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好的”人人都喜欢,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不需要讲包容的,因为如果是自己喜欢的好东西,要都已经来不及了呢,何须讲包容。可见,需要包容的对象就是好的反面,越是让你恶心难受的才越需要包容。所以需要包容的是后二者。因为“坏的”人人都讨厌,能包容才是大包容,而“不好也不坏的”谈不上喜欢或讨厌,一般持无所谓的态度,能包容就是小包容。
人的生存难,是因为人生容易受坏的伤害,但是,你想不容坏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像好的一样,坏也是无处不在的,若不包容它,肯定难生存,如大、小便就是坏的,正常人都能包容,只有多的无法包容时才去排除,如果不能包容,岂不是要到医院去医治吗?
当然,不仅要懂得大包容,更要懂得小包容,因为如果不懂得小包容,那些不好不坏的就可能会转化成坏的,这情景犹如食物与健康一样,如果只知道吃好菜,那不仅普通菜会变坏,自己的身体也会变坏。
在我长期临床生涯中,常有这样的情景:有些富人只知道吃上等好菜,普通菜老是不吃,结果时间一长,满面红光,不会望诊的人,还会恭维其有福相,其实这是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脂血症之兆;而普通百姓多吃普通食物,表面上看,面色不如富贵,但一号其脉,稳健有力,有的已经70多岁了,还能挑能扛。
哦,阴阳学说告诉我们,事物有向对立面转化的定律,所以,所谓小包容,就是将不好不坏的东西引向好的方面转化,不引其向好,就会发展成反面。
情为何物
一
在金庸的某部小说里,有一个似邪似正的女侠,终日里口中总是念叨着一句诗:“敢问天下,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是啊,我们人人都需求都熟悉而且一生都被它魂牵梦绕的“情”,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这一问,不知问住了古今多少高贤。
《荀子·正名》说:“情者,性之质也。”可见,情是人之本性。既是本性,当然也就难免多情,我们先来看那单相思之情,瞧,当“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时,却还认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不过此情毕竟还合理合情,最可怜的是那种素不相识的痴情,为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竟然第二年又跑去那地方,直至发现“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了,还忍不住地留下这四句痴情诗流传到今天。可惜多情总被无情恼,不仅有感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苏轼,就连李隆基也不能幸免,被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后,就“圣主朝朝暮暮情”,后来发生了“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最终只有“梨花一枝春带雨”“唯将旧物表深情”(白居易《长恨歌》)。
不过,也有与荀子持不同意见的古人,譬如《说文解字》就说:“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那《白虎通·情形》也说:“情者,阴之化也。”什么意思?就是说情是阴物。
多可怕呀,情怎么是阴物呢?实在叫人有点难以接受,但细细一想却也不无道理,不信?你认真瞧瞧有多少烦恼系在情的后面:情绪、情感、情面、情报、情海、情欲、情场、情爱、情痴、情人、情敌。特别是那个情欲,因为欲豁难填啊。怪不得佛家认为苦海无边都是六欲之祸,这可是真知灼见呀,只可惜那释迦牟尼在寻求解决方法的时候没有找对路子,殊不知人本是性情中人,人靠自己根本就断绝不了那原本无法清净的“六根”,纵是吃菜念经也无法实现“回头是岸”之梦想,何况,就是薄情、绝情、无情也都是一种情啊。
当然,在情的后面也有许多好东西,如情谊、情怀、情调、情趣、情操、情分、情缘、情理等等,但这些好像都被现代人给忘了,要是人们都记得那该多好啊。
二
记得在而立之年,我曾经自作聪明地觉得:古人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蕴含的东西即是情;那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所传达的亦是情;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写的《感天动地窦娥冤》中所演绎的“六月雪”的故事更是情也。
