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0700000006

第6章 中篇小说 温的血(徐虹)

《温的血》 文\徐虹

选自《延河》2012年第12期

【作者简介】 徐虹:女,作品曾被《小说选刊》等转载。著有中篇小说集《青春晚期》、散文集《上世纪的十七岁》《有内容的眼神》等。作品曾入选多种选本。现任职于《中国青年报》。

这是听来的故事。但是在某一个瞬间,或许里面就有了你我。

1

这是一片安静的山坡,大片的草坪,松枝浓密,还有石子路。树叶遮蔽了天日,使空气显得阴冷,带一股霉味,那或许就是来自地底下的味道吧。偶有一丛黄色的大花触目惊心地堆放在路边。我们推着轮椅,默默往外走,孩子们跟着,脚步乱七八糟的,没人哭泣,我们也不感到恐惧——有什么可恐惧的呢?那个消逝的肉体曾经制造了我们。我们的原初只是他身体中的一个小小的分子。在这个世界上他已化为尘埃,而我们却侥幸存留下来。要知道一个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本身就是一桩传奇。现在,我们只感到被断了来路,只感到慌张和怅惘。仿佛小时候有一回玩疯了,一路呐喊着狂奔而去,天色渐晚时突然回过头来,却已经记不起回家的路……一道阳光照上来,我们眯缝起眼睛。天空慢慢亮了,人也好像瞬间从阴间回到了阳间。我哥发动引擎,低着肿泡眼皮,只一把把我妈抱到后座上,轮椅收了,才挥挥手道:“行了回去吧。”

现在,过去正在远去。现在重叠了过去也在远去,如同车窗外纷纷倾倒的树影。车窗外是被速度拉直的横线条:一些平庸的树,一些灰色的屋顶和零星的行人。我们那时候还小,一个个从二楼的阳台上空降而下,“咔嚓”“咔嚓”陷落于围墙旁堆起的树叶山垛。围墙上布满铁丝网,风一吹,地上浮皮潦草卷起几片叶子。那时候五十岁和三十岁又有什么区别呢,所有的大人都是些老年人了,而他们永远是我们的敌人。我像一粒石子落进水里,水面即刻平复,人被埋没在无边际的叶子的旋涡里。尘土扬起,令人窒息,树叶的断茬扎在脸上和耳朵上发出碎裂的声响。在我憋死之前,脚腕子被我哥一只手抓住给横着拽出来。而现在,我们正在成为多年以前那些呵斥孩子的老年人:眼袋深刻,罗圈腿,飞也似的撵上来。“站住!妈的站不站住这帮小兔崽子!看往哪儿跑你们……”

空六军的军部,上世纪70年代在遵化、廊坊、唐山一代。关于军部大院的记忆,与一个深不可测的广场和广场边缘的密林有关。或者我的记忆本就是不准确的——为什么它永远是在黄昏,永远都没有声息,永远带着一股秋天焚烧树叶的味道?其实四边空阔而辽远的广场上总有年轻战士们的喊号声——“一、二、三、四!”,或者“一二三四!”,或者“一!二!三!——四!”他们的步伐和衣裤皱褶的摩擦形成的混合音,彼此重叠,到后来越来越响,竟带了催眠的意味。很奇怪的,总有一个说不上什么口音的班长领着号子,游离于群体之外。四边的蝴蝶和鸟都少,小虫子飞来飞去。武军长的儿子手执一根树枝呐喊着狂奔而去。他其实只比我哥大了五六岁。“叫叔叔。”我父亲压低声音道。我哥遂骂道:“武子小子兔崽子……”在我父亲抓到他以前,一条鱼一样滑脱了。我人生的第一个记忆就在那个广场的边缘。我父亲带着我哥去办游泳证,对我说:“就在这等着,听见没有?站着别动。”然后转身走了。留我站在原地,手里拿一个两边一抻就嗡嗡响的陀螺,又蹲下抠地下的土。听见有声响抬头,看见远处走过穿绿军裤、蓝条背心的武子,登上铁转环,身体一拧就旋转起来。他的旋转模糊了后边的我,我总期待着奇迹发生——比如紧急集合或者天上忽然掉下降落伞之类的。他们回来的时候我哭起来。我父亲道:“哭什么哭?这不是回来了!”我哥给我抹了鼻涕,牵起我的手,说:“行了,带你逮蚂蚱去。”他这样一说不要紧,我更抽噎起来,有一种想把眼泪咽下去而始终不得的失控感,哭腔也古怪起来。

现在我们很少提起过去。我们生活在一座叫做北京的城,我们在新世纪,成家立业,养家糊口,疲于奔命,无所适从。这一座城市的环路以天安门为圆心,慢慢向四边拓展。我们见面间隔的时间越来越长。每次过节,我们都先到我母亲这边,一家人闹哄哄的。我弟我妹——他们是我后爸的孩子——和我们年龄差距尚远。然后我跟我哥带着他儿子晓凡到我父亲那边去。他照旧住在一个部队大院里。只是他已经老迈了,走路缓慢地,吩咐阿姨倒茶、端水果,弯下腰帮孩子放好鞋子,对我们嘘寒问暖。他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带有讨好的意味。

我只有那时候会想起过去——晓凡犟道:“我要玩游戏!干吗不让玩?人家怎么都能玩!”“天天就知道玩!电脑都让你玩坏了……再敢动一动打断你的手指头!”我哥道。两个人斗鸡一样对峙。每当这个时候,就仿佛是多年以前的那一对父亲的返照。那时候我哥是常常挨揍的。我父亲不说话,先怒目而视,愤怒积满到极限,就一巴掌劈过来。有一次好像是为了玻璃球的事:一口袋玻璃球,暗绿色的,还带着花瓣样的芯,玛瑙似的。但我哥拿到一帮孩子中间,两天后就全不见了。他还在努力解释它们糖球一样融化了,我听到声响不对就跑过来,看见我父亲顺手抄起炉子上的一盆水——在北方上世纪70年代的秋冬季,家家都要生炉子的。屋外是烟囱,屋里烧蜂窝煤,炉子上坐着水壶或者水盆——一下子泼在我哥腿上。他的腿起没起泡,我不记得了,只看见他的棉毛裤往上冒着白汽,往下淌了水滴,人四肢乍开傀儡一样站着。他绷起嘴,咬住牙齿不吭声,脸上慢慢带了杀气。“还敢顶嘴!”“爸说的不对!”“说的不对你就不听了!?你看你现在变成什么样子!像个二流子,再不听话打断你的腿!”我父亲恨铁不成钢。我冲到我哥前面,挡住他道:“以后我长大了,也跟我哥一样。”结果是左边还是右边的脸肿了两天。

那两天吃饭,我和我哥只跟我母亲说话,不跟我父亲说话。我父亲问:“吃不吃鱼?”我俩铁桶般僵持,只脚下的猫“喵”地一叫,试探一下沉默的空气似的。我父亲往关怀里加了力,道:“问你话哪,吃不吃鱼?”我偷眼看见我哥满不在乎地笑,笑里带着胜利者的鄙夷。所以我也坚持不吭声,两个人比赛似的。结果当然是筷子被打掉在地上,别说鱼就是馒头渣也没吃成。

但是在多年以后他们似乎忘了以前的事。不单我父亲忘了,我母亲也忘了。“什么时候的事?净胡说!”我父亲迷茫道。他头发已经全白,身型还保持了顶天立地的魁梧势态,只是偏于萎缩了,有棱角的地方全都平缓。“简直荒唐,谁能那么干?”他笑道。我和我哥呈拈花微笑,只带着嗤之以鼻的表情。“哪能泼炉子上的水,是鱼缸里的水吧?应该是夏天,冬天哪来的玻璃球?”他不解地嘀咕着,缓慢地,把西瓜盘里我们吐的黑籽,专注地、一粒一粒地,拨弄到垃圾袋里,黏黏的手指用餐巾纸一根一根地仔细擦拭。

我们坐在沙发上,他躬起身子的时候正朝向我们,似乎有鞠躬的意思,他的白头发令人看得逼真!我和我哥赶紧站起来:“哎呀,爸!不用沾手啊快坐着……”他的好意令我们不安。

返过去问我母亲,她也说:“打孩子倒是有的,哪有你们说的那么邪乎。要是开水浇坏了怎么办?”像是埋怨别人的事。虽然他们两人分开了,但是我母亲绝不说我父亲的坏话,一句也不说。她会话锋一转,零星谈起,我三四岁的时候,怎么常常去院子里搅动大铁缸里刷墙用的白浆,以为那是一锅新鲜而浓稠的牛奶。或者,我怎么看见煤堆里长有一颗银白的豆芽,抓来就吃,被我哥劈手夺下。再或者,我哥怎么把铁丝做成弹弓,瞄准房顶上的苍蝇,每次都弹无虚发,房顶上陈尸累累。我丈夫或者我嫂子都曾经表示过相同的意思:爸爸对晓凡、对晓嫣,对孩子们那么溺爱,溺爱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样通情达理的老人怎么可能有暴戾的过去。“记忆也会骗人啊。你们是小时候吃糨糊吃太多糊涂了吧。”说得我和我哥无言以对。

后来我父母分居两地,我们倒是很庆幸过一阵子。

我母亲带着我们乘了很久的火车到北京来,我父亲还留在部队上。我们如困鸟出笼欢欣鼓舞。他当然也会在周末来看我们。他的轮廓把门框撑满了,绿军装,肥大的蓝裤子,军装上有四个兜,提一个上面印了“上海”的灰色人造革包,说给我们带来了鞭炮和糖果。我和我哥都讪讪的,挤挤挨挨地靠过去,叫爸爸,安静地给他剥橘子。我们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到现在也不得而知。那时候已经是70年代末了,我八岁,我哥哥十三岁。常常是我们端着饭菜坐在板凳上看黑白十二吋电视,电视前架一个十四吋的放大镜。墙上一颗钉子微微向上倾斜,挂历上全是港台明星——米雪或者陈思思,穿高领毛衣、涂着指甲油。我父亲端坐中央,我跟我哥分坐在放大镜扇面所及的极尽边缘的两侧。“坐中间一点,到时眼睛看坏了。”我父亲说。但我们都讪讪地不肯挪动地方,仿佛靠近他的空气也是烫人的。电视里传来霍元甲和仇人对打时激烈的“哈哈”声还有“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的广东腔调,我们却安静而拘谨,笑和不笑都经过了思考,姿势也长时间停留在某一个造型上。

2

从一个春节之后,我父亲就很少出现了。我们安顿好了二百斤储存的大白菜,腌了几坛子萝卜,买好了过冬的蜂窝煤,天就开始下雪了。烟囱上滴下来的烟油,在地上堆起一个小小的冰坨,几只野猫徘徊在屋顶。屋里是暖和的。我妈妈下班回家之前,我和我哥到单位食堂买好了菜,热好了,扣上碗。那时候单位食堂一个热菜五毛钱,一个凉菜两毛钱。我们常常在热菜窗口买一份四喜丸子,在凉菜窗口要一份猪耳朵,二两豆腐丝。

“把白薯烤上。”我哥说。

“烤上了。”我说。

“烤了几个?”

