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嘉义县,民雄乡的一处稻田地。
钟文带着经过乔装打扮的张土根、杰西卡、独岛樱,寻着前世旅游记忆,走了七八十里路,终于在傍晚时分找到了本时空的“金春山”。
在没有公路的这个年代,钟文只能通过河流辨认大概位置。能用一天时间找到这里,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是运气。
“金春山”指的并不是一座山,而是天地会的每一个堂口都称之为“山”。
创意稻田地,来到寨门前,钟文叩响门环。
随着一阵门闩声,大门向内开启,一个梳着辫子的淳朴汉子,将头探出门外,斜仰着头看向钟文。
钟文看着开门人,开口道:“地镇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
这句并不是《鹿鼎记》里的“地振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而是钟文在旧时空旅游时,从高溪庙门前看到的一副对联,下联是:“门朝大海,三河峡水万年流。”
经过十三行的事,钟文行事变得谨慎了许多。
钟文这次没有选择直接去漳浦以南的高溪庙,而是先来了清廷人口薄弱的台岛。
为了这次台岛之行,钟文特意从相册里找出了去高溪庙时拍的照片。
虽然不知道这副对联到底是不是接头暗号,但想来应该比小说里杜撰出来的改版靠谱。
门内人听到钟文的话,先是一愣,然后打开大门,露出一身农户打扮。
门内一米六五左右男子,抬头看着一米八多的钟文:“好汉何事叩门?”
钟文不知道自己说的对联到底有没有用,思考了一下,决定换个方法试试:“在下是名汉留,路过此地,想借宿一宿。”
门内男子闻言,开口说道:“好汉你且等一下,我去通报我家主人。”
言罢,门内男子合上门,转身进了院子。
钟文等人见状面面相觑,这里到底是不是天地会的堂口?
不多时,大门在此开启,之前的汉子领出来一位全身充满书卷气的青年。
“好汉从何处来?”青年打量着身高超过一米八的钟文道。
“明!”钟文来之前做了大量功课,知道这也是暗语。
“敢问好汉尊姓大名?”青年开口问道。
钟文:“姓钟,名文。不知阁下怎么称呼?”
“在下姓陈,名子方。”青年人再次开口。
钟文:“我等路过此地,想借宿一宿,还望陈先生能够通融。”
陈子方:“好说好说,诸位请随我来。”
陈子方将钟文等人引入门内,钟文察觉屋子里有人在看自己。
陈子方将钟文四人安排进了一间小屋,并对身后的汉子吩咐道:“你且去给几位客官取些吃食来。”
钟文听闻,开口说道:“陈先生勿忙,我等是带着干粮来的。”
陈子方闻言,又对身后的汉子说:“既然如此,那就去给客官们打些水喝吧。”
钟文闻言,想了想,没再推辞。
安排完汉子打水,陈子方接着又问道:“钟义士此行要到何处去?”
钟文:“清。”
陈子方:“???”
都进屋了,还对什么暗号?难道?是对方不想透露?陈子方如此想着。
钟文见陈子方没有下文,思索片刻,沉言道:“我等为复明而来。”
陈子方闻言,眼神波动了一下。
同一时间,出去打水的汉子拎着个壶推门而入。
陈子方接过水壶,放在一旁的小桌上:“天色已晚,不如每日再叙。”
钟文闻言,猜到对方心思:“也好。”
陈子方:“几位客官暂且歇息,方某先行告退。”
见陈子方离开,钟文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屋咋睡?
屋里只有一些简陋的小床,说是床,其实就是六根交叉着的柴火棍上架了块包布板。
床硬钟文也就忍了,主要是这长度,最多也就180CM,还没有钟文的个子高。
早知道就背个充气床垫来了。
将就一宿吧。
天色见晚,陈子方和一群人离开金春山,去了旁边村子里的一户宅院。
迈过大门,穿过庭院,进入内宅,一行人环坐屋内。
“大家怎么看?”
“这几人不似穷苦出身,且后面跟着的明显是两位女子。其中一位绝非汉人。”
“那,众兄弟怎么看,明日咱们咋办?”
“送走便是。”
“如若他们不走呢。”
“那便只能刀兵相见了。”
“山主,我这就下去安排。”
“等等。”
“陈军师为何拦阻?”
“山主,不知为何,我总觉今日上门之人眼熟。”
“你们见过?”
“应该没有,如此高大之人,如若见过,定然印象深刻。”
“那为何眼熟?”
金春山的军师陈子方,努力回想着。
“想起来了,兄弟们稍等片刻,我去去就回。”
陈子方急冲冲的跑回金春山,从一间房内找出一个布包,而后又急冲冲的回了那处村院。
“你们看!”陈子方从包里取出两张纸。
铺开后,屋内众人起身围观,借着烛光,众人看清了这是两张海捕文书,也就是通缉令。
看着画像上的两个髡人,在仔细回想了一下今日来人,果然颇为相似。
陈子方看向被通缉之人名讳:“来人自称姓钟名文。海捕文书所拿之人也是此名。”
“这么说,他们是朝廷要犯?”
“怕是没这么简单,大清要犯的海捕文书为何会发至台府?”
众人闻言,觉得似乎是有哪了不对,但又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
清廷发的海捕文书,台府的确罕见。
见大伙面露不解,陈子方开口说道:“这画像之人梳的一头髡发。今日到访四人,有一人绝非我族。我推测,此次清廷要拿之人来自海外。”
众人闻言,面露恍然。
“故此,这几人绝不是我汉留弟兄。”
“如此说来,还是不见为好?”
“非也,要见。方才屋内,来人称要复明。我始终没想明白,他为何不言反清。若不反清,如何复明?”
“也许只是这几人忘了说。”
“不会,来人能背的出高溪庙上联,不应是白丁。民间反清复明之声从未断过,大家口传皆此四字,且反清在前,复明在后。如非有意,为何略去?”
“这...”
“那明日咱家就会他一会。”
......
第二天,钟文看着眼前的海捕文书,嘴角不自觉的抽了抽。
当初动静闹的那么大,钟文不是没想过乾隆会发通缉令,可这通缉令这么快就发到台岛来了?
还有着赏金数额是不是太大了些?
钟文,赏银万两!
张怀仁,赏银五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