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回守官箴恶奴同破例阅邸报老舅自担惊)
“潜规则”、“血酬定律”都是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吴思先生的首创名词,前者揭示了民族的暗流规律,后者从金钱的角度揭示了中国丑陋现象存在的经济原因。
贾政最初以为当个清官很简单,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渐渐发现问题很严重。(第九十九回的文风,似与前八十回很不相同,但贾政的个性则与前后一致)
贾政……一心做好官。便与幕宾商议,出示严禁,并谕以“一经查出,必定详参cān(上报参劾)揭报(张榜通报)”……胥吏(府县小吏)畏惧……那些家人(仆人)跟了这位老爷在都中(京城中)一无出息,好容易盼到主人放了外任,便在京/指着(指望着。北方方言)在外发财的名儿向人借贷做衣裳、装体面,心里想着到了任,银钱是容易的了。不想这位老爷呆性发作,认真要查办起来,州县馈送一概不受。
中国官员的工资一向不高,官员收入迟迟不公开,大概是由于害羞不想说出这小钱的具体数目。有人专门总结过古代中国对官员的潜要求:低薪、纵贪、宽罪,以便维持统治。原安徽省长王怀忠有名言: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贾政手下人也有这种心理。
贾政家里有钱,一时不收礼倒也没有什么,但手下人还指望着收礼发财呢,于是一批“长随(跟班)”集体向贾政辞职,贾政“很傻很天真(钟欣桐名言)”,竟然生气地答应了:“要来也是你们,要去也是你们。既嫌这里不好,就都请便。”
剩下的走不了的仆人们开始另想办法,这时,深懂官场潜规则的李十儿站了出来说:听我的,有肉吃!
同那个主动给贾雨村出主意的小门子一样,李十儿也是一个很典型的小吏,他们都长于察颜观色、都深谙ān官场之道;所不同的是,前者自认为了不起,动不动就向贾雨村冷笑;后者有胆子且聪明灵活。
李十儿“拿话去探贾政,被贾政痛骂了一顿”。这下可好了,大家懒洋洋地不干活,来个集体请假,弄得个贾政“便觉样样不如意”。
李十儿……道:“……节度衙门这几天有生日,别的府道老爷都上千上万的送了,我们到底送多少呢?”……贾政道:“胡说!我这官是皇上放(任命京外之官)的,不与节度做生日,便叫我不做不成!”李十儿笑着回道:“老爷说的也不错。京里离这里很远……事都是节度奏闻。他说好便好,说不好便吃不住……就是老太太、太太们,那个不愿意老爷在外头烈烈轰轰的做官呢?”
李十儿很会说话,处处从贾政的角度分析:第一你的腰包越来越小了,第二人家都在送礼,第三你的年度考评由上级说了算,第四你妈妈你妻子也希望你有出息。一句话,你贾政不跳进泥坑、不把自己染黑,别想混。
一位主动定居美国的原国企老总感叹:当官也是高危职业,有时比贩毒都危险;你不贪,还有人等着贪,还有人等着你的贪。所以,只要官制不公开、不透明,官员的人性也就越来越扭曲。英法美的官员不用动贪污送礼的念头,所以官场人际关系也就单纯得多。
李十儿道:“百姓说:‘凡有新到任的老爷,告示出的越利(厉)害,越是想钱的法儿……便是本家大人(李姓官员。故意套近乎),是老爷最相好的,他不多几年,已巴到极顶的分儿,也只为/识时达务,能够上和下睦罢了。”贾政听到这话,道:“胡说,我就不识时务吗……叫我与他们‘猫鼠同眠’吗!”
李十儿……道:“……现有几位亲戚,老爷向来说他们不好的,如今升的升,迁的迁……老爷要知道:民也要顾,官也要顾……只要老爷外面还是这样清名声原好,里头的委曲(事情)只要奴才办去,关碍不着老爷的……”
李十儿还怕贾政不明白,又用事实说话:某某李姓官员,已经官运亨通了;某些亲戚,你一直说人家不好,可人家也升官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就在身边,你怎么就不开窍呢?况且,坏事由我来办,你装作不知道就行了,“关碍不着老爷的”——你只管放心。既然如此,贾政也就不说什么了。
李十儿便自己做起威福。钩连内外,一气的哄着贾政办事,反觉得事事周到,件件随心。贾政这样的傻官早就被历史淘汰了吧?但李十儿这样的如鱼得水的能吏,历朝历代都很多,怕是至今难绝。