“仨。”

在冬天的晚上我妈妈回家。我们仨大声地吃饭,喝汤,把鱼刺喂了猫,吃剩的骨头往房顶上一扔。然后我母亲洗碗,我擦桌子,我哥倒煤灰,封上炉子,坐上一壶水。我们似乎忘记了我父亲,我们并没有感到缺少什么,甚至比以前更自由和放任。

我哥哥照例常常打架,不是把别人脑袋开瓢,就是自己脑袋被别人开瓢。我好几次看见他手捂住脑袋,指缝里往外渗的血是殷红的,连头发也泛着暗光。他从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健壮的婴儿,手粗脚大,几乎一满月就吃喝自理。我们共同在地上、泥里或者煤堆旁边,完成了对世界的最初认识。他能上房,爬树,游泳,捉蟋蟀。我不成,保姆换了若干,除了发脾气什么都不会。我母亲在军部做医生,熟人全是些医生和护士,所以我有着比别人更便利的就医渠道,小时候我只要一流鼻涕、感冒咳嗽就被抱去军部打针,对这一种爱的刑罚我反应激烈。一路上四肢挣扎,破口大骂,被几个大人强力按住。护士的针头如顶针般往屁股上狠命一戳。我平静下来的时候,我哥捉了蛐蛐过来。我余怒未消,抓过来往地下一摔,一脚踩死。我以为他与他们都是一伙的,都是我的敌人。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是需要父亲的。比如,那帮孩子飞也似的骑着自行车,军挎里放着砖头,在疾驰中突然拐弯,撂倒蒿草多少。“你俩是吃卫生球长大的,你俩是吃卫生球长大的……”他们嚷着:“给他一大哄呕,呕吼呕吼!”我哥就抄起砖头只身冲过去,如虎入狼群,揪住一个跑得最慢的,一砖头拍下去。那孩子哭起来,边撤退边叫嚷:“你等着,我告我爸去……我让我爸收拾你……呜呜。”

当敌人真正到来的时候,我母亲只会在家门口把我们护在身后。她是那么年轻,又是那么书生。她一点不会骂街,也一点不能周旋。她真的是浑身散发着医院的来苏水味,如同一个50年代好看的大学生。她怎么能面对好斗的男人和擅骂的女人?我母亲只能当着他们面,拿一根笤帚,把我哥往死里揍。我能做到就是拉住我母亲的胳膊,挡在笤帚落下来的若干瞬间。然后,居然跑向那个孩子的母亲,揪住她的衣襟。而我也只会说:“别打我哥!你别让我妈打我哥,你别让她打我哥!”一个孩子的智力和语言,尚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解释。邻居们跑过来。他们经过了怎样的斡旋才息事宁人,我已经不记得了。我只记得胖子吴姨对浑身发抖的我母亲说:“别打孩子,孩子委屈。”这个时候,秋天阴冷的风穿透了我们的外衣和皮肤,直渗入骨髓的深处,让我们彻骨的寒冷。仿佛只有蜷缩着哭泣,才能把心底里的腐水呕吐出来,才能彻头彻尾的舒服。“如果爸爸在这……”我和我哥躲在厨房里的时候,我说。但我哥铁青了脸,立刻以眼神的威势制止住我。他究竟是怎么想的,我们后来从未提及。我们固然是缺少父亲的,然而要是父亲真的回来呢?此后我们也并不因此而收敛自己,甚至有愈战愈勇之势。

“瞧你那副德性,还烫头呢,鸡窝头!”那帮孩子打不过我哥,在路上等着骂我。我瞥他们一眼,一点不害怕,也不回一句嘴,径直走过去。

就在那个冬天我拿一根火钳子,在炉子上慢慢烧红了。炉子旁边挂了各式摆弄蜂窝煤的夹子、钩子、捅煤的长铁丝。我拧一把毛巾,把头帘润湿了,对着镜子——那镜子挂在墙上,中间有一道深刻的裂纹,映照着我的一高一低的眼睛——颤巍巍地用火钳子将头发夹住,旋转,扭曲。

不想这时候门突然开了,竟是我父亲回来。我惊得听到自己一声惨叫的同时闻到一股焦煳味,火钳子应声落地,“当啷”一声。一缕头发已经焦脆,额头也着了一道黑印子。但是这一次,我父亲并没有骂我。他安静得一反常态。

我父母为什么要分开,至今也是一个谜。那年代多少人分居两地,不也过得好好的?我们的记忆重叠了记忆,那些答案埋藏于低声的暴怒、突然的碎裂声和“砰”的关门中。语言毕竟没有声音真切,对那时候的我们来说,语言真太抽象了,尚需理解,而声音是直接的,震动耳膜的,抻动肺腑的。那些刺耳的音浪,竟带给我晕车的感觉——心揪起来,揪起来,想着千万别千万别,但是往往事与愿违,突如其来,心里泛起的恶心往上一漾。这样的情形总会持续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一个终结,往往睡眠就在绝望中来了。所以多年以后凡是我晕车的时候,想起的竟是吵闹的声浪。有一次我是记忆深刻的,“啪”的一声,一只玻璃花瓶——蓝色有机玻璃的,似乎芯是蓝色,外边结了一层透明的冰,细长的瓶顶开了一朵大花——突然地爆破。它缓慢地、在抻长的时间里、动作慢放一般飞向地面,又迸发为无数的碎碴向四周飞溅,开了一地透明的大花。在玻璃的好听的碎响中,我和我哥从不同的方向冲过来,却看见我父亲冷静地扫了我们一眼。我们的冲动停滞在某一个倾斜的造型上,才忽然醒悟:它是被他无意间碰翻的。我们立刻一个拿笤帚一个拿簸箕,安静地上去清扫,不置一词。

月光是呈蓝色的么?远处火车的鸣叫,悠悠地传来,那些缥缈的月光,遥远地穿透我的窗帘。多年以前的味道我还可以清楚地记得:饺子馅的味道,香皂味,还有被太阳晒过的毛巾被的味道。我光着脚起身。我们家的猫具有敏锐的听觉,不知什么时候相跟在我的脚边。我踢了它一脚,它吃了一惊,跳开。我伏身到他们的房门,慢慢开启一条缝。我的本意或者是想听到父母的恩爱。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别说开门,就是打雷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门缝开启处所呈现的是月光下的黑暗,他们的剪影是一高一低的两个人。那时我已经十一岁了,因我青春而蒙昧的嗅觉,知道那是一个应该回避的场景,但令人惊异的居然是他们一个人坐在床边捂着脸,一个人站在旁边叉了腰,侧影完全是两个盛怒斗士的势态。

说着话我母亲浑身战栗,很突然地一头顶向我父亲的肚子,气力之大,完全超过她自己的想象。因为我父亲高大的身体往后一仰,撞在写字台上。笔筒、塑料小飞机、相片架子还有字典之类,顷刻间倒了下来。但是瞬间我父亲反应迅捷地反弹,双手架住她的胳膊,使她的爪牙一样的手指,徒劳地在空气中抓挠。在他把她推开的时候,他们同时看见了我,一个他们不想见到的小魔鬼,蓬着头发,光着脚站在门口,张着两只空洞的眼睛,眼睛是晶亮的,里面有愤怒也有眼泪。他们的惊异是可以想象的。因为我从他们两个人的张大嘴巴和突起的眼珠里,看见了自己的唐突。

“滚回去。”我父亲先反应过来。

我哥也打着哈欠,踢踏踢踏走过来。

我听不懂一样看他,又看她。他们两个扭曲的脸还没有恢复原状。我站在谁的一边来着?大约是犹疑地扑向我母亲、眼睛喷火地朝向我父亲。但是很奇异地,我居然看见了他的眼泪夺眶而出。他从来是以狮子般的矫健出现在我面前的。他这时候应该无理、暴怒、摔东西,打我,我才能保持住对他的敌意。可他偏偏哭泣,他的哭泣令我讨厌!也许只有三四秒钟也许更长,我的脑子里一片黑暗。我的脚步没有声音,但是扑向房间床上的哭泣是有声音的,比一只叫春的猫更加撕心裂肺。我听见自己把被子蒙在头上时,发自胸腔的呜咽,好像要被憋死了一样。

在时隔多年我们成人以后,我们也没有能力解释这个问题。后来的情形,常常是我们坐在热闹的餐厅里或者电视前,我弟我妹跟我母亲顶了嘴,我和我哥同时训斥道:“听妈妈的话!”“她说的不对。”“说的不对就不听了吗?!”我们听见自己声色俱厉。这时候,我觉得我就是我父亲。我看见我弟我妹耷拉着眼皮,眼泪涌上来又极力忍住的样子。我又怪诞地觉得,他们就是我。

