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应该是为充实自己,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没有自我的人,总是考虑别人的看法,这是在为别人而活着,所以活得很累。有些人觉得:老实巴交吧,会吃亏,被人轻视;表现出格吧,又引来责怪,遭受压制;甘愿瞎混吧,实在活得没劲;有所追求吧,每走一步都要加倍小心。家庭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新老之间、男女之间……天晓得怎么会生出那么多是是非非。你和新来的女同事有所接近,有人就会怀疑你居心不良;你到某领导办公室去了一趟,就会引起这样或那样的议论;你说话直言不讳,人家必然感觉你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如果你工作第一,不管其他,人家就会说你不是死心眼太傻,就是有权欲野心……凡此种种蜚短流长的议论和窃窃私语,可以说是无处不生,无孔不入。如果你的听觉视觉尚未失灵,再有意无意地卷入某种漩涡,那你的大脑很快就会塞满乱七八糟的东西,弄得你头昏眼花,心乱如麻,岂能不累呢?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仅是我们自己。想要讨好每个人是愚蠢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与其把精力花在一味地去献媚别人,无时无刻地去顺从别人,还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刻苦学习上。改变别人的看法总是艰难的,改变自己却是容易的。
有时自己改变了,也能恰当地改变别人的看法。太在乎别人随意的评价,自己不努力自强,人生就会苦海无边。
别人公正的看法,应当作为我们的参考,以利修身养性;别人不公正的看法,不要把它放在心上,以免影响我们的心情。如此一来,我们就不会为别人的看法耿耿于怀,就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了。
“隐退”同样可以创造辉煌
爬上高山之巅的是英雄,能够及时主动从光环中隐退的也是“英雄”。有多少人把“隐退”当成“失败”。曾经有过非常多的例子显示,对于那些惯于享受欢呼与掌声的人而言,一旦从高空中掉落下来,就像是艺人失掉了舞台,将军失掉了战场,往往因为一时难以适应,而自陷于绝望的谷底。
一个人若是能在适当的时间选择作短暂的隐退(不论是自愿还是被迫的),都是一个很好的转机,因为它能让你留出时间观察和思考,使你在独处的时候找到自己内在真正的世界。
唯有离开自己当主角的舞台,才能防止自我膨胀。虽然,失去掌声令人惋惜,但往好的一面看,心理专家认为,“隐退”就是进行深层学习,一方面韬光养晦,一方面重新上发条,平衡日后的生活。当你志得意满的时候,是很难想象没有掌声的日子的。但如果你要一辈子获得持久的掌声,就要懂得享受“隐退”。
作家班塞说过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在其位的时候,总觉得什么都不能舍,一旦真的舍了之后,又发现好像什么都可以舍。”曾经做过杂志主编,翻译出版过许多知名畅销书的班塞,在40岁事业最巅峰的时候退下来,选择当个自由人,重新思考人生的出路。
40岁那年,欧文从人事经理被提升为总经理。3年后,他自动“开除”自己,舍弃堂堂“总经理”的头衔,改任没有实权的顾问。
正值人生最巅峰的阶段,欧文却奋勇地从急流中跳出,他的说法是:“我不是退休,而是转进。”
“总经理”3个字对多数人而言,代表着财富、地位,是事业身份的象征。然而,短短3年的总经理生涯,令欧文感触颇深的,却是诸多的“无可奈何”与“不得而为”。
他全面地打量自己,他的工作确实让他过得很光鲜,周围想巴结自己的人更是不在少数,然而,除了让他每天疲于奔命,穷于应付之外,他其实活得并不开心。这个想法促使他决定辞职,“人要回到原点,才能更轻松自在。”他说。
辞职以后,司机、车子一并还给公司,应酬也减到最低。不当总经理的欧文,感觉时间突然多了起来,他把大半的精力拿来写作,抒发自己在广告领域多年的观察与心得。
“我很想试试看,人生是不是还有别的路可走。”他笃定地说。
事实上,欧文在写作上很有天分,而且多年的职场经历给他积累了大量的素材。现在欧文已经是某知名杂志的专栏作家,期间还完成了2本管理学著作,欧文迎来了他的第二个人生辉煌。
事实上,“隐退”很可能只是转移阵地,或者是为了下一场战役储备新的能量。但是,很多人认不清这点,反而一直缅怀着过去的光荣,他们始终难以忘情“我曾经如何如何”,不甘于从此做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走下山来,你同样可以创造辉煌,同样是个大英雄!
