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说到秦王袁是明请求率领麾下八千骠骑兵跟随岳飞大军西征。
话说袁是明连夜回秦王府,并派人通知麾下各部将领,令他们这几日做好准备,并与家人做好道别。
此刻袁是明正在府内命人收拾出征行装,这时一女子手里拿着一个平安符来到是明身边。只见此女清丽秀雅,容色极美,淡雅宜人,风致嫣然,一双妙目明净澄澈,在黑夜中炯炯生光,雪白晶莹的鹅蛋脸上又有一个小酒窝,脸红时颜若玫瑰,端庄中透着几分女儿家的娇羞柔嫩。
身材窈窕纤细,婀娜多姿,再仔细一看,此女子身穿一身华贵王妃服饰,正是颍国公魏胜的小女儿,如今的秦王妃魏清越。
去年也就是袁是明16岁时,浩成就听闻魏胜有个小女儿,叫魏清越,不但能文能武,才貌俱佳,而且人品又贤良淑德,便要求魏胜将女儿嫁给皇二子秦王袁是明,并封秦王妃。
永乐十四年(1159年)魏清越出嫁秦王府。当时,魏清越才只有十五岁,是明也只有十六岁,但这种娃娃亲婚嫁在古代名门之间并不稀奇。
那魏清越温情地说道:“王爷此番随岳王爷大军西征定要小心,这是臣妾为王爷缝制的平安符,祝愿王爷旗开得胜,早日还朝。”
是明接过清越手中的平安符,收下后一手搂着清越,一手摸着清越隆起腹部说道:“清越,有你亲手缝制的平安符,我相信这次我一定能杀尽那些危害我大明的贼子,说不定到时候我回来的,我们的孩儿已经出世了!。”
就在两人你侬我侬之时,忽然府内侍女来报:“启禀王爷,王妃。圣上命锦衣卫前来人传旨。”
不一会儿,只见锦衣卫进府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与你母后担心皇儿此次出征会遇到凶险,所以朕特命翰林学士辛弃疾为监军,明日就会来你府上报道,务请皇儿做好准备,切不可怠慢,钦此!。”
众人接旨后,是明问道清越:“王妃,这我听说辛弃疾只是一介文人,但不知父皇为何派他为监军,还特地嘱咐我不可怠慢!。”
清越微微一笑说道:“王爷,切莫小瞧辛弃疾此人?。”
“噢,为何?。”是明问道。
“前几日,臣妾进宫,父皇和母后曾跟我聊到过此人,此人年纪虽轻,但在江南的诗词大会可是“舌战群儒”,拿下了头魁。而且连陆游大人、虞允文大人都对其人称赞不已。王爷如果日后欲成大事则必定要将此人收为己用,切不可流失此等人才!。”清越说道。
“有这么玄乎吗?不就是一介书生嘛,当然本王对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也不会因为他是文人就对他刻意怠慢,只是这次是出征打仗,靠那些文人可打不走侵略我大明的贼子,唉,这回啊,父皇派了一个白面秀才给我,说不定打仗的时候我还要分兵保护他!。”是明抱怨道。
第二日,辛弃疾奉浩成之命,前来秦王府报道。
是明吩咐府中下人备好丰盛的酒菜款待辛弃疾,并且秦王妃之兄也就是魏清越的二哥魏昌,颍国公魏胜总共有三个孩子,长子魏郊如今二十岁,乃是魏胜麾下战将之一。二子魏昌,如今十八岁,两人均与袁是明是布衣之交,结为姻亲之后关系则更加紧密,尤其是二子魏昌,乃是是明身边首席心腹谋臣。
是明先说道:“听闻辛大人乃是去年江南诗词大会的头魁,且昨日又被父皇赐封为翰林学士,而今为本王的监军,还望你我之间能通力合作,剿灭西凉与蒙古逆贼,为父皇分忧,共保我大明江山!。”
“哪里哪里,秦王谬赞了,下官不才,蒙圣上看得起,委以重任,下官也早就闻听陛下的二皇子礼贤下士,为人豪爽,今日一见,方才知此言不虚!。”辛弃疾说道。
“既然辛大人学富五车,不知辛大人对此战可有什么具体的想法!。”一旁的魏昌问道。