我们怎样才能躲掉过去,那些带着辛酸、无助和恸哭的内心?我常常抚摸着孩子的嫩嫩的脸,看他们蓝色的瞳孔。我不能看他们被委屈的无助的眼神,我不能想象他们的心如一扇窗户缓缓关上,里面全是黑暗,而他们没有一点办法逃离。他们的世界,被父亲和母亲的影子遮蔽着,爱也在里面,恨也在里面。然而那个叫做父亲或者母亲的人,竟也满心的荒芜。每当这个时候,就仿佛是一片叶子被风触动了,那株根茎相连的有毒的植物,竟被连根拔了起来,它的根须一直连到土壤里去。它究竟扎在心里有多深?又有谁知道呢。我们的血管里流着他们的血,血的热度由烫变温。多年以后的我们,也正在慢慢成为他们。

“你们多吃啊。这螃蟹是真正的大闸蟹,别处吃不到呢。”我父亲在师级干部职位上退休,每年都有人送礼。“再吃个芦柑吗?”我父亲问。

我哥大声道:“好吃,喔,真好吃!”同时做出啧啧有声的样子。我也口里发出含混的吞咽的声音,把螃蟹大卸八块,堆起老高。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父亲面前是不能沉默的,必须制造出一点热闹的声响来。仿佛一旦沉默,就有一种情绪要追赶另一种情绪。眼见着追上了,声响这时候必须要来。有一些话题,仿佛刚一接近,又被一股暗流推动着,鱼一样滑远了。我们把腐水包裹到皮肉的深处,结了痂的表皮却异常完美。连我们自己也忘记了它的存在。

“听说北京又要闹地震啦。”我哥说了些没边的话。

我也剥着橘子诈诈唬唬道:“哎,后来大虎二虎哪去了?我好像有一次见过二虎。看着那人明明是他,又不能确认——他们俩是不是唐山地震砸死了?”

我哥说:“你净胡说八道,人家活得好好的。前段时间还来电话呢,猪脑子。”

这时候我父亲会大笑起来,我们也笑起来,这就是我们要的效果。但我们的笑和他的笑完全不一样。我们的笑声先是嘎嘎的,后来突然沉默,之间缺乏十分自然的过渡。我父亲道:“大虎二虎太淘气,总爱打架……那时候大人没有不打孩子的,哪像他们现在这么娇?”遂转头看晓凡。我们连说爸爸说得是,孩子哪有不打的,不打不成器。我哥于是冲晓凡道:“听到爷爷的话没有?”训得那孩子咕嘟着嘴,躲到一边去,后续的故事于是戛然而止。

3

我是多么的反叛,我自己并不知道。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我母亲再婚了。这时候我哥快十九岁,在一家厂子里。我成天对着镜子,把头发分了偏缝,多的一方堆向一侧,挡住一只眼睛,裤腿长得盖了脚面。鞋子是方口绒布面扣襻的,有一点小高跟。我常常用一根燃尽的火柴描画眉毛,使自己的眉眼高挑上去,嘴唇是一朵小小的黯淡的紫。那种劣质的口红也可以涂指甲。在80年代中期一些半大孩子手牵着手逛东单公园、滑旱冰或者看电影,唱刘文正的“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我的心中,早已有个她,喔,对你说声抱歉……”,不说大逆不道,但显然也不是一件荣耀的事情。但我只有把自己投放于这样的角色,心里才是畅快的。这正是我所要的生活。

我和我哥管我后爸不叫爸爸,叫穆叔叔。至少我哥一直保持了这种称谓。穆叔叔矮个儿,偏胖,说话和气,从不管我,还给我买过很多台湾校园歌曲、美国乡村音乐,似乎还有一本《流行吉他技法》。

有一次,他看见我的书柜里放了一本《金瓶梅》,拿下来翻翻,正看见一幅插图——某女裸坐在秋千架上,某男裸站在她冲过来的方向,以期镶嵌起来严丝合缝——嘟囔道:“哦,洁本。”我心中暗笑。我虽然不亲他,但也不恨他。那阵子我妈忙着生育,自然来不及管我。

我常常跑到美术商店里去看裸体的石膏像。那些男人和女人,惨白的身体,但却是肌肉健壮的,全须全尾的。他们的臀部,还有她们的胸部,还有他们与她们的生殖器,都饱满、丰硕与蓬勃。它们让我心惊肉跳又做贼心虚。那些时候也是常常有的——去清华园浴池。在80年代它还在,交五毛二,领一个箱子钥匙,将自己脱光了,就可以进入一个白雾缭绕的大浴室。那些女性的裸体真是千姿百态。双臂上扬洗头的,蹬在木凳子上搓脚的,或者往身体上打香皂,在喷头底下清洗自己的时候就背过身去。水蒸气其实进行了虚化的效果,只需待一会,各种水管子的滴水、汗水和溅起来的水,就使身体软化了。水流进眼睛里,我抹一把脸,视野之内全不真切。背景音是哗啦哗啦的水声,和被放大了好几倍的人声喧哗。在回忆的时候,那些冲水的声音,那样模糊又清晰可闻。我在淋浴下冲刷自己,闭着眼睛,烫的热的水流倾泻而下。当一个妇人走近的时候我清晰地看见了她的腹部——自上而下的一道深刻的刀痕,暗色的,两边的皮肉像拉锁旁侧的皱褶一样,被揪抻缝合,简直触目惊心!让人想起古战场的狰狞和惨烈,想必是她的生产也上演了一场战争。然而她却大大咧咧地,亮着两个口袋一样的乳房,地母一般宽大的胯骨,和关键处拉拉杂杂的毛发,牛气哄哄地站着。然后将毛巾扭结成一个长条,在背部上下反复清洁着自己。

我们不应该自学成材。那些活教材令我着迷却错综复杂,一些问题纠结于心对人羞于启齿。在漫长的青春期我以一种做贼的心理偷窥着世界。

我也以为自己是无耻的,下流的。我应该如同那些听父母话和老师话的孩子,上学下学,只与同性说话,把自己埋藏在宽大的运动衫里隐去性别,只畅谈理想与未来。

我穆爸曾经参加过一次我的家长会。老师说到我“和男生看电影的品质问题”的时候,我在场,低着头,像个被揪住的荡妇似的,把牙齿咬得紧紧的,恨不能眼睛里刷刷飞出刀子。但是我也只能把憎恨埋藏于内心深部。我穆爸却大声爆发起来:“谁有品质问题,请说说清楚!”他口齿清晰地说。“什么是品质问题?我是搞组织工作的,现在单位给小青年做思想工作品质问题这几个字都慎用了,作为老师这样描述一个孩子,是不是太过分了、太武断了!”我穆爸推着眼镜问。

“看看她啊!天天跟男生滑旱冰,那几个男生就是这一带有名的小混混啊!你们要是不配合,我们更不好管了!”

“滑旱冰就有品质问题啊?锻炼身体有错吗?你小时候不和男生一块做早操啊、一块跑步吗——那不就结了。那是品质问题吗?你有证据吗?你这样说合适吗?你凭什么这么说!你现在就说清楚。不说清楚我找你们党委去!正人先正己。你看人眼光都是歪的,你配当老师吗你……”我穆爸气呼呼地将每个字上膛、发射出来。老师也鼓着胸脯高叫着:“这是怎么说话呢!还在单位当领导呢!”“党委”其实就是教思想政治课的老太太,后来出来解围,道歉。似乎还说了“她是个可造之才,要引导”之类的话,也说了“缺乏爱”。

在回家的时候我穆爸推着自行车,我走在自行车另一侧,手推在后座子,以示我的归顺。后座上缠着一个绿白相间的细麻线绳。但是我们都没说话。从小到大我只是想一个人对我说一声,哦,你是这么想的,傻不傻?这就够了。我不知道应该包裹坚硬的外壳,还是开放柔软的自己。但两者都令我痛楚。我把自己分成几块,而哪一个都不是我。我穆爸让我感受到充足的太阳光,好像把天天阴郁的发霉的角落都晒透了,我心里畅快极了。

我弟淘淘次年出生,再过了年是我妹米米。那阵子人们买电视、买冰箱、买录音机。烫头的人多起来,烫大花的、三角装的、烫头帘的,又刻板又拘谨,个个像带了钢丝假发。每天早晨,那些成年女人有胸有屁股的,花枝招展,生活呈现了蒸蒸日上的势态。电影院正放电影《布拉格之恋》。女主角叫什么我忘了,我房间的饼干筒上就是她。我每一次吃饼干,都梦想着成为她——水面破了,淡蓝色被更深的蓝紫色切割,那是她的泳装,水面上的象棋盘也随着水波动荡起来。

我穆爸天天张罗着买红枣、鲫鱼萝卜和红皮鸡蛋,可我只想买件紫色风衣,就是电影画报上常见的、竖着领子的、栗原小卷穿的那种。我把买早点的钱攒下来,也攒了十多块钱了。

“我想买件风衣。”我有一天对我穆爸说。以前我跟我父亲撒谎撒惯了。现在我跟我穆爸有话可以直说出来,他即使拒绝我也不怕。

我拿着他给的十块钱,和了自己的钱,捏成卷,立刻跑到百货商场买了一件。酱紫色的,最小号,记得当时是十七块六。大衣柜的镜子质量实在很糟,左三分之一的部分把人抻拉成细长,右三分之一的部分把人横拉成宽胖。我站立时的映像,须覆盖整面镜子,因此人形显得左右失调。但我仍然幸福无比。

我哥下班回家,摆弄家里的四喇叭录音机,倒着磁带。

“看看怎么样?”

