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说到杨国良在梦中得到其父杨志传授“走线铜锤”的绝技,打败了宋将赵晓雷。
话说龙州城被明军收复后,主帅狄忠信率领大军进入城内,只见城内已成一片废墟,道路上皆是流亡受伤的百姓。狄忠信一面命各部将官点算各部损失,另一面派人安抚百姓,重建房屋。结果清算下来,这次攻打龙州城二十万明军,先是之前野战损失七千多人,而后在攻城战役中损失军士八万,其中有一万多是跟随狄忠信的老兵。
但是宋军这边也好不到哪里去,二十万宋军经此一役战死十万,跟随魏禄刚突围的有六万,剩下四万投降明军。
安排完进城事宜后,狄忠信与曹云轩两人在帅堂内看着沙盘研究下一步作战行动,只见狄忠信说道:“曹兄啊,真没想到这龙州之战居然让我军伤亡了几乎一半的军力。
唉,自从我等从军以来还未曾遭遇过这么大的损失,当然了除了当年与陛下在靖难之役中交战那一场。”
曹云轩则冷静地分析道:“是啊,但是我也仔细地分析了,这次的战斗之所损失这么大主要是三点。
第一、宋军大部分将士至少都是有过作战经验,反观这次我南征大军,有相当部分是刚招募的新兵,这新兵与有经验的老兵的差别无非就是临阵对敌的反应以及双方军队在相持不下时的意志力。
第二、宋军的装备总体来说只是在重火力上略微比我军差点,之前我明军几次作战,面对的对手都有一个明显的问题,不是对手的武器不如我们就是对手不会运用手中的火器。
这次龙州之战,魏禄刚成功地运用了缴获我军的红衣炮、佛朗机等,而且宋军中的中型火炮像“神威将军炮”在中距离的杀伤上比我军要强,这次我军缴获了不少,看看能不能仿制一下。
第三、就是龙州城本身在我朝时就已经将城防加固得极其稳固,要不是之前的守将弃城而逃,将这龙州城白白地送给了宋军,否则就不会造成我军攻城如此之累!。”
“恩,曹兄说得不错,对了,如今魏禄刚大军已经南撤,其余两线的战况目前尚不明了,我军是北上靖西与沐王爷的人马还有广西总兵马文龙的人马,三路合击程乐大军,还是南下支援镇南关!。”狄忠信问道。
还未等曹云轩开口,忽有军士来报:“启禀王爷,罗边将军与关铃将军在镇南关、四方岭击溃刘子阳二十万兵马,现两位将军请示王爷下一步行动。”
曹云轩与狄忠信两人惊讶地接过军士手中的战报一阅,他们本以为罗边的三万人马能协助广西都指挥使周泓杰守住镇南关就不错了,居然还能击溃!而且关铃将军怎么会率人马前来,毕竟确实没得到朝廷的通知。两人看过军报后,方才得知整个事情原委。
这时,曹允轩根据战况,指着沙盘说道:“狄兄,既然镇南关目前的战况已经缓解,不如令罗边与关铃两位将军率领麾下人马赶到龙州,待两军会合后,集中力量北上靖西,将入侵我大明的宋军全部赶出去,然后再根据情况,进入敌境作战,看看能不能将安南之地收入我大明版图!。”
“好,就依曹兄说得办,让他们率领麾下人马速来龙州城,对了,这次进入广西,尤其是龙州之战中,我发现广西当地的土司手下之兵十分骁勇,各个武艺高强不说,且善用刀弩墙牌。
其次,这些士兵军纪严酷,每次出战都是拼死冲锋,据说一旦临阵退缩,则立斩不赦。
而且我也曾听我祖父说过,当年先祖狄青王爷南征侬智高的战役中,广西土司所手下的军队就协助过先祖抗敌,战斗力十分强悍,先祖称他们为狼兵。
既然我军目前损失兵员过多,不如就地招募能征善战的“广西狼兵”来补充我军?。”狄忠信说道。
曹云轩听后也同意狄忠信所言,因狄忠信被浩成授予先斩后奏之权,所以就马上发布命令,就地招募广西狼兵。
半个月后也就是永乐三年1148年10月初,狄忠信的南征大军经过补充已经扩充至二十万,其中广西狼兵就将近十万,再加上之前北方招募的新军十五万中剩下的六万,以及狄忠信的老军四万,龙州城之战投降的三万宋军(大部分都是当地的安南人,原本投降四万,其中一万人愿意回安南,剩下的三万人马编入南征大军),再加上罗边麾下的两万精锐骑兵和关铃麾下的五万岳家军骑兵。
而刘子阳也没闲着,他本欲率领残余的二十万宋军前往龙州与魏禄刚的人马会合,但得知龙州城被明军收复,魏部人马只剩下六万多人。于是刘子阳一面率军驻扎在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一面派人传令命程乐与魏禄刚两部人马集结到此,而且又命人传令到首都升龙,派礼部侍郎唐丹琦前往暹罗国(历史上这时候应该是柬埔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吴哥王朝)搬兵,意图结合两家之力共同抵抗大明。
另外江南这边,由于在吴王刘淮以及钦差大臣虞允文的指挥下,顺利地平定了崇王赵伯圭之乱,并且崇王赵伯圭一家被押送京城。
至于天顺朝的彭天颖,在与蕲王韩彦直率领的福建水师交战后,双方不胜不败,加之得知了崇王之乱已平,虞允文又被永乐留在江南,兼管了江南沿海的防务,知此时攻取大明的时机已然错过,遂罢兵休战,派李雪薇作为议和代表前往北京。
殊不知,此时的蒲甘王朝(今缅甸)得知沐闯率领云南十万明军精锐前往广西与刘子阳的军队交战,于是缅甸国王阿隆悉都举发兵三十万,对外号称五十万进攻云南。
这时的大明犹如救火队员一样,刚刚把西北方的火扑灭,东面和南面的火又着了。这也没办法,毕竟大明王朝是浩成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的,在法理继承的问题上的确不合理,最重要的是浩成建立大明朝之后,一改前朝大宋柔弱的对外政策,四处征伐,意图恢复中国在东亚甚至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这使得周边国家对明朝保持着高度戒备。
而且宋朝之前的外交环境十分复杂,无论是北宋还是靖康之难后的宋朝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来自周围国家的威胁,要么就是自己受朝贡,要么就是自己交贡给别人。
加之宋朝在面对国家边界自己自己领土主权的问题上,都是抱着一种消极的态度,在与外国进行外交议和时,总是一昧的妥协退让,哪怕是明确属于自己的领土也可以轻易放弃,这种一昧求全,妥协软弱的外交态度让宋朝丢失了许多国家的重要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