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说到西凉国征东元帅白永生决定亲自率领十万白家军作为前部,以身作饵,试图引诱岳家军主力围攻。
再说北线战场这边,吴王刘淮的威武军共五万人马及部分援兵已经来到安塞堡(今陕西安塞区)与种浤的靖康军会合,现两军加起来有十五万左右的人马。
而赵良元则亲自率领十二万西凉军,从延安府出发直奔安塞堡。在安塞堡的明军众将领得知消息后,连忙召开作战会议。
只见种浤老将军坐在主位,先说道:“据报,赵良元率领十二万西凉军朝安塞堡杀来,不知诸位将军有何应对之策!。”
吴王刘淮先激动地说道:“诸位将军都已经和西凉军交过手了,而且种老将军的麾下人马刚刚补充,且大多是新兵。不如就让本王率威武军出城安营扎寨,待西凉军到来之时,由本王先和西凉军交战,诸位可相机而动。”
说罢,姚远立马回道:“王爷不可轻敌!那赵良元麾下的伏明武艺高强,且猛将众多,我等万万不可小觑,理应坚守安塞堡,待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士气低落之时,我军再出城作战,消灭敌军,方为上策。”
没想到刘淮却不耐烦地说道:“姚将军此言差矣,我部早就已经整戈待旦多时,如今已来到了前线,正是杀敌立功之时,岂能龟缩城内,莫不是诸位将军都被西凉军打怕了?。”
此话一出,靖康军的诸将纷纷一片哗然,纷纷指责刘淮心高气傲。见此情景,折彦质劝道:“诸位莫要争执,我深知刘将军立功心切,但姚将军所言也不无道理,毕竟赵良元麾下的猛将伏明武艺超群,要不这样,刘淮将军率部驻扎在安塞堡外,如遇敌军,可交战但不可追敌,这样万一有什么事,我大军也可及时支援将军,不知刘将军觉得怎样?。”
那刘淮见折彦质也这么说,也不好反对,毕竟折彦质与种浤两人的资历比他老,也不好再驳了他,便答应了折彦质的要求,率部出安塞堡,在堡外安营扎寨。
话说刘淮率领威武军刚刚出堡,扎下营寨,就逢赵良元麾下大军前来攻打营寨。
刘淮立马率领威武军与之交战,几乎与此同时,赵良元的军阵之中也奔出数万精骑。
不一会儿,双方人马便厮杀在一起。而种浤等人在安塞堡上通过望远筒观察敌情,身旁的姚远说道:“刘家军为何不按战前与我等说好的方法,等敌军靠近点再打,反而主动出击与西凉军交战,这样不就无法完全发挥我军火器的优势。”
折彦质也说道:“唉,自从刘锜将军死后,这刘淮便一心想要扬名立万,好证明自己不必父亲差,刘淮王爷还是太年轻啊!。”
正在众人谈话间,刘淮的威武军已经与赵良元所部人马交战在一起,只见明军的骑兵如洪流猛地楔入西凉军的兵丛之中,紧随其后的八字军步兵,更是一个个奋勇当先,西凉军士遂惨叫声大做。
这次先进攻安塞堡的西凉军将领乃是赵良元麾下的另一员猛将,名为黄智杰,原是当年五太保张迪麾下部将,此人乃是黄巢之子黄文明的后代,胯下一匹铅顶干草黄,掌中一条菊花紫金枪,老罗家「献把梅花枪」的传人,枪法绝伦。
战斗打了半个时辰,西凉军且战且退。而刘淮此时已经越杀越欢,见西凉军欲要撤退,哪里肯就此放过对方,当即催动战马,不顾几位叔父反对,挥军追杀西凉军,刘锡、刘钊、刘锐几人也是颇为无奈,只能执行军令,挥军跟随刘淮一同追杀。
然而就在刘淮率领大军追击西凉军,已经远离安塞堡上的明军火炮覆盖的距离之时,大批西凉军如同蚂蚁群般,朝刘淮的威武军杀来,并逐步将威武军包围起来。
刘淮见状,迅速收拢部队,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将部队排成“六花阵”迎敌,但因红衣大炮以及佛朗机等重火器跟不上部队追杀敌军的速度,所以刘淮并没有令重火器部队跟进。
北线的西凉军统帅赵良元遂问道身边陈晨:“此人英武不凡,而且调度有方,莫不是那名将刘锜之子刘淮?。”
“正是。”陈晨回道。
赵良元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遂向身边传令兵说道:“传我命令,命伏明将军务必要生擒刘淮,我要活着的刘淮!。”
“遵命”。传令兵接令后,立马前去传令。
而在安塞堡的种浤等人,得知刘淮率军追杀西凉军,心中甚是担心。又得看探马回报,说是刘淮中了西凉军的埋伏,被西凉军大军重重包围。
种浤当即下令道:“姚远,你速速率领两万兵马出城迎救刘淮将军。命种彦崧,种溪率领本部人马从西凉军左翼攻击。种洌,种浩,命你二人率领本部人马从西凉军右翼攻击。本将与折将军亲率剩下人马以及威武军的重火器部队紧随在姚远部军马之后。”
种浤的布置其实就是三路出击,攻击左右翼以缓解中路刘淮的压力,姚远的人马负责解救威武军,然后两军兵合一处,直扑赵良元中军。
种浤又对姚远说道:“姚远,此战你任务艰巨,既要解救威武军又要顶住那猛将伏明,不知你...。”
话音未落,姚远坚定地回道:“放心吧,将军,末将就是拼死也要牵制住那伏明!。”
种浤心里其实是五味杂陈,因为他知道赵良元的西凉军所仰仗的无非就是麾下猛将伏明,只要能牵制住伏明,那么就有可能歼灭赵良元的西凉军,但伏明的武艺超群,如要牵制住,势必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所以姚远此去可谓九死一生。
吩咐军令后,诸将遂各自统领兵马,准备出城与赵良元的西凉军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