一个不受过去干扰的人,就像画家手中的一张干净的纸,更能画出美妙的图画来。因为是崭新的开始,就需要付出全部的努力,需要认真地对待,需要一丝不苟地去应对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这样往往更能把事情做好。
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
我们提倡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从眼前的一点一滴做起、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历经千难万苦,千锤百炼,从而积沙成塔,实现远大的梦想!
有个人很有钱,但却愚蠢无知。
有一次,他到另一个富翁的家里,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楼又高又大,富丽堂皇,宽敞明亮。他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我的楼没有他的好,以前我怎么就没想到造一座这样的楼呢?”
回到家里,他立刻召唤来木匠,问道:“你能不能照着那家的样子帮我建造一座漂亮的楼?”
木匠回答说:“没问题,他家的那座楼就是我造的。”
富翁便说:“那你现在就为我造一座像他家那样富丽堂皇的楼吧。”
于是木匠开始量地基,迭砖,造楼。
富翁看见木匠迭砖,心生疑惑,不晓得这是怎么一回事,就问木匠:“你这是打算造什么?”木匠回答道:“造你要的三层楼房呀。”
富翁有点急了,对木匠说道:“我不要下面二层,我只要最上面的一层,你就给我造最上一层吧。”
木匠答道:“没这样的事。哪有不造最下一层楼就造第二层楼的?不造第二层楼又怎么谈得上造第三层楼呢?”
这个愚蠢的富翁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二层楼,你一定得给我造最上边的一层楼。”
其他的人听到了这件事,都笑话他。人们笑愚蠢的富翁不懂得:房屋是由基础而建起,怎能在空中建起楼阁呢?
成功从来就没有什么技巧,唯一的诀窍就是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实实在在地做事。
任小萍女士说,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每一步都是组织上安排的,自己并没有什么自主权。但在每一个岗位上,她也有自己的选择,那就是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1968年,在西瓜地里干活的她,被告知北京外国语学院录取了她。到了学校,她才知道她年纪最大,水平最差,第一堂课就因为回答不出问题而站了一堂课。然而等到毕业的时候,她已成为全年级最好的学生。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到英国大使馆做接线员。接线员是个不愿意干就很简单,愿意干就很麻烦的工作。任小萍把使馆里所有人的名字、电话、工作范围甚至他们家属的名字都背得滚瓜烂熟。有时候,有一些电话进来,不知道该找谁,她就多问几句,尽量帮助别人找到该找的人。逐渐地,使馆人员外出时,都不告诉自己的翻译了,而是打电话给任小萍,说可能有谁会来电话,请转告什么话。任小萍成了一个留言台。不仅如此,使馆里有很多公事私事都委托她通知、转达、转告。这样,任小萍在使馆里成了很受欢迎的人。
有一天,英国大使来到电话间,靠在门口,笑眯眯地看着任小萍,说:“你知道吗,最近和我联络的人都恭喜我,说我有了一位英国姑娘做接线员!当他们知道接线生是中国姑娘时,都惊讶万分。”英国大使亲自到电话间表扬接线员,在大使馆是破天荒的事情。结果没多久,她就因工作出色而被破格调去给英国某大报记者处做翻译。
该报的首席记者是个名气很大的老太太,得过战地勋章,被授过勋爵,本事大,脾气大,把前任翻译给赶跑了,刚开始也拒绝雇用任小萍,看不上她的资历,后来才勉强同意一试。一年后,老太太经常对别人说:“我的翻译比你的好上10倍。”不久,工作出色的任小萍就被破例调到美国驻华联络处,她干得又同样出色,获外交部嘉奖……
一个人在无法选择工作时,至少他永远有一样可以选择:就是好好干还是得过且过。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有的人勤恳敬业,付出的多,收获也多,有的人整天想调好工作,而不做好眼前的事。其实,这样的选择就决定了将来的被选择。
人生有各种各样的舞台,但最能展现你才华的舞台,却只有一个。只有准确地选择这个舞台,脚踏实地地干下去,你的才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生命正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飞快地溜过,我们在空间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跑过,但今天才是我们最值得珍惜的一段时间,也是我们唯一能真正把握的时间。
“明天可以吃果酱,昨天可以吃果酱,但今天不准吃果酱。”这是“忧郁之神”的座右铭。我们大多数人也是这样——为昨天的果酱发愁。为明天的果酱发呆——却不知道把今天的果酱厚厚地涂在我们现在正吃的面包上。
同样的道理,人性中最可怜的一件事就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拖延着不去生活,我们都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放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我们为什么会做这种傻事,变成可怜的傻子呢?
