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刚刚加入苹果电脑的时候,苹果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因为那时候苹果电脑的多媒体技术在业界是遥遥领先的,所以苹果电脑的员工无论级别高低,无论是国内出差还是国外出差,一律乘坐公务舱旅行,住最好的5星级酒店,这在当时是业界独一无二的。
只不过好景不长,市场的变化打碎了苹果电脑在中国市场的如意算盘。
1995年,微软推出了Windows 95,从根本上改变了电脑操作系统市场上的竞争格局。而在此之前,在多媒体领域苹果电脑一直是遥遥领先,一枝独秀,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尽管Windows 95 远远不如苹果电脑的MAC操作系统更好用、更简单,但是毕竟大多数人用的都是PC,所以苹果电脑的技术优势被微软的市场优势打败了,之后没多久苹果电脑就出现了连续几个季度的亏损。
而当初吸引我的中国发展计划自然就缩水了,很多项目不得不取消。恰在这时,惠普公司要在中国建立了一个集科研、生产、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全职能的分部(Division)。该分部总经理Ken Lodge盛情邀请我回来,于是我就赶在苹果电脑刚刚走出亏损的那一个季度离开了苹果电脑,于1996年9月再次回到了惠普公司,在那个分部里担任市场总监。
那时候,大多数在华的跨国公司都是以销售、服务或生产为核心的,很少跨国公司能像惠普那样,在中国成立一个面向世界市场的集产品市场、研发与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机构。
这给我们这些本地员工一个开发世界市场、掌握市场营销核心技能的工作机会,所以我在那里一干就是4年多,从而掌握了很多后端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知道了一个新产品是怎么定义出来的,产品创新的流程和思路是怎样的,市场部与研发部门如何有效地配合等等。
这些经验和知识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些知识和经验是国内企业目前最稀缺、最急需的,也是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差距最大的一个领域。
我们那个分部的总经理Ken Lodge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在惠普任职多年的资深经理人,曾经担任过惠普亚太地区的市场中心总经理,在中国香港、日本生活了很多年,对亚太地区比较熟悉。
当他被派到中国来建立这个分部的时候,已经有了研发总监和生产总监的人选,就差一位市场总监了,于是他征求了惠普亚太地区很多管理人员的意见,问谁最适合这个工作岗位。
他所询问的所有的人几乎都推荐了我,于是他找到了我。我们在北京中国大饭店的餐厅里谈了两个多小时,他对我说:找你来不是面试,而是希望说服你加盟。听他介绍了这个分部的发展前景之后,我对这个工作很感兴趣:
一来自己有机会开拓国际市场,掌管全球业务,把在中国定义、研发、生产出来的产品卖到全世界去,这是大多数外企员工很难得到的工作机会;
二来可以学习后端市场营销(factory marketing)的知识,弥补过去10年来仅在前端市场营销部门(field marketing)工作的不足。
因为市场营销最核心的技术和技能是在后端,即产品创新的流程、方法、工具、竞争分析与产品定位,产品定价分析以及市场部与研发部的配合,新产品上市流程、销售队伍的培训等等。
但是,我回到惠普惟一的不足是薪水要比在苹果电脑工作时减少了一半。为了长远的发展,我当时毅然决定加盟该分部。
尽管那时候我的上司不能答应马上给我职能经理(Function manager)的级别,只能给我一个比职能经理低一级的级别(这是惠普通常的做法,不以高职位和高薪吸引人,希望员工看中的是事业机会),但是他相信我有实力,有能力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到,这样大家口服心服。尽管这样做我的短期利益肯定受损失,但是我还是接受了惠普的加盟邀请。
当然一年后我就晋升到了职能经理的级别,正式进入跨国公司的高管层。公司为我配备了带司机的专车,发给我职能经理专用的公司信用卡,还可以在乘飞机长途旅行时享受公务舱的待遇。
这可是在惠普这样一个讲究平等的企业里职能经理仅有的几项优待,其他方面基本上都与普通员工一样。
回到惠普两年以后,我的薪水又恢复到了当初在苹果电脑工作时的水平,尽管从收入的角度看,这两年是有所损失,但是我这两年的投资换来的是真正理解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是怎么做出来的,成为掌握了市场营销核心技能的为数不多的中国人之一。现在看来这是价值无穷的一项投资。
有舍才有得,为了自己的长远发展,有时候需要后退一步,就像投资一样,要考虑长期回报,而不能总看眼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