“行。”他头也不抬。

“十七块六!穆爸给的钱。”

“对,以后管他要”,我哥吊儿郎当道:“反正我没钱。”

我穆爸天天炖鲫鱼汤。他南方人,做鱼倒是很有一手的。我常常看见他在早市里买回活鱼放在盆里养着,我放学的时候看见院子里四处血迹斑斑。那些不知道哪来的野猫逡巡于四周,嚎叫的声音倒像荒野中的狼。它们恐是饿急了。我穆爸把鱼鳔之类的杂碎扔向房顶,然后将白萝卜葱姜蒜切成大段,外加香菇和笋。汤自然是白而浓的。他不往汤里倒酱油。偶有一次我母亲误倒了酱油,白鱼汤成为酱色,他就急了,是真急。“吓”的一声叫起来,因嚷道:“说了多少遍了,哪有清炖鱼加酱油的?!”我们都说凑合吃吧,但他不行,必须将酱油汤倒了,再放入开水,小火重新顿一遍,一边叨唠着“一动手就添乱”。他在院子里杀鳝鱼我也是常常去看的:先用钉子将鳝鱼头钉住了,一手揪住尾巴,将它绷成一道直线。另一手拿一个小刀片,径直从头一剖到尾。我弟我妹是不大敢看的,手揪住我衣襟躲在我背后。

我难免将我穆爸和我父亲进行比较。我看见全是他们的背影。一个当然是高大健硕的,漂亮的,强硬的,厉害全在嘴上,一阵东一阵西地不好捉摸。另一个却是随和的,好脾气的,却在原则中顽固地坚持,一点不肯让步的。我甚至想如果他们见了面发生冲突的时候,谁会是占了上风的,他们究竟哪一个是勇敢的、厉害的角色。那时候正流行各色武打片。我觉得我父亲是南拳北腿以硬碰硬急赤白脸的,我穆爸却穿着中式白绸子衣衫推太极一般,总能转败为胜化险为夷。

4

那几年我们没怎么见过我父亲。他住在京郊部队大院里,排场大得很,还有勤务兵。有好几回,他让勤务兵给我们送来苹果,一整箱一整箱的,都被我们没有心肝地吃了。但是吃完了就忘记了哪来的,转而对我穆爸道:“穆爸,再买点呗。”

我们很少去看我父亲,听说他找了个从没有结过婚的老阿姨,但她也只是影子一样漂浮在他的传说里,我们没见过几次。她后来也很早就过世了。我们当时有一个沸腾的家庭,弟弟闹,妹妹哭。我母亲幸福而满足。我哥懒得理这些事,事实上他后来就很少回家了。

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已睡下了。凌晨时门被“砰砰砰”敲响,我母亲开门的时候我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使她居然睡衣也不换、房门也没关地径自冲出去。我妹尚小,但也似乎预感到一件严重的事情正在发生,竟在睡眠中哭了起来。

我母亲回来时天已经亮了。她眼睛肿着,头发蓬乱,手一直在抖,原来只有四十多岁,但猛地一看跟五十多似的。我们长大了以后她很少牵我们的手。但她那天一手牵着我一手牵着我弟,只嘱咐邻居帮忙照看我妹,不说话地紧往外走。我们来到街上。这时候还没有什么车辆。在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本身汽车就是少的,来来往往全是自行车。天刚蒙蒙亮,走了不久,远远地看见围了一圈人,一辆公共汽车横着停在路边,不远处倒着一辆自行车。我睡意未消,然而突然就醒了过来,头皮都紧了,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那自行车上前面绑一只小竹椅,车把上挂着连接了许多窟窿的网兜,车座上缠着一个绿白相间的细麻线绳。车轮是扁的,不成形状地瘫倒在地,像我们一样。我弟吓得“哇”地哭起来。

“跪下,跪下,你们俩快跪下,快点,跪下……”我母亲小声而紧张地,反反复复嘟囔,担心被别人听到似的。

我们三个腿一软就半蹲半跪下来。我没有看见我穆爸,只看见地上的血迹呈放射状向外泼散出去。远处还甩了他的一只鞋子。“鞋都掉了,人肯定没戏了。”我听见有人说。

我现在仍然记得那一天朦胧中的许多人的腿,还有各式各样的鞋子:塑料凉鞋,皮凉鞋,拖鞋,丁字皮鞋,扣襻布鞋,老头鞋,还有塑料白边片鞋。我记得他们的下半身和他们的声音。我和我弟分别在我母亲一边,我们仨靠在一起浑身发抖。直到现在我也不明白我母亲为什么那样做——为什么要跪?她心里对我父亲和我穆爸究竟哪一个更好一些?我无法细分她的感情,但又觉得她是对的。我们这样做并没觉着有何不妥。秋天的早晨是清冷的,我们觉得上牙齿嗒嗒嗒嗒撞击着下牙齿,整个地面也随着我们的颤抖颤抖起来,之后的任何一次恐惧也没有超过那一次的剧烈程度。我们全然忘记了天已大亮,上班人渐渐多起来。那时候人们是很喜欢看热闹的,里三层外三层围了很多人,这让我感到难堪。还是一个我母亲单位的同事,路过时把我们拉起来劝止了。走的时候不知是谁,塞给我摔在地上的我穆爸破碎了的眼镜。

我穆爸在医院抢救了三天。我们去看他的时候,他的脸已经肿胀得脸盆一样大,一直在昏迷。他终于去了,没有留下话。那时早市是稀罕的。他是凌晨三四点钟想去早市给我妈买只乌鸡时出的事。他骑车横穿马路,公共汽车呼啸着开得隆重而迅猛,一下子把他撞出十来米远。但责任在他,公交车单位是国营的,只是从感情上给予人道主义慰问罢了。

那是个秋天,叶子下雨一般纷纷地落下。北京的街头红墙灰瓦,给银杏叶子一点缀,完全带了伤感的意味。我们没法不伤感。他给了我们一直想要的,我们以为有了。但是我们曾经有了的,忽然又没有了。

生和死是在瞬间完成的。我母亲很快老去了。我回家抱起我弟我妹的时候,我感到自己当了母亲了。我抱着他们的温热的身体,张大嘴呕吐一样哭起来。我的哭不仅是哭我穆爸,我只是觉得我和我弟我妹,怎么命运是一样的?都是缺少父亲的。而世界这么慌乱,又冷,又动荡,嗅着血腥味的野兽出没,世界上只有我们几个人相互依存。我都不知道究竟谁更可怜一些。

我又开始到我父亲那去。我已经上了高中了,个子瘦高,头发披散,脸却长得越来越像他。去的时候偶尔可以看见那个老阿姨,她每次都好奇地在我脸上端详着,然后影子一样不见了。我见了我父亲,除了吃顿饭,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那个院子从来都是秋天,从来的都是黄昏,从来都是暗的。

“你妈还好吧?”我父亲问。

“还好。”

“好就好。”

他给我钱,我不要。但我终于还是拿了,满心惭愧地,脸都红了。我必须勤劳和懂事,满屋子地找活干,擦地板或者刷马桶。我从楼梯到窗台都细心抹一遍,也擦了桌上的花瓶、闹钟、相片框,还有台灯,连花盆下面的垫盘都擦干净了。那时候一般的家庭没有马桶,顶多有一个简易的蹲池,但我父亲家里已经有马桶了。他其实也是有保姆的,但我还是希望马桶越脏越好,那样就可以显示我劳动的成效。这中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逻辑,到现在我也不甚清晰。但只有在这样的逻辑里我才是舒服的。

且慢,那一张照片是我熟悉的——我父母年轻时代的照片。在颐和园的汉白玉石柱的两侧,她在左,他在右,都穿着军装,他们的微笑健康而漂亮。虽是黑白照片,却可以看出脸上泛起的光泽。那时世界对他们来说,每一天都是向上的,蓬勃的,饱满的。而现在,他们把我的世界活出了两个部分,像电影中的蒙太奇:一个人被劈成两半。但是每半个他,又迅速增生、复原成一个完整的人。现在,我只有把我的五脏六腑挤压揪扯到左半边来,右半边身体完全是空洞的。

他完全应该把这张相片换掉,他为什么不换掉呢?

我对我父亲本有一肚子话想说,胸腔被填得满满的。但真正面对他的时候,又非常奇异地,那些原来储存好的话语竟然全都不见,气氛又变作僵化而严肃。

“不错,最近有进步,懂事了。”他说。

我点头称是。

“考试成绩怎么样?考大学有没有把握?”

“凑合吧。”我说。

“你妈现在精神状态还可以吧?”

“可以。”

“恢复了吧?”