然而,20多年后我对自己以前的这些理解开始质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虽然感人,但历史上凡有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故事,都是为了要达到个人目的求人之举,那“诚”意既来源于自私,实在是在利用情而不是情的本身呀;那“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所透露出来的情,完全是一种小女子的狭隘私情,直弄得我们也都跟着“凄凄惨惨戚戚”起来;而《感天动地窦娥冤》所演绎的乃是一种呼天唤地的冤情,冤情哪,相信这不是我们所盼望的。可见,这些情都不是本文开头所问的“直叫人生死相许”之情。
现代人对情的感受又有着许多的不同,最近我听到另一种颇有意思的说法,认为情有双重性,情来时有如调和油,滴滴滋润芬芳,让人觉得温馨缠绵柔情万般,但情去时尤似断肠草,声声“情何以堪”,令人阵阵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还有人对情又有不同的开悟,说那情恰似核电厂,如果掌握得好,不仅可以光芒四射,还可以生成巨大的效果,可一旦发生故障,其后果却也不堪设想。
不过,因着对汉字的构造有些兴趣,最近我发现这“情”字的构造有点意思,瞧:左边竖心旁,右边一个青,那意思似乎是在说:要想有情,就得先竖起心的标杆,在有心的同时,还得要有青春的活力以及青山不老绿水长流那样的恒定才行。
三
当然,也有人认为:情能生爱,爱必有情。此话似乎不假,但其实不真。首先,有情未必都能生爱。比如有人找你办事,往往会顺便买一些食品玩具给你那三岁的小女儿,这里头绝对有情,但好像扯不上爱呀。其次,爱必有情也不尽然。你可知有时正因有爱才无情哩,譬如我小女儿不听话,经常要动手去抓尖刀利刃或是要摸电极开关,每逢这种情景我就绝对是无情的。相信每个做父母的人,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偷了人家的东西回来,总免不了会先打上一巴掌再说,这里深藏着爱,但显然又很无情,难道不是吗?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父母会出现有爱无情的尴尬,而且那被爱的一方也未必肯领情,那被打的孩子不是都恨恨不平吗?不仅如此,爱也能转恨,由恨还会成仇,事实上,这世界可是一直在演绎着扯不断理还乱的爱、恨、情、仇的呀。
不过,谈到情就免不了要说爱,这应该是真的,因为情和爱是一种不能分割的关系。我有两比方,也许能阐述情与爱的关系。第一个比方是:假若爱是细胞,那么情就是血浆。爱的细胞要想鲜活,就必须要有情的血浆来营养,否则很快就会枯干,反过来也一样,情的血浆要是没有了鲜活的爱细胞,那充其量只能是一摊令人恶心的污秽物。第二个比方是:假若爱是灵魂,那么情就是肉体。男女之间如果有爱但却无情,那岂不如同有灵魂没有肉身的孤魂野鬼?而如果反过来,有情但却无爱,岂不是有肉身而没有灵魂,那能是什么东西呢?不是一堆臭烂也是行尸走肉。可见,那些情爱分离的苟合男女,都只是各取所需的某种交易而已,根本也不是我们要讨论的“直叫人生死相许”之情。
哦,对这“情为何物”?不仅古今智者的看法不同,对其感受也是千差万别的,譬如鲁迅认为“多情未必不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可苏轼却觉得“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好一个千里共婵娟,苏轼定是一位酷哥。
行文至此,偶觉诗兴萌发,拈得春联一对,上联:情漫漫矣其修远,下联:吾将不再问何物,横批:情深意长。年关将近,打算今年就用此联吧。
朋友,但不知你以为情为何物?
爱岂容易
一
经历过世事沧桑的人都知道,爱比金价高贵,比钻石难得。所以我们人人都渴望得到爱,相信世上也没有人没有得到爱。但遗憾的是,除了有人觉得自己没有得到爱的,还有人不满足自己所得到的爱,其实这两种感受都是不切实的。
首先,爱是多姿多彩的,不仅有男女之间的恩爱,还有友爱、关爱、慈爱、怜爱、博爱和恩典之爱等等。认为自己没有得到爱的,多数都不过是狭小的亲情之爱或男女之爱不满足而已,而那广博的天地之爱、人间之爱,没有人不是天天都在尽情地享受着。
其次,爱是无处不在的,只是它无形、无价。正因为它无处不在,所以就有人对它熟视无睹,也因为其无形,所以很多人不能正确识别,更因为它无价,所以许多人拥有了但却不懂得珍重。
人间虽然有很多的恨,但爱总是更多,有句成语叫爱屋及乌,说的是如果真爱一个人,就连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都会觉得可爱起来。
“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这是孔子的爱。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杜牧的爱。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是被范仲淹一语道破的美食家的爱,当然,今天的美食家在食鱼时已经难以再看到那一叶出没风波里的小舟了。
当然,爱也有被人们搞错的,不仅有男女关系方面的错爱,还有饮食习惯、兴趣爱好、事业理想等方面的错爱。所以,如果一个人长期沉浸在苦毒中,那不但容易误解爱,还容易由爱转恨,因恨成仇。古往今来,这种爱、恨、情、仇不是已经演绎出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人间悲剧吗?
