦国的谋略家张仪就是这样的人,他的伶牙俐齿曾帮秦国通过外交手段避免了很多战争,屡次在六国联合抗秦的紧要关头,帮秦国转危为安。
张仪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和苏秦一道跟从鬼谷子先生学游说之术。张仪乃旷世之才,苏秦曾自认为自己的才学比不上张仪。张仪学成出师后,就去了楚国游说。有一次,他在楚相令尹那里赴宴饮酒。席散后,令尹发现身上的玉璧不见了,结果大家都认为张仪偷了,因为张仪是个穷汉,品德也不见得有多好。于是,众人把张仪暴打一顿。
回到家里,张仪的老婆见张仪那般受辱,叹了口气说:“唉,你如果不去读书游说,又怎会遭到这般侮辱呢?”张仪笑着对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禁不住笑着回答:“舌头还在啊。”张仪说:“这就够了。”这个故事足以证明,张仪对自己的口才多么自信,他相信只要舌头还在,将来就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后来,张仪成为秦国的相国,他曾照会楚相提及当年受辱的事情,他表示:“当年我根本没有偷你的玉璧,可你却打了我。你给我记住,我回头真的要盗取你的城池云云。”自此,张仪开始逐一拆散合纵国,推行秦国的连横政策。
连横的目的,就是为了拆散六国间的抗秦联盟,张仪第一个目标是拆散齐楚联盟。因为按照当时的局势,能够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只有齐国和楚国。一旦齐楚合纵,秦国就难以对抗,称霸就很难了。公元前313年,张仪出使楚国,见到楚王后,张仪说:“大王如果能够关闭边关与齐国断绝来往,我愿献上商於地区600里的地方给楚国。秦王也将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大王,秦、楚两国永远成为亲如兄弟的国家。这样一来,北面削弱齐国,西面有利于秦国,您看怎么样?”
楚王非常高兴,心想:“我不费一兵一卒便得到六百里土地,这么大的喜事,你哭丧着脸干什么?”群臣也纷纷恭喜楚王。于是,张仪带着楚国的使臣回到秦国,办理了600里地交割手续,但是到达秦国之后,张仪假装上车时不小心从车上摔下来,在家里躺了3个月没有上朝。
楚王得知此事后,以为张仪嫌他与齐国绝交不够坚决,于是派勇士前往齐国大骂齐王。齐王非常生气,心想:你不跟我好也就罢了,也犯不着这么绝吧,于是转而投靠秦国。当秦国与齐国恢复邦交之后,张仪才上朝,对楚国使臣说:“我有6里封地,愿意献给你们大王。”
使臣说:“我受楚王之命,来接受商於之地600里,怎么是6里呢?”使臣回国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楚王勃然大怒,一气之下发兵攻秦,结果遭到秦齐联军的攻打,大败而回。自此,齐楚联盟彻底破裂。
试想一下,如果秦国不是派张仪通过舌头破齐楚合纵,而是率军攻打齐楚,迫使齐楚终止联盟,那么结果损兵折将不说,还会使齐楚联盟更加紧密,而达不到分裂齐楚的目的。但张仪一出马,动动嘴皮子,就能分裂齐楚联盟,而且还使楚国军队遭受重创,元气大伤。由此可见,舌头比武力更为有效。
很多时候,武力解决问题并非最好的选择,因为那样的代价太大,兵折将不说,还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要知道,武力带去的是伤害、是仇恨,是永远消除不掉的仇恨,所以,该用舌头的地方,用拳头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舌头可以巧妙解决的,又何必非得动用拳头呢?