“恢复了。”

“没垮了吧?”他的最后一个问题,令我反感起来。

“没——有。”我把声音拖长,恢复了吊儿郎当的口气。又觉不够,继而故意道:“她现在好着呢,我弟我妹那么活泛,够她忙的。”遂没再听到我父亲的声音。我暗暗笑了起来。如果有镜子,我会看见自己的笑容多么的邪恶和狰狞。

5

我哥结婚那年,离开了工厂,和朋友合开了一家出租车公司。正值上世纪90年代初期,街上到处流行小黄面的。北京人已经开始学会打车了。“跑半个城才十块钱!忒便宜了。”有人说。“外国人打车都这样。”他们大拇指上翘,做了一个“高”的手势。他们可不是第一拨开出租汽车公司的。他们只是低价收购半旧的车子,然后出租下去收份子钱,一来二去也收了五六十辆了,形成了中等的规模。

我哥的朋友叫老赵,是他出的钱,我哥只替他管事,每天也被司机们赶着叫总经理总经理的。老赵早年在秀水街练摊,颇挣了些钱。剃个寸头,说话喜欢拍胸脯。那几年我哥起早贪黑,常常在公司值夜班,或者有出租车出事的时候,充当救援去现场拖车又修车的。再后来开始在周边省份买车又卖车,倒腾来倒腾去,挣些小钱。有时候买车要到山东或者河北。他跟小拖,他的朋友,两人开着车去,再一人分别开一辆车开回来。我嫂生孩子的那几个月他都忙得不在身边。有一回他骄傲地告诉我,他的车在高速路上飞驰,撞上了一只反应迟钝的鸟。

他性子没变,只是突然胖了。人高马大,力举千钧,平头,两鬓角透着青皮。抱他儿子的时候像随手拈起一只玩具似的,将他玩得上下翻飞,吱哇乱叫。他开车当然也是暴烈和莽撞的。有一回我坐他的车,前边有辆车别了他一下,那司机还示威地冲他伸起了一根中指。当时的惊险实况只能用警匪片来形状。我坐副座,车子忽左忽右,反应之迅捷和精准简直无与伦比。我几乎看见右侧反光镜要抵住对方车头了,就双手抱头,等着“啪”的一声爆裂,说时迟那时快,竟然没有,只是“吱”地剧烈刹车,我身体往前一倾。我哥下车,拉开对方车门,当胸给他一拳。那男人本能地解安全带,但被一只熊掌按住动弹不得。我在副座上大喊:“别打!别打别打,有话好好说。”我哥冲那人道:“是你丫先装孙子的!要不你开车走,要不你出来打一架——估计你也不是个!”那男人确实看见了一只狗熊挡住了车门,一时气馁,不发一言。我哥“咣当”关上门,上车,飞奔而去。他哼起歌来,我的心却狂跳不止。我人长大了,胆子却是越来越小了。

那时候人却是越来越聪明了。我是后来听我嫂说的:老赵从来不来上班,份子钱是直接打到他账上的。工资的事却没有一样是兑现的。因为他俩是朋友,所以钱的事从来不挂在嘴上。我哥干了大半年,老赵还是毫无音讯。我嫂就撺掇他去问老赵。我哥想了想终于还是去问了。他的问,显然是没有任何技巧的。大约是打个电话给老赵,劈头就问:“老赵,事干了,钱什么时候给啊——咱们哥们,你别为难。”老赵吃惊道:“肯定给,不给钱那哪是哥们,那是孙子。你要信我,就等等。咱们哥们这么多年,我当你朋友。你不信我是不是?”他的话显然戳对了地方,一句话就把我哥嘴堵住了。我哥还当这是在少年时代的角斗场上呢。因此脸铁了青,沉默一会道:“没说不信你。以后我不再提了,你看着吧。”把电话撂了。后来我嫂催了多次,我哥听了都急:“你别烦我!”他坚决不再找老赵了,老赵竟也不了了之。这半年的工资算是我哥交的学费。他打斗固然总是赢的,但是在斗心眼这件事上,永远不是他的擅长。

是一个冬天吧,我哥是缠着纱布被火车运回来的。那时候我刚上大二。小拖的叙述只能相信一半。我敢断定他是一个打得了就打、打不了就跑的人。他不会为我哥拼命的。但是当时那情形,拼命也是没有用的。大约是他们俩一块倒腾一辆旧车,去山西一个县城提货。那地方刮风,土太大,他们“呸呸”往往地上吐着唾沫。住店的时候我哥问多少钱一晚。老板也是一个矮个青头小伙,胳膊上文了五颗小星,又有一条细密的青龙,尾巴盘旋于耳朵,四爪龙身沿胳膊张牙舞爪地顺势而下,龙须直纹到手背上。小拖说他当时小声劝我哥别在这住店,一看老板就觉得不是善茬。但我哥那人我们都是知道的,越是面对硬茬越是浑不吝。况且他都问出了话,即刻转身走了,实在是一件很没有头脸的事。

“八十六块。”那老板说。

“贵点儿。”我哥以男人的方式友好道,还歪头笑了笑。

“你到别处问问,都这个价。”

“再没别的了?”

“再没什么。”

他们交了两人的钱。老板说:“八十六块单是夜里。白天也住吧?白天住房间还是把行李放前台?”他话一出,两个人的气场就对上了。小拖还在那里辩理呢,说老板不对呀,刚才不说的是一天的价吗?谁把白天夜里单算呀?真是无赖。我哥翻翻眼睛也不看他,只盯着桌上的一只金色招财猫道:“好好说话,说人话。”

那小老板反倒笑了,道:“你不住可以走啊。有本事自己把钱从抽屉里拿出来,不敢拿不是站着撒尿的。”话音未落我哥手已经将抽屉“哗”地抽出来,抓起不知多少钱转身就走,那抽屉在身后洒了一地东西。后头有三五个人立刻大叫起来:“抢钱啦!大白天抢钱啦!抓住他!”他们两人就一前一后脚步一快就跑起来了。街上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人,四边是老旧而高大的青墙石头墩,街上的摊子胡乱倒了一地。他们在前头跑,他们在后头追。小拖跑着跑着摔倒了,又是作揖又是告饶的,还是有几个人用脚踹了他的头脸。我哥抄起一条长凳子眼睛都红了。恐是他们的一个人,头上先着了一下,血立时喷出来,溅了他一脸。另一个人恐是抵挡的时候胳膊折了,疼得龇牙咧嘴地捂住,大叫道:“按住他按住他。”然后就有人包抄,从后面搂住了他脖子,前有狼后有虎的。山西人是穿布鞋的,如果是靴子,恐怕他眼睛当时就瞎了。那一脚一脚的全蹬在他头上,眼眶也破了,左肋骨折了几根。后来有安防跑来了,但安防也是拉偏架的,跟这店主是拐了几道弯的二侄子,胡乱嚷嚷几句,眼瞧着五六个人对付一个人。他的眼睛渐渐地看不清晰了,怎么看安防的脸和手都是红色的,人慢慢塌下去。但见那人张大嘴对着他,高声问:“你哪里来的……问——你——哪——里——来——的?是北京的?”遂回头大喊道:“二叔,北京的!北京的官多,快散了吧你们,看还愣着!”

大板车拉他到医院时他喘着粗气只嚷着疼,又被送到急诊抢救。派出所电话通知的时候,我嫂子我母亲这边已经疯了。我母亲是从来不给我父亲打电话的,她甚至没有他的电话号码。那时候大约是晚上九十点钟,我在院子外边的公共电话亭几次都拨错了号码—— 一只黑色的座机,上面是铁银色的小小转盘,一拨号码一小段钟表盘的机械声——我的手指头怎么也插不对它的孔隙。我母亲靠在我身边浑身乱抖。我说:“爸爸,爸爸,我妈跟你说话。”电话就递给了我母亲。我有好多年没有听见过他们对话了。他与她似乎从不在一个时空下出现。她在秋天而他在冬天。我看见我父亲的时候是一个场景,看见我母亲的时候是另一个的场景。我们倒是常常在两个世界之间穿梭着。但现在这两个人忽然被一条电话线牵连到一处,秋天下了大雪,我们三个人都没有思想准备,一时间愣在那里。

“怎么了?什么事大惊小怪的?”我听见我父亲在那边说话。

“三根,是三根肋骨,断了三根肋骨。”我母亲说:“人现在在医院抢救呢。是左肺……左肺穿破了。派出所还得拘他,他抢人家的钱……”我母亲说着说着哭起来,人一软刚要坐到地上,忽然又烫了似的弹跳起来,手使劲扭住电话线,啃一根玉米一样的姿态几乎咬住话筒,叫喊:“你不能不管他,你不能不管他。你从小就打他,你下手那么狠。他太苦了,你不能不管他!”我母亲从来没有说起过从前的事,我以为她已经忘记了。她的叙述前言不搭后语的,忽然转了向,对我父亲指摘叫骂起来。

“怎么什么时候都是半疯的……”我听见我父亲在电话筒里愤怒道,已撂了电话。我母亲蹲了下去,一边嚷着:“他不是人,他不是人。他怎么不管他儿子!这是什么时候,他不管他儿子!他不是人。”

我一边搀着我母亲一边道:“妈,妈!他没说不管啊,我听他没这么说,他不能不管。”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我忽然知道我父亲要做什么、怎么做。我忽然看见了他做事的前因后果和内外逻辑。我想我完全能够猜中他。也许是我母亲过于激动了,她的疯狂反而一道闪电一样,照亮了原先很多事情的来龙去脉。我脑袋里原先一片黑暗,忽如一盏盏小灯泡噗噗全亮了,使那些纠结线头的往复去留,一时全都清晰。但是我母亲是那样的书生气,在她的心里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她要的就是是非曲直一清二楚,凡事求一个究竟。然而她对他却不能够,什么究竟也不能够求到——也许女人对男人,一辈子从来都是一知半解。而男人对女人也是。现在我哥不在身边,我觉得顷刻间我就成为了我父亲。“回家去。”我说:“妈妈咱们回去,现在就回家去。”

我母亲似乎已经完成魔怔了。她要马上收拾东西去买火车票,她在屋子里四处乱转,她脸上的每一块肌肉都是紧张的,涕泪横流又不知所措。“我现在就去找他!就是因为他,他把这个家毁啦,我也要把他毁掉!”我遂以足以令自己吃惊的音量叫起来:“你疯啦!你这样能救我哥吗?”我话音未落我母亲的巴掌就落在我脸上。我们两个愤怒的眼睛直对着,几乎眼珠要暴突出来。

我到我父亲家里来的时候已经入夜了。他的排兵布阵显然是有着周密逻辑的。他在山西有朋友,部队与地方警力之间显然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哥很快被转到部队医院。他命是保住了,只是必须要开胸切除小部分的肺。他以后再不能进行大运动量的活动,他不能长时间地开车,当然更不能走高速。他既不能长时间坐着也不能长时间站着,他必须缓慢地行走。他的两根肋骨接上了,另一根必须截断。他掉了一颗门牙两颗后槽牙,因而左腮瘪了下去。两个星期以后我跟我嫂去火车站接他的时候,看他人瘦了一圈,衬衫领口里头缠着白纱布,歪戴个帽子,外罩一个蓝黑的大衣外套,像一个老人一样被搀扶着。

“哥你这回不用减肥啦。”我搀着他笑道,像迎接个英雄似的,又小声道:“亏得你肉厚啊,自己做了个羽绒服整天穿着……”

他脸上仍然带着满不在乎的笑,只是每次吸气和呼气显然是疼痛的,所以表情又戏谑又抽搐,显得十分怪异。尤其是下台阶的时候,一抻动肌肉就“哎哟”一叫。我跟我嫂一左一右搀扶着他。“这倒霉玩意儿。”我嫂骂道:“你怎么不死在外头啊你!我前辈子造孽,怎么遇见你这么个东西!”

