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案例”
我家成成很讨厌上幼儿园,每天上学之前都哭。可后来,我发现他很喜欢幼儿园的钢琴,于是每天早上我就和他说:“成成,我们去学校找那架发亮的钢琴去喽!”孩子听了,就会高高兴兴去上学。半个月后,成成回来跟我说:“妈妈,我很喜欢钢琴,能不能给我买一架?”我想孩子既然喜欢,肯定有天赋,就花了两万块钱买了一架和幼儿园那架一模一样的钢琴,还给他请了一个口碑不错的幼儿钢琴老师。最初的一年,成成很感兴趣,并学会了不少简单的曲子,经常哼唱钢琴曲。我感到很欣慰。但一年之后,成成渐渐不喜欢钢琴了,无论老师怎么教,他就是不好好学。
为此,我向别人讨教过方法,隔壁的王阿姨告诉我应该“逼”孩子去学,不然等孩子长大了就会责怪父母。可当我决定“逼”的时候,家人却不赞同,说用逼的方式让孩子学东西没效果。
真纠结啊,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逼迫方能成就孩子”来自:传说拉米1楼
我家闺女4岁开始学钢琴,一年之后也不想学了。当时我用各种方式逼着她去,包括打。她小时候觉得我很残忍,跟我之间颇有隔阂,有问题也很少跟我沟通。但现在孩子长大了,反而很感激我,说是我的残忍成就了她。
小孩子的兴趣很短暂,如果楼主不舍得“逼”,他可能什么都学不成。
“是天赋还是兴趣”来自:家有光头2楼
反对楼上的观点。
作为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自主权。他喜欢的时候就让他学,不喜欢的时候就不学。孩子还小,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看到钢琴时十分感兴趣,所以才提出学钢琴的要求,但这并不代表着孩子在这方面有天赋。当孩子发现弹钢琴跟自己的乐趣相去甚远的时候,兴趣就会消失,或对新的事物产生兴趣,比如画画、舞蹈、体育等。楼主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成成学钢琴并不是真的有天赋,而只是对知识的探索。强迫孩子学习他们不喜欢的,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来自:蜜糖果儿3楼
反对楼上的说法。孩子的兴趣是靠家长培养的,他那么小,哪里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如果这时候放弃了,也许就真的放弃了一颗好种子。再说了,不管学什么,都要付出辛苦的劳动。如果像楼上说的半途而废,孩子怎么知道什么是执著,什么是坚持呢?学习才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会孩子什么叫执著坚持。不管以后从事什么工作,这都是必需的素质。
“半途而废很可惜”来自:旧帽新颜4楼
我是一名钢琴老师,出现半途而废现象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如果是家长为了让孩子拥有一技之长,逼着孩子来学的,孩子就会感觉非常痛苦,所以才会半途而废。
第二种,就像3楼说的,家长尊重孩子的兴趣,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导致很多孩子半途而废。
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会觉得非常可惜。恰巧楼主家成成正好属于第二种。
想要学好钢琴,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良好的基本条件、兴趣和勤学苦练。楼主家孩子在起初是具备一定的兴趣的,毕竟学了一年了,而且“学有所成”。只要楼主想办法让孩子维持这种兴趣并坚持下去,孩子肯定会成才的。
“引导孩子维持兴趣”来自:灰太狼5楼
支持楼上钢琴老师的说法。对于楼主家这样“三分钟热度”的孩子来说,如果家长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用心专一,对事情感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学什么都不是问题。
首先,引导孩子去除浮躁,建立自信。大多数的孩子不能将兴趣坚持到底,是因为心浮气躁,看到自己弹的不如别人好,就失去了信心。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学习。在孩子的学习阶段,给孩子制订不太高的学习目标,一旦孩子做到,对他的努力加以肯定,建立孩子的自信。在学钢琴的道路上,不仅要有热情,更需要冷静。这里的冷静指的是心态健康、不骄不躁。
其次,不攀比,解除孩子的思想包袱,学习才会更专心。楼主不应该太张扬,不拿成成和别的孩子比较,这样才能让成成静下心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楼主态度决定一切”来自:蓉蓉08216楼
对于孩子到底是坚持下去还是到此为止,关键要看楼主培养孩子的目标是什么。
如果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那就依着孩子,放弃弹钢琴。毕竟只有孩子觉得快乐,他的身心才能健康发展。如果想将孩子培养成名家,那就横下心“逼”他学,毕竟不管学什么,一年都是一个坎儿,大多数人没坚持下来被淘汰了。可以说,能坚持下来就成功了一半。
“逼迫”孩子弹钢琴其实是一种引导,但引导孩子有很多种方法,“打”的方式万不可取。可以采用5楼的方法。当孩子学东西厌倦或累了时,适时鼓励、赞扬或奖赏,会在不经意之间培养出孩子的兴趣。
楼主家孩子学钢琴“三分钟热度”的问题,是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毕竟坚持一年了,放弃了可惜,最好采用引导的方法让孩子将兴趣坚持下去,不可采用“打骂”逼迫的方法。当然,如果楼主只是为了培养孩子兴趣,不是期望他成为名家,那就没必要坚持下去了。毕竟,孩子觉得快乐,身心才能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