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说到首辅范直清与次辅王珏各自上交了治理黄河水患、疏浚运河的方案,但遭到了以户部部长叶顒为首的官员们的反对。
朝堂上众大臣争吵不休,一时之间浩成也难以决断。就在这时,身旁的翰林学士陈博良却站出来说道:“启禀官家,臣有话说!。”
浩成见陈博良有事启奏,便喝令众百官安静,细听陈博良慢慢道来。
陈博良遂说道:“官家,诸位大人,方才听首辅及诸位大人所言,无非就是为了钱而发愁,而不是为了对不对的问题而争执。我倒有方法,可解决钱和人力的问题。”
叶顒听陈博良有方法解决钱和人力问题,便嘲笑道:“哼,小孩子空说大话,难不成你能撒豆成兵啊?。”
陈博良自信地说道:“叶大人说笑了,在下确实没有撒豆成兵的能力。但点石成金还是可以的。首先,既然目前黄河水患已经让诸多百姓流离失所,反正朝廷要花钱赈灾,不如朝廷规定凡参与治理黄河水患者皆发粮食与银两,与让他们白吃白喝,不如让他们参与重建家园的项目。
其次,凡参与治理黄河水患者有功者。朝廷可根据情节进行奖励,如奖励一些初等的爵位,日后如犯罪(除谋反大罪外)皆可减轻一等,以及有功者在当地树立碑文受后世膜拜等等的荣誉。
这样的话,不就能调动百姓的积极性,既让百姓吃得饱穿得暖,又能让百姓有了一定的福利和荣誉感,而且还能完成朝廷的大事,替朝廷省了一笔不必要的巨额开支,岂不两全其美。”
众人听后对陈博良所言,皆是佩服。但叶顒又问道:“小陈大人,按你所言,只能是解决了黄河水患的问题,那么疏浚运河呢!。”
陈博良笑了笑,便继续说道:“叶大人莫急,我下面正要说下去呢。疏浚运河,虽然工程量庞大,但毕竟就如次辅王大人所言,工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既然如此,那么朝廷可根据每个阶段的情况,分期拨付银两,这样的话国库就不必一下子出去那么多。
再者,朝廷先修的一段运河乃是北京与天津卫之间的通惠河,然后再修山东境内所开运河,官家可下诏令山东商人出钱为朝廷分担修建在山东境内运河的费用。
而山东商人,也称山东商帮即“鲁商”,又称“山东帮”。鲁商在自古以来兴起较早,和安徽的徽商、山西的晋商、浙江的浙商、广东的粤商一起,被公认为当今大明的五大著名商帮,也是我大明十大商帮之一。
山东商帮的特点可用八个字形容:“直朴单纯,豪爽诚实。”
正因为如此,与别的商帮相比,山东商帮的致富之道乃是儒字当头,仁智礼义信,情深似大海,义重如泰山,忠源黄河水,为国不计多。概括起来,就是长途贩卖和坐地经商的商业经营方式,讲求信用的商业道德以及规范的商业行为。
而且朝廷运河一旦全部修建成,且全线通航后。除了官运之外,运河上商运逐渐增加,朝廷可在运河上增设关收船税,这样朝廷银子不就赚回来了嘛。
同时官家可再向山东商人承诺,凡捐助银两为朝廷修建运河的商人,可免收“船税”。且当朝廷修建第二、第三阶段都运河时,可依此类推,免收浙商等运河沿线商人的船税,如此朝廷不就能大大减少修建运河的开支。
至于人力这块,可放出各地大牢中的死囚犯以及发配边疆者,令他们参与运河修建,告诉他们修建运河成功后,即可免除死罪,情节较好者可免罪施放回家,朝廷还管他们工钱以及吃饭。
再加上那些失业的百姓,当街乞讨的乞丐皆可发动他们参与修建运河。奖励与惩罚制度皆可与参与治理黄河水患的百姓同等。
这样的话,朝廷不就既省钱,又省了人力的问题吗。”
说完,众百官对陈博良的建议都拍手称快。浩成也激动地说道:“好,说得太好了,小陈啊,你可真是奇才啊!。”
遂即浩成又指着众百官调侃道:“你们看看,你们这些人还不如一个九岁的孩子!丢不丢人!。”
一旁的范直清趁势说道:“恭喜官家,恭喜大明又得一奇才。小陈学士能有如此才能,也都是官家调教有方,天威所至。”
次辅王珏也随身附和范直清,说道:“官家乃是千年难遇之圣君,即使是秦皇汉武重生,相比之下也不及官家的十分之一。”
虽然浩成知道范直清与王珏是拍马屁,但听起来就是舒服。因为浩成这个人从出生到现在从来没被人认可过,甚至是表扬过。
再者“拍马屁”是一个技术活儿,一个优秀的马屁堪比一本经典文学书籍,而善于拍马屁的人大都是文学家、心理学家和艺术家的综合体,他们要格外谨慎,在适当时拍出马屁,否则,拍到马蹄子上,惹得位高者一阵厌恶,就不要妄想升职加薪的好事儿了,甚至会直接断送职场前途。
范直清与王珏深知浩成乃是寒门子弟出身,加上又是第一个从百姓当上皇帝的人,连汉高祖刘邦都比不上他,毕竟刘邦再怎么样也还是个泗水亭长,理论上还是秦朝的官员,在家乡也算是混混的头。
而面对浩成这样雄心勃勃,且又是平民逆袭上来的皇帝,就得多拿历史上那些开疆拓土的皇帝与之比较,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汉武帝刘彻,秦朝的秦始皇嬴政。关键是浩成还就是崇拜这些武功鼎盛的帝王,范直清把他们都形容得不如浩成,那这马屁可真是拍得到位,拍到浩成心里去了。
如果要是拿什么守成之君,例如宋仁宗,汉文帝,汉景帝等等尤其是那些没有武功成绩方面的皇帝,即使是把国家内政搞得再好的去拍浩成马屁,说不定还拍在马脚上呢!因为浩成压根就看不上那些守成之君的帝王!。