那回是第一次,我母亲让我们带了各种干货——香菇、笋干、红枣,大包小包地,去见我父亲。我哥穿着我父亲在部队时剩下的旧军装,肥蓝裤子,拄着拐。我套上最好看的那件紫色风衣。我们很想给我父亲留下一个好印象。那天网兜把手指头勒得一道道白印子,礼物吃重得很。勤务兵忙着进门禀报。“就说是你们自己送的,听懂了没有?”我母亲临行时反复嘱咐过的,可谓语重心长。我跟我哥都点头称是。但是真到了我父亲家,我们却说:“妈妈说爸爸你挺累的,要多补养,多注意身体……”恳切又懂事地。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逻辑,我们现在仍然难以解释。或许我们越来越觉得在这个世界上需要一个父亲。无论他理想与不理想,粗暴无理或者细腻体贴,但是有,总聊胜于无。

6

一只孤独的狗行走在草地上,后面跟着孤独的我哥,拄着拐,穿一件棉质休闲衣。头发、胡子都不大驯服的样子。楼房四边是蒸蒸日上的大工地,水泥管子里偶尔钻出一个邋遢的外省人。这时候是冬天。风一吹叶子夹杂着尘土由近向远翻卷,有种兵荒马乱之象。我哥依然大大咧咧的,大叫着:“可乐!”

他叫“可乐”的时候,声音是爆发的,突然的,高亢的,只发出一个有力量的“科”的音,后面却如英文里的吞音一般,被模糊掉了。这种叫法应该在草场或者高原上,可如今他却像一个破落的牧羊人,不合时宜地徜徉在都市的街道上。

我倒是忘了,那狗是谁送的来着?大约是一个邻居吧。我哥早不工作了,一直在家养着。他不是国家单位职工,因此自己上了保险,但是医药的报销显然是一个大数目。我嫂在国家机关里当财会,比一般工薪层总是差些,待遇养活一家人倒是足够了。只是成天陷于单位里的钩心斗角,你死我活,每天也是愁眉不展。偏偏晓凡不争气,心上总添烦乱,难免凡事怪罪我哥。恰有人送了一只狗崽来,长相有一点像尖脸圆眼睛的章子怡——90年代这小妮子刚出道么——身型娇小,白如雪球,立刻就成了全家娇宠,名唤可乐。过了两年,这可乐疯涨成一匹狼样的庞大动物。我哥每天早上牵上可乐,在公园里办了联卡,满世界游逛。

那次事情之后,我父亲倒颇来过我母亲家几次。

每次都皱着眉头,挑刺似的,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满脸的不耐烦。我母亲瞥他一眼,既不热情,也不冷淡。我父亲自是转而问我们,着重问我哥哥的伤情——那阵子我哥暂住我母亲家。因我嫂子白天上班,孩子又闹,以便我们照顾他比较方便些——我哥哥咕嘟着嘴,只大骂现在是王八蛋盛行的时代,坏人遍地,骗子太多,什么他妈市场经济,把人都变成钱疯子。叫骂的间隙又困难地翻身。我父亲坐他床边,我哥十分别扭地别过头去。我也觉得我父亲的作为,超越了他与他之间的惯性距离。但是往往,只要有人卧病在床,一切事务的内在秩序皆被打乱。在我父亲那一方,也是不便训斥他的,只拿一把刀子,用力地削着一只苹果。把大片的果肉,赌气似的刀削斧劈下来。我们僵化着表情,眼睁睁地目睹他触目惊心地表达爱。

我母亲倒了一杯水,放在距我较近又距他——我是说我父亲——较远的桌子上。我推过去,道:“爸你喝水。”

这个家我们曾经在这里住了十年来了,在90年代仍是我母亲单位的简易宿舍楼。从我母亲带我们离开我父亲,我们辗转搬过几回家。后来我母亲病退,我们一直住在这里。我们平常不觉得,现在屋里来了人,恐是显得太狭小了。我不由得以我父亲的眼光上下打量:里外两间。外间聊做客厅,放了两只水曲柳木制沙发,中间隔了茶几。茶几上方是一幅单位发的电视台主持人的挂历。我的床正在女主持人胸部的斜下方,床底下塞了各种要爆炸一样的皮包、箱子。新买一台巨大的35吋电视机摆在桌上。里间大床上正躺着我哥。我完全可以以我父亲的角度往外观望。那一切令我惭愧。但我偷眼看外间的我母亲,我母亲越发显得瘦小枯干,面无表情地坐着。如果有一丝表情,那就是有一种“哼哼,看吧,这就是你干的好事”的幸灾乐祸。

“没大事就好,好起来也快。”我父亲说:“你遗传基因不错,没有问题。”

他概念化地关心着。但他这样措辞,似乎又有特殊的意味。我从心里觉得我父亲说话做事从来横冲直撞、有棱有角。好话经他嘴里说出来,作用于周围,也令人颇觉怪异。我想他无非是想用血缘套近乎——不是对我们,而是意在我母亲。但在听者一方,却如一块石头扔过来,砸起的尘埃全翻腾起来,直呛得人咳嗽。

他后来变成了每两周来一次,有时候甚至在这里吃点剩饭剩菜。我母亲做菜自然是好吃的,汤菜一拌饭,虽是热过几遍,却也别有风味。他大口吞咽着,用手纸擦着鼻涕,含混不清地斥喝我哥“不能乱动”、“多吃点,多吃点好得快”。但我们也逐渐觉得,事情可以这样,或者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但是不能特意给他做饭,如果是特意,他是必然会走的。这一点我母亲比我们要精细得多。因为她从来不特意声势浩大地炒菜,而是悄无声息地,用蒸锅,盘子上再架副筷子,盘子摞着盘子,小火温着。待我们饿了,自会用抹布垫着烫的碗盘,胡乱取了来。或者我们这个家需要在悄无声息中改变。而这一切,我弟我妹自会知趣地远远躲着,影子一样一声不出。而我父亲,也是一个人过了多年了。

有一次我父亲来,正帮我哥换衣服。他弯腰的时候,自是牵动肌肉,疼痛难忍的。我嫂给他换衣服的时候,我见过一次那伤口。刀口一直从左胸斜划到左肋下,针眼既大且宽,又粗鲁又草率。这外科医生每天在人肉上缝纫,真是令人钦佩之至!况且,被缝纫的还有皮肉底部的各种组织,所以他一动显然是由里向外疼痛的。他们在里间换衣服,我在门外听见我哥含混说,行行,我自己来。又听见我父亲问:“这怎么了?我说腿上,也缝了针?”

“……”

“问你话呢!”

“烫的。”我哥吊儿郎当地说。

“什么时候烫的……”我父亲问了上半句,下半句被自己吞咽了进去。

我听见的当然是长时间的沉默,和换衣服的窸窸窣窣的声响。当时沉默的时候过于长,我简直不能听下去了,因为沉默底下的语言比尖叫更令人难以忍受。好在这时候我嫂子来了,她从来都大大咧咧的,进门就嚷起来:“买猪蹄儿来了啊。猪蹄儿连着膀子,吃什么补什么啊。”

7

都说北京东富西贵,我们倒没有深切的体会。在90年代,我哥他们所居住的北京二环路边,现已成为市中心了。正像所有的都市景观一样的不近人情——几栋银灰色冷而硬的写字楼,高耸入天,被傍晚的阳光一照即刻泛起晃眼的白光。有人刻薄说,这简直像一只只竖立的玻璃棺材,想来令人触目惊心。底商的红绿条幅一角脱落下来,迎风招展,更增加了百无聊赖的况味。因为又要过圣诞节了,一栋建筑物的门口摆放了巨大的圣诞树,枝叶间零零碎碎的花球礼包,令未谙世事的孩子们寄予无限的想象在里面。无论如何,这个城市的街景总令人有一种隔膜冷滞之感。也许正是它们过于宏阔了,路人行走其间,仿佛身陷时代的谷底。或许这一座都市就是他们自己开掘的一口华丽的深井。就在它们密集的间隙,只有一小片破落的绿草地,是留给人和狗的。

那个冬天,就在这一小片草地上,他们一前一后地行走。那只狗见到草地,最原始的基因越发活跃起来,显然经过了漫长的城市教化并没有失去记忆。它四处嗅一嗅,突然地跑动,又仰起腿来朝树干欢快地撒尿。我哥远远地笑骂它,喝止它,呼唤它。它蹿起来如一个孩子的高度,头顶在他手腕处撒娇——因是黄昏时分,我嫂差我到楼下叫我哥吃饭的。远远地看见这一幕的时候,我就站下了。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工地的边缘。那些石子土粒,高高低低,凸凹不平。有一大块废弃的倾斜的水泥墩子,正好够我放脚。我嫌地下的土太大了,两只脚踮着,站在水泥墩子的尖端。这时候风一阵紧似一阵,路边的公共汽车站,来来往往全是赶路的人。旁边有几个大饼摊子,在黄昏的时候亮着橘黄的灯,还有冒着热气的烤鸡翅。偶有出租车司机停下来,买一份两块钱的烧饼夹鸡蛋,上车落荒而去。

那只狗轻快地跳起,前爪搭住主人的肚子,头够着他脸,用黏舌头表示亲爱。看见两人竟然情侣似地缠绵,我就踟蹰要不要叫他。

忽然肩膀被人猛拍一下。回头一看,竟是我嫂。她手上拎着刚刚买的驴肉火烧。“怎么一个叫一个,两个都不回来……”遂往远处张望一下他们。他们所在的方向,天边已露出最后一丝血红,风也渐渐大起来。

我跟我哥照例到我父亲那边去。我父亲还有着非常权威的地位,不说众所瞩目,也颇有树大招风的嫌疑。那时候养狗的人也并不是很多。因此这个场景,在部队大院里自是十分招眼的。可乐见了勤务兵不知趣地汪汪大叫几声,异常刺耳。我父亲接我们进来的时候便皱了眉头,沉吟道:“最近锻炼了没有?你总长期这样待着也不是个事。”说得我哥没多言语。

“最近晓凡的学习成绩怎么样?”