三国时期,诸葛亮可以算得上是最善于用舌头打仗的人,有很多关于他口才制胜的故事,他甚至还曾凭三寸不烂之舌,将曹军中的司徒王朗骂死于马上。故事是这样的:
诸葛亮率师北伐,在渭河边遇到了魏国大都督曹真的军队。王朗是曹军中一位以舌辩著称的司徒,他主动请命去劝降诸葛亮。在两军对峙的阵前,王朗引经据典,口若悬河,以为诸葛亮会“倒戈卸甲,以礼来降”。
没想到,诸葛亮不为所动,他说明了蜀军北伐的原因,分析了天下的形势,然后话锋一转,直接骂起王朗:“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王朗听了这番话,估计是心脏病发作了,顿时气满胸膛,大叫一声,吐血而亡。曹军大震,不战而屈。
对于这段典故,后人有诗赞誉诸葛亮:“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舌头的威力是无穷的,它可以让对手乖乖退兵,又如:春秋时,秦晋两军联合进攻弱小的郑国,在兵临城下时,郑大夫烛之武一人来到城下面见秦穆公,他以卓越的说话水平分析形势,陈说利害,最后使秦穆公甘心退兵。烛之武以一舌救一国,这再次证明舌头的威力。
意大利有一句谚语说:“舌头虽小,却可以拯救一座城市。”的确,刀枪剑棍等武力固然可以使人屈服,但真正能够使人发自内心认同和屈服的,不是武力而是智慧,如果你有高明的智慧,有高超的口才,你就可以使对方心悦诚服。
控制你的愤怒,小心祸从口出
人与人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小误会或小摩擦,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胸怀宽广的人一般都会选择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一过则忘,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般胸怀。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人的争吵只因某一件鸡毛蒜皮的事,但由于对方逞一时口舌之快,口不择言的话语,让另一方的自尊心深受打击,导致勃然大怒、反唇相讥,甚至还会出现大打出手的现象,最终小事变成了大事。
其实,人在愤怒的那一个瞬间,智商是零,经常说出一些违背意愿或感人至深的话语。俗话说:蚊虫遭扇打,只为嘴伤人。在愤怒的时候,以尖酸刻薄之言讽刺别人,只图自己嘴巴一时痛快,殊不知会引来意想不到的灾祸,而且愤怒还会让一个美丽的面孔,瞬间变得丑陋。
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地位,不管你年龄是大是小,在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发怒的时候。面对这让我们不能自己的情绪,我们会觉得莫名的狂躁和抓狂,觉得自己好像变了一个人,经常口不择言。人越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情绪,说出蠢话或危险话的概率就越大,甚至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一个水池里,住着一只坏脾气的乌龟,有两只大雁每天都会来这里喝水,时间久了,他就和来这里喝水的两只大雁成了好朋友。
有一年,天气比较干旱,导致池水干涸了,于是乌龟就决定搬家,它想要跟大雁一起去南方生活。可它不会飞,于是这两只大雁合作用嘴咬着一跟树枝,叫乌龟咬着中间,大雁又一再嘱咐乌龟途中千万不要说话。
就这样,他们飞过了绿色的田野,飞过了蔚蓝的湖泊。这时地上的孩子们看见了,觉得这个组合很有趣,大家拍手喊道:“你们看呀,好有趣的组合,多么滑稽的乌龟。”本来乌龟飞得很兴奋,听到嘲笑后变得无比的愤怒,就开口责骂他们。它忘了此时自己正在半空中,当乌龟的口一张开,就掉了下来,不幸的是正好落在石头上,死去了。这两只大雁叹气说:“早告诉过你不要张口了,怎么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坏脾气。”
乌龟的教训告诉我们,不管发生什么事,有多么值得让我们愤怒的事情,都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开口说话。如果非说不可,那么,你一定要冷静下来,注意所说的内容、意义、声调和姿态,避免因为自己的愤怒而说出不得体的话语,为自己引来祸端。
尤其是在工作中,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任何奇葩的事情都可能遇到,所以在处理工作和事务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免受伤害,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地把自己的情绪表露出来,以免伤害自己也得罪了别人,给彼此造成很深的伤害。
曾经有个男孩,很任性,经常对别人发脾气。在某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跟他说:“孩子,你每发一次脾气,就钉一颗钉子在后院的围墙上。”
然而在第一天,这个男孩就发了37次脾气,于是他在围墙上钉下了37颗钉子,后来男孩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钉子要容易些,所以,他尽量控制每天发脾气的次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脾气的次数一点点地减少了。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已经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乱发脾气了。后来父亲又告诉他:“从今天起,每次你忍住不发脾气的时候,就可以拔出一颗钉子”,没过多久,男孩便将所有的钉子都拔了出来。
