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说到浩成巡视山海关防务。
话说,明朝的三路大军中,虽说吴拱的武安军面对的只有韩国康的二十万西凉军,但是自古“蜀道难”,而且汉中位于在四川北部,从四川到汉中共有三条道路,一为金牛道,因为它从汉中直接通向四川的首府成都,所以最为重要。但其余两条道路,也是很常使用的,一条是米仓道,一条是荔枝道。
由于秦岭、米仓、大巴诸山都极其险峻,跨越极为困难,因此自古以来从汉中通关中、从蜀中到汉中的道路,只能沿崇山峻岭之间的河谷而行,多处河谷峭壁绝立,只能在悬崖上架设栈道,其工程之大、形势之险,令人乍舌。
更重要的是不要说古代,即使现代修筑宝成铁路,也是困难之大,甚至到难以言说。
所以在这个方向上,不要说战斗,即使仅仅是走路,都是一种奇迹。
但吴拱率领的川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向汉中城进攻,而汉中位于陕西的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为汉中平原,夹在秦岭与米仓山之间,又有汉水穿城,地势险要。
汉中自古就是关中出入蜀中的咽喉要道,是成都的门户,也是成都到长安的必经之地,再者汉中乃是鱼米之乡,一旦拿下汉中就可作为后勤基地,随时可以进军陕西。
汉中古称南郑、兴元、梁州、天汉。蜀汉、成汉、前蜀、后蜀,在其鼎盛时期,都据有汉中。守住汉中,则成都无忧矣。比如说蜀汉王朝,如不能控制汉中,将是巨大的地缘灾难。
吴拱的武安军攻打汉中城已经多时,奈何汉中城城墙坚固,在得知西凉大将军韩国康领兵二十万驻扎在汉中城后,虽然期间吴拱请求朝廷从四川增派援军,可当朝廷从四川派了新组建的梁州军与益州军,即原裁退下来三十万精锐川军到达汉中与吴拱的武安军会合后,攻打汉中的明军已然达到三十万,但汉中城仍然久攻不下。
在城外的明军大帐内,吴拱与诸路将领商讨攻城之事。吴拱坐在主位,先说道:“诸位将军,我军已经攻打汉中城数月,可汉中城仍未拿下!不知诸位可有良策?。”
梁州军节度使吴扶(即吴阶第二个儿子,吴拱之弟)遂回道:“大哥,汉中城高城深池,那城墙就高三丈(10米),上宽一丈五尺(5米),下宽二丈五尺(8.3米),周长九里三分(4.65公里)。
加之汉中城建有四门及城楼,东门名朝阳,南门名望江,西门名振武,北门名拱辰,所以我军才久攻不下。”
一旁的益州军节度使吴捴(即吴阶第三个儿子,吴拱之弟)也附和道:“是啊,大哥,而且我川军的优势也不是攻城,不如我们先退回汉中?。”
话音刚落,吴璘则怒道:“哼,城墙坚固就不打了,最让我觉得惊讶的是,打不下来你们还有这么多道道!你们还有没有当年吴家军的气势了!要是大哥还活着,听到你们说这种话,早就拉你们出去军法从事了!。”
“叔父..。”吴拱、吴扶、吴捴三人齐声道。
“别叫我叔父,我们吴家没你们这样的子孙!。”吴璘生气道。
其实也难怪吴璘这么生气,吴阶与其弟吴璘两人当年征战沙场,每次都是勇往直前,越是艰难的仗越是抢着打,从不退却!而如今吴璘看着这群子侄因一点小小的困难,便打了退堂鼓,心想难不成吴家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吗。
就在气氛凝重之时,武安军中的刘子羽突然说道:“吴璘将军切莫动怒,几位将军也不是想撤退,只是怕强攻汉中城会徒增我军伤亡,其实从古至今攻城的方法无外乎十二种。
临(临山筑攻)、钩(钩梯爬城)、梯(云梯)、堙(填塞城沟)、水(水攻)、穴(挖地道)、突(穿突暗门)、蛾傅(密集爬城)、轩车(用高耸的轩车攻城)、轒辒车,空洞(隧道攻城)、冲。
根据目前的情况,虽然我三十万大军将汉中城团团包围,但实际上则是兵力分散,攻打汉中城每个城门的兵力越约是七万五千人,而城中的二十万西凉军则可依托城防工事,从容应对。
所以我建议使用穴城法破城。”
话音刚落,诸将纷纷疑惑不解,问道何为“穴城法?。”
刘子羽则继续说道:“这方法也是我长子刘珙昨日跟我提的方案,他是北京军事学院第四期的学生,他跟我说在军事学院学习时,曾有一种攻城法名约穴城法。
此法虽然看上去老土,但是非常有效,“穴城法”其实就是挖地道,搞土工作业,地道到达城墙主体时,在用炸药爆破,然后攻城部队再立马进攻入城内,所以我军在发动攻城的时候,再同时组织人马挖地道。”
吴拱等诸将听后纷纷觉得此法可行,但吴璘却提出一个一问:“刘将军的方法好是好,但是我有两个疑问。
第一,就是挖地道需要暗中进行,如果被守城方发现很容易被反制,比如敌军发现我军挖地道的话,敌军就可以绕城挖壕沟、甚至向地道内灌水,而守城方一般占据高点(城墙),则更容易观察到我军的这种动作。
第二,就是挖地道工程量浩大,耗时长,再加上需要隐蔽,就不能抽调太多的人手来完成工程,这可如何是好?。”
刘子羽接着说道:“吴璘将军这个问题问的好啊,首先我军可以向朝廷建议,从四川贮备粮仓中以及其他各地调拨军粮以及人力,轮番前往汉中前线。
其次,我军的木牛流马作为运输极为方便,极为适合在蜀中运作。
最后,我军的红衣大炮等重火力必须从今日开始不间断地攻击汉中城,坚决不给敌军发现我军挖地道的机会。”
那刘子羽乃是前大宋京城四壁守御使刘韐的长子,刘子翚的大哥。刘子羽秉赋刚毅,10岁精通经史,11岁随父亲、北宋名将刘韐过军旅生活。因北宋末年常年战乱频繁,他弃文习武,“盛暑严寒,必清晨著单衫,入教坊学射矢三百。”青年时代就通晓韬略,武艺超群。也曾做过名将吴阶的上级与吴阶曾并肩作战多次,为人清廉,重视民风教化,致力兴学,曾协助四川地方官把以前荒废的旧学馆修葺一新,“彻而新立,堂宇规模,略效太学,至今为蜀中之观”。
如今刘子羽已经六十岁,却仍然为国效力,令人敬佩。所以在吴家军中刘子羽也算是老资格,吴璘见老将刘子羽这么说,不但消了心中怒火,也觉得刘子羽所言甚有道理。
经过在场诸将的谈论,纷纷觉得刘子羽老将军的方法可用。于是大家便各自准备,心中都憋着一股劲,誓要攻下汉中城,重振吴家军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