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有人根据史籍方志所记,玛祖“以巫祝为事”,“妃为里中巫”等,来证明玛祖实为民间巫女,并非都巡检之女。也有的认为玛祖的父母,正史中无明确记载,妈祖实际上是普通民女的神化,把神的出身和血统高贵糅合起来,是后人提高对神灵尊崇的结果。还有人主张玛祖有如此广大神力,显非普通女子所能,玛祖后来被封为天妃、天后,实即为水神、地的代称,不必认为确有其人。按周立方先生的研究,玛祖应是个普通劳动人民的女子,由于她的舍己救人和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而受到广泛的尊崇;更因其心地善良、智慧超群,关心乡里疾苦,好行善事,抢救海难,奋不顾身,而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封建统治的压迫,社会的动乱不安,是玛祖传说被逐渐美化、神化的社会根源;同时,兴化(莆田)地区文化发达以及宋代的奉道抑佛,也是玛祖传说产生的文化背景。湄洲岛屿,介于福州、泉州之间,为海道要冲,拯救海难、解人危厄的玛祖,正是适应了这种需要而产生的,其死后被尊为“海神”,也就不难理解了。
蔡尔鸿先生认为,宋朝泉州、莆田航海十分发达,湄洲也曾是一个重要港口,然因海上航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于是企求神灵保佑的安全心理,更成为人们的迫切希望,玛祖信仰因之应运而生,成为海上航行的保护神。在宋代,道教曾一度占上风,阴阳学说在民间很流行,而阴阳学说则认为“天属阳,地属阴,水在地上也属阴”;又“男属阳,女属阴,水神应为女性才合适”,正是在这种阴阳学说思想的影响下,人们认为水在地上属阴,故水神自然是属阴的女性,富有传奇色彩,以拯救海难为怀的玛祖正中其选。宋代朝廷,为进一步统治人民,推行封建迷信这一“麻醉剂”,利用顺从民间信仰,加予赐封,从而使原先只在莆田地区沿海建庙信仰的玛祖崇拜,得以公开推广扩大开来。特别是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路允迪奉使高丽安然返国后,船中有莆人李根向朝廷奏陈系玛祖显灵相助,请求封赐,于是宋廷即赐封玛祖顺济庙额,得到了公开承认与推广,历元至今,逐渐成为全国性的信仰。这其中的推广发展媒介,除来自朝廷的不断加封,达官显贵与富豪的献地立祠创庙外,还有如下传播媒介:
首先是船员、渔民和海商。玛祖既是一位公认的海神,故凡与海有关系的人们,就必然是玛祖信仰的虔诚信徒,在科学不甚发达的当时,海上航行对神灵的寄托祈祷,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是人们的普遍心理。故船员、渔民、海商足迹所至,就会建造更多的玛祖宫庙,出现更多的玛祖信徒。如创建于元泰定三年(1226年)的天泽天妃宫,后来竟成为全国三大天后宫之一。明代以降,玛祖信仰更进一步向我国沿海地区,甚至海外各地传播,如美国西太平洋的檀香山、旧金山也都建有玛祖宫庙。郑和下西洋、郑成功开发台湾,均有大批船员是玛祖信徒,这也就是对外传播的媒介。有清一代,地处海岛的台湾商人,在取得一定经济实力之后,也认为是海神保佑的结果,因之捐资兴建天后宫,遂成风气,越建越多,建筑也越来越壮观。
其次,封建王朝的褒封和上层人物的推崇,更是玛祖作为中国海神得以迅速推广的关键。从玛祖诞生的宋朝起,经元、明、清历代帝王的数十次褒封,如南宋王朝褒封玛祖尊号就达14次之多。玛祖从“夫人”、“天妃”、“天后”,直到“天上圣母”,并列入国家祀典,如无封建统治者的这般极力推崇,显然也就难以推广的。正如台湾学者林明峪先生所说,“这种受帝王尊崇、上行下效的结果,使玛祖的信仰圈子更为扩展,造成更广大的香火气象,而无人不知不晓的局面的形成,实有赖于帝王的带动作用。”
再次,华侨也是玛祖信仰向海外传播的媒介。众所周知,福建华侨人数众多,他们远涉重洋到国外经商谋生,均得冒生命危险,才能到达目的地,于是祈求神灵保佑,旅途一帆风顺,乃是大家的共同心理,玛祖自然会成为他们海上航行的保护神,华侨一旦经营发家致富,均认为是玛祖神助的结果,于是建庙祭祀自不待言,华侨无形中也就成为玛祖信仰向海外传播的天然使者。如马来西亚,据不完全的统计,就有天后宫35座,时至今日,香火还很旺盛,尤其是1985年竣工的吉隆坡天后宫,费时五年,其建筑之壮丽,堪为全马来西亚建筑之冠。再加上林氏宗族成员的积极传播,迁居台湾、日本及至东南亚,玛祖信仰更达到登峰造极。如台湾的玛祖庙共有500多座,大多与林氏宗祠设在一起。日本鹿儿岛片浦的玛祖神像,相传也是明末莆人林北山从湄洲祖庙请去的。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台湾、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又再次掀起了“玛祖热”,纷纷不远万里上湄洲岛朝圣行香、旅游观光,人数多达十万人次以上。加上明清以来,我国沿海北到京、津、鲁、江、浙、沪,南到广东、海南所建的众多玛祖宫庙,遂使玛祖成为统领四海的最高海神,她的名字又伴随漂洋过海的侨胞传到世界各地,成为颇具世界影响的中国海神的象征。
