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再现”
“我绝对是无辜的。是他们嫌贫爱富,逼我们分手,我不同意,他们就动手,我是为了自卫,迫于无奈才失手杀了他们的。”审讯室里,威廉一脸激愤,向审讯桌前的 FBI特工说。
警官不着急听他解释,也不着急下定论。等威廉的情绪稍稍稳定下来,漫不经心的说:“你女朋友的父母以前也经常到本案发生的出租屋吗?”“他们从没去过,我也不想让他们去。”“不想让他们去?”“因为……因为……”威廉突然间结巴起来,但又迅速恢复了镇定。“他们的身体不好,我们住的地方比较偏僻,不好找。”“那他们这次怎么找过去了?是为了找你的麻烦吗?”“就是就是!他们逼着我和女朋友分手,还用刀伤我。”威廉的声音又大了起来。“哦!你说他们拿刀伤你,是你家厨房门后的那把菜刀吗?”“对!就是那把菜刀!”“这么说,他们一到你家,就直奔厨房去了?”
“当然不是。我们在客厅。”
啪!警官突然一拍桌子,厉声质问道:“既然他们是第一次到你家,进门后也是直奔客厅去的,怎么他们比你还熟悉厨房的位置?又怎么拿到的菜刀?你怎么解释?”
“我、我……”威廉的头上顿时冒出了冷汗,嘴唇翕动,语不成句,瘫倒在椅子上。
“跟 FBI学读心术”
一个人,纵然将自己掩藏的再深,包裹的再严密,思维和言语的缝隙间也会流露出不易察觉的漏洞。此时,如果通过严密、精准的问题,由外及里,由浅入深的探寻,对方的内心,就会慢慢打开一个缺口,你就会借此了解事情真相。
故事中的威廉歪曲事实,将行凶说成了自卫杀人。警官顺着他的思路往下走,故意歪曲事实,反着问话。从女友父母是不是经常去他所住的出租屋,到双方谁更熟悉厨房的位置以及里面的摆设,都问了个周详。警官的问题看上去普通,实际上却非常有技巧,他的每个问题都有一个假设性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就是他想让犯罪嫌疑人确认的。威廉在回答中不自觉的交代出: 1、女友父母从没去过自己的出租屋,对里面的情况不熟悉。 2、女友父母进门之后也呆在客厅,而不是直奔厨房。 3、凶器是菜刀。这些事实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在双方发生冲突的时候,威廉比对方具备更有利的行凶条件。在获得需要知道的信息后,警官掷出最后一个问题,重重一击, ——为什么女方父母第一次去犯人的房子,却能熟练的找到厨房和凶器?此时,威廉已经陷入了警官的天罗地网,无法逃脱了。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故意歪曲事实的人,他们明明自己理亏,却总能反咬他人一口,如毒蚊一般防不胜防。面对这种人,以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如果像故事中的 FBI一样,先缓解对方的敌意,营造安全的假象,然后在缓和的、并无对抗性的对话氛围中,让对方会不自觉地顺着我们的暗示和引导,一步步给出我们想要的答案。
大型外资企业总裁史密斯,发现自己公司的商业机密外泄,经调查怀疑一名中层职员可能是商业间谍。但史密斯并没有开除他,相反,还提拔了这名职员,并将其安排在离自己较近的地方,将一些错误信息有意无意地透露给他。通过分析信息产生的结果,史密斯迅速确定了买通该间谍是同领域的另一家公司。经过精心策划,史密斯将竞争对手一举击垮,获得了领域内部的垄断性优势。
人在“安全”的情况下会放松警惕,所以,当我们想要实现某一目的而与别人交涉时,不要着急,也不要以硬碰硬,要让对方觉得安全之后,才重重出击。反映到问话技巧中,就是在提出问题时,尽量顺着对方的意思,不管是他是错还是对,先跟他站在一条战线上。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先给他舒适的温度,让其适应,放下戒心,然后我们再逐步升温,最后提出至关紧要的那一个问题,将其牢牢套住。
“智慧锦囊”
给人创造“安全”的环境,在对方放松戒备心理后再出击,这不仅是一种问话技巧,也是一种为人处世技巧,尤其是在批评别人时,直接批评会让对方产生抵触心理,如果在批评前,先找出对方的长处称赞一番,让其觉得你很不错,很公正,这时再提出批评就会减少对方的抵触清楚,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