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人文素养与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比例仅为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该调查认为: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和品质,体现了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些什么想法呢?请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抒发感情,等等。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指点迷津]
和全国卷题目以及难易程度比较接近。命题主要为了引导高中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思考社会矛盾。它是一般青年人都能够面对,能够亲历的事情。年轻人应学会面对人生,面对社会上发生的矛盾,要有自己的想法,整体能反映综合能力。
[经典范文]
精神的伊甸园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使我们感动——一个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则是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一百多年以前的康德如是说。
也许,我们并不能像庄子那样,有一种看透世俗的坦然,以及一副“泥泞中亦可”的大无畏;也许,我们并不能像鲁迅那样,有一种尖锐的目光,深刻地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存着的民族劣根性;也许,我们并不能像海伦·凯勒那样,虽然盲聋,却依然保持一种崇高的品德……但是,我们可以把握自己。
当我们在车站看到我们所等的公交车已来,我们大可不必争先恐后,我们可以让别人先上,那种“井然有序”不正是我们一直期待的吗?当我们在马路上看到一位盲人爷爷过马路却颤颤巍巍,我们也可以主动上前一步,扶爷爷过马路,这种“关爱之情”不正是我们异口同声得赞扬的吗?……
我知道,现在的你也许会对这些都嗤之以鼻,可是当你对这一切都不屑一顾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一种文明的“异质”?
的确,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物质也高速发展,但当我们舒适地享受物质文明所带来的一切的时候,我们会也应该想到我们的精神文明如何呢?试想,如果精神文明不发展,人文素养不培养,那么社会还会进步吗?……是的,我们必须向全世界乃至全人类呼吁——“构筑精神的伊甸园,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和品质,体现了他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社会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文化苦旅》中写尽了文化其深刻和内在深蕴,同时也将其丰富的人文精神蕴于其中,以警示当今的一代要牢牢地抓住“人文”这根绳索,沿着它来找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动力。
缺乏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人是可怕的,用毛泽东的一首诗来概括之,即——“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有句话现在想来很有道理:“一个民族的发展前途总是由其人文精神决定的。”
“构筑精神的伊甸园”——这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呼喊,保持良好的人文精神,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不仅会让你变得深刻,更会使你出类拔萃。
[亮点透析]
本文以康德富有诗意的话语开篇,既使文章笼罩了一重瑰丽的色彩,又点明了文章主旨。通过集中对比,从具体事实方面加强了文章的中心。文章观点深刻,材料丰富,语言个性,情理相透,酣畅淋漓,亮点多多。
楼台倒影中
谁的生活,我看不见。我环佩叮当地走在狭长的石皮弄,想象着岁月皑皑,时光流转……
因为向往于西塘古镇质朴的气息,我们来到了这吴越文化的交接地。那绵绵无绝的青石地,那满目苍然的泥石墙,那锈迹斑斑的铁门,在我们的身旁,将年华逐寸班驳。这样的古镇,这样的生活,在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下,从千百年的变革中保留了下来。
来不及感动于这些细微的点滴,我们在深深的巷道中寻找错落有致的院落,溪水丁冬的潺潺,伴随着风,细细密密地飘荡出一连串的音符。而最后,我们惊奇地发现。无论起点在哪,终点只有一个——宁静与善良的归宿。
古镇风雨存诗画,水乡人家盈酒茶。我们的到来,丝毫改变不了这里的生活,依然有致,依然安谧。口技老人在巷道深深、庭院深深中将历史留下的继续传诵,岁月年华,年华岁月在这里凝结了,信手打开窗子,而风又将它关上——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忘了自己是用怎样的神态看着鬓发斑白的老人将木门打开,自然地向门前泼水,这样简单,这样有文化的气息注定是这里生活的底色。每当日落之后,天与地之间弥漫着蓝色的暮光,这里的人就会搬出椅子,一个接着一个讲那些沧海桑田的故事,虽然故事里的人早已远去,虽然故事里的繁华早已落尽,但故事留了下来,但历史留了下来,但一种文化素养留了下来,时至今日,感动着每一个走过的人。
楼台倒影中,做了个润湿的梦。梦里,是柔婉的吴歌,是宁静的水乡。这样的时候,闭上眼,接收着城市繁扰中感受不到的文化素养,什么都不想,却什么都能想。
没有钢筋混凝土构成的繁华,没有匆匆而过的身影。这里有着自然和谐,有着质朴纯真,有着千万年历史的遗留。但它不滞后,不排斥外地年轻人的出门而做,老人们的洒水谈客,都在一天的最后,在团圆桌上得到了最好的融合。人文素养的熏陶和社会时代的发展之间的不矛盾性,在这样的生活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可是,我们终究要离去,离开这个我们只是偶尔来到,只是与它擦肩而过的地方。
楼台倒影中,谁,默默无语却一站千年?
尽管,身影早已干枯……
[亮点透析]
本文构思精巧,材料丰富,语言精美。作者运用了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缩小话题范围,既富有抒情性和节奏感,又传达出一种诗意的氛围,修辞语的运用也极其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