“他哪是学习的料。眼不见心不烦呗。”

“你这个当父亲的也得管一管,不要自己成天就不务正业!”

我哥笑道:“我有什么办法——我又不能总打他。”

“但不能听之任之!”声音高起来。

“我怎么严厉呢?”我哥反问道。我父亲一下被将住了。我眼光闪电一样瞄向我父亲,又闪电一样回头瞄向我哥。我奇异地发现了多年以前,两个人斗鸡一样对峙的一刻。只不过一个已经老了,头发变成全白,连愤怒也是颤颤巍巍的。多年以前我们所畏惧和憎恨的强悍,变成了老年人的不可侵犯的尊严。另一个也已经成为中年人了。当然还是倔强的,浑不吝的,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但是这一切已被病态和无可奈何所覆盖了。我于是左右逢源道:“哎呀,现在的孩子动不动要跟你沟通——老虎面对刺猬也难下嘴……”说得他们两位人物一时气馁。而我也已成为一个发福而沧桑的妇人。

隔会趁我父亲去打电话的当,我哥对我牢骚道:“瞧他,没话说了吧——几句话就被我说服了。”可我父亲趁我哥牵可乐到远处撒尿,又三兜两转对我道:“他简直糊涂!我必须得点他一下,让他无话可说……”

事情真是奇怪。

我们对多年以前的少年记忆如此清晰,对近年来的事情反而模糊——仿佛那时候的记忆是血,汁液充沛地写了“过去”两个字,过了很多年那两个字还在,不过是蒙了尘埃,已经没有了热气,有棱角的边缘也偏于萎缩。岁月终归会使有血的地方淡而失真。真不知道这是因为时间隔远的缘故,还是我们自己也老了,回忆也变得迟钝。

可乐摔死是后来的事。物业公司说,这件事只能怪它自己,因为它太好动了。后来又说,这件事只能怪它的主人,因为他太粗心了——物业公司明明贴了一张纸要维修电梯的,主人就应该拿绳子拴紧它的嘛,怎么可能让它从电梯缝隙中掉下去。如果让物业公司赔偿一条狗的性命,这价钱太难计算了。

那天早晨我哥照例带着可乐出门。可乐吃饱了毛发蓬松兴奋地舔着主人的裤腿,它怎么可能知道电梯门的背后是一个死亡的陷阱?它的主人一边吹着口哨一边以一个手指头按了电梯按钮,他身体欠佳,百无聊赖。他们俩十分默契地倚靠在一起呈现了兄弟情谊。门开处可乐先于它的主人蹿了进去。这时候他尚未反应过来,只歪着头看见一个奇怪的景观:电梯的底部高于楼层半米,因此暴露了一个黑暗的巨大的空隙,刚刚够一只狗的身体坠落下去。电梯的底部往下,连接了各种乱七八糟的机关绳索。在最后一刻可乐的爪子也试图攀住四壁,甚至发出几声难听的划痕处的怪响。它的挣扎使我哥突然地止步,身体前倾于黑洞的边缘,一只手把住门框惊惶地撑住了自己。最后的响声是从十七层以下的地面传上来的。“噗”的闷响,似乎还有遥远的呜喑。我哥一屁股坐在地上,眼光发直。因为他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如果不是它,就会是他。

如果不是它,就会是他。这个认识使他重新站立起来。他的腿在抖,呼吸急促得像哮喘病人。他用剩下的三分之二的肺,剧烈地咳嗽起来。“来人,快来人!”他大嚷起来:“有没有人!”他奔向楼梯。这一幢楼的楼梯里安装了反应迟钝的声控灯,因此楼道在大白天也是黑暗的。他并未痊愈,他是不能奔跑的,这时候他的奔跑的基因正在醒来,他也似乎正在回到少年时代的角斗场上,横冲直撞的,力举千钧的,但是他的凌乱的脚步跟不上他的心了,他几乎是滚下楼去的。

在最底层,他看见了它。在黑暗中,它还没有死,看了他一眼,没有兴趣似的垂下头去。血在黑暗的地方,颜色也是黑的,静静地向四周蔓延。只是它的肚皮,已经被一只横空里伸出来的钢筋,掀得变了方向。

8

眼见着时间就要过了新世纪。我们当新世纪是什么样儿呢?还不是跟每次过年一样,看综艺节目,放炮,胡乱吃上几顿饭,吵吵嚷嚷的一家人。在我弟我妹那个年纪固然是高兴的——我弟淘淘大学里,早有热爱生活的男女同学同居了。过年时,更是男男女女几个晚上住在一起,和谐共处睡在一张大床上,竟被学校给了处分。他们还不算是艺术院校的学生呢,那些学生还不定怎么疯呢。我妹米米年纪尚小,读高中的时候要互换到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学校去读书,自然是兴高采烈的。发展中国家的少年人嘛,会很自然地向往发达国家纸醉金迷的生活。

那几年我母亲的身体很快垮下去。她先是一条腿肌肉萎缩,需要拄着拐方能站起。各大医院断定这是因小脑萎缩,无药可治。萎缩的过程是漫长的。她慢慢忘记原先的事,忘记周围的人。她的记忆存量越来越小,因此她披金拣银似的,记的全是心尖上带血连筋的事。可不是,我弟都开始恋爱了,我还晃荡着。

“你又去哪了,咱可不能不检点啊。”我母亲常常坐在轮椅上这样嘟嘟囔囔。她已经完全忘记了时代。

“不就找个男人睡觉吗,看多大点事。”我照着镜子头也不回道。

“什么?你大点声,我听不见!”她以话剧舞台上的音量和声调说。

我正大力啃着西瓜,说这西瓜真甜。我弟淘淘道:“当然甜!针剂注射人工香精……”说得我嘴里含着一半红瓤,咽也不是,吐也不是。

我母亲又悠悠道:“我算是看明白了——把错误进行到底的婚姻,就是正确的。你也别再挑剔了。”

我说那你离婚干吗,现在后悔了吧。

她当然是听不见的,只端详着我不再年轻的脸,看我走路横冲直撞的,毫无雌性激素的征象,惋惜道:“是不是年龄太大了还不结婚,性格就越来越怪呢!”

我婚礼的时候,我父亲也来参加了。是怎么个来龙去脉,我倒是有点记忆不清了。大约是我带着他老人家的女婿去看望他,他们谈得十分投机的缘故。

现在他真的是老了,很多事情完全地记忆不清了。比如说,我的婚礼要请谁参加?我们计算了一遍嘉宾,但他完全忘记了我妈还生了我弟我妹,好像我妈只跟他生了我和我哥两个孩子似的。我们说起淘淘、米米的名字,他满脸的茫然之色。我父亲来参加我的婚礼实际上是很令人为难的。比如,他应该坐在哪个位置?当然是主位,这是没的说的。但我母亲应该坐在哪个位置?当然也是主位,这也是没的说的。但是他和她应该坐在哪个位置,这就是个煞费苦心的事情了。关键是他们两人并未复婚,这令我不知深浅,踯躅不定。最后还是他女婿出主意道:“管那么多呢?放一块不就得了。没准人家愿意坐一块呢,你还特意给分开。”一席话令我豁然开朗。婚礼的那天,我母亲看起来比当事人还要兴奋。虽说对她女婿的农村家庭背景不那么满意,但还是激动得老泪纵横。坐在大酒桌前面,听着我们彼此说“我愿意”,她简直有一种负重的马拉松越野赛终于跑到了头的瘫痪感。

他们还活在过去。我是说我父亲和我母亲。成天三纲五常,柴米油盐的。“二虎他媳妇,比你还小两岁呢吧?人家一结婚就生了孩子。她妈正忙着当姥姥呢。人家生孩子多早。你瞧你!”