二
曾有过一首流行歌这样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变成美好的明天”。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不是觉得世界少了爱吗?为什么会觉得世界少了爱呢?窃以为,这与长期强调自信、自尊、自爱的教育有关。
试想,一个人如果自信过了头,哪还肯轻易地去相信旁人?整个社会的人如果都很妄自尊大,哪还有人懂得应该尊重他人?一个民族如果人人都嫌自爱不够,哪还有人肯舍己去关爱别人?
也许有朋友会反驳说,是你理解错了自信、自尊、自爱,其实自信是叫我们不要自卑,自尊是要我们不可自我作践,自爱是提醒我们学会保护自己。不错,自信、自尊、自爱本应如是解,但这“三自”口号从来都没有注脚呀,何况能正确理解健康本意的人实在不多。其实,如果人们都能很好地理解自信、自尊、自爱,那就无须提口号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实践,早就已经有了数不清的答案。在评职称的时候,许多演员也会说:“是你们不给我演主角,如果让我演,我会演得比他更好。”吗?瞧,要多自信就有多自信。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少孩子都会不客气地说“请不要剥夺我的人权好不好”,看,人的自尊分明是一种天性。夫妻闹矛盾的时候,丈夫认为自己在外很辛苦,下班后没有及时回来,是因为自己需要放松放松,而妻子则觉得自己下班回家还要煮饭、洗衣、带孩子,比丈夫更辛苦,老公不懂得体贴,自己买些面膜回来贴一贴还不行吗?行的,可见自爱是不必强调的。
再说,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真的就变美好了吗?未必!事实上,没有人没有献出过爱,相信就连杀人犯也不可能一生都没有献过爱,人人都不仅只献过一点爱,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当然,在献爱给别人之后,又为自己得到爱而做出了惊天动地之举的也是大有人在的,如果你熟悉中国历史,那你一定知道烽火戏诸侯的楚幽王,他,就是为了自私的爱才去戏诸侯的呀,如果你读过荷马史诗,相信也不会忘记那场持续了十多年,死了几十万人的特洛尹战争,其祸端也是一个王子为满足他自私的爱。
呜呼,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见《老子》四十四章),不知君以为这观点如何?其实,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也认为:“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三
西方有句名言:要想让自己愉快,先得让别人愉快。其实爱也是这样,要想得到爱,自己得先要爱别人,可是,我们许多人是不是都很少想到自己要主动去爱别人呢?为什么老报怨没有得到爱呢?其实要想得到爱,起码先要懂得爱。那什么才是爱呢?
古诗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的描述,可见古人认为爱是男女间的一种情,当然,古人也有持不同意见的,因为也有的爱是一种贪的表现,在《宋史·岳飞传》中就有“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的说法。
但佛家对爱的看法又不一样,佛学认为爱是一种水,更是淹没人性的河,人一旦沉溺其中,即不能脱身,于是在文学家的笔下,常有深陷“爱河”的比喻。不过,佛家不仅有爱河的说法,还有爱火学说,在正法念经偈中就有“薪火虽炫然,人皆能舍离,爱火烧世间,缠绵不可舍”的说法。只是水火本是不相容的东西,这一会儿把爱比作水,一会儿又把爱比作火,实在叫人难以捉摸。
其实,爱是心灵与心灵的和谐感动,而不是动听的语言,爱需要的是双方持续不断的实际行动,而绝不是口号和符号的维系。
还是圣经说的好:“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十多年前笔者初读这段经文,不仅嫌其拗口,还颇感费解和心烦,好在自己追求真理之心没有凋零,在岁月转盘的不断琢磨下,终于在知天命的年段肤浅地理解了其中的部分蕴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