“不敢,魏大人与秦王皆是武将世家,将门之后,下官乃是一介书生,怎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啊,但下官昨日接到圣上旨意后,便苦思对敌之策,下官的想法是,我军此次攻打西凉不比十年前的西征之战,这次王爷所率的八千人马均为骑兵,倘若跟随着岳王爷的大队人马作战,那么必定杀敌立功的机会会极少。
王爷何不学习当年汉朝的冠军侯霍去病,率领精锐骑兵长途奔袭?。”辛弃疾指着地图说道。
“辛大人的想法只怕是书生点兵吧,要知道眼下的河西之地可不是当年汉武帝时期的河西之地,西凉国主薛罡在河西之地布置了重兵集团,约有五十万。
请问辛大人,怎么长途奔袭?。”秦王说道。
“秦王,魏大人,你们说得不错,但是据下官所知,西凉国主薛罡已经将河西之地的长城尽数拆除损毁,用做修建河西之地的城墙所用。
这就给骑兵奔袭,穿插提供了机会,虽然河西之地的有五十万人马,但这五十万人马大多分散,在张掖、凉州、肃州、敦煌、瓜州等地。
我军的目的不是去攻下这些城池,而是像一把尖刀一样,长途奔袭,逢敌便杀,但不与敌做过多纠缠。
一旦穿插至敌军后方即古玉门关之处,再突然掉头,势必会造成河西之地的西凉军军心大乱!。”辛弃疾说道。
“辛大人计是好计,但我倒有两个疑问?。”魏昌说道。
“魏大人请说。”辛弃疾说道。
“第一、此计太过凶险,一旦在穿插过程中被敌军合围,那么到时候岳王爷的大军想来救援也是十分苦难。
第二、如果侥幸穿插到了玉门关,但倘若是遇到了薛罡派往河西的增援部队,那可如何是好,更为险要的是我军长途奔袭,势必要有充足的后勤补给,但骑兵能携带的补给本身就不多,而且如果岳王爷的大军在后面攻城不利,秦王的八千骠骑势必是有去无回!。”魏昌说道。
“魏大人、秦王,自古打仗就是险中求胜,这次西征,敌军一定会以岳王爷的兵马为我明军的主力,而轻视秦王所部,这个机会可是十分难得。
等于岳王爷所部将会极大地吸引中敌军的注意力,便于我军展开这个长途奔袭的计划。
至于后勤补给,这倒不难。下官曾听闻蒙古人出征前,把牛杀了风干,撕成肉丝,塞进缝好的牛膀胱里。一头牛的肉,能正好全部塞进它的膀胱里。
然后蒙古人出征的时候,就把膀胱栓马上,走哪打哪,走哪吃哪。要是休息了,就地生火,头盔是锅,取一点肉出来,就是一锅肉汤。一头牛一个人能吃好久。
再者当年陛下最早在江南作战时(这里指的是当年浩成率领赵构的禁军在江南剿匪,时间是在1131年-1137年),曾因连日阴雨,军中不能开伙,所以便下令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陛下曾将其命名为“光饼”。
而后福州的书生进京赶考,也往往身带“光饼”作为旅途充饥之物,由于它便于携带、便于就食、便于保存,故成了物美价廉的“三便干粮”。
加上我军骑兵大多都是一骑双马,甚至有些能够达到一骑三马,为的就是能够更多的携带物资,再不济可以打到哪里吃到哪里,将缴获西凉军的粮食给自己补充补给后,其余的牛羊粮草,全部毁掉!。”辛弃疾说道。
听完辛弃疾的一番言论后,魏昌和袁是明两人已对此人大有改观,尤其是是明,他之前本以为辛弃疾只会诗词歌赋,没想到对行军打仗也是颇有韬略。
随后是明笑道:“实不相瞒,辛大人。方才你所言正是在你来秦王府报道之前,我与魏昌兄所提出的想法!。”
“噢,是嘛,没想到下官与秦王的想法既然不谋而合!。”辛弃疾朝秦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