正当众人为陈博良之计喝彩之时,左都御史朱熹却站出来说道:“启禀官家,臣认为陈博良此计虽好,但也有弊端!。”
浩成一看是朱熹这个一根筋,就没啥好心情,但又不能不让他说。
浩成调整心情后,便问道:“噢,朱卿家请说弊端在何处?。”
朱熹继续说道:“官家,虽然小陈大人此计可省去朝廷开支,但一旦国家没有过多储备的人力以及银两,万一再有事情,国家就真的完了。小陈大人此计就好比一个人把钱统统用光,不留一点,万一失败,臣恐官家会走隋炀帝的老路!。”
朱熹刚刚说完,一旁的次辅王珏大声喝斥:“大胆朱熹!你竟然敢把官家比作亡国之君隋炀帝,你居心何在,臣恳请官家将朱熹此人立即拖出午门斩首示众,以安天下人人心!。”
身旁的范直清也怒道:“官家,虽说朱熹才富五车,但是说出此等大逆不道之话,官家不可不严惩啊!。”
紧接着又有不少大臣也主张严惩朱熹,浩成第一次动了杀文人之心。虽然浩成知道朱熹这个人不坏,只是思想比较固化,一根筋而已。但说真心话,换做任何一个人,如果每次当自己开心的时候,总有一个人跳出来扫自己兴,就是心胸再宽广的人,想必也是难以忍受。
百官中的国防部部长虞允文看出了浩成眼中的杀机,立马跪下求情,慷慨地说道:“官家,朱大人虽然言语冒失,但念其本意是为了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和官家好,所以还请官家免其死罪,法外施恩呢!。”
王珏立马又朝身旁的虞允文怒道:“虞大人,朱熹本就是当年前朝逆贼李侗的学生,理应遂李侗一同被处死,要不是李侗临死前的一封断绝信,此人岂能苟延残喘活到今天!如今此人不思圣恩,官家,万万不能饶过此人啊!。”
浩成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后,说道:“朱熹,朕不杀你,但是请你记住隋炀帝杨广在诸多的帝王中,他决不是最坏的,从他当时的背景看,他并不比其他皇帝更加暴虐。他很有才能,很适合巩固他父亲开创的伟业,而他在开始执政时也确有此雄心。
但是他希望历史会肯定他的执政以及他追求豪华壮观的欲望,这就使他的判断力不能发挥出来。那种骄奢淫逸的作风只能使阿谀奉承之辈得势,而他周围确有这样一批人,这对他是致命的。
在从门阀贵族政治向科举官僚政治转化,从门阀社会向门阀后社会转化的重要关头,宇文泰、宇文邕、杨坚、杨广、李世民、武则天六人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其中,在政治改革中走得最远的是隋炀帝和武则天。可后面这两位在历史上却是脏水被泼得最多的。
隋炀帝是大暴君,但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
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
“确实,隋炀帝有功,但是无德。所谓无德,就是不识人君之大体,不知道君、臣、民之间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关系。也就是内圣不足吧。
隋炀帝是个绝对的个人英雄主义者,所谓个人英雄主义,就是指轻视老百姓和集体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夸大个人的作用,自高自大,好出风头,把自己看成是凌驾于百姓之上的“英雄”。
这种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在他对于自身建功立业的狂热追求上。
事实上,正是因为隋炀帝盲目追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业绩,忽略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忽略了百姓的幸福感,才会有滥用民力的行为,才会有最终的失败。
不知道这么说你明白嘛,老朱!。”
此话一出,朱熹顿时哑口无言。连朱熹自己都不得不佩服浩成的口才,他有时候也纳闷,怎么一件事情到浩成的嘴里,他就能有不一样的看法和评价。
关键是浩成的看法往往精辟,客观,独到,其实朱熹殊不知,这就是现代人站在相对公正的角度,不受一种思想去看问题。
随后朱熹跪下,跪拜谢罪:“官家教训得是,臣朱熹知罪!。”
遂后,浩成大喝道:“传旨,批准首辅与次辅的治理黄河以及疏浚运河的方案,并按翰林学士陈博良之法行事,三人进献治水之策有功,赏黄金万两。
并命次辅王珏为钦差,全权负责治理黄河以及疏浚运河的事宜,有任何需要皆可向朝廷提出,而且必要时也可派出地方的卫所军轮流上去,兵民合一。
至于左都御史朱熹,言语冒失。本应按重罪论处,但念其本意是为国为君着想,朕就免其死罪,但罚俸禄一年,回家闭门思过三月。”
随后,众百官便退朝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