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说到李侗率领残军与虞允文大军会合,准备攻打邯郸城。
话说第二日,虞允文指挥大军攻打邯郸。出发之前虞允文为了提升宋军士气,烧毁了营房及粮草,表示此战有进无退!
双方先是展开炮战,虽然燕军的炮兵久经训练,但由于虞允文的火炮数量比燕军多,第一波攻击便打得燕军灰头土脸。
神机营将士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重火力打击!
这时,吴璘麾下的一万五千弩兵部队,也开始攻城。吴璘此人早年随兄长吴玠抵御西夏,自建炎二年(1128年)起领兵抗金,以勇略知名。之后与吴玠经营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败金军,为保卫秦陇、屏障巴蜀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且吴璘根据自己长期在西线与金军作战的经验,曾用八个字总结自己克敌制胜的方法,即“弱者出战,强者继之”。宋高宗闻言后,评价此法与战国名将孙膑的“三驷之法”(即孙膑赛马)相同,“一败而二胜也”。
详细来说,吴璘认为“金人有四长(“四长”指骑兵、耐力、重甲、弓箭),我有四短”,应扬长避短。所以,他对比吸取彼此的优点,以分队的方式克制其骑兵;以“番休迭战”(即车轮战)的方式挫其锐气;以强弓劲弩射穿其重甲;以“以远克近”、“以强制弱”的方式应对其弓箭。
吴璘还创立了以步制骑的“叠阵法”。具体指:每次交战时,“以长枪居前”,长枪士“坐不得起”;其次是强弓,再次是强弩,命弓弩手跪膝等待;接着是神臂弓。如与敌人相持百步内,则是神臂弓先发;如已距七十步,则弓弩齐发;以此布阵时,用一排拒马保护步兵,以铁钩相连,待到步兵受伤时便进行替换,替换时以击鼓为令。骑兵分布于两翼,在前方掩护布阵,待到阵成后撤退。
当诸将有疑虑时,他又解释“此古束伍令也,军法有之,诸君不识尔”。正是这种方法,使得吴璘在对抗金军时屡次获胜。
在择将方面,吴璘重视实战军功,他认为“兵官非尝试,难知其才”,如果因为其人立下“小善”就随意任用,那将使投机取巧之人得志,长年征战戍边的“边人宿将之心怠”。
只见床子弩车与神臂弓展开攻击,顿时数百枚床弩发射“踏橛箭”,成排成行地钉在城墙上。随后宋军攻城兵士开始攀缘而上。吴璘更是将床子弩进行了改进,将原来1536米的射程加大到了1800米。
而后数千辆重型抛石机与抛射火球的炮车对邯郸城发动第三波攻击,今天守在邯郸城的燕军可谓是勇士。虽然面对如此强大的重火力打击,神机营死伤惨重,但是依然死守城池。因为他们相信燕王会率军赶来救援!
战斗持续了两个时辰,尽管宋军得火炮曾对邯郸城城门轰击了多次,但是邯郸城城门依然屹立不倒,因为古人为了防止敌人攻城,在所有城门前面,有一个瓮城,瓮城相当于一个小城,套在主城门的外面,起到保护主城门的作用。主城门开在正面的话,瓮城的城门就开在两侧,正面没有门,没法攻击。
第二,城门前面,还有羊马墙等防御工事,起到遮护的作用。
第三,城门上面和两侧,守方会集中各种武器保护城门,因为城门和城角是最容易被攻击的位置。
第四,古代无论是用火药的大炮,还是发射石弹的配重投石车,都是精度比较低而射速慢,想要直接命中城门较难。
第五,古代城门除了有一道钉有大铜钉的厚木门以外,还有玄门,千斤闸等,即使击碎城门,马上就下玄门,或者落闸。
第六,城门一般不是一道,目前我见过的古代城楼,大部分有前后两道门。
第七,即使城门全部被击碎,甚至城楼被轰塌,城墙被爆破,任然有很多的办法可以驻成临时的防御工事,任然能够起到屏障的作用,用于防守。
举例,有一种装备叫——排叉木,就是专门用于防御炮击,作用跟现代的反应装甲类似,木头制造,挡在城墙垛口或者城门前面,攻方放火或者炮击,首先命中排叉木,损坏之后立刻丢弃,马上再换一块,随坏随补,制造很简单,材料随处可得,只要准备充分,可以一直这样更换下去,攻方就一直打不到主目标。
此时,浩成率领三千营、关宁兵,五军营赶到邯郸城外。浩成用望远筒看到宋军正在猛攻邯郸城,邯郸城上的将士死伤惨重。
于是浩成下令,全军突击虞允文大军。顿时,数十万铁骑踩破大地,挟奔雷之势滚滚而下。整个大地都仿佛随之颤抖了起来。而宋军通过望车也发现了燕军骑兵及步军朝后军突击,虞允文得知后,忙组织大军反击。