这时,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后院的围墙前,对他说:“宝贝,你做得不错,可现在你看看这布满小洞的围墙,它再也不能回复到以前的样子了。这就像你以前生气时说的伤害别人的话,也会像这些钉子一样在别人心里留下伤口,无论你在事后说了多少对不起,那些伤痕都会永远存在别人心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是很重要的,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我们无法预见自己能说出什么话,给别人带来大伤害,当我们清醒后,后悔不已却又无法弥补了。这些话语就像一根刺一样深深地扎在了别人的心中,我们做再多努力,也很难消除这些伤害。
人是一种感性的动物,情绪会复杂多变,所以人们经常遇到高兴的事时,眉飞色舞;遇到伤心事时,愁眉苦脸;遇到愤怒的事情,暴跳如雷。但是在公共场所尤其是在一些重要场合,这种情况一定要控制,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冷静下来理智思考,千万不要意气用事。因为人在愤怒或是激动的时候说话做事容易偏激,对事物没有正确的分析,通常会只看别人的短处多,这样常常让自己做出违背常规的事情,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事实上,愤怒的原因是无足轻重,哪怕是因为他人真的做错了,但我们这样愤怒的情绪不会使事情能往好的方向发展,愤怒不会纠正错误,也不会把错误点指出和给出正确方法的指示,使做错者不重犯错误。所以,与其发脾气,还不如想办法怎么去挽回错误的事情。因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不可能让事情都件件完美,首先要明白,别人的事你知道的不一定全面,也许还有你不知道的隐衷。你若因愤怒而失去理智,难免会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这时你一定要耐心,冷静对待,认真处理,不可意气用事。
最后,做人应当有提高自己控制愤怒情绪的能力,要经常提醒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并且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容易接受别人和被人接受、性格随和的人,避免出现祸从口出的灾难。
说话看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俗话说:“看人下菜碟。”说话一定要看对象,因为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句话,你说给张三听,张三会笑眯眯地和你握手,帮你办事。你说给李四听,李四可能勃然大怒,赶你出门。因此,坚持因人而异的说话原则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的放矢又措辞准确,才能更好地打动人心。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不是逢场作戏,也不是曲意谄媚,更不是虚伪狡诈,而是一种说话的艺术,其目的是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与他人进行有效地交流,从而达到顺利办事的目的。
要想针对不同的对象说对方爱听的话,你在说话之前,就应该大概了解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这包括了解对方的身份、地位、角色,还包括了解对方的脾气秉性,以及对方和你关系的亲近程度等等。
和领导说话时,应该言辞谨慎,绵里藏针。这对领导是一种尊重,能让领导感到有面子,有助于赢得领导的好感。否则,一旦语言过激,措辞不当,就容易惹恼上司,这对你没什么好处。
小徐参加工作不久,有一天,他冲到领导办公室抱怨:“总经理,我工作努力,短时间给公司创造了很好的业绩,大家有目共睹。你为什么不提拔我?不给我加薪?”
领导先是一惊,大怒:“工作努力就了不起了?给公司创造业绩了就了不起了?就冲你这态度,我不但不提拔你,而且不会给你加薪,你爱干不干……”
大多数领导都是好面子的,如果你不顾对方的面子,火急火燎地与之来硬的,无疑是鸡蛋碰石头,事情没办成,反而碰得头破血流。如果小徐懂得委婉、谦虚地说话,暗示他想获得提拔,想获得加薪,或许更有效果。
和同事说话时,应该多一点谦虚,多一点赞美。同事之间,表面上“你好我好大家好”,实际上暗中相互较劲,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因此,如果你与同事说话时谦虚一点,对别人多一点赞美,那么就更容易赢得大家的好感,获得大家的帮助。
和女朋友或妻子说话时,应该多一点理解,多一点鼓励。女人需要被肯定,特别是需要男朋友或老公的夸奖,而且夸奖要有针对性、要适度,忌讳过分渲染,否则会显得虚伪。有个男人就很会说话,她的老婆是一位临时工收入不稳定,但他经常对老婆说:“你在家里把后勤管得那么好,你的功劳是最大的,我在外面打仗充满了动力。所以,我很知足,因为你已经很好了。”这句话让女人感到非常欣慰。
和长辈说话时,应该多一点尊重、尊敬,应该做到尊重老人,关心老人,体贴老人,这样才能让老人感受到晚辈的孝顺,大家相处才会愉快。
和不同职业的人说话,应该考虑他们不同的知识水平。如果不考虑这一点,沟通就会出现障碍。比如,有一个笑话是这么讲的。有位数学老师在食堂吃饭时,对窗口的工作人员说:“请给我一又二分之一个馒头。”工作人员只给他一个馒头,他说:“还有二分之一个馒头呢?”工作人员不明白,问:“你要两个啊?”于是又给他一个馒头,他急了:“我要的是一又二分之一个馒头。”工作人员更急了:“你到底要几个?没事瞎捣乱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