答案只有一个——我们没有学会“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只有清楚地活在今天,不虚度每一个“当下”,并重视生活的乐趣,日子才会过得有滋有味,才会过得精彩纷呈。
生活中,许多人的烦恼都来自于莫名其妙的忧虑:为昨天的逝去惋惜,为尚未诞生的明天发愁,而恰恰就忘了今天,忘了要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事实上,我们没必要为明天担忧,唯一可以为明天而做的事就是今天要集中自己所有的智慧和热忱,把今天过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
我们可以为明天着想,甚至是小心地考虑、计划,但是,绝不可担忧。
在某公司的联欢会上,李明、赵杰、朱冬等举着酒杯,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时下一些最热门的话题。细心的李明却发现肖鸣独自坐在一个角落里,面色阴沉地对着窗外发呆。
李明便端着酒杯走了过去,向肖鸣招呼道:“伙计,面对如此良辰美酒,你不痛饮高歌,竟然在这里独自发呆,难道有什么心事吗?”
“哦,不,我没有心事。”肖鸣低声说。
“难道今晚有谁和你过不去?”
“没有,大家都很友好。”
“那你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欢度这美好时刻呢?”
“我没心情,因为我担心待会儿回家的路上会塞车。”
“可是,享受此刻的生活,远比担心下一刻重要得多啊!”李明说完,拉着肖鸣进了舞池。
学会享受此刻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必须上的一课!可悲的是,我们许多人总是在推迟我们的快乐——就像肖鸣一样。只有充分享受现在,生命才不会在无谓的担忧中白白度过。
享受此刻的生活,就是享受你正在做的、而不是即将做的事情。从忧愁、烦恼里走出来,学会欣赏和热爱已经拥有的生活,你就会感到无与伦比的快乐和满足。
今天才是我们最值得珍惜的一天,是我们真正能把握的时间。只有清楚地“活在今天”,不虚度每一个“当下”,明天才能无怨无悔。
不要寄希望于明天
巴尔扎克是位多产的作家。他的时间是一分一秒也不虚度的。一次,巴尔扎克太累了,对一个朋友说:“我睡一会儿,你l小时后叫醒我。”1个小时过去了,朋友实在不忍心叫醒他。巴尔扎克醒来后,发现超过了l小时,几乎是暴跳如雷地对朋友说:“为什么不叫醒我,耽误了我多少时间啊!”朋友不高兴地说,“你这么累了,该好好休息一天,有事情明天不能做吗?”巴尔扎克大怒:“我明天还有别的事情呢!”
人人都期盼着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尤其是当我们因今天的经历而充满懊丧的时候,明天总是最好的心灵医疗师,明天总是使我们重新振作起来的灵药。明天意味着新的机遇、新的成长、新的希望……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把事事都拖到明天去办。那样会使你的许多计划落空,办事效率低下,白白浪费大量宝贵时间,也易增加思想负担,招致别人不满。
而且,如果明日复明日,当几十年的风霜等闲白了少年头的时候,你就会突然明白自己的一生还没来得及做什么。然而这个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即使再鼓足干劲也只能落个“夕阳无限好”。而这,恰恰是人生最大的悲剧。
不要把事情拖到明天,因为那样会贻误战机。1814年3月31日,沙皇亚历山大率领俄军和各国反法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1815年3月17日,拿破仑东山再起,进入巴黎,重组资产阶级政府。英、俄、奥和普鲁士等国派出重兵,围攻巴黎。6月15日、16日2天,拿破仑突破普鲁士12万大军的阵地,并打败英国军队,推进到比利时边境。
但是在这个紧要关头,6月17日,拿破仑却让法军休息了一天,18日才开始进攻固守在滑铁卢的英军。结果,给了英军构筑工事的时间。就这样,在18日的决战中,英军工事起了重要作用,拿破仑在滑铁卢一战惨败,带着一万残兵逃回巴黎。
6月22日,在强大的国际武装干涉下,拿破仑第二次被迫退位,囚禁在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上,1821年因病死去。试想,如果拿破仑6月17日不让士兵休息,而是乘胜前进,那么历史就极有可能改写了。把事情拖到明天,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麻烦,而且,明天也总会有明天的事情。
不要事事都寄希望于明天,如果那样的话,人生将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