虽然虞允文的虎车、床子弩、如意战车等都是骑兵的克星,可燕军的士兵战斗意志皆十分高昂,尽管燕军的步骑兵死伤不少,但双方之间的距离迅速拉进,还没有接战,关宁铁骑,三千营,五军营便陆陆续续地有人栽倒,转眼间便有不少燕军将士被自己的铁蹄践踏而死。
不一会儿,两股洪流转眼间撞在一起,顿时双方人仰马翻,两方都有不少骑士被撞落下马,再也没爬起来。双方大军搅在一起混战起来,片刻后,浩成惊讶地发现,以往燕军骑兵冲到宋军阵中,一顿砍杀,宋军便会士气大落,不消半个时辰,宋军便会“大溃败”。可是这次宋军竟然能在混战中稍稍处于上风。
其实浩成不知,这次虞允文大军乃是全国精锐。而且虞允文在这次攻城前,听从岳飞部将孟林、孟安的建议将军队布置严密,一旦发现后军有燕军骑兵突击,立马将燕军骑兵与步军的联系全部切断。
燕军虽然气势不减,但与虞允文大军在搏杀中却似乎力有不逮,一个一个骑兵跌落下马,阵亡的骑兵眼中还保留着浓浓的不甘之色。
在整个战场上,唯一能压制住对方的也只有浩成。浩成手中五钩神飞枪,挥舞如飞,凡是近身的敌骑,不管是兵是将,都没有人能撑过一招。浩成大喝连连,疯狂地在人丛中屠杀,但是宋军的将士仍然死战不退!
关键是此战虞允文充分发挥军阵的优势,虞允文的中军帐周围全是佛朗机大炮,一旦发现燕军骑兵靠近,就切换成散弹攻击。
不少燕军骑兵杀到虞允文中军帐皆是被佛朗机大炮散弹击杀倒地。而红衣大炮全部调到前军,用来压制城上的燕军,宋军士兵开始慢慢通过攻城车,攀爬至邯郸城楼,要不是守城的韩彦直勇猛,城楼早就被宋军士兵拿下。
虞允文与身边副将坐镇中军,观察着战场的形势。见燕军渐渐被压制,身边副将高兴道:“大都督,燕军全被我们打乱了!伤亡很大,我们就要胜利了!。”虞允文也激动地回应道:“大宋的安危这一仗至关重要!我们只有彻底地打败燕军,才能排除国内的险情!以报效当今圣上!。”副将说道:“大都督,有您亲自指挥坐镇,我军焉能不胜啊!。”
虞允文冷静了一会儿,回道:“不可轻敌!燕军虽然有了不少伤亡,但主帅未乱!看,燕王的三千营,五军营,关宁兵帅旗还在那儿飘着呢!传令下去,大军按战前布置,将燕军分割歼灭!。”
此时战场局势明显对燕军不利,如若再战下去,燕军必定被虞允文围歼!浩成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有可能会战死沙场。浩成见身边的燕军战士一个个倒下,心想:“完了,这次难道真的要死在这里了吗!难道是天亡我也了吗!。”
不过老天爷似乎听到了浩成的祷告,副都督李侗见燕王率军突击后军不利。此时居然下令攻城部队掉头围歼浩成。虞允文再三劝阻李侗,先一鼓作气拿下邯郸城,而且现在后军与燕王军厮杀在一起,红衣大炮发挥不出实力,但是李侗急于报上次险被围歼之仇,再三令虞允文把前军调回攻打燕王。
正当虞允文前军所有火炮战车调转方向攻击燕王之时,邯郸城内的宋军见状,立马在韩彦直及凌铁威的带领下出城。只见神机营的红衣大炮朝虞允文的中军狂轰,将虞允文中军帐附近的佛朗机重炮摧毁数门,虞允文也险些丧命!。
而浩成抓准时机,率领骑兵直奔虞允文中军帐杀去。孟林、孟安、关铃、吴璘四将见中军帐周围炮阵正陆续被摧毁,急忙率军回援。这四人一动,宋军的阵型也开始大乱,原本略占上风的宋军渐渐开始被燕军压制。
混乱之中,虞允文与李侗在孟林等四将及麾下军士的拼死掩护下,逃往相州!。
话说虞允文三十万大军和燕军的三十多万人马在邯郸城下发生激战,虽然此战以虞允文大败收场,但是燕军也不好到哪里去!。
如果不是副都督李侗急于求成,瞎指挥。说不定,燕军就会被全歼!。
战后统计,三十万燕军中,三千营三万骑兵剩下不到八千人,而五军营中的四万陌刀兵,阵亡三万多,只剩下两千人。
三万狼筅兵阵亡两万多,剩下两千人。
两万藤牌兵阵亡大部,剩下两千人。
五万长枪兵阵亡四万多,剩下四千人。
三万镗钯手阵亡两万多,剩下两千人。
十万关宁骑兵阵亡五万,剩下五万。神机营七千六百人,除了战车营两千人完好损外,红衣大炮及佛郎机大炮全被摧毁,炮兵全部阵亡。
综上所计燕军第一兵团加上第二兵团还剩七万多人。还未算上之前狄忠信三将的六万原朝廷军降卒。
而此次虞允文的四十万朝廷大军,其中十万被李侗带走且在好地沟山峰被歼灭四万,投降六万。邯郸城下又战死十八万,如今只剩下不到两万人马,损失了所有的战车与火炮,包括八千多辆各种战车及四千多座远程武器。一万门大炮也都“完好无损”地被燕军缴获,还有大量的粮草辎重。
燕军各部都在打扫战场,只有浩成一个人坐在地上,呆呆地望着战场上的尸体。内心的想法是五味杂陈,因为他第一次差点以为自己要挂了,第一次感觉自己并不是百战百胜,虽然战役的结果,是燕军胜,朝廷军败!