10.香妃的传说从何而来
关于香妃,百余年来,民间广泛流传着她的传奇性的故事,野史中也有许多文笔哀艳的记述。大意是说,清乾隆年间,远处祖国边陲的新疆天山南路,有一位回部王妃,长得非常美丽,身上还散发出一种异香,因此被人称为“香妃”。乾隆中叶,清兵人回疆,定边将军兆惠将香妃俘获后,送往京师。乾隆帝有意将她纳入后宫,但这位艳如桃李的王妃对乾隆帝却冷若冰霜。她身上藏着一柄匕首,表示宁死不屈。乾隆帝对她无可奈何,经常到她的住所小坐,希望她能回心转意,但她丝毫不动心。年复一年,香妃思乡心切,每逢时令佳节,不禁凄然泪下。她想一死了之,但左右监视她的人寸步不离,无隙可乘。皇太后知道这件事后,劝皇帝说:“她不肯相从,不如杀了以成全她的名节,或者把她送回乡里。”乾隆帝明知香妃志不可屈,又不忍加害。有一天,乾隆帝为了到天坛圜丘祭天,先住到斋宫斋戒。这时,皇太后急速使人把香妃召来,对她说:“你不肯屈志,究竟作何打算?”香妃回答说:“唯死而已。”太后说:“那么今日就赐你一死。”香妃听了大喜,再拜顿首,说:“太后这样成全我,真是恩情天高地厚,我死之后,在九泉之下也感激您。”说罢泣下数行。太后乃命人引入旁室中将其缢死。乾隆帝在斋宫闻知,急忙赶来,见太后寝宫大门已下键,在门外痛哭失声。俟门启时,香妃已经气绝,然而肤色如生,面犹含笑。乾隆帝乃厚其棺殓,以妃礼送往新疆安葬。
就是这则凄恻动人的故事,长期以来,引起不少文墨之士的雅兴,从野史、小说到诗词、画卷,以及戏曲说唱,绘声绘影,大肆演染,竟使不少人以为确有此事。只是到了近年,这个关于香妃之谜才解开。
清东陵埋葬乾隆帝的裕陵附近,有一座裕妃寝园,是乾隆帝30多位妃嫔的墓葬群。1979年10月,在其中的容妃墓中出土一批残碎物品。考证这批物品,并和传世的史料相对照,可以证实乾隆帝确实有一位回妃,她就是容妃和卓氏,但和“香妃”毫不相干。
和卓氏是新疆秉持回教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九月十五日。她世居叶尔羌,属和卓旗,因此称和卓氏。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二月,定边将军兆惠平定回部振旅凯旋,她的亲属因受封随同到京师定居,屡次受到皇帝赏赐。以后,和卓氏被选人宫。乾隆二十五年六月,福建巡抚吴士功进献的18棵荔枝树结了200多个荔枝,弘历赏赐给后妃们品尝,和卓氏当时是贵人,年27岁,也按例分到一份。乾隆二十七年五月,乾隆帝奉太后谕旨,册封和贵人为容嫔,时年29岁。乾隆三十三年六月,太后命升容嫔为妃,这时她已经35岁了。
容妃深得乾隆帝的宠爱。她曾随同乾隆帝南巡江浙,东巡到泰山、曲阜,也到过盛京(今沈阳)拜谒清太祖的福陵。她在宫中被允许穿着本民族的服装。在封妃前夕,特地给她制作全部妃子冠服,如天鹅绒朝冠、染貂朝冠、吉服袍褂以及项圈、耳坠、数珠等饰物。为尊重她的民族习惯,宫内专为她设有回族厨师。容妃多次把回族厨师的拿手名菜呈献给乾隆帝品尝,乾隆帝也深知容妃的喜爱,每逢宫内赏赐哈蜜瓜时,总是把最上等的花皮回子瓜单赏给她,其次妃嫔则赏给二等青皮瓜。容妃50岁生日时,赏给古玩、锦缎、银元宝、藏香等物。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容妃病逝,终年55岁。死后,以妃礼入葬。她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在棺木上特地刻有《古兰经》的经文。
清朝皇帝的妃嫔本来是满、蒙、汉各族都有。乾隆帝有后妃36人,只有这一名回妃。野史上传说“香妃”在宫中身藏匕首,最后遭到太后赐死,与容妃的真实史料不符,纯属无稽之谈。容妃死后葬在清东陵的妃子寝园,也是确凿无疑的。撰诸情理,当时宫闱各种定制极为苛严,皇帝的妃子也不可能在死后送往万里之外的新疆下葬。
传奇性的故事不能代替真正的历史。那么,关于香妃的传说是什么人编造的呢?是怎样流传开来的?编造这一传奇性的故事用意何在?这仍然是未解开的谜。
11.龙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这深情的词句,使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以龙的传人而自豪。龙,这种神奇的灵物以其变化莫测的形象在中国大地上盘旋飞舞,在天空中喷云吐雨,在江湖中兴风作浪。历代帝王年年岁岁都要向着无限苍穹中的幻影顶礼膜拜,一切文学艺术都不断为它献上虔诚的祭品。可是,当代世界,谁曾见过一条龙?千古神州,谁又曾目睹过真正的龙?