我母亲每一天的任务,主要是晒太阳、吃饭和睡觉。晒太阳以晒早上十点钟和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为主,吃饭以吃粥和绿色蔬菜和煮烂的水果为主,睡觉以晚上八点钟睡觉到次日七点钟、中午十二点钟至下午三四点钟为主。因此虽然满头银发,面色却红亮滋润,比以前满脸焦虑之色倒还漂亮一些。我结婚三年,婚龄不长,却是从上个世纪延续到这个世纪,颇有一日千年之感。这个婚姻留给我的经验是,学会了玩一项数字游戏。其实股市、婚姻财产分割和挣钱都属于这一项数字游戏——如果两个人奋斗,数字都会在第五位上有一些改变;如果我一个人奋斗,数字都会在第六位上有一些改变。那阵子股市行情不太看好,于是账面上的数字,会在第四五六位上有一些改变。把账面上带有若干零的数字,除以二,于是一张新的账面出现了。我们把共同买的房子卖了,那些曾经精心设置的秩序被完全打乱,房子连同房子里的一切,像被电脑一键删除一样。因为,我生了孩子,却丢了丈夫。我离婚这一件事,并没有对我母亲明说。

我又像多年前一样住到我母亲家里。我父亲倒常常来探望她。他们两个说话也是非常有限的。他说让她吃饭,她说让他喝水。他说让她吃水果。她说他快去撒尿。他们成天的谈话仅限于吃喝拉撒睡。或者由吃喝拉撒睡引申的其他种种。

有一天,我对他们不耐烦道:“别说我了。你们俩怎么不赶紧结婚?还不办了,在等什么?”然后静观两人的反应。可他们俩似乎都没有听见,又是他让她喝粥,她让他喝水的。后来,我之所以判断他们俩听见了,完全是因为我看见他微笑了,而她也微笑了的缘故。

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我父亲的脑溢血发生之前没有任何征兆。也许是他过于兴奋了的缘故。是在他的部队大院里。小阿姨在院子里浇花呢,她说她没有听见任何声响,只是觉得好半天了,爷爷跑到哪里去了,刚才分明是在他的卧室看报纸呢。后来是在卫生间里找到他的。我父亲歪倒在地,棉质衬衫外罩了一件灰色的羊毛衫——多年前我母亲给买的。没有任何血迹,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

我父亲平静而舒适地告辞,也算高寿。我父母年轻时代的照片有一张我是记忆深刻的:在颐和园汉白玉石柱的两侧,她在左,他在右,都穿着军装,他们的微笑健康而漂亮。虽是黑白照片,却可以看出脸上泛起的光泽。那是上世纪50年代,他们年轻茁壮,优越又好强,他们对人生的态度还没有那么悲观,生活似乎总带着上演故事的意味。后来四季的风从不同的方向吹,总也吹不来那时候的气息。岂知岁月终究会蒙了尘埃,一天天黯淡下去。而那时世界对他们来说,每一天都是向上的,蓬勃的,饱满的。我们的生命就是那时候来的。

以前我以为二十岁的人有多老呢,真正到了二十岁才知道,原来简直就是孩子。到了三十岁才知道,原来也是孩子。其实到了四十岁,仍然也还是孩子——没有一件事情是准备好了的,原先自以为懂得的似乎又完全不懂了,而新的事情很快又打着脚后跟地来。以前我以为每一年都是漫长的,要等待,要盼望,每一件事情都是新的,横冲直撞的,带着香味的。但现在一晃忽然几个月过去了,一晃忽然半年一年就过去了,人像在冰面上飘浮,风一吹就随着风往前走一走,滑一滑,那样的不落实地,又提心吊胆的,随时都要落水似的。时间倒是越过越快。也不知道这是因为整个时代跑了起来,还是因为我们越来越跟不上趟了的缘故。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春节的夜,竟是这样的寂寥。

在午夜十二点战争一样密集地放了炮仗之后,隔一会,又有几声惊天动地的巨响。远处的天空,极光一样,骤然一亮,然后又黯淡下来,疏疏落落地,逐渐归于沉寂。

我长这么大,已经很少和我母亲挤在一个床上睡眠了。我哥过节自然是去他老丈人家的。我弟和新女友也去狂欢,我妹出了国。她到了80多岁,完全呈现了老年人势态。她八点多钟就睡觉了,睡觉的时候打了呼噜。晚上睡眠中偶尔轻唤一声。这时候窗外忽然又“嘭”的一响,想是哪一个夜不能寐的小子,过节时不能尽兴。我母亲翻了一个身,又昏昏睡去。我只有在我母亲身边是安稳的。

我觉得自己和一个婴儿并无二致,只留下自己的肉躯——母体给我留下了一切,一样也不多,一样也不少。又有谁不是呢?一个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本身就是一桩传奇。或许那些长寿的老人,才是最终的胜者。我不知道为什么,每逢过年总是异常忙乱的。可人在忙乱中忽然停下来,又心里全是空的。真是奇怪,我在每个热闹的时候,情绪都有那么一点悲观。越是在热闹里,越是一个人似的。

本刊责任编辑 付秀莹

责编稿签:小说以散点透视的笔法,把生命中那些刻骨铭心的段落勾连起来,浓淡相宜的生活画卷,百转千回的精神图景,在追忆似水年华的笔调中徐徐展开。其中,童年的记忆,成长的疼痛,血脉与亲情的纠葛,以及生命的感悟和思索,都在对岁月的深情回望中交错缠绕,若隐若现。小说以细腻敏感的笔触,写出了亲人之间微妙、复杂、曲折而丰富的内心潜流。温热的血脉,残酷的时间,隐藏在心底秘不示人的真实的爱,终于赦免和包容了一切。叙事从容不迫,淡定舒缓中有暗潮汹涌,镇定中有痛感和血肉感,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深切理解与释然。

同类推荐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

    本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历史与神怪题材相结合的完美典范。作者许仲琳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广博的宗教知识,将民间流传的封神故事整理成一部伟大的神魔巨著。小说中所包罗的各路神仙及魔怪数不胜数,许多人物形象如姜子牙、哪吒三太子、二朗神杨戬、雷震子、土行孙等等,早已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 趁现在年少如花

    趁现在年少如花

    男生吴奕是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硕士生,同时,也是国内几家重要媒体的俄罗斯特约记者,采访十月革命纪念日游行时,偶然拍到“中指姑娘”万紫的照片。并且对万紫产生了情愫,在之后的接触,吴奕发现,万紫生活奢靡,性格孤僻,高傲无礼和其他中国留学生形同陌路,不留神又会从眼底闪出一丝忧郁不安。
  • 长安乱

    长安乱

    《长安乱》武林纷乱,朝廷为了掩盖真相,坐视不理,一时间豪强并起,争夺武林盟主的宝座,首当其冲的就是武林两大门派少林和武当。少林派中有一个五岁进入少林的少年,这个少年身怀异禀,天赋不同,玩世不恭。在纷纷扰扰的江湖恩怨中,他从小到大目睹了太多的门派仇杀。他十八岁下山闯荡江湖,一个神秘的老头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得到了老头赠送的当世奇兵,并用它夺取了武林盟主的称号。可是他却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到底是什么在左右一个少年的命运呢?到底是什么是这个少年——释然——最为珍视的东西呢?
  • 菊花盛开的季节

    菊花盛开的季节

    《菊花盛开的季节》,作者卢群,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一部小小说个人作品集。
  • 幸福誓言

    幸福誓言

    本书以出生在军人家庭的袁氏三兄妹为主线,讲述了三个年轻人的青春、成长、恋爱、婚姻、事业等方面的故事。故事的主题为:成长,励志,温情。
热门推荐
  • 我向你走去

    我向你走去

    禾呓语从小就不喜欢与人交谈,她曾一度以为此生都将会是孤身一人。林亦恒万千少女的理想型,与禾呓语一样都曾下决心不结婚。两个不婚主义者莫名走进婚姻,走进彼此......
  • 听说你还爱我

    听说你还爱我

    黎昕以为和家扬能从校服穿到婚纱,能从青丝走到白发。可曾想过就这样轻易的说放弃。如果付出和回报等同时,是否受到了伤害也显得不那么难过。一个为爱妥协,一个因爱而守候。等不到该来的人,又该如何收场…
  • 樱灵慕我心

    樱灵慕我心

    一个秘密,一份疑惑,结束了一段感情,最终,让两人不信认的爱情,因此而分开!
  • 镜中月(名花倾国系列)

    镜中月(名花倾国系列)

    他是赵国最顶尖最冷血无情的杀手,只为还主人的救命之恩让手下对她施暴。主人临死前让他杀了这个妖女,本以为她会施媚功求他,却没想到她那坚硬如钢的倔强个性、清淡如云的嘲讽笑容、带着浓浓恨意的眼眸……不知几时已如烙印般打进他心里,一次次错过杀她的机会,最终死在她的毒针下。是啊,他是亲手将她再次打入地狱的人,又怎么能奢求得到她的心?
  • 雪落云帆

    雪落云帆

    一场相遇造就了俩个人日后的纠缠,当一切变得不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时候,他们的爱情该何去何从。
  • 仙机武库

    仙机武库

    身负围棋秘术的现代少年武破天,无意间魂穿到一个充满了武道机遇,以武为尊的玄天大陆。因为魂穿的原因,他的异界灵魂不能感知天地玄气。这致使他纵使千方百计,却依然只能对玄气武道望洋兴叹!但是机缘之下,却以无上棋术和神级玄器弈天棋在异界创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强者之路!修围天地灵气,对弈大道三千!宇宙星辰,皆为我之棋子!
  • 不爱笑的女伯爵

    不爱笑的女伯爵

    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一所山顶的大屋子里成了一个女伯爵的管家,她爱开玩笑、捉弄人但传闻中从来没人见过她笑。“伯爵大人,今天晚上你决定好吃什么了吗?”
  • 琉璃之夏

    琉璃之夏

    “嘿,我喜欢你呢——”男孩对女孩说。“你开什么玩笑——”女孩不满的努了努嘴。“你不是说过喜欢我的吗,怎么现在这样对我.....”女孩泪流满面。“我是说过喜欢你,可是你并不当一回事。”男孩沉默了。一开始的爱,不珍惜,到了后来,才后悔莫及。
  • 昔日逝去的我依旧有你

    昔日逝去的我依旧有你

    故事的开始,总是让我们猝不及防,来不及判断就已经深陷……做着自己认为对的选择。
  • 心有芳菲沐泽以南

    心有芳菲沐泽以南

    辛菲不知道老天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接近这个心思深沉的商业少帅实非她所愿,可命运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推着她一步步向前走去。当她历经波折,回首望去,其实那年寺前松柏树下,一切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