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是丫环之身却摆不正位置,试图明火执杖公然对抗大太太,下场不会太妙。如今摆出“无事袖手谈心性,临难一死报君王”的态度,任志强对于市场的呼唤夹杂着原始阶段的暴戾之气,让民众难以接受,于事更为有害。
任志强的第二宗罪,在民众对于高房价怨声载道之时同样逆流而上,声称“房子是为买得起的人盖的”,主张建立穷人区和富人区,“明天的房价会更高”。
如果说制度成本是任志强对付政策变更的有力武器,那么,市场理论与供需关系则是用来对付消费者的秘籍。但聪明如任志强者应该不难意识到两者之间的悖谬关系,如果市场主要由政策与官员调控,那么所谓市场定价只是一句空话。作为国有企业老总的任志强遥瞰市场乐园,对市场化的憧憬并没有错,但由此产生幻觉,就拿彻底的供需关系与投资理念来说事儿,撞得头破血流也就在情理之中。
等到社会把政府的保障责任与市场房产投资区分之后,等到市场正常到不是每个房地产商都造高价房的时候,再来普及市场与投资的理念,恐怕更为实际。
第三宗罪,作为中国企业家的代表,任志强本应有更大的关怀,对企业家群体负起更大的责任,但他最欠缺的就是美国J.P.摩根与民国时期的大企业家卢作孚那样深广的社会责任感,只靠言语辛辣取胜。这个“诚实到可恨”的孩子,在强调市场的同时抽掉了企业家的脊梁,在赚取利润的同时给市场竖起了敌视的围墙,这让中国的内生市场资源失去了最可贵的民意支持。
任志强以市场之矛攻民意之盾,其人格主体与市场理念分裂到如此地步,正印证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精神分裂现象之严重,其危机之深证明了目前正常的弱势消费者意见传达平台、不同梯度的市场传递能力、多元化的金融流通等平台均未建立。在行政性市场的悖谬逻辑中孤军奋战,狂人任志强就此定格为一个错乱的缩影,中国房地产市场何尝不是!
任志强无法建立中国的市场新教伦理,却因为好言忤众而成为万炮齐轰的出头鸟。虽然任志强的能量还不足以一言兴市一言废市,但对于深受高房价之苦的众多消费者,却提供了一个大小合适、危险系数不大的宣泄渠道。
政府的投机性救赎
房地产商人的主动救赎并不普遍,他们在2008年之后陷入冬季,对于市场的追求被生存的需要压倒,市场伦理成为生存、自救与他救。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政府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救赎者,他们在形势的逼迫下,以政策的全面回归,向投资至上主义与房地产拉动消费的理论致敬。
到2008年4月左右,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房地产市场的寒风。2007年房地产上市企业年报,每股现金流出现了巨额负数:保利地产–7.65元、招商地产–4.74元,金地集团–7.52元等。据统计,42家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2007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5.99亿元。四大开发商2007年的存货周转率也是历年来的最低值。万科的年度存货周转率只有0.42,5年来持续下降。金地集团的年度存货周转率为0.31,保利的存货周转率只有0.25,招商地产的更是低至0.16。由于项目建设周期一般为 2~3年,按照存货在2.5年内销售并回笼资金计算,存货周转率应该不低于0.4,但是这几大开发商中,只有万科的存货周转率稍高于0.4。这说明以往房地产商以土地储备代替现金的生存模式,一旦市场冰冻期到来,脆弱的资金链就会受到严厉考验。谢国忠,这位资产价格“乌鸦嘴”表示,中国房地产商一半以上会破产倒闭。实际上,房地产的洗牌比谢国忠所说的更加惨烈,全国6万多家房地产公司最终会有2/3退出舞台。
政府的宏观调控收效,那些滞后于宏观调控不注重现金流的房地产企业受到威胁。房地产商在政府的现金榨汁机下颤抖,普遍生存困难。上市受挫的恒大地产的资金链条就非常典型,据公开数据显示,恒大地产2007年里屡成地王,储地暴增8倍到4 580万平方米;而截至2009年1月,恒大未偿还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总额超过111亿元,且不包括向机构投资者融得的10亿美元资金。早在2008年9月,恒大地产资产负债率就已高达95%以上。恒大积极转战私募融资,同时启动了一个500亿元的年度销售计划,其广州市等多个楼盘正批量降价处理。
现金为王而不是土地为王,导致开发商的生存模式发生新一轮变迁。类似万科这样的企业提前一步收到了现金为王的信号,从2007年开始就降价销售,大房地产商手中大约都拥有一份各公司现金流的状况,对于哪家公司资金链紧绷成为流血的猎物,可能成为下一个顺驰心里一清二楚。于是,各家开始比拼融资与营销实力,争取成为猎食者而不是成为不幸的被猎食者。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降低赢利预期,以争取回笼更多的资金,金地集团负责人表示:“会考虑做价格的调整,来加快销售速度。”
与股市一样,楼市也是政策市,因此,各方非常迷信政府的行政力量。但是,最终,不可逆转的因素与市场规律占据了上风。
房地产拐点由于金融风暴的来袭脱离了政府掌控的范围,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紧缩伴随着房地产投资的急剧下降,使有关方面的调控政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楼市如此变幻莫测,实在是政策滞后与预期不准所致。2007年打压房价,是因为担心投资产品价格泡沫,不料很快遭遇经济下行与全球金融风暴,我国经济出现明显的下行趋势。在内需没有提振之前,增加投资是唯一的出路。害怕房地产市场拖累经济复苏政策,有关方面对于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采取默许态度。
政策发生180度的大转向,并不说明有关方面认可了房地产的市场属性,并不意味着房地产高价被忽视,仅仅是因为经济骤然紧缩,使房地产企业获得喘息之机。当初是怎么打压的,2008年下半年就怎么救,这不过是市场机会主义的又一次集大成表现罢了。除了银监会对二套房贷迟迟不肯松口之外,一切回到了调控之前。
形势非常严峻。寄生在卖地财政上的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锐减。2007年年底北京就有两幅地块流标,而其他地方政府也放慢了土地拍卖步伐,国土资源部最新通知亦称,2008年起对土地价格的监测城市将从50个扩大至105个。税源增长不快的地方政府将如何应对财政收入下降的挑战?西部某地块几年之间地价上涨20倍的噬血模式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