龙,实在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谜之一。
汉代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种描写,给永远也见不到龙的人们增加了更多神秘感。
关于龙的起源,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学者进行过考证。今天,人们最终得到了一种比较一致的结论:龙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它是许多种动物图腾的综合体。作为一种共同的观念和意识形态,龙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图腾”,它浓缩着、沉积着原始社会晚期到阶级社会初期人们强烈的感情、思想、信仰和期望,乃至最后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既然追溯到了原始社会晚期,问题的答案似乎有了眉目。那么,龙究竟是什么图腾?或从哪几种图腾中产生的呢?
有的考古学家认为,龙是一种对于爬行动物的原始宗教崇拜的延续和发展,最早的龙就是有角的蛇;另一些考古学家认为,除了龙身可能与蛇有关外,龙首形象的形成,最先可能同猪这种与人类日常生产和生活关系最密切、人们最熟悉的动物有关;也有的学者指出,龙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蜥蜴,新石器时代一些陶器上有这种动物逼真的浮雕;还有的人则认为,龙身来源于蛇,龙首则来自马首和牛首;有的民族学家说,最早的龙应该是鳄鱼而不是蛇,传说时代的“豢龙”,就是古代人工驯养鳄鱼;更多的学者根据今天所见到的“龙”的形象,同意闻一多先生早年的分析:龙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形成的。它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只脚,马的鬃毛,鬣的尾巴,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
凡此种种,都有一些根据,但包含更多的无疑是推测。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为探索龙的起源提供了一些材料,其中主要有:河南濮阳仰韶文化层中蚌壳摆出的龙;山西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龙纹陶盘;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龙;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以前的龙纹陶片;内蒙古昭乌达盟傲汉旗大甸子商文化出土的龙纹彩陶盆;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龙,等等。其中濮阳仰韶文化层中的蚌龙,距今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了,即产生于原始社会之末、夏王朝诞生之前。由此可见,龙起源于原始社会已确凿无疑。而今天人们所熟知的龙的形象,大体在汉代就已经形成。在先秦时代,龙经历了无数次人为的装饰。根据考古发现,我们似乎有理由确认龙的主体是蛇。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蛇为图腾的原始氏族遍布黄河中下游流域和大江南北。蛇是中国古代最普遍的一种动物图腾,在许多遗址的陶器上都有描绘和刻画。
我们还看到,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处于原始社会晚期的盘古氏、女娲氏及三皇五帝,《山海经》中的共工、相柳、贰负,《竹书纪年》中属于伏羲氏系统的长龙氏、潜龙氏、屠龙氏、降龙氏、上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这一大群人首蛇身或披鳞长角的龙蛇,无不和古老的氏族部落图腾崇拜有密切联系。至汉代,大量画像石、画像砖和绢帛画上表现的伏羲女娲交尾图,有人认为是龙的起源的一种象征。实际上,至春秋时代,或至屈原在《天问》中最先描述女娲之前,龙的基本形象已经形成了。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可能继承了龙的某些传统,但并没有进一步丰富龙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