但是在浩成眼里,这仗是惨胜!身后的邯郸城虽然屹立不倒,但是城墙也遭到多处大面积破坏,城内的军士及部分百姓也正在抢修。
过了一个时辰,浩成在邯郸城内召开军事会议。会议上,各将领都觉得如今军力大减,理应速速休整,等后续兵马到后补充各营,方可再战。
浩成也是这个意见,毕竟这次大战,伤亡确实太大,所以浩成先令各军在邯郸城内休整,一来可等待后续兵马到来,二来也可根据狄忠信三将的战果。如果一鼓作气能拿下大名府,那么战场的局势便会对燕军有利!否则大名府城犹如如芒在背一样,牵制着燕军的行动。
这边,狄忠信三将带着六万朝廷军顺利进入大名府城。
狄忠信三人幸不辱命,成功劝降了刘淮等部将及麾下五万刘家军,致使归降了燕军。只因大宋朝重文轻武,当年张俊,秦桧在朝时,也时不时在高宗面前进谗言,觉得刘锜兵权过重,只不过当时朝廷的主意力都在浩成与岳飞身上,再者此次赵伯琮削藩,其实也是杀鸡给猴看,如若燕王倒了,下一个必定是其他几位藩王,更重要的是浩成知道李侗素来与各藩王不合,所以在狄忠信出发前,就建议狄忠信利用好这一点。
半月之后,赵伯琮在朝堂上接到前线军报。虞允文四十万大军大败,损失粮草军械不计其数,目前虞允文与李侗率领两万残军坚守相州,五万刘家军及六万朝廷军数名将领归降了燕王。赵伯琮听到此消息后,晕倒在朝堂上。史浩等众大臣慌成一片,连忙请太医速速前来诊治。
当晚在勤政殿,史浩与曹勋等几位朝廷重臣,还有皇后郭氏焦急着在床边等待着赵伯琮情况。虽然太医及时扎针,但由于赵伯琮本身就特别勤政,每日皆很晚睡,又劳心劳力。加之今日听到前线的败报,一时急火攻心,才晕倒了过去。
不一会儿,赵伯琮醒来,慌张地说:“完了,全完蛋了,燕军就要打进京城了!。”这时,一旁的皇后郭氏安慰赵伯琮说道:“官家千万别丧气,朝廷还有百万大军呢!。”赵伯琮冷笑了下,说:“哈,百万大军?纵有百万大军又有何用!,无非徒增伤亡,朕终于知道什么有心无力!。”
赵伯琮身旁史浩跪下说道:“皇上,为今之计,只有调岳飞岳王爷率领岳家军才可与燕王大军一战!。”副丞相陈俊卿也跪下附和道:“皇上,臣同意史大人的意见,我大宋能与燕王一战者,只有岳王爷一人了!。”
赵伯琮冷静了一会儿,说:“话是不错,虽然朕之前也收到岳王爷请旨出战的书信,但是朕始终担心,岳飞与燕王乃是八拜之交,朕就怕派岳飞前去是抱薪救火!。”
皇后郭氏又劝道:“官家,岳飞岳王爷素来以国事为重,公私分明,且尽忠报国,臣妾愿以性命担保,岳王爷是不会辜负陛下,辜负大宋!。”
话音刚落,在场的众位大臣也都频频点头,显然在这一点得到了所有人的共识。看到众人的反应后,赵伯琮随即说道:“那好吧,就依皇后及众位爱卿的建议,命岳王爷率领岳家